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玲
班主任是學生在學校接觸最多的人,也是學生最依賴、最容易親近的人。班主任工作開展得好與不好直接關系到班上每一位學生的健康成長。我一直從事班主任工作,對此深有體會。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須要有一顆慈母心,用內(nèi)心真誠的愛去呵護每一位學生。關愛是一份情感,更是一份責任。
一、把愛撒向全班學生
曾有人問:“在教師的生命中什么東西是最重要的?”蘇霍姆林斯基回答:“熱愛兒童。”三十多年的教學生涯,讓我深刻地認識到,愛心是打開學生心靈的鑰匙。班主任應更加細心地關愛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沐浴在師愛的陽光之下;給學生多一點理解與寬容,讓他們的笑容更加燦爛,從而自己也獲得了學生的尊重。
每接一期學生,我都要先從帶隊教師那里詳細地了解班里的每一位學生的情況:他們的家庭、他們的性格,特別是帶隊教師說的所謂“品質(zhì)惡劣”的學生、班里的“搗蛋鬼”等等,我便會更加關注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感化他們,改變他們,讓他們在這里充分享受教師的愛,讓他們在這里充滿自信地快樂成長。
記得有一年,班里有個叫王睿雪的女生,她的個子很矮,集體活動時總是站在同學的最后面,走路也總是低著頭,像是要尋找什么。我了解到這個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好,性格又孤僻,在班上沒有人喜歡和她交往,她便靜靜地躲在不被人注意的角落里,逐漸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對學習也沒有了興趣。為了能讓她在這里像其他學生那樣快樂地成長,每次開班會時,我總要刻意在她的位置邊坐一會兒,跟她聊聊天,鼓勵她。在平時的集體活動中,我特別注意觀察她的表現(xiàn),一旦發(fā)現(xiàn)她在活動有出彩的地方,我就及時在班上表揚她,漸漸喚起了這個學生的自信心,她開始努力,并在同學中有說有笑。我始終堅信這樣一個道理:這世界上有最后一排座位,但不會有永遠甘心坐在最后一排的人。我常常思考:教師對于那些差生、后進生,是不是給予了他們與優(yōu)等生同樣的愛呢?對那些所謂的差生,更應該多關心他們才是。因為他們受到的斥責、冷遇比較多,親近他們的同學也很少,他們在內(nèi)心深處更渴望得到教師的愛護和別人的重視。班主任應該努力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多創(chuàng)造一些表揚他們的機會,多給予他們一些愛和溫暖?;蛟S,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溫暖的話語便能激起他們的信心,成為他們前進的起點。每一個學生都是平等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班主任對所有學生應一視同仁,讓每一個學生都沐浴在師愛的陽光之下。
二、從細微之處關愛學生
作為一名班主任,我們要做到胸中裝著學生,心中想著學生,時刻服務于學生。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從細微之處關愛學生。也就是說,對于學生的得與失、冷與暖、喜與悲,班主任都要記在心上,并落實在行動上。記得有一次,我班里有一位特別調(diào)皮的男生,帶隊的教師告訴我說:“這個孩子,誰也管不了,別搭理他就行了。”從那一刻起,我就特別關注這個學生,看得出他的性格比較叛逆,具體表現(xiàn)可以概括為:班主任說什么他都不樂意,班干部做什么他都認為不對,打掃衛(wèi)生從來不干,班級紀律從不遵守,就是這樣一個讓人頭痛的學生。于是,我就找機會接近他。第二天中午放學時,在樓道里,他從我的面前匆匆走過,我發(fā)現(xiàn)他的右邊棉襖袖子開線了幾乎掉了下來,用膠帶紙貼著。我叫住他說:“看你的棉襖,這樣多難看,脫下來我給你縫上吧。”他一愣,那頑劣的臉上頓時顯得不好意思。我說:“你先去吃飯,飯后到我辦公室去拿。”那天中午,為了讓他快點穿上棉襖,我飯都沒吃。當他吃完飯去找我的時候,正好還差幾針沒縫完。他感激地說:“老師,對不起,耽誤您吃飯了?!痹谀莻€寒冷的冬天,這句話從這個學生嘴里說出來,讓我感到格外溫暖。我想這次的舉手之勞,或許會感化他,于是,我又順勢跟他談了一會兒。從那以后,他真的像變了個人似的,變得特別聽話,勞動也很積極,還經(jīng)常幫著我維持紀律。每次見到我,他都很有禮貌。這件事讓我懂得:教師只有付出了愛,才能得到愛的回報,收獲愛的碩果。
三、欣賞每一位學生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作為班主任,我們應該善于捕捉每一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閃光點,但通過這個小小的閃光點可能挖掘出埋藏在學生心里頭的大金礦。記得有這樣一句話:用放大鏡看學生的優(yōu)點,用縮小鏡看學生的缺點。人人都希望自己得到別人的認可,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贊賞。教師對學生的表揚和真誠的贊賞,所產(chǎn)生的教育效果比起反復的說教和批評要好得多。因為教師的贊賞會使學生產(chǎn)生愉悅的心理,使學生更容易接受教師,會盡量按教師的評價調(diào)整自己的行為,自覺克服缺點,努力上進,他們良好的習慣就會在教師的贊揚聲中逐漸形成。
總之,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須要有高度的責任心、上進心和使命感,要有寬廣包容的胸懷。班主任要因材施教,要多一分尊重,多一分寬容,多一分理解,善待每一位學生,欣賞每一位學生,讓學生在教師的無私奉獻與關愛之中綻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