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成
隨著運動體育與生理養(yǎng)生學的日益緊密結合,越來越多的個人運動養(yǎng)生學之謎正在揭開。下面是個人運動養(yǎng)生20則奧秘新發(fā)現(xiàn)。
1.潛水可治癌癥
據(jù)報道,日本科學技術廳重視研究潛水與癌癥的關系。幾年來反復試驗的結果表明,在潛水深300米的條件下,人機體的需氧量明顯減少。癌細胞增殖時需吸收大量的氧,而在潛水的過程中,癌細胞不能吸收這樣大量的氧,便自動停止增殖。所以,利用某些潛水設備,使癌癥患者入30至31個大氣壓的水中環(huán)境,并且堅持一定的時間,對癌癥有可能做到“不用藥而愈”。
2.運動可加強心臟功能
運動可加強心臟功能嗎?哈佛大學心臟病學研究所曾對20-30歲的健康男子做過一個缺乏運動對身體影響的試驗。他們把試驗對象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規(guī)定試驗對象連續(xù)20個晝夜躺在床上,不準坐起、站立或在床上運動。對照組也連續(xù)20個晝夜躺在床上,但允許每天在床上設置的專門器械上鍛煉4次。當試驗進行73-5天時,試驗組的人紛紛訴說背部肌肉酸痛、食欲不振、發(fā)生便秘;20個晝夜過后,他們的肌肉開始萎縮,肌力極度衰退,不少人從床上一站起來就頭暈目眩、心跳加速,脈搏細弱,血壓下降到危險程度,有的竟處于昏厥狀態(tài),與試驗前對比,心臟功能平均下降70%,起床后,連上樓這樣簡單活動幾乎都無法完成。
但對照組的情況全然不同,他們?nèi)员3至嗽囼炃暗墓ぷ髂芰εc機能水平。另據(jù)對哈佛大學17000名畢業(yè)生普查的一份研究報告:經(jīng)常進行積極的運動,可使心臟病發(fā)作的危險性減少35%。
3.運動能增加肺的功能
英國劍橋大學運動生理學家凱利·思爾特發(fā)現(xiàn),經(jīng)常鍛煉的人,胸圍呼吸差能達到9~16厘米,而很少鍛煉的人,胸圍呼吸差只有5-8厘米;一般人的肺活量是3500毫升左右,常鍛煉的人,由于肺臟彈性大大增加,呼吸肌力量也增大,故肺活量比常人大1000毫升左右。
思爾特指出,運動又可使呼吸加深,提高呼吸效率,常鍛煉的人每分鐘呼吸可減為8~12次,而一般人為12~16次,其好處在于能使呼吸肌有較多的休息時間。一般人由于呼吸淺,每次呼吸量只有300毫升左右,而運動員則可達600毫升。
還有,經(jīng)常運動鍛煉,又可增強衛(wèi)外功能,適應氣候變化,從而有助于預防呼吸道疾病。
4.運動強度決定消耗體能不同
運動利用何種燃料決定于運動強度和時間。例如2.5公里越野跑系充氧供能,主要依靠肌磷酸和乳酸系統(tǒng),消耗的主要燃料是脂肪。5公里越野跑則系高強度需氧運動,需要心肺系統(tǒng)盡量為橫紋肌運動提供氧氣,每升氧橫紋肌利用糖能產(chǎn)熱5.05千卡,利用脂肪只產(chǎn)生3.69千卡,因此對消耗糖比較有利。
運動強度越大,糖的利用也越多,而低強度長時間的運動主要利用脂肪。因此,訓練計劃應注重發(fā)展相應的供能系統(tǒng)。
5.促進脂肪自我消耗的運動
減肥專家近日指出,奮力跳有氧舞蹈一小時,所消耗的脂肪還不及進行半小時重量訓練。這是因為后者肌肉的新陳代謝速率比較高。
