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國
從教17年,從當初的一根粉筆三尺講臺到現(xiàn)在的一根電子教鞭一套多媒體課件,英語課堂教學手段可說是達到質(zhì)的飛躍。然而教師的教學手段是先進了,學生的學習反響卻不見得好轉(zhuǎn)多少,用有的學生的話說是“換湯不換藥,永遠都是你講我聽,你要我做”。我們都知道,課堂教學是落實新課程標準的主要途徑,新課程理念下的英語課堂教學不應該再是老師講,學生聽的滿堂灌教學,而應該是一種有組織、有目的、師生平等參與的課堂。
一、新課堂應該是“活動化”的課堂
好的課堂不應該是老師一個人在臺上表演,學生在臺下看戲。因為他們沒有參與進來,只是一個觀眾,即使老師在臺上說得天花亂墜,學生坐在下面也是無動于衷。這樣的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師作為活動的組織者與參與者,要切實為學生構(gòu)建參與學習的平臺,拓展更多的思考時間和空間。而英語游戲進課堂是打造高效課堂的重要措施之一,學生的想象力可以在游戲中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可使學生在好奇、好勝的心理驅(qū)使下,在寬松、愉悅的氛圍中,順利掌握語言。而不再是過去那種在教師的嚴格控制下,一遍遍地機械模仿操練。對于游戲,學生們興趣盎然、積極參與,在游戲過程中反復操練了新內(nèi)容而并不感覺枯燥,而其他同學為公正評價而認真、細心聽辨。大家通過活動全部收益,而且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有助于教師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 如在學習Whats the matter?一單元中,為了讓學生能記住人體各部位和器官的名稱,我創(chuàng)設(shè)了這樣一個小游戲:
1)在黑板上畫好四個圓,代表人的臉部。
2)每組抽選一人上臺,各拿一支粉筆。
3)由老師用英語分別說出身體部位或五官名,學生閉著眼睛在畫上添畫。
結(jié)果,全班同學笑聲一片!原來,平常很容易畫出的五官幾乎全都挪了位,有人把耳朵畫在鼻子上面(這個同學是eyes和nose不分),也有人把手畫在頭頂(他把英文hand理解為head),同學們在笑聲中很容易就能區(qū)分和記住了五官的英文名。除了游戲活動,還可以唱一首簡單的英文歌,或者看一小段關(guān)于英美人士生活習慣的小視頻(比如在餐廳啊,或者是買東西啊之類的),或者可以讓一兩個同學上來表演,簡短的就好,固定題目或者不固定題目都可以,一個人講三分鐘就差不多了,自我介紹什么的。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的活動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夠在活動中做到知識與實踐的銜接,知識與趣味的結(jié)合,多種感官參與,達到教學的目的。
二、新課堂應是“生活化”的課堂
生活是現(xiàn)實的、具體的,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生活,用自己的情感去體驗生活。如欣賞優(yōu)秀英文原聲帶電影、排練英文短劇、學唱英文歌曲等。也可以給每個學生取一個英文名,給學生介紹一些英美文化背景知識及中西文化差異,用英語寫日記,哪怕每天只寫一句英文句子。這樣,外面精彩世界與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就能密切的結(jié)合起來了。我一直都記得我讀初一時候的一節(jié)英語課,那天刮大風,英語老師走進教室便是滿嘴的英語,我們都懵在座位上不動,直到他叫了我的名字我才明白他說的是“Pleas close the window.”我走到窗邊把窗子關(guān)好,還沒回到座位上,他又說“Please open the door.”我又走到門口把門打開。這時候他才開始說中文,說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nèi)容就是Please+句型。其他同學學習的怎樣我不知道,但對于這節(jié)課,我印象很深,老師結(jié)合生活實際設(shè)計的導入,讓我從最初的聽、做上升到對本課的重點句型的理解,形象而直觀。所以在我的英語課堂中,我盡可能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他們自己動手做,用腦想,開口說,把英語放進生活環(huán)境中。在上八年級上冊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一課時,我把家里的榨汁機帶到了課堂上,還準備了香蕉,牛奶,蜂蜜。首先我自己在講臺上操作,讓學生觀察并跟著說,每個程序和用到的食材都用英語說出來(這里語氣要多變,夸張,引起學生注意):
1)Peel the bananas.注意要突出說three bananas
2)Cut up the bananas.
