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軍
摘要:首先發(fā)放網絡自主學習調查問卷,進行因子分析,并且在教學內容,學習策略和技術支撐等方面提出相應對策。我們選擇一個控制班和一個實驗班, 對實驗班進行基于bb平臺自主學習,同時對這2個班學生閱讀水平進行前測和后測,對測試數據用SPSS16.0進行分析,測試結果顯示實驗班成績明顯高于控制班成績。
關鍵詞:bb平臺;大學英語閱讀
1. 網絡平臺自主學習現狀調查
首先探討網絡平臺自主學習模式下,學生的學習觀念,學習能力,個性化自主學習效率。為此,我們設計調查問卷,調查100名大二學生,其中60.6%的學生是男生,39.4%是女生;用SPSS16.0對問卷結果進行分析,其問卷信度達到0.870。然后我們進行因子分析和多元方差分析。因子1是對網絡學習資源的評價,其負荷是最大的,因此我們精心收集大量閱讀材料。因子2是網絡學習的態(tài)度,顯示網絡學習受到學生的喜愛,因此我們在bb平臺上及時與學生交流,采取線上線下同時進行教學。因子3是表示學生在網絡平臺上的學習效果。因子4是網絡平臺設計,我們要設計友好方便的平臺設計吸引學生樂意在網上學習。因子5是網絡平臺技術支撐。強大的網絡技術支撐是保障網絡平臺學習的正常開展。
2.教學模式實踐效果比較;設置1個試驗班和1個控制班,分別進行基于bb平臺的網絡閱讀教學和傳統(tǒng)閱讀教學,然后對閱讀水平進行測試。具體如下:
(1)首先對試驗班和控制班進行閱讀測試,檢查2個班水平是否相當。
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顯示,實驗班和控制班的英語閱讀成績沒有明顯差異(t=-1.52,df=73,p>0.05): 這兩個班閱讀水平一樣(MD=-0.85),實驗班聽力成績略低于控制班成績。
(2)經過一個學期教學實踐,對這2個班級的成績進行t檢驗(t=5,16,df=73,p<0.05),實驗班閱讀成績明顯高于控制班成績(MD=5,07)。
3.結語
從數據分析可以看出:
(1)網絡學習是學生學習重要手段,學生認同網絡學習在教學中的積極作用。學生開始使用網絡輔助自己的學習,并且網絡課程知識結構明晰,資源豐富,對學生有一定的吸引力。
(2)bb平臺大學英語閱讀模式優(yōu)于比傳統(tǒng)閱讀教學模式,即提高成績幅度大,豐富的閱讀資源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首要因素,此外教師在線上線下與學生互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學習成績提高又激發(fā)學習積極性,形成良性循環(huán),最后學校提供優(yōu)質的網絡平臺為教學改革創(chuàng)造物質基礎。
(3)建議不斷提升網絡硬件,監(jiān)控網絡課程,同時定期進行課堂講授,增強師生互動,取得更好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黎加厚.云計算輔助教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