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玉米是我國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在國家糧食儲備和糧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近年來受環(huán)境因素和人為因素的影響,玉米病蟲害發(fā)生的幾率呈逐年增加趨勢,給玉米的質量和產量帶來巨大影響,要保證玉米的優(yōu)質高產,加強對病蟲害的防治是關鍵。本文主要根據玉米病蟲害的種類和特征,并根據實際情況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玉米;病蟲害防治;技術
中圖分類號: S435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7.07.034
玉米作為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其適用性比較廣,種植技術簡單,管理方便,所以被廣泛種植。玉米在農牧業(yè)和工業(yè)領域都有重要地位,如何進行玉米病蟲害防治,提高玉米質量和產量,挖掘玉米的種植潛力是科研部門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
1玉米常見病蟲害
1.1大斑病、小斑病
大斑病和小斑病都是由真菌引起的病變。大斑病發(fā)生的時間多為玉米幼苗期到玉米成熟期,主要為害玉米的葉片,也有涉及葉鞘和苞葉的情況。此病的基本特征是在葉片上會產生青灰色斑點,慢慢向兩邊擴散,形成大的斑點。小斑病發(fā)生的時間主要是玉米的抽雄期和灌漿期,患病后玉米葉片上會出現小的褐色病斑,各小病斑一旦融合到一起,葉片就會枯死。
1.2絲黑穗病
玉米絲黑穗病的病菌是在土壤、種子或糞肥土過冬后,在春季感染。對玉米的損害主要是玉米的雄穗和雌穗,患病后的玉米植株比較矮小,穗短,不能再抽花絲。
1.3青枯病
玉米青枯病爆發(fā)的原因是雨后天溫度回升快所導致,屬于真菌感染。玉米染病時先由根部腐爛,之后逐漸向上蔓延。最后葉片干枯,導致植株全部枯死。
1.4病毒病
玉米病毒病的病菌是在雜草上寄生,過冬后依靠蚜蟲傳播。玉米病毒病在玉米整個生長周期都可以發(fā)生,以苗期最嚴重。發(fā)病后導致植株逐漸變矮小,喪失抽穗能力。
1.5玉米螟
玉米螟是最常見的蟲害,主要發(fā)生在玉米生長的后期,在高溫和濕度大的條件下快速發(fā)育生長,幼蟲會鉆入玉米莖中靠啃食玉米嫩葉為生,導致玉米稈中空,發(fā)生大風天氣時玉米稈會折斷,最后導致玉米早枯而減產。
1.6蚜蟲
玉米蚜蟲主要發(fā)生在玉米生長的后期,靠吸食玉米的幼葉、莖稈和汁液生存,發(fā)病時會使玉米葉提前脫落,最后導致葉片萎縮致死,降低產量。
2玉米常見病蟲害防治
2.1土壤預防
玉米病蟲害的防治主要是提高玉米植株的抵抗力。一是施肥。施肥時對玉米增加營養(yǎng)攝入,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秋季玉米收獲后對地塊進行翻整時就要施入底肥,并保證翻耕的深度達25厘米以上。深耕可以改變地塊的環(huán)境,破壞病蟲害病原體的生存條件,減少土壤中的病菌數量。對肥量的把握,用45%左右的有機肥、氮肥和75%左右的磷肥,以保證玉米的充足營養(yǎng);二是農藥使用。在對土壤施肥的同時要灑農藥,以清除雜草,為玉米種子的播種和生長做好基礎條件的建設。農藥在耕地前使用,一般可用50%乙草胺和90%乙草胺對水后均勻噴灑,然后進行翻地,以破壞雜草的生存空間。
2.2種子防治
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發(fā)展,種子雜交技術已經廣泛應用。選擇玉米種子時要根據土壤條件和氣候條件綜合選擇,玉米種子要選擇高產穩(wěn)產、抗病蟲害能力強的品種。一是玉米種子的凈度要達到99%以上,純度要達到95%以上,發(fā)芽率在86%以上,水分含量12%以下。從外觀上看,種子光澤度要好,大小均勻,沒有蛀蟲痕跡;二是為了有效預防病蟲害,在播種前要將殺蟲劑和種子拌在一起播種。主要是根據當地經常發(fā)生的病蟲害來選擇所要拌的農藥,這樣能在玉米播種初始時期便對病蟲害進行預防。
2.3播種防治
一是溫度。為了防治玉米病蟲害,玉米播種溫度最適宜5℃~10℃,地塊土層溫度達到11℃左右,這樣的溫度能保證玉米幼苗出苗齊整,且出苗快。過早播種會延長玉米幼苗出苗時間,出苗不整齊;二是播種深度。正常土壤條件下的玉米播種深度大概是5厘米左右,在土壤營養(yǎng)好、土質肥沃、濕度大的地塊,播種深度可稍淺。如果土壤質地疏松、干燥,那么可適當播種深些;三是播種密度。適當密植可在提高玉米產量的同時提高玉米抗病的能力。
2.4田間管理防治
田間管理是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手段。應在玉米播種前將田里殘留的玉米植株殘體清除干凈,以減少病蟲害的侵害。在玉米生長期間要對田里狀況進行監(jiān)控,定期清除雜草,及時摘掉被病蟲害感染的葉子或鏟除植株,以消滅病蟲害的傳染源,降低病蟲害發(fā)生的幾率。對于病蟲害污染的田地,要加強清理,在收獲季節(jié)也不能放松清理工作。對于發(fā)生過病蟲害的地塊要把玉米秸稈粉碎,以減少蟲害的隱藏,降低蟲害附著在秸稈上過冬的可能性。加強田間管理,提高玉米植株的抵抗能力,才能從根本上降低病蟲害的發(fā)生幾率。另外,適時施肥也是防治病蟲害的有效措施,在玉米生長的拔節(jié)期、大喇叭期、抽穗期都應該做好施肥工作,可以結合澆水灌溉施入適量的尿素,以控制和減輕病蟲害的侵襲。對容易感染病蟲害的玉米品種,要事先進行農藥噴灑以防治病蟲害,對感染病情的玉米植株要及時用藥,以控制病情的傳播。為了保證農藥效果,可以選擇在天氣晴朗早上露水消失后,或晚上進行噴灑。對于肥料不足的地塊,要增加磷肥和鉀肥的用量,以幫助玉米補充微量元素,提高玉米抵抗病菌的能力。
3結語
通過對玉米生長各個時期病蟲害產生的原因入手,分析玉米生長的環(huán)境因素,及時發(fā)現病蟲害并制定相應措施,通過這些措施來解決玉米在生長過程中的病蟲害問題,提高玉米質量和產量,增加農民經濟收益。
參考文獻
[1]張娜.玉米病蟲害防治探析[J].農民致富之友,2013,(18).
[2]楊莉華.玉米病蟲害防治技術措施探討[J].中國科技博覽,2013,(18).
作者簡介:史寶東,本科學歷,農藝師,研究方向:農產品質量安全及農業(yè)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