3)Put the bananas and ice-cream in the blender.
4)Pour the milk into the blender.
5)Turn on the blender.
到第六步時,我直接喝了一杯自制的奶昔,問學生:“這一步用英語怎么說?”“Drink the milk shake.”“很好!這說明同學們對我的操作很感興趣。接下來就請幾個同學上臺來合作制作奶昔,要求每一步都要用英語說出來,下面的同學監(jiān)督看他們是否正確?!边@樣的課堂,充滿了趣味性和實用性,沒有哪個同學不喜歡。在這樣生活化的場景中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積極參與意識,完成了學習任務(wù)。
三、新課堂應是“自主化”的課堂
在自主化的課堂教學中,學生不僅能主動地學習,學會學習,而且在知識的形成過程中能主動的理解知識,逐步提高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老師應做到:
1、讓學生自主地選擇學習內(nèi)容,如系統(tǒng)的語法學習和大量的閱讀練習。
2、讓學生自主地選擇學習方式,如:用英語聽、說、讀、寫技能的訓練。
3、讓學生自主地選擇學習伙伴。英語課堂有時可以打破傳統(tǒng)的課堂這種形式,讓學生在課堂上自由組合,共同探討問題,合作解決問題。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還需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批評意識和質(zhì)疑意識,鼓勵學生對書本的質(zhì)疑和教材的挑戰(zhàn),勇于對教材說不,敢于對老師說不,敢于對傳統(tǒng)說不。教師對于異于自己的意見要鼓勵提倡;對于不敢發(fā)表的意見,要積極引導,對于稍有缺陷的意見要正確指點;對于完全錯誤的意見,要寬容大度再善意地糾正。
四、新課堂應是“情感化”的課堂
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處于至高無上的權(quán)威地位,學生無條件地接受著教師的一切灌輸,師生之間是不平等的。而新課堂要求教師與學生共同處于課堂的雙向互動的流變狀態(tài)之中,我們要倡導和實踐“尊重的教育”這一教育理念,師生之間互相尊重,以誠相待,彼此交流情感,把英語教學變成平等的交往與對話,促進師生情感交融,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第一、師生互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儀表端莊,神態(tài)自然,平易近人,舉止親切。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要加大與學生的接近度,縮短與學生在身體和心理上的距離,注重對學生的人文關(guān)懷。
第二、人格平等。在新教材新理念的指導下,教師對學生做到“三尊重”、“三允許”即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自尊心,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允許出錯,允許改正,允許保留意見。
第三、用情感感染學生?,F(xiàn)在的學生有鮮明的個性,豐富的情感。他們需要了解、需要宣泄、需要溝通,所以我們要采取“觀點開放”和“教學對話”兩種策略,用自己良好的情感激化學生說真話,培養(yǎng)學生強烈的愛憎、好惡之情,點燃學生思想的火花,喚起學生探索真理、積極向上的欲望。有時,教師一個賞識的眼神、鼓勵的話語、滿意的點頭、會意的微笑、親熱的手勢,恰似一縷春風,吹拂著孩子們求知的心靈,給孩子們帶來莫大的歡樂和喜悅,讓他們敞開思維的大門,插上想象的翅膀。
總之,通過“生活化、自主化、活動化、情感化”的英語課堂教學,喚醒了學生沉睡的潛能,激活了學生封存的記憶,放飛了學生囚禁的情感,成為師生共同發(fā)展的嶄新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