美國達拉斯有氧研究協(xié)會研究證明“一磅(453.5克)肌肉每日維持活動的基本熱量消耗是30至50卡,但脂肪的熱量消耗卻只有2卡?!彼?,如想讓身體自行消耗更多熱量,就必須提高體內(nèi)肌肉與脂肪的比率。每周進健身房做兩次重量訓練,或養(yǎng)成每日舉啞鈴的習慣,都能使身體肌肉更結實,促進脂肪的自我消耗。
最新研究顯示,同樣是為時2小時的健身運動,將其分成40分鐘做一次,共做3次,所消耗的脂肪幾乎是分成60分鐘做一次、共做兩次的7倍。
6.運動中注意“極點現(xiàn)象”
在運動中有時會出現(xiàn)胸悶呼吸困難,血壓升高,脈搏加快,四肢無力,甚至嘔吐現(xiàn)象。運動生理學上把這種現(xiàn)象叫做“極點”。這主要是由于人的身體由靜態(tài)突然轉(zhuǎn)入動態(tài),內(nèi)臟器官一時難于適應運動器官的需求,部分系統(tǒng)機能出現(xiàn)暫時性紊亂所造成。如果這時放慢速度,加深呼吸,繼續(xù)堅持,很快就會呼吸越來越均勻,感覺越來越輕松。這是由于“極點”的刺激使植物神經(jīng)興奮性增強,提高了內(nèi)臟器官的功能,使之與肌肉運動相適應,緩和了初始時出現(xiàn)的矛盾。
內(nèi)臟器官與運動器官協(xié)調(diào)后,人的運動能力可得以充分發(fā)揮。所以只要科學地把握運動,就能事半功倍,收到良好的效果。
7.運動前不宜飲可樂
“在任何健身運動前,都不宜飲可樂?!边@是美國運動生理學家簡·艾金德公布的研究新結果。
其奧妙在于可樂屬高糖飲料,進入人體后會使血糖迅速下降,容易發(fā)生肌肉疲勞,最終影響健身與運動的水平。這對從事體操、短跑、跳繩等健身與運動者妨礙最大。這是艾金德調(diào)查1000多名健身運動愛好者后得出的結論。
8.運動后不可喝啤酒
進行一些中、高強度的健身運動后,也不可亂飲亂喝,特別是運動后不要喝啤酒。
據(jù)日本專家最新研究,運動后喝啤酒會使體內(nèi)一種轉(zhuǎn)化為尿酸的化學物質(zhì)明顯增加,而過多的尿酸可沉積于關節(jié)中,引發(fā)痛風、關節(jié)炎等疾病。不僅是進行中、高強度的健身運動者,凡喜愛運動的男女皆須提防。
9.運動為何能防病
運動能防疾療病,這已是人類的共識。然而運動何以有此功效,個中之謎一直困擾著科學家們,最近終被加拿大專家所破譯。多倫多大學公共衛(wèi)生教授凱麗·鮑瑞爾觀察到,人在運動后,體內(nèi)血液中的脫氫表雄甾酮水平上升,脫氫表雄甾酮是一種來自腎上腺的雄性荷爾蒙。動物實驗證實,該荷爾蒙具有抑制癌細胞生長和抗動脈硬化的作用。
換句話說,體育運動是通過提升人體雄性荷爾蒙的分泌量而達到強體防病之目的的。當然也不否認傳統(tǒng)的觀點,即運動加快呼吸與心跳,增加肺活量與心血輸出量,使全身器官獲得更多的氧氣與養(yǎng)分,從而增強人體的抗病能力。
10.慢跑可健壯骨骼
英國劍橋大學醫(yī)學院專家研究認為,慢跑能健壯骨骼,可使骨骼“年輕”。許多長期進行有效慢跑的中、老年者,他們的骨骼密度接近20多歲的骨骼狀態(tài)。該院對三個慢跑團體的41名年齡30至80歲的會員,與平時不太愛運動的86名男女的骨骼變化作了對比檢查,發(fā)現(xiàn)慢跑者的椎骨、股關節(jié)、腿骨和臂關節(jié)等部位的骨骼密度,均比不運動者高40%左右。
就男性而言,在一周內(nèi)慢跑距離越長,其骨骼密度就越高;至于女性,骨骼密度的高低則與慢跑的歷史長短有直接關系。只有對慢跑持之以恒者,方可取得與年輕人骨骼密度相當?shù)男Ч?/p>
