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霞
摘 要:小學數(shù)學是小學階段的重點基礎學科,學生在小學階段開始接觸計算,其中簡便計算是小學數(shù)學計算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生掌握了簡便的算法,能夠使學生的思維能力不斷的提升,合理、正確的進行計算,本文就對怎樣減少簡便計算的失誤進行分析。
關鍵詞:簡便計算;失誤;小學數(shù)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9-233-01
簡便計算是小學數(shù)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需要重點掌握的內容,學生掌握了簡便運算的方法,才能提高計算的速度和準確率。在計算數(shù)學問題時應用簡便計算的方法,能夠使學生的思路精細開闊,正確的理解簡便運算的內涵,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可以說,掌握了簡便計算的方法,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升有重要的意義。但是在簡便計算的過程中,失誤的情況是常有的,本文就探討怎樣減少簡便計算的失誤,提升計算的準確性。
一、抓住基礎,加深對運算定律意義的深刻理解
簡便計算的實質就是一種基于加減乘除運算定律而進行算法簡單化的過程。從這個方面來說,教學的基礎就是運算定律,也是重要的前提。所以,我們要對運算定律的重要作用有深刻的理解,在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不要太注重其的工具性,重點是要算用結合。例如,我在進行“乘法分配律”的教學中,可以先為學生出示他們熟悉的生活情境:學校購買了14個足球,每個足球的價格是45元[1];購買了6個籃球,每個籃球的價格和足球是一樣的。學校總共花了多少錢?學生解答這道題有兩種方法:(1)14×45+6×45=630+270=900(元);(2)(14+6)×45=20×45=900(元),對于這道題,老師可以讓學生首先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驗來說一說解答的情況:第一種解答方法是分別計算出足球和籃球所花的錢數(shù),然后再計算一共花了多少錢。第二種解答方法是先算出足球和籃球的個數(shù),再計算這么多球一共花了多少錢。這兩種計算方法的思路雖然是不同的,但是學生最后明白了,只要思路正確,得出的結果都是正確的。然后,再讓學生從乘法意義上對這兩種方法進行分析。第一種方法表示的是14個45加上6個45,和是多少。第二種解答方法是14+6也就是20個45是多少。這樣,學生很輕松的就了解了乘法分配律的深刻含義。其實所有的運算定律老師都可以用生活實際來呈現(xiàn),這樣,就加深了學生對運算定律的深刻理解,有利于教學效率的提升。
二、明算理,緊扣簡算“結果不變”的原則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對減法除法的運算性質應用的時間占有較大的比例,也給出了簡便計算的口訣,但在實際的應用中學生還是會出現(xiàn)錯誤的。所以,教師應揭示知識的數(shù)學實質及其體現(xiàn)的數(shù)學思想,老師要幫助學生弄清楚相關知識之間的相互區(qū)別與聯(lián)系,就是從簡便計算的實質入手,遵循簡便計算的結果不變的原則,讓學生能夠正確、靈活地來進行計算。
三、探方法,提升學生的簡便計算的意識
對于學生簡便計算出現(xiàn)的錯誤,我常常在想,我們經??匆娐愤叺男∩绦∝溬u東西,他們有的沒有學過簡便算法,但是卻能很快的就計算出金額,而我們的學生學習了簡便算法,但是為什們不能很好的應用呢?主要的原因就人們所處的相關環(huán)境是不同的,商人做生意是為了賺錢,面對諸多的買主,他們必須在短時間內算出準確的金額,但是我們的學生雖然學習了相關的簡便算法,但是是被動的應用,是有在題目要求用簡便計算方法的時候他們才應用,這種情況,學生就會失去主動應用簡便計算的意識。所以,老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為學生設置較好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能夠主動的進行簡便計算,提高自主學習能力,這樣才能達到我們的教學目標。
四、辯是非,提升學生的簡便計算能力
我們在進行簡便計算的教學過程中,要把學生出現(xiàn)錯誤的例子及時的進行匯總,讓學生分析、查找錯誤的原因,從而使學生的比較、鑒別與簡便計算的能力得到提高。
比如,在學習乘法分配律之后,可投影出示學生在簡便計算中容易出錯的題目。
101×98 101×98 101×98
=(100+1)×98 =(100-1)×98 =100+1×98
=100×98+1 =100×98-1×98 =100×98+1×98
=9800+1 =9800-98 =9800+98
=9801 =9702 =9898
我出示的上面的這道題的三種解法都是不正確的。第一個解法是將“101”拆成了“100+1”之后,只用了“100”乘“98”,而沒有把“1”乘以“98”。第二種解法,是為了湊成整數(shù),而把“101”拆成了“100-1”。第三種簡便算法的方法是正確的,結果也是正確的,但是忘記把拆分的“100+1”加上括號。我們將這三種方法一起列舉出來,讓學生對比著進行分析探討,讓學生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也存在著這種問題,怎樣才能在計算中減少或者是避免這類錯誤的發(fā)生。使學生養(yǎng)成了仔細辨析題目再進行簡算的良好習慣,預防同樣的錯誤再次發(fā)生。在學生進行了分析與探討以后,教師要出幾道這種的題目給學生練習,讓學生進行簡便的計算,并通過對比、強化提高學生的簡算計算能力。
總之,教師要重視在平時的計算教學中滲透簡便計算的方法,教師在教學時要結合教學的實際,不斷的對學生加以引導,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素養(yǎng),確保學習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王潔冰.談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簡算能力[J].網絡科技時代,2010,23(33):90.
[2] 高月琴.簡算意識需要在解決問題中培養(yǎng)——也談尋找簡便計算的教學支點[J].中小學數(shù)學(小學版),2010,34(12):45.
[3] 王金發(fā).簡便計算“心結”分析與矯正對策[J].中小學數(shù)學(小學版),2011,55(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