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德梅
摘要:中考物理總復習是物理學習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也是中考成敗的關鍵。因此, 復習方法顯得十分重要。復習前教師要認真研究近年中考試題并作出考點分析、研讀考試說明、明確課標要求和做好復習計劃并分階段進行總復習。教師要勤于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 勤于批改試卷并在此過程中找出學生知識的盲點,精心準備試題進行再訓練。教師要做到每課必有檢測, 檢測后必有錯題分析并認真梳理錯誤的知識點及原因, 然后針對學生的錯題進行反復訓練。
關鍵詞:中考;物理;總復習;訓練
初中物理總復習的過程是一個對前面所學知識進行查漏補缺的過程; 是一個形成物理知識體系的過程; 也是一個對所學知識進行更深入理解并有所提高的過程。同學們在復習的過程中首先要有明確的復習目標, 以課本和教學大綱的要求為依據(jù), 全面系統(tǒng)地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整理和總結, 并加以理解、鞏固、深化, 使自己的分析能力, 觀察能力和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物理的復習不等于死記硬背, 更不等于拚命做題。復習不是舊知識的簡單再現(xiàn)和機械重復, 而是知識的“升華”過程, 是在溫故基礎上的“知新” .因此, 要想在中考時取得理想的成績, 掌握科學的復習方法是至關重要的。同學們在不多的復習時間內(nèi), 一定要提高效率, 注重方法, 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使自己的知識水平和各種能力得到穩(wěn)步的提高。怎樣提高復習的效率呢? 同學們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試一試。
一、明確考試要求, 把握復習方向
中考試題的顯著特點是緊扣大綱、源于教材、異于教材, 并堅持“重點知識重點考、一般知識一般考, 邊角知識覆蓋考”的原則.每年的中考說明都特別強調(diào)教學大綱和教材在中考中的作用, 要求中考所考查的內(nèi)容符合教學大綱要求, 緊密聯(lián)系教材.因此, 同學們要認真學習中考說明, 對大綱中知識點的層次要求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這樣, 復習時就能把握方向、分清主次, 少走彎路, 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充分利用多媒體重現(xiàn)物理實驗
多媒體教學是現(xiàn)代教學的重要手段,運用多媒體技術來組織復習課教學,能拓展教學的空間,延長教學時間,增加知識的容量,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同時多媒體技術還是物理實驗的好幫手,因多媒體實驗具有較高的可見度和可信度,以及讓多媒體動畫重現(xiàn)物理實驗的不可替代性,在復習課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重現(xiàn)物理實驗顯得十分重要。眾所周知,實驗是物理學的基礎,卻是物理教學的薄弱環(huán)節(jié)。許多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不是靠教師反復強調(diào)、學生死記硬背就能掌握的,只有通過實驗才能讓學生學活學透,學生的實驗和探究能力也只有通過親自操作才能實際提高。因受時間或條件的限制,教師不可能帶學生到實驗室把所有實驗再做一遍。復習課上若能用多媒體動畫模擬再現(xiàn)出來,讓學生再次觀察實驗現(xiàn)象,分析產(chǎn)生這些現(xiàn)象的條件和原因,分析其變化規(guī)律,同過去自己獨立做的實驗進行比較,會得出新的體會和感受,同時對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的理解更加深刻,記憶也更加牢固。如在多媒體上重現(xiàn)歐姆定律的“電流與電壓的關系”“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實驗后,不僅讓學生對歐姆定律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時對“控制變量”的實驗方法,“兩表一器”的正確使用以及實驗需要注意的問題等都有了更新更深的認識;重現(xiàn)“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后,學生對凸透鏡成實像和虛像的分界點、放大實像和縮小實像分界點,對像的大小隨物距的變化規(guī)律、像距隨物距的變化規(guī)律的記憶就更加清晰,如果再借助多媒體呈現(xiàn)凸透鏡成像光路,讓學生真正體會理論和實踐的統(tǒng)一,規(guī)律掌握后自然應用自如。
三、加強實驗研究能力的訓練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近幾年中考物理試題中體現(xiàn)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新理念,因此對物理實驗的復習就顯得尤為重要。依據(jù)課程標準抓好物理實驗基本知識的復習。認真研讀中考說明書全面把握中考的方向。中考考試說明是根據(jù)課程標準對教材中要考查的知識點制訂的細化要求全面了解考試說明和課標對教材中實驗的考查要求裁們在復習過程中才會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復習的效率;熟練掌握基本儀器的正確使用提高實驗基本技能。
特別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1) 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形成的過程以及伴隨的科學探究方法。
2) 教材中的信息窗和迷你實驗中的內(nèi)容。
3) 各種實驗的原理、研究方法、實驗方案,特別是中考考試說明上強調(diào)的實驗探究。
四、重視方法指導提高復習質(zhì)量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今天,教師指導作用毋庸置疑,在復習過程中對平時練習和檢測中出現(xiàn)的差錯,對易錯點、易混點、疑似點和盲點要適時地進行分析,及時反思,認真糾錯。譬如讓學生弄清用電器和電熱器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電能和內(nèi)能的轉(zhuǎn)化、電學公式的運用問題;導體的電阻、物質(zhì)的比熱同哪些因素有關,同哪些因素無關等一些物質(zhì)屬特性的理解問題;教會學生在“懂”的基礎上一些“記”的方法;點撥學生學會把一些問題歸類,總結解題思路,歸納解題技巧,在加深理解和熟練掌握知識的同時又能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動態(tài)電路類問題的一般分析思路是:第一步,簡化認識電路(去表);第二步,判斷電表位置(恢復電表);第三步,動態(tài)分析,把握電源電壓、燈泡電阻兩個不變量,運用歐姆定律,按“局部—整體—局部”的思路,討論R 變化導致I、U 的變化。又如機械做功類問題,必須明確三個基本關系力的關系距離、關系功的關系。一般解題思路是:第一步,明確機械完成的任務(舉高還是拖移),第二步,找有用功(W 有)。機械克服有用阻力所做的功,即不用機械直接用手所做的功;第二步,找總功(W 總)。即利用機械后動力所做的功;第三步,根據(jù)機械黃金定律(功的原理)建立關系式W 總=W有、W 總=W有+W 額或η=W有/W 總進行解題,學生遇到相似類問題后,能做到胸有成竹,觸類旁通。
現(xiàn)階段進行的基礎教育是以學生全面發(fā)展為中心的素質(zhì)教育,注重的是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初中畢業(yè)物理學業(yè)的考試(簡稱中考)的結果雖是學生的畢業(yè)成績,是各地高中錄取新生的主要依據(jù),但它只是初中階段物理學科終結性評價的一種依據(jù)。我們必須明白中考的真正目的是為了促進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改革,發(fā)揮其對新課堂教學的引導作用。復習課固然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我們不能只瞄準一個中考方向,為應試去強化復習而淡化日常教學,這將會本末倒置,有悖于素質(zhì)教育。這樣既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也不利于讓學生經(jīng)歷科學探究過程,不利于學生形成良好心理品質(zhì)、思維習慣,更不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我們重視復習課,但更要重視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
參考文獻:
[1]許國梁.中學物理教學法網(wǎng)[M].第二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邱學華.嘗試教學策略網(wǎng)[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3]朱慕菊.走進新課程網(wǎng)[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