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浩月
為什么小時候的時間那么漫長?坐在教室里,一堂課,怎么上也上不完,往教室窗外望了又望幾十遍。盯著講臺上的老師,一會兒聲若洪鐘,一會兒呢喃自語,就是不愿講出那令人雀躍的“下課”二字。周末的兩天,無所事事,用手指搓著胡同里粗糙的墻皮,一趟走下去,要一個多小時,再一趟走回來,又是一個多小時。順著田野的小路,往遠方跑去,跑到草叢變深了,膽子變小了,心里害怕了,再跑回來,暮色都不見得出現(xiàn),還要想辦法,怎么把剩下的時間打發(fā)掉。
想一想,那時真淡定啊。工作了以后,開著車等一個紅燈都嫌慢,走路要一路小跑著,講話要加快語速,手頭同時幾件事在忙。原因無他,就是時間不夠用,怎么都不夠用。經(jīng)常想,如果時間是個面團就好了,可以使勁把它拍扁,拍扁了之后再使勁拉長。拉長到足夠讓自己從容一些,能夠在忙完必要的工作之后,休閑一下,琢磨著干點啥好呢?
在時間里尋找意義,越找越茫然。人的一生應(yīng)該有這樣的時候,你坐在這端,時間在那端,時間穩(wěn)步前行,你也不急不躁,世界在這一刻就安靜了,平衡了,你和時間就誰也不欠誰的,握手言和了。
太多想把時間干掉的人,想成為時間的主人,想操控時間。時間笑了,古往今來,許多成功者都以戰(zhàn)勝了時間為榮,但時間又饒過了誰?
時間不等人,我也不等時間。時間無視我,我也當(dāng)時間不存在。如此,我與時間才相安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