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敏
社會在浮躁……你有解藥嗎?
文|陳敏
使心地清凈是青年人最大的誡命。
——莎士比亞
讀書時,千軍萬馬地擠獨木橋。工作了,焦頭爛額地拼學歷拼爹。談戀愛了,費盡心思地攢禮金……人人都在往前擠,你不努力就會被浪打翻,拋到沙灘上曬成魚干。
一個充滿活力、激情四溢的社會,往往也是浮躁的社會?!渡C》都推出終章了,而“社會浮躁綜合征”蔓延多年,仍在升級。
感染者從精神、思想、人格到現(xiàn)實訴求、行為舉止,都有奇葩怪異狀,比如言必提利,行為焦慮。而人數(shù)眾時,已成社會常態(tài),不覺其病。
喧囂巨響,熙熙攮攮——那,我們還能遇見不同的你嗎?
新東方英語老師董仲蠡有一次在講四級翻譯,講到王佐良先生把Samuel Ullman的《青春》翻譯成“年歲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丟棄,方墮暮年”……他正陶醉,卻有女生直接質問:你講這些有什么用?考試能提分嗎?你就是在浪費我們的時間。
翻譯之美,可使人心復雜豐富美好化,此用非彼用。當老師們偶爾重回教育的本質,卻被臺下學生笑話了。學生們不容易“騙”,這幾十年都被培訓機構和快餐教育喂慣了:考高分,上名校,得高薪,才能過好日子——不然呢?競爭這么激烈,到時啃老,或者你養(yǎng)我?
一切都要從世俗角度問“有用”嗎?是人心浮躁,也是人將自己工具化的前提。
本應秉持“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教育都上了功利的快車道,詩意也不能免俗。
《詩刊》80后編輯彭敏,剛獲得中國詩詞大會的亞軍,就發(fā)出了一句悲嘆:“再美好的詩句也換不來一平方米房子”。
2009年北大碩士畢業(yè),彭敏曾遍攬校內文學獎桂冠?!耙驗楦F”,他也參加了大大小小語言類競賽,卻hold不住一路飆升的神奇房價。畢業(yè)四年,北京房價均價從15000元漲到37000元。他只好去河北燕郊買房。等待貸款時,房價復漲20%,房東毀諾。在北京工作七八年,他仍然租在望京,租金是月薪的40%。出世的少年,已入世做凡人,“我希望自己的詩意建立在穩(wěn)固的現(xiàn)實基礎之上,而不是自己搭建的空中樓閣?!?/p>
有智力,有情懷,有文憑,有知名度……他仍買不起北京當下的房子。房子是什么呢?是他建立起信心和詩意世界的基石。可他找不到一條“道”通往房子。當一個城市的大部分人都找不到“道”,城市開始浮躁了。
焦慮浮躁,往往來自我們內心深處的不安全感。
“憶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這是彭敏最愛的《西州詞》,頌揚愛情。雖然大多時候,他在朋友圈都單著——愛情在哪里?
2月18日,“福建莆田百萬新娘”再次登上熱搜榜。在訂婚儀式上,18歲的美麗女孩站在一箱288萬的婚禮聘金前,似乎只差一個黃金價簽。據(jù)報道,2016年就有11位莆田新娘上了聘禮百萬榜。百度有一段神對話:
問:為什么莆田娶個媳婦這么貴?答:也有便宜的。
追問:那便宜的是不是特別難看?。看穑豪韶斉?,差的就配差的,好配好,很少有剩的。
2月20日,河南某鄉(xiāng)鎮(zhèn)的陳老漢也成為熱點。他用盡畢生積蓄,還欠下20余萬外債,為27歲的兒子在縣城買婚房,付了11萬禮金娶親。新婚之夜,小夫妻為了禮金激烈爭執(zhí),最終新郎竟成殺妻兇手……浮躁之風刮到(倒)了洞房。
看過一張全國彩禮地圖,大大印證著一個“俗”字:俗人,俗風,俗不可耐。
在群內談到此事時,一個女孩竟說:為什么要結婚?不如當小三。小三可以享受做妻子的權利,實現(xiàn)財務自由,還不用承擔義務。后來她承認,自己很想談戀愛,但工作太忙,竟成剩女,面臨相親的壓力,逼婚的危險,當小三也是權宜之計。
以前,愛情只關風月,只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兩人私事,現(xiàn)在愛情日益成了一筆等價買賣,甚至在各種節(jié)目里以學歷、工作、車房、禮金等要素進行量化評估,不怕粗鄙只怕沒錢。
以前,我們對小三嗤之以鼻,現(xiàn)在有人居然堂而皇之在群里討論;道德就像內褲也不便處處示人,但現(xiàn)在很多人根本不穿內褲。
發(fā)展太快,各種異象漸欲迷人眼。是這個社會太浮躁了,還是我們與自己周旋已久,先躁起來了?
