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音樂啟蒙,許多父母會說,那就要找一樣樂器讓孩子學(xué);就要在家準備好樂器,比如鋼琴;即便自己不了解、不怎么喜歡,也要硬著頭皮給孩子聽那些經(jīng)典交響樂作品。真的是這樣嗎?其實,音樂的啟蒙并不需要這樣興師動眾。
簡簡單單就好。父母喜歡,那就帶孩子一同欣賞和探索,引領(lǐng)孩子走進音樂的世界,培養(yǎng)興趣,發(fā)現(xiàn)音樂的美妙,讓孩子在音樂中獲得藝術(shù)的滋養(yǎng)。如果不喜歡也無妨,你可以為孩子創(chuàng)造音樂相伴的氛圍,千萬不要勉強。
音樂,其實就是一門語言,習(xí)得這門語言的方法,也無外乎需要有“輸入—輸出”這樣的簡單重復(fù),也有一個“量變”到“質(zhì)變”的過程。
來說說我家花生小朋友吧!她剛滿3周歲,已有點小樂迷的苗頭,節(jié)奏感強,唱歌不走調(diào),喜歡模仿大人唱歌和演奏,還會把生活中的內(nèi)容改編到她熟悉的歌里唱出來。我對她的音樂啟蒙嚴格來說其實并沒有特別刻意,唯一一次刻意的活動就是帶她去上了一次音樂早教試聽課。
不過我的“非刻意”也得益于自己十幾年學(xué)樂器的經(jīng)歷以及請教過許多優(yōu)秀的音樂專業(yè)老師。
1.用好音樂“磨耳朵”
更貼切地來說,音樂的啟蒙是從傾聽開始的,也就是“磨耳朵”。專業(yè)搞音樂的人,常常會把去聽國際頂尖樂團的音樂會稱為去“洗耳朵”,也就是讓耳朵去欣賞、去享受好的音樂?;ㄉ∨笥咽菑脑趮寢尪亲永锞烷_始聽各種音樂了。第一次聽現(xiàn)場的正式音樂會是在她2周歲后,那是一場兒童節(jié)專場音樂會,大部分作品選自圣桑的《動物狂歡節(jié)》。3周歲前嘗試過一次音樂會欣賞,她能安靜而投入地聽半場純交響樂作品的音樂會。在花生小的時候,我常常會讓她用小耳朵去聽一聽周邊的聲音,然后我會給她一一說明是什么聲音,然后隨著她慢慢長大,會給她兒歌、童謠,韻律節(jié)奏感強的歌曲,然后就是我喜歡的、熟悉或不熟悉的都會跟她一起聽,不一定就是那些推薦的經(jīng)典作品。
什么樣的音樂算好音樂?
好的音樂是有愉悅身心,令人產(chǎn)生遐想空間的。孩子從出生就可以對樂音和噪音有清晰的區(qū)分,只是敏感和不敏感的區(qū)別。對小年齡的孩子來說,悠揚、舒緩、活潑、歡快、節(jié)奏明快的輕音樂能更令人接受,并適合作為背景音樂給孩子來創(chuàng)造良好的音樂熏陶的環(huán)境。
但對于音樂作品的喜好,也是因人而異的。像花生小朋友就更喜歡歡快、熱烈的作品,甚至是交響樂作品?;蛟S這跟我懷孕期間還在參加樂團排練有關(guān)吧!她在我肚子里都聽過這些作品了,對花生的啟蒙早早就開始了。或許你也可以從懷孕就開始聽你喜歡的音樂,讓孩子和你一起去欣賞和喜歡上它們。
2.唱唱跳跳,全感官齊聯(lián)動
在聽的同時,我也會加入動作,隨后讓她模仿。比如我先發(fā)出一些擬聲詞并配上簡單的曲調(diào)和生動的動作,她也會很樂意,邊唱邊做動作,甚至是跳舞。有很多家長糾結(jié)自己唱得不好,你可以挑你最擅長的歌曲,比如《小星星》,或者你喜歡的歌曲。這能讓孩子調(diào)動起所有感官來感受音樂,來體驗和探索音樂的奇妙。說到邊唱和邊做動作相結(jié)合的方法,其實是我?guī)Щㄉチ艘淮我魳吩缃陶n之后開始嘗試的。老師在演唱一首有關(guān)動物的歌曲時,會模仿動物的動作,邊說動物名邊做動作。更為嚴格地來說,這些歌曲更像是rap,不需要旋律,但要有節(jié)奏。在這些節(jié)奏點上做夸張的動作會引起孩子的興趣并模仿和感受。
