30歲才為人母,我對這個來之不易的小生命呵護至極,從胎教到孩子出生,在做母親的路上,我一直主動學習,像很多專家老師說的那樣,我也認為,父母需要與孩子一同成長。下面分享一下我和兒子一起成長的故事:
孩子兩周歲了,我給他報了托班,他在嘴里嘟囔著:“媽媽上班,我上幼兒園?!边@樣的話語讓我欣慰,沒有像別人家的孩子那樣哭著抱著媽媽的腿不放,他是這么的堅強。這樣的話語也讓我難過,要我是一個全職媽媽,他也不必這么早就去幼兒園。孩子,媽媽想和你說:我們都需要堅強,未來的路,媽媽只能陪你走一段,而你,還有更廣闊的天地需要闖蕩。媽媽能做的,就是在陪伴你的同時,幫你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擁有對學習生活正確的態(tài)度。
我給孩子買了一只口哨,剛開始他不會吹,一直含在嘴里發(fā)不出聲音。含了好幾天他會吹了,每吹出一次口哨聲,他嘴里就念叨“小朋友不可以玩滑梯”。我心想,他為什么會這樣說,我是不是應該告訴他,要和小朋友和睦相處,好玩具要一起分享。一天離園時,我去接他,他想再玩一下滑梯,我就帶他去了。幼兒園每天離園10分鐘后進行清園,過了一會兒,執(zhí)勤的保安大爺就吹起了口哨,我說到時間了,要回家了。兒子又吹起了哨子,還說了一句“時間到了,小朋友不可以玩滑梯”,原來是這樣啊。
“五一”過后,天氣特別熱,我給孩子理了一個小禿瓢。他對這個新發(fā)型非常滿意,在鏡子面前扭著小屁股笑啊笑,樂呵呵地上幼兒園了。工作間隙,我拿起手機,看到了孩子的老師發(fā)過來的小視頻,說孩子整個上午都踩在小椅子上不肯下來,她說了幾次也不聽,老師表示很無奈。當時,我心里也非常著急,孩子這樣站在椅子上,別的小朋友注意力都被他吸引,影響了活動的秩序。我該怎么處理這件事情,是訓他一通,警告他以后不可以,還是讓老師教育他踩在椅子上是不對的……如此想了很多,都是我應該怎么怎么樣,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我決定放棄這些想法,先問問孩子,聽聽他怎么說。我去接兒子,站在班級門口,老師也在門口,送別每一個來接孩子的家長。我問兒子,“小宇,你為什么要站在小椅子上呀?”兒子興奮地對我說:“媽媽,我想讓小朋友和老師看到我變成光頭強了啊?!敝車娜硕夹α?,瞬間,我也釋然了,沒有了孩子擾亂活動秩序的煩惱,其實,還是我們大人想太多了。我跟兒子說:“那小朋友和老師都看到你變成光頭強了,咱們以后就不可以再站到小椅子上了,那樣是不禮貌的,好不好?”兒子點點頭,老師也笑了。
這3個故事讓我意識到:孩子是非??蓯蹎渭兊模鋵嵤俏覀兇笕藫碛辛颂嗟念櫦膳c束縛,用我們固有的思維模式想歪了他們,所以,當我們的孩子有什么想法,說法、做法時,一定慢下來,聽聽孩子怎么說,孩子為什么這么做,家長不要盲目地下定論。我們都是愛孩子的,切莫以愛的名義綁架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