11.清晨跑步會致人命
美國專家經(jīng)研究指出,許多人習慣于清晨慢跑,但這個習慣可能會致人命,有的人因此猝死。目前任教于哥倫比亞大學的體育生理學副教授赫爾諾說,清晨慢跑會對心臟造成不少的壓力,因為清早心臟通常還未能完全的運動。
赫爾諾說,慢跑會激發(fā)人體大量分泌荷爾蒙,使心跳速度加快。他對多名女性大學生所做的實驗結果表明,人體在清晨慢跑中腎上腺素的分泌量,比在午后或傍晚慢跑激發(fā)的分泌量高出2至4倍之多。
12。下午運動有助睡眠
對于經(jīng)常有失眠現(xiàn)象的人,要晚上睡得好,適量運動固然有幫助,但專家指出,下午進行運動對睡眠幫助最大。
英國一位醫(yī)學家曾對一些愿意接受實驗的人作過研究。他們被隨意分為兩組,分別在同一日的上、下午進行相同種類和等量的運動,他們的活動疲勞程度也相同,而且,兩組人都按規(guī)定在晚上同一時間上床睡覺,并且用同樣的電腦掃描記錄儀檢測他們每一個人的睡眠情況。結果顯示,上午運動的人晚間睡眠的情形與日常差不多,而下午運動的那一組人則晚上的睡眠情形比平日好得多。專家認為,這是大腦興奮不同產(chǎn)生的結果。
13.傍晚慢跑最佳
以哈佛大學醫(yī)學院教授助理勞倫斯·蘇珊為首的運動醫(yī)療研究人員小組說,傍晚慢跑比早晨及午后好。這是他們在對年齡24至28歲的8名男子,每人從早晨7點30分至傍晚5點30分進行慢跑時序測驗后得出的結論。
蘇珊指出,早晨慢跑可能會引起血液凝塊并且促進心力衰竭,而晚上慢跑可能減少血液凝塊的趨勢,并且阻止心力衰竭。
14.長跑防治關節(jié)炎
堅持長距離跑可能會防治關節(jié)炎,這是美國科學家約翰·格雷在磁共振成像設備幫助下,觀察了馬拉松運動員的膝關節(jié)后得出的結論。
格雷發(fā)現(xiàn),運動員即使完成了100英里(160.9公里)的長距離跑步后,也很少出現(xiàn)軟骨組織異常和積液現(xiàn)象。反之,一些娛樂性長跑者在長跑30分鐘后,膝蓋卻發(fā)生了這些生理變化。據(jù)推測,“較好的生物力學”和“身體通過長期訓練”所具有的適應性,能夠使馬拉松運動員不僅能跑長距離,而且能保持健康強勁的膝關節(jié)。
15.跑步防治抑郁癥
跑步能提高心血管系統(tǒng)和呼吸系統(tǒng)的功能,已成為人所共知的事實。有意思的是,跑步對神經(jīng)機能下降和精神抑郁的人也大有裨益。美國科學家研究證實,每天堅持體育活動,尤其是從事跑步的人,就像喝了幾杯美酒一樣,能產(chǎn)生一種特殊的欣快感。停止運動一小時之后,這種特殊的感覺也就隨之消失。
為什么跑步使人產(chǎn)生欣快感呢?這是因為跑步能使人體內(nèi)的內(nèi)啡肽的含量增加,而內(nèi)啡肽是大腦所分泌的一種生化物質(zhì),這種生化物質(zhì)類似嗎啡的作用,它是一種天然的愉快止痛物質(zhì),能使人產(chǎn)生欣快感,有效防治抑郁癥。
16.雨中散步降血壓
陣陣細雨灑落地面,一來洗滌塵埃,二來凈化空氣,可創(chuàng)造出大自然特有的溫馨。這時冒著細雨到戶外散步,定能獲得清新的感覺和美好的享受。
至于雨中散步能夠降血壓,是美國運動生理學家查德·威爾遜的研究成果。威爾遜發(fā)現(xiàn):在雨前殘陽照射以及細雨初降時,能產(chǎn)生大量的負氧離子。它素有“空氣維生素”的美譽,吸入人體后可以營養(yǎng)神經(jīng),調(diào)節(jié)血壓。