中國社會正在經歷一種悄然而深刻的變化。經濟飛速發(fā)展幾十年,開拓者們紛紛建立起商業(yè)帝國,占據(jù)了資源,現(xiàn)在還占據(jù)著話語權。王健林說先定一個小目標,比如一個億;劉強東說我不知道奶茶妹妹美不美……
這坐擁鈔票和美女的“低調”被一再截屏轉發(fā),刺激了多少青年潛藏的欲望,遍尋名利殿堂的入場券——反正市場也推銷五花八門的“成功”途徑,比如整容成為網(wǎng)紅。
也因此,“顏值即正義”的玩笑話,居然成了年輕人往上攀爬的邏輯理論。
每年假期的整容醫(yī)院,都會涌來顏值教派的信男信女,教旨是:“變美了就有錢,有錢就有一切”,“紅就行了,不管什么途徑”“想紅也是一種敬業(yè)啊”……我們會非議整容超過80次的網(wǎng)紅臉,P照片的蛇精男,無底線秀下限的主播——但其實,他們只是這個社會物欲膨脹的一個小小倒影,他們只是以為“紅”就能解決經濟問題乃至一切問題、因而更困惑的年輕人。
在單一化的成功模式下,青年開始了粗暴大膽的嘗試。但青春經不起幾次浪費,一再試錯,到了終點,就只剩下錯。這個時代,年輕人選擇增多,但資源有限,上升通道只留給極少數(shù)優(yōu)異者;而各種差距不斷拉大,并通過網(wǎng)絡放肆直播:有人在揮金如土、有人在天天吃土。
有的青年為此懷疑奮斗的意義:“為什么很多人辛勞一生,依然生活在底層?”
有的青年則答:“我們之所以越來越浮躁,因為——浮不起來,當然躁?!?/p>
我們不否認現(xiàn)狀,但一句社會太浮躁,也成了很多事情的遮羞布和借口。
有人臣服于這個金光閃閃的名利世界,認為一切不看過程只看結果,不要靈魂只要欲望……所謂成王敗寇,成了王,就可以制定規(guī)則,誰還追究過去的污點。于是,規(guī)則被忽視了,道德被放棄了,羞恥心被買走了,是非判斷模糊了。
年輕人有成功的欲望,這是好事,也是社會前進的動力??墒巧鐣艑挸晒Φ臉藴剩贻p人自己也要拓寬視野,與其一葉障目,誤了終生,不如盤馬彎弓,蓄勢待發(fā)。
年輕人渴望有朝一日眾星捧月,這也不奇怪,人不輕狂枉少年,張愛玲都說出名要趁早。可是路要一步步走,見了旁人走捷徑,鉆空子得了勢,就也要貓學狗叫,是真正委屈了這不可逆的人生。推薦英國哲學家培根的一段話:
“幸運的機會好像銀河,作為個體是不顯眼的,但作為整體卻光輝燦爛,同樣,一個人若具備許多細小的優(yōu)良素質,最終可能帶來幸運的機會?!?/p>
我們相信有這樣一群人,在塵世浮躁的翻轉里,也曾為了生活痛苦迷惑,為了選擇百折千回,某一天,你終于撕掉了浮世予你的絢爛眼罩——于是,整個世界素凈多了。
社會太浮躁,做人不能輕飄。他浮任他浮,清風拂山崗。他躁任他躁,明月照大江。
這群人里,有你嗎?
請反駁我們,關于這個社會的浮躁;請告訴我們,你在其中的思考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