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佳威
所謂的光輝歲月,并不是后來閃耀的日子。而是無人問津時你對夢根的偏執(zhí),你是否有勇氣,對自己忠誠到底。
我給朋友們講希臘神話《伊卡魯斯》的故事,大概說的是,有個工匠叫第達羅斯,他和他的兒子伊卡魯斯為了逃出囚籠追求自由,于是他用海鳥的羽毛和蠟制成翅膀。可是,他的兒子想要飛得更高,結果越接近太陽,翅膀熔化得越快,最后墜地身亡。
我跟他們講述完這個故事的時候,按著書本做了一個總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不要自不量力,忘記人的本性,否則注定悲劇結尾。其中一個朋友說,他傻,用蠟做的翅膀,他越往上飛就越沒有自由。追求極端都不是自由。而另一個朋友卻倔強地說,倘若沒有去追逐過,你怎么知道自己可不可以做到?追逐遙不可及的夢想就不怕摔得粉身碎骨。
但無論是安徒生童話還是格林童話,最多的就是王子與公主過上了幸福生活。每一個童話故事注定有一個完美的結局,這顯然是超越萬物規(guī)律的。長大以后,我們自然也就不會相信了,而是批判起童話故事的荒誕來。
這讓我想到了一部電影一《想做熊的孩子》。當我看見這個題目的時候,就覺得這個孩子想成為一只熊簡直是在妄想,因為他是一個人,一個人怎么可以違背自然規(guī)律呢?忘記人的本性,不是自掘墳墓嗎?所以自然而然地以為這個故事注定是悲劇結尾。
故事是這樣的,為了讓剛失去孩子的母熊從痛苦中解脫出來,一只公熊從人類手中奪回了一個人類孩子。就這樣。這個孩子每天和熊媽媽一起快樂地生活。小孩真的以為自己就是一只熊。好景不長,最后孩子的人類父親殺死了母熊奪回了孩子,但這個孩子已經與人類世界格格不入了,他多么希望自己是一只快樂的熊。于是,他克服艱難險阻找到山神。山神說:熊是勇敢的和強壯的,你是嗎?
這一幕讓我很快聯(lián)想到另一部影片,叫《人工智能》。一個有著情感的機器人男孩想要通過藍仙女的魔法實現(xiàn)自己變成人的愿望,主人公機器人男孩真是讓人心疼,因為每個人都知道,一個機器人怎么可能變成人呢?就連藍仙女也只是安徒生童話。但機器人男孩還是固執(zhí)地抓住這唯一的救命稻草,歷經千難萬險,在一個早已沉沒的藍仙女像前面一遍又一遍地祈禱。滄海桑田,最終就連人類都滅絕了連外星人也無法幫他完成這樣的愿望,還有什么辦法呢?因為自然世界規(guī)律不可違背。
他們真傻。為什么要向世界規(guī)律作出反抗?可是他們的信念真的太強大了,強大到我們一遍遍地心疼他們,為他們的執(zhí)著感動。
人類怎么可能變成一只熊,機器人又怎么可能變成人呢?這兩部電影有微妙的共性,那就是他們都在拼盡全力追求不現(xiàn)實的東西,我不禁為主人公的絕望而憐憫。
但小男孩為了證明自己是只熊,從山崖躍入冰河,河水嘲笑他自不量力,但他的執(zhí)著感動了鯨魚,鯨魚把他頂?shù)搅藢Π叮凰爸栀谋憋L,北風譏笑他的弱小,他的堅持感動了牛群,牛群圍起來保護他;最后他忍受了一個人的寂寞,終于慢慢地變成了一只真正的北極熊,和同伴一起愉快地嬉戲??墒呛⒆拥母赣H找到他,并用長矛誤傷了他,他又變成了男孩。父親把他帶回了家,并且在他的腳上鎖上了鐵鏈。
后來我意識到也許我們再強大的信念都無法抗拒偉大的自然規(guī)律吧。但影片的最后卻讓我們重新燃起了希望。男孩絕望地趴在窗戶上,看外面的暴風雪肆虐著大地,聽北極熊同伴的哀鳴。從他的眼神里,他的父母終于讀出了他的渴望。最后他的父母終于明白,他就是一只北極熊。父親打開了鐵鎖——他奔向了那個屬于自己的白茫茫的世界,并且幻化成了一只雪白的北極熊。
同樣的,機器人男孩最后也憑借外星人換到了母親一天的愛。也算是對機器人男孩的執(zhí)著做一點點補償吧。總歸,他們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很顯然,兩部影片的結局都違背了自然規(guī)律,童話畢竟只是童話,現(xiàn)實中可并不像我們標榜的那樣——如果你的信念足夠強大,你就可以改變風的方向。但我愿意去相信,因為我多渴望主人公能夠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
在我們年輕的時候就要去外面的世界看看,追逐那個可望而不可即的夢想,就算最后悲劇結尾,我們沒有認清現(xiàn)實,但內心還是富饒的,就像一句人盡皆知的廣告詞:所謂的光輝歲月,并不是后來閃耀的日子,而是無人問津時你對夢想的偏執(zhí),你是否有勇氣,對自己忠誠到底。
中國人信仰神話,相信著人有強大的意念,但我們很多時候卻不敢去追逐??v然人有自己的局限性,但我們還是要鼓起勇氣去試試。最后傷痕累累,我們才會明白越多得到越多,因為只要我們堅定信念,追逐,就不怕翅膀折斷。
編輯/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