17.感冒發(fā)燒不宜運動
不少人認為,有了輕度的感冒發(fā)燒只要作一些運動,出一身汗就會好。其實,這種做法只有極小的可能使感冒癥狀消失。如果只是單純著涼,感冒病毒少且身體抵抗力強,這種人有可能運動出汗就痊愈,但這是個別人或個別的情況。
感冒發(fā)熱,往往是感冒病毒乘身體著涼抵抗力降低而發(fā)生的。如果這時參加劇烈運動,更大的可能是使病癥加重。
18.運動后須防血壓下降
因運動而引起血壓下降、自我感覺不佳的人,尤其是那些吸煙者和患高血壓癥正在控制攝鹽者,對此要引起特別注意。
運動時,會引起脈搏加快,并且出汗,汗腺組織周圍會分泌出一種能擴張血管的名為“奎寧”的物質(zhì),奎寧分泌完后,就從大靜脈進入到肺部中去,對肺部正常者來說,奎寧可在此處被分解,不再在體內(nèi)運轉(zhuǎn)。相反,對肺部不好者來說,由于氧氣不足,奎寧不能被完全分解,奎寧就會進入體中血管,結果會因血管擴張引起血壓下降。對于進行長時間體育運動的人來說,他們在運動中也可能會出現(xiàn)血壓下降;那些無吸煙史者也不能掉以輕心,在跑后30分鐘內(nèi),最好請醫(yī)生測定一下自己的血壓是否明顯下降。
19.仿狗步行可治多病
美國得克薩斯州休斯頓大學健身操教師奧斯特·凱利最新發(fā)現(xiàn):采取爬著的姿勢,四肢著地,將不同側(cè)的手和腳同時向前伸出行走,這種仿狗步行可治多種疾病。注意,不可以同側(cè)手、同側(cè)腳向前伸出,而是要像狗走路一樣,右手和左腳、左手和右腳一起伸出去移動身體。
凱利說,每天走20-50步,日久天長,可預防和治療由于長時間以雙腳站立或行走引起的胃下垂、腰痛、痔瘡、神經(jīng)緊張等現(xiàn)代病。
20.健身效果與血型有重大關系
為什么有些人運動能達到理想中的效果,而有些人無論怎么鍛煉,怎么認真,怎么勤奮,健身成效也不明顯,甚至由此讓他們半途而廢?原來,人的血型與鍛煉方式之間存在著很大的聯(lián)系。這是美國科學家近日的新發(fā)現(xiàn)。最常見的血型有四種,它們是A型、B型、AB型和。型。美國紐約市的注冊營養(yǎng)師迪娜·卡哈德說:“每一種血型都有自己的遺傳藍圖,因此,每個人適宜的鍛煉方式都不盡相同?!泵绹匀会t(yī)學家詹姆斯·阿達姆博士在《根據(jù)血型選擇飲食和鍛煉》中建議,人們不妨按血型選擇最合適的鍛煉方法,做到事半功倍。
A型血:太極。A型血的人如果進行了大量高強度的體育鍛煉,會對肌肉組織造成很大的壓力,積聚更多的乳酸,產(chǎn)生疲勞感,容易促使人輕易放棄鍛煉。因此,A型血的人適宜進行低強度的伸展鍛煉,如太極等。
B型血:瑜伽、力量鍛煉。B型血的人平衡能力好,善于用深呼吸等方式緩解肌肉緊張,因此比較適宜做瑜伽運動。此外,他們在做力量訓練時,如舉啞鈴等,也比較自如。
AB型血:以上兩種情況都適宜。這種血型的人兼具7A型血和B型血的特征,因此適宜這兩種血型的鍛煉方式都適宜于AB型的人。
O型血:高強度運動。他們天生就適合做高強度的運動。鍛煉強度越大,他們大腦中釋放出的內(nèi)啡肽越多,身體就越舒服,這能幫助他們?nèi)紵嗟闹?,精力也更為充沛?/p>
(譯據(jù)美國雜志《運動科學》2016年9月號;原文作者:美國運動生理學家查德·威爾遜。譯作者聲明:版權授予刊載者,拒絕網(wǎng)傳與轉(zhuǎn)載)
(編輯/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