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峰
【摘 要】課堂是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生學習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因此提高課堂效率、促進課堂教學的高效化,顯得尤為重要。地理包羅萬象,豐富多彩,上至太空、下至巖層,自然地理帶我們領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世界地理帶我們走入各個國家,人文地理向我們講述動人的風土人情。因此,地理向來不是枯燥無味的,只要教師掌握有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就能促進課堂學習高效化,促進學生地理學習的全方面提高。那么如何促進高中地理課堂學習的高效化呢,我認為應該從學生、老師、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這三個方面來考慮。
【關鍵詞】高中地理 高效課堂 教學方式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7.107
在推進素質教育的進程之中,教師更應該響應時代的號召,探索新的更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愉快中學習,其實,對高中地理來說,把握住課堂這個主陣地,就意味著抓住了高中地理的關鍵。因此,創(chuàng)新地理教學,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使課堂教學多樣化和現(xiàn)代化,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他們創(chuàng)造更加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比如,信息技術中的多媒體教學資源:多媒體是一種現(xiàn)代正在蓬勃發(fā)展的新型的教學手段,它集聲音、圖像、動畫、視頻等于一體,能夠帶給學生最直觀最形象也是最直接的感受,生動形象的教學動畫或者是視頻,圖文并茂、色彩豐富的教學課件都能夠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新課程背景下,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可以向學生們展示地理世界的無限魅力和無盡的精彩。
一、高中地理教學現(xiàn)狀
(一)教學方式落后,教學理念保守
雖然我國的教育體制已經(jīng)改革多年,但在實際教學中,仍然存在許多不如意的地方,地理教學方式仍然處于相對落后的狀態(tài),老師的教學觀念相對保守。在高中,多數(shù)教師采取保守的教學理念,使得很多教學方式停留在“一個講臺,一位教師,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致使地理教學枯燥無味,難以吸引學生注意力,加之高中地理難度增加,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顯然已經(jīng)不適應新時代下學生的發(fā)展。
(二)課堂教學設計不盡人意
我們可以說沒有枯燥無味的課程,只有枯燥無味的老師,教師要想讓學生充分提高課堂效率,就需要進行相對完美的教學設計。很多教師在給學生上課之前,對地理課堂的設計很粗糙,刻板,沒有新意,使得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感覺地理課堂無趣。課堂采取教師灌輸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的“填鴨式”教學方式。教師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只是單純地告訴學生,而不去引導他們自己組織問題的答案、自己思考,使學生在課堂上一直處于松懈狀態(tài),大腦不活躍,思維遲鈍,從而導致學生接受知識難度大,課堂效率低下。
(三)忽視學生知識接受能力的不同
高中學生之間的差距逐漸拉大,很多教師為了提高學習的進度,不注重接受能力較弱的學生,致使地理不好的學生感覺地理越來越難,從而失去對地理的興趣。因此,教師要注重因材施教,對不同程度的學生采取靈活的教學方式,例如,教師再布置課外作業(yè)的時候,對程度不同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yè)。
二、提高高中地理課堂效率的意義
地理是學生學習中的重要學科,其主要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對所學地理知識熟練掌握并且靈活運用,教師緊跟時代步伐,積極探索地理教學方法的改革,利于拓展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在授課過程中,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進行高效的課堂教學設計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并且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寓教于樂,從而促進地理課堂學習效率的提高。
三、建立高中地理高效課堂的措施
(一)利用多媒體技術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
多媒體具有形象生動的特點,因此,教師在授課時,可以進行形象演示,將知識變抽象為具體。在高中地理學習過程中,很多知識非常抽象,學生們很難理解和掌握,即使課本上有一些彩色圖片或者例子,但這也僅僅是靜態(tài)的演示而已,難以帶給學生們感官的刺激,使學生們對于問題的理解和掌握不徹底、一知半解。因此,在課堂中使用多媒體,能夠使知識點形象起來,帶給學生們感官的刺激,促使學生積極思考,有利于知識的掌握。
(二)進行高效的課堂教學設計
教師不要為講課而講課,要給學生思考和想象的時間和空間,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渲染氛圍。例如,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使課堂更加豐富多彩,利用圖片、動畫、音樂等形式加深學生對相關地理現(xiàn)象的理解。新課程背景下,地理課堂中的情景設計變得越來越重要,一個輕松和諧的課堂學習環(huán)境,能夠減輕學生學習壓力,有利于在輕松的課堂氛圍中掌握地理知識。
(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
不可否認,學生是需要教師指導的,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要按部就班地告訴學生所有的知識點,忽視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應該適當?shù)慕o學生指導,對于一些規(guī)律性的問題,鼓勵學生自己動腦總結規(guī)律,以便加深學生對相關地理問題的理解。教師在地理課堂教學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中,進行自主合作式探究,與其他學生一起進行交流,知識分享、發(fā)現(xiàn)問題、證實問題、解決問題。
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地理程度較好的學生幫助地理程度較差的學生,同齡人之間的講解可能更接近學生心理,更利于接受,有利于提高全班的整體地理水平。例如,對一個問題,教師先不要給出答案,先讓小組間進行討論,聽聽每個人不同的意見,最后再定出一個最終答案。
(四)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地理知識
知識源于生活,地理知識更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山川、河流、水利工程、晝夜交替等許多問題都離不開地理知識。地理就在我們的身邊,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地理問題,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能夠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深化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對地理的興趣。
總之,地理課堂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地理課堂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與突破,需要廣大的地理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發(fā)展和完善,尤其是在快速發(fā)展的信息時代,任何東西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包括教學方法。教師在學生學習中扮演著引路人的角色,因此,更應該走在時代的前沿,不斷地發(fā)展自己,不斷探索新的有效的教學方法,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學生一起抓住課堂這個學習的主陣地,提高課堂效率,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環(huán)境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