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丹
是不是覺得不能容忍耳朵里的耳屎,抑或總是忍不住想要“掏一掏”耳朵才舒服?趕快收手吧!美國《大眾科學》雜志網站報道,日前,美國耳鼻喉科的專家發(fā)布了他們對耳屎的“新見解”。
專家的建議似乎可以化作一句話:不管用啥,不要隨便往你的耳朵里捅東西!
為了打消疑慮,讓我們先來明確一個事實:耳屎并不臟。它實際上可以“捕獲”耳道中的灰塵及污垢,防止它們進一步深入耳道,從而幫助我們保持耳朵的清潔,并起到潤滑的作用。出乎大多數人的意料,我們的耳朵有著自我清潔的能力。如果我們放任不管,隨著平常進行咀嚼等下頜運動,新產生的耳垢會自然地將舊耳垢“拱出來”。
專家發(fā)現,這種自我清潔過程只會偶爾“發(fā)生故障”,造成耳垢堆積并阻塞耳道。根據統(tǒng)計數據,十分之一的孩子會受“故障”的影響,成年人的概率則為二十分之一,對于老年人來說,發(fā)生“故障”概率可能大一些,達到三分之一。
自我清潔系統(tǒng)不是百分之百可靠,不過,如果我們用棉簽、發(fā)卡甚至回形針等東西試圖“痛快”解決的話,只會造成反效果——將耳垢推往耳朵的更深處,堵住我們的耳道,甚至損害我們的聽覺系統(tǒng)。
不僅如此,美國耳鼻喉協(xié)會的成員賽斯·施瓦茨警告道:“當人們把棉簽或者其他異物塞進耳朵后,其實會對耳道內的皮膚造成傷害,從而放任細菌進入,并造成感染等。”賽斯說道,通常情況下,清潔耳朵的最好方法是在洗澡后擦拭耳朵的外圍,因為洗澡的熱水能起到讓耳朵放松的作用?!叭藗兺ǔ羞@種傾向,認為一定要清潔耳朵,因為耳垢是‘不干凈’的象征。這種錯誤意識導致我們形成了許多實際上對耳朵有害的習慣?!?/p>
下面匯總了專家給出的各種建議,為了耳朵健康,這些事情不要做:
1.不要過度清潔你的耳朵。過度清潔可能會刺激耳道、引發(fā)感染,甚至增加耳垢嚴重堵塞的概率,從而導致疼痛、瘙癢、堵脹感等。
2.別把棉簽、發(fā)卡、車鑰匙、牙簽之類的東西往耳朵里塞,這些都有可能傷害你的耳朵。想必耳科專家會非常贊同這一觀點。的確,這些東西能造成耳道的劃傷、割傷,甚至鼓膜穿孔、聽小骨錯位,最終可能導致聽力損失、頭暈、耳鳴等耳部受傷的癥狀。
3.不要使用“耳燭”。沒有證據表明“耳燭”對消除耳垢的影響有任何作用。相反,燃燒的蠟燭會導致耳道和耳膜的嚴重損傷。
4.不要忽略任何癥狀。聽從建議不用棉簽掏耳朵不代表耳垢不再是煩惱,如果你難以擺脫想清理耳朵的沖動,那么最好尋求醫(yī)生的幫助。
5.如果你進行過耳科手術或有鼓膜穿孔,不要嘗試或使用耳垢清除劑、軟化滴劑。除非你的耳鼻喉科醫(yī)生明確允許你這么做。
6.對于有聽力障礙的人士,在使用廠家或耳科專家推薦的助聽器時,別忘了將其定時清理干凈。
如果你感到耳朵疼痛、耳鳴或者聽力有問題,記住,這些癥狀可能由耳垢阻塞了耳道引起。這種時候,別想著用棉簽解決問題,看醫(yī)生才是正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