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芹
【摘要】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即時評價是尊重學生、促進學生發(fā)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要求我們教師在品德教學中靈活結合生本化評價、多元化評價、藝術化評價,構建和諧、融洽的品德氛圍。
【關鍵詞】健康 感動 快樂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8-0066-02
即時評價是指教師在教學活動過程中對學生所表現(xiàn)出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式、思維狀態(tài)、反思感悟等的處理,是為引導、幫助學生調(diào)整、控制后繼續(xù)學習的行為。也被稱作“表現(xiàn)性評價”。品德課程其實質是明辨是非對錯、不斷澄清“三觀”價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課程,品德課程的實施是師生和生生之間價值與觀點的碰撞、思想的交流對話、情感的感悟等的過程。我們覺得品德課程的實施依賴于即時評價。因此,我們提倡在即時評價中生本化評價是根本,多元化評價是靈魂,藝術化評價是境界,只有三者在教學中有機融合,貫穿于課堂教學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才能引導學生健康的成長過程,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一、生本化評價——在孩子的心靈上播撒“健康”
品德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情體驗、平等溝通、真誠互動的過程。只有當教師尊重學生的尊嚴和價值,關注每個孩子一次次小的進步,鼓勵孩子克服困難,支持孩子的創(chuàng)新性意識,容納孩子的獨特個性,理解孩子的苦惱,善待每一位孩子的缺點,只有這樣才能叩響孩子們的童心世界,讓孩子們在開放和諧的課堂上健康、自由地發(fā)展成長。
教師評價學生必須從實際出發(fā),把握好“度”,既要客觀公正,又具體明確。我在教學時常常先肯定學生好的地方,再對其不足之處加以指正,這樣學生就比較容易接受。
案例:二年級上冊《品德與生活》——送別秋天
在教學時,我要求學生做一幅樹葉貼畫。
“你的畫很有創(chuàng)意,但是內(nèi)容不夠豐富?!?/p>
“你的蝴蝶做得很像,栩栩如生,可是和課本里的一模一樣,可不可以再動動腦筋,貼些別的?!?/p>
這時,有一位學生也興沖沖地拿著他的作品走上臺來。他做的是一條金魚。因為課前沒有做好準備工作,他的樹葉是向其他孩子拼湊而來的。因此,金魚的每部分并沒有貼上適合形狀的樹葉,顯得奇形怪狀。膠水也沒有涂勻稱。我拿著他的作品,竟找不出任何值得肯定的地方。其他的學生發(fā)現(xiàn)了,也伸長脖子觀看,有些已經(jīng)在下面竊竊私語,發(fā)出陣陣哄笑。這個孩子似乎也有些意識到了,微微垂下了頭。我突然靈機一動,做手勢讓孩子們安靜下來,然后便給他們講起了愛因斯坦小時候做板凳的故事?!皭垡蛩固鼓贸銮皟蓚€板凳說:‘這是我第二次和第三次做的小板凳,雖然仍然是那么難看,可和第一個相比,它們已經(jīng)好多了?!?/p>
說到這里,這個學生已經(jīng)明白了我的意思。他對我說:“老師,我再去做一張吧!”我微笑地點點頭。果然第二天,他交給了我一張活靈活現(xiàn)的“金魚”貼畫。
對于這一類的學困生,哪怕是一點微小的進步也要給予肯定,使他們在挫折中汲取教訓,不斷進步,讓我們用愛的陽光多一些去關照沉默的大多數(shù)吧!