有的家長想偷懶,有的礙于自己的唱歌能力不足,就會買一個會唱歌的小兔子,我家也有。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補充,當你翻來覆去就那幾首歌循環(huán)的時候,小兔子就可以幫大忙啦。畢竟陪著孩子邊唱邊跳、自編自演也是很耗費腦力和體力的。只是在借助其他工具時,你還是那個最重要的角色,你要投入,孩子才會跟你一樣投入。花生小朋友非常喜歡會唱歌的小兔子,而且自從學(xué)會了開關(guān)和調(diào)不同內(nèi)容,更是非常樂意和家人一同來唱唱跳跳。我每次都會先告訴她,我們要來聽小兔子唱歌了,小兔子邀請我們跟它一起跳舞哦!
要不要去音樂早教?
我覺得,如果孩子喜歡音樂,爸爸媽媽又擔心自己五音不全、誤人子弟的,可以去參加一下音樂早教課。但并不是把小朋友扔給老師,家長拍拍屁股走人那種哦。音樂早教希望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全情投入,并把這種氛圍帶到家庭中。而老師的音樂感染力和孩子的互動能力,可以成為家長們評判老師好壞的直觀標準。
3.和孩子一起表演“樂器”
雖然在我家有兩件正規(guī)的樂器(鋼琴和小提琴),但對于花生來說,她目前演奏這些樂器都是在“亂彈琴”。除非她主動要求,我一般不會讓她去演奏它們。最多會讓她玩一玩,主要是因為她想模仿我拉琴,我有時候會用琴給她伴奏,自己唱歌實在是個體力活。除了樂器外,我還會找來一些代替品,比如小鼓、鈴鐺、鈴鼓、小積木、小棒子和各種空器皿(不易破碎的)。
當孩子對鈴鐺感興趣的時候,我就會把鈴鐺串在她手上當樂器,和她一起打節(jié)拍、哼著旋律、跺著腳,搖頭晃腦起來,我們有時會模仿火車開動的聲音,有時會模仿小動物們的聲音……在我的啟發(fā)下,有時候花生也會自己找出扇子、小木塊之類來當敲擊樂器呢!
因此,其實音樂的啟蒙,就是言傳身教。從父母自身開始欣賞,并帶著孩子一起進入這個美妙的世界。
專業(yè)點評:
如果孩子喜歡音樂而家長又不懂音樂,可以去參加音樂早教班。這個建議,我覺得花生媽媽提得很好。因為孩子的接受能力強,無論家長在家給予的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孩子都會照單全收。不要責(zé)怪孩子唱歌總是走音,很有可能是你在他嬰幼兒時期哼唱的搖籃曲是走音版的,久而久之,孩子聽會的、學(xué)會的就是走音的搖籃曲啦。換句話說,如果孩子從小聽的是不走音的搖籃曲,那孩子基本是不會唱走音的。所以,帶孩子參加音樂早教班,有專業(yè)的老師教你和你的孩子如何通過音樂歌唱、演奏樂器、身體律動,體驗音樂的節(jié)奏型、旋律線條、音高感等,一定能在音樂啟蒙這件事上,事半功倍哦。
當然,正如花生媽媽所說,孩子的音樂啟蒙離不開言傳身教,回家后,你也要效仿音樂早教老師,把音樂的氛圍帶回家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