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瑩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8-0120-02
一、問題的提出
閱讀教學一直是英語課堂教學的重頭戲,在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閱讀課要完成語言輸入、學習文化背景知識及訓練閱讀技能等方面的綜合目標。其中,初中英語課文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和重要手段。然而,詞匯是學生閱讀中的一大障礙,胡春洞、包天仁專家曾說過,外語教學的成敗歸根到底要取決于詞匯教學的成敗、詞匯量的多少和學生記憶詞匯和學習詞匯能力的高低。
筆者在平時自己的閱讀課詞匯教學和聽課過程當中發(fā)現(xiàn)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閱讀前,“單獨”教學詞匯——重“孤立講解”,輕“創(chuàng)設語境”
閱讀前,很多教師利用早自修或課前十分鐘,讓學生翻到課本詞匯表,對Reading里將出現(xiàn)的詞匯進行領讀和講解,要求學生抄寫與背誦,然后再聽寫,學生熟悉了詞匯后再進行閱讀教學。這樣雖為閱讀掃清了障礙,學生讀得容易,但存在以下弊端:(1)脫離語境呈現(xiàn)單詞,學生印象模糊,詞匯鞏固成了“負擔”。單詞很容易遺忘,久而久之,學生會產(chǎn)生畏懼和厭倦心理,甚至放棄英語學習。(2)先教生詞,再閱讀,不挑出生詞,不能讀文章,特別是學生獨立閱讀時遇到新詞匯就不知道怎么辦了?(3)忽略閱讀策略滲透,學生根據(jù)上下文猜測詞義能力欠缺。
2.閱讀中,“放棄”教學詞匯——重“閱讀教學”,輕“詞匯教學”
很多教師以為在閱讀前已經(jīng)很好地領讀和講解了單詞,在閱讀中就舍棄了詞匯教學。語篇以詞匯為基本單位,詞匯又依托語篇產(chǎn)生特定的語境意義。有時對一個詞匯的誤解會導致對一個段落甚至對整篇文章理解的偏離。
3.閱讀后,“練中”教學詞匯——重“詞匯教學”,輕“閱讀教學”
在學生閱讀后,教師設計判斷題,填空題,選擇題或問答題等各種練習,在練習中呈現(xiàn)詞匯來檢測學生對文本的理解程度,接著教師往往把“泛讀” 課上成“精讀”課,逐句講解,遇到生詞就詳細講解,甚至有老師為生詞設置超級鏈接,在超級鏈接的幻燈片中用漢語對重點詞匯進行注解,并舉例說明生詞的不同用法。這樣導致課時緊張,課堂上教師一言堂,氣氛沉悶。這種閱讀教學走過場的“填鴨式”詞匯教學,不利于學生把握學習重點,“使用型”單詞練習強度不夠,“認識型”單詞耗費大量時間,事倍功半。
二、問題的解決
我們究竟該如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有效地進行詞匯教學呢? 我想在閱讀教學中,首先我們要在一定程度上或者說某種意義上弱化生詞的重要性,讓學生在心理上解除對生詞的戒備,閱讀課中的詞匯教學應結合閱讀內(nèi)容開展多層次、多角度的活動,把詞匯教學與閱讀教學有效結合起來。教師可以從閱讀前、閱讀中和閱讀后三個階段落實詞匯教學,從而達到結合閱讀有效教學詞匯的目的。
1.閱讀前:合理分析詞匯,掃除閱讀障礙
我們老師在備課時,要將單詞根據(jù)“聽、說、讀、寫”四方面的要求分類區(qū)別處理,要巧學好讀前詞匯。這里所謂的“讀前詞匯”是指影響課文理解且不可通過上下文推測其意的詞匯,或?qū)斫馕恼缕痍P鍵作用的重點短語。此類詞如不在讀前及時處理,會影響學生閱讀。處理此類詞匯時盡量呈現(xiàn)該詞匯在該課中的意思,避免引發(fā)歧義。另外,學習時間最好控制在5分鐘以內(nèi),以免影響閱讀課其他環(huán)節(jié)的實施。
2.閱讀中:點撥學習策略,教會猜詞悟義
閱讀的主要任務是理解文本,獲取信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因此,即使是詞匯學習也應為這個目標服務,可在生詞自然出現(xiàn)時介紹詞匯的意思,讓學生在不同語境中去感受詞匯,去體驗詞匯。
3.閱讀后:設計不同題型,應用鞏固詞匯
對學生來說,知識從理解到掌握需要一個過程。讀后活動可以幫助學生鞏固閱讀成果,拓展語言知識運用;對教師來說,讀后活動設計可起到檢測前兩個教學步驟的教學效果,能了解學生對文章信息的理解程度以及語言知識的掌握程度。對于學生可以依托文本語境理解的詞,在讀后教師應多設計不同的“產(chǎn)出型”練習加以鞏固。把“語言操練和閱讀理解”有機結合起來,幫助學生加深對詞匯的理解和記憶,增強運用能力。
三、結束語
在英語閱讀課詞匯教學中,教師要本著以“學生為主,教師為導”的原則,合理利用教材中的閱讀材料,分閱讀前、閱讀中、閱讀后三個階段進行詞匯教學。這樣,既不會產(chǎn)生因強調(diào)閱讀而淡化詞匯教學的現(xiàn)象,也不會因詞匯學習而弱化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有效地處理了閱讀教學與詞匯教學之間的關系。當然,在閱讀中進行詞匯教學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要敢于根據(jù)學生實際,選擇合適方法大膽實踐,提升學生詞匯學習的質(zhì)量。愿我們閱讀課的詞匯教學能走出“山重水復疑無路”的境地,迎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