但是當學生的認識或行為發(fā)生明顯錯誤時,教師要針對實際情況,立即做出否定,敢于說“不”。比如在教學《假期安全真重要》一課時,當討論到“假如你遇到有人失足落水怎么辦”,許多學生都表示要自己跳下去救人時,教師應果斷地加以否定。
無論是簡短的話語,還是輕微的動作,無論是急切的關注,還是悄然的等待。當我們成為發(fā)掘、催生每一個學生內(nèi)心的火把時,當我們的評價落實到每一個學習主體時,才能夠在這一過程中,讓每一位學生得以參與,讓他們能在其間健康茁壯成長。
二、多元化評價——在孩子的心靈上播撒“感動”
如今的學生自主獨立能力和社會責任感在急劇下降。“感動、感恩”這樣詞在我們這個鋼筋水泥構建的喧燁世界中,在這個生活在車輪飛逝的年代里,逐漸變成了一種奢侈物。品德教育中,單一的評價方式是無法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豐富情感體驗。只有多種評價方式相融合,才能讓學生在豐富的體驗中收獲一份感動,幫助他們體驗一次情感的升華,經(jīng)歷一次心靈的旅程。
1.生生評價。如果僅限于老師對學生的即時評價,學生對自我的認識,自我的完善就會盡限在教師個人思想觀點上。因此,在課堂中就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發(fā)揮同伴之間的評價機制,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性,這樣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三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自畫像
有一位教師和孩子們一起填寫了《小檔案》,開始玩“猜猜他是誰”這個游戲——
師:你猜她是誰?
生齊答:小雯。
師:小雯是你嗎?
老師想問你一個問題,你可以悄悄地告訴我,也可以大聲說給大家聽,好嗎?
小雯(聲音很輕):好。
師(輕聲問):你喜不喜歡自己?
小雯(她低著頭,含含糊糊地說):喜歡。
師:為什么?你們喜歡她嗎?
生1:我喜歡她,因為她很可愛。
生2:我覺得小雯應該喜歡自己,因為爸爸媽媽的寶貝,你爸爸媽媽都喜歡你。
生3:她認真聽講的時候,發(fā)言特別積極。她還獲過班級“發(fā)言之星”!
……
師:小雯,雖然有時你上課不認真,但大家都把你平時的進步記在心里,你想不想對大家說些什么?
小雯(抬起頭,充滿感激地說):謝謝大家。(頓時,整個教室掌聲雷動)
師:你喜歡自己嗎?
小雯:我喜歡自己。(這一次,她昂首挺胸,聲如洪鐘)
發(fā)自內(nèi)心的掌聲持續(xù)了很久,我們相信,感動的不僅僅是小那位小雯同學。我巧妙地改變了評價的主體,將即時評價建立在生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學習,相互贊許,相互鼓勵。對于這個學生來說恐怕她一輩子也不會忘記大家給她的鼓勵,給她的自信。
2.生師評價。誰說只能老師評價學生,評價的多元化還體現(xiàn)在學生對老師的評價,這種評價關系不僅能夠有效的促進課堂教學即時評價的科學性,還能幫助學生形成一定的自我認識和價值取向。
案例:三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我不耍賴皮
一位教師在教學中,與一位學生下五子棋,通過作弊的方式取勝了。
師:我勝了,你們怎么不恭喜我呀?
生1(氣憤地說):你耍賴皮,不是憑真本事贏的。
師:我耍賴皮了嗎?
生2:你是耍賴了。下五子棋是有規(guī)則的,你怎么能一個人把棋子都下了呢?
師:什么是下五子棋的規(guī)則?
生2:下五子棋是一人走一步,看誰能先把五個棋子連成一條線。不是像你這樣的。
師:要照你這么說,那不是太麻煩了嘛??次亿A得多輕松!有沒有同學同意我的觀點?(全班剛才還高舉如林的小手,“刷”的一下全放了下去。)
師:你們不覺得遵守規(guī)則太麻煩了,我耍賴皮就可以先贏。
生3(皺著眉頭):你耍賴皮,大家一定不會和你玩。
師:沒關系,我找我的好朋友玩。
生4:誰會愿意和一個耍賴皮的人玩?你的朋友也會離開你的。
師:那我就和電腦玩。
生5(步步緊逼):整天對著電腦,你不覺得自己很孤單嗎?
師:我就和大家玩別的游戲吧。
生(齊問):你耍不耍賴皮?
師:我不耍賴皮了。大家說服了我。生6(剛才和老師下五子棋輸?shù)膶W生),對不起,剛才我和你玩五子棋時耍賴皮了。你能原諒我嗎?
生6(主動伸出了手):沒關系!老師,只要你不耍賴皮,我還是愿意和你玩的。
師(緊緊握住學生的手,激動不已):謝謝!謝謝!多么寬宏大量的孩子。
在教學中,教師沒有“在別人的傷口上抹鹽”,而是自己主動扮演反面角色,讓學生對老師的行為做出評價,潛移默化地為學生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最后水到渠成,學生自然而然明白耍賴的可恥,展現(xiàn)了他們各自豐富多彩的情感世界。
可見,感動是一種精神,它使我們震撼心靈;是一種力量,它讓我們信心倍增;是一種品格,它驅使我們不斷尋求自我認識。感動更是一種幸福,是心靈的愉悅與精神的享受。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更應該結合多種評價方式讓學生的情感不斷發(fā)展,品質不斷升華,為日后的成功打上亮麗的精神底色。
三、藝術化評價——在孩子的心靈上播撒“快樂”
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種藝術。小學品德課堂學習評價需要提倡藝術化的方式,去關愛充滿生命體的發(fā)展,營造課堂教學評價的美學藝術,讓學生美妙的學習過程感受快樂。
1.幽默化評價。課堂幽默是一種課堂教學語言,也是一種課堂教學行為,是教學藝術具體表達方式。不僅僅能博人一笑,讓孩子們產(chǎn)生愉悅感,而且還能于笑聲中給人以智慧的啟迪,產(chǎn)生意味深長的效應。
案例:二年級上冊《品德與生活》——我就是我
如有位教師上這一課的“自畫像”環(huán)節(jié)。一個漂亮、可愛的小姑娘在自畫像上寫著:我是一個超級美少女,我酷愛體育,喜歡幫助別人。簡單的幾句話卻有3個錯別字。于是教師即時評價說:“超級美少女,可不能錯別字連篇,不然別人會說,這個美女有美貌沒智慧?!?/p>
幽默的語言令學生開懷大笑,課堂的和諧氣氛也由此誕生。試想,如此生動、豐富、和諧的品德課堂。學生怎么會不被深深吸引?怎么會不大受啟迪?怎么會不洋溢快樂愉悅?學生們積極參與,教師幽默風趣,這樣的課堂才是真正充滿生命力的課堂。
2.體態(tài)語評價。充滿智慧的老師總能將語言和體態(tài)相結合。根據(jù)課堂情境和學生的反饋信息以及突發(fā)現(xiàn)象,臨時調(diào)整原先預設的口語流程,巧妙應對,獨特創(chuàng)新地進行評價。一個信任眼神;一個溫柔的手勢,一個夸張的動作。這樣的體態(tài)語如果應用得當,能夠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案例:三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天生我材必有用
我在上這一課時,其中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找找閃光點”——把自己的優(yōu)點寫出來。向全班展示。
全班匯報時,有個孩子說出自己的6個優(yōu)點,教師高興地說:“祝賀你找到這么多自己優(yōu)點,我真為你高興?!币贿吷斐鲭p手與學生熱情相握。這個孩子被老師的行為搞的相當激動,也很鄭重與老師握手。接著,又有一個孩子匯報說她找到個優(yōu)點,這時教師也滿臉春風的走過去,說“怎么樣,來個擁抱,祝賀一下”。而后師生親切擁抱,頓時,教室里掌聲、笑聲匯成一片,不知不覺中,課堂被溫暖和感恩包圍著。學生的心里充溢了滿滿的快樂,更加明白了今后的學習方向。德育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我認為是“快樂享受”。享受體驗,享受思考,享受傾訴,享受表達,享受分享,享受行動。在品德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幽默表達,充滿智慧的評價,能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請讓我們在孩子的心靈上播撒健康吧,讓他們參與到和諧、美妙的課堂;讓我們在孩子的心靈上播撒感動吧,讓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去表達想法;讓我們在孩子的心靈上播撒快樂吧,讓他們作為一個主人在課堂上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與理想。生本化評價是根本,多元化評價是靈魂,藝術化評價是境界,三者有機融合,當思考成為了一種習慣,表達成為了一種對話,行動成為了一種自覺,我們堅信,孩子們的生命之樹就會健康生長,精神之花就會快樂綻放!
參考文獻:
[1]王北生.教學藝術論[M].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02
[2]陳玉琨.課程改革與課程評價[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