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畢節(jié)市實驗高級中學 肖 英
例論高中英語導入法及其重要意義
貴州省畢節(jié)市實驗高級中學 肖 英
如何讓學生們能輕松、高效地學習,是每一位英語老師的最終追求。然而,上好每一堂英語課的方法五花八門,多種多樣。本文沒有討論如何上好英語課的過程,而是闡述如何通過短短幾分鐘的導入,最大限度地為提高課堂效率做準備。本文從如何用圖片和視頻直觀地進行導入、Brain Storming的導入法、“以舊換新”的導入法、表演式導入法、多媒體進行背景的導入等五種導入法給大家形象地介紹了課堂導入在一堂課中的重要意義。
導入法;高效課堂
上好每一堂英語課,是所有英語教師的出發(fā)點,然而高效并完整地上好每一節(jié)英語課,又是所有教師在教學上的最高追求,那么,如何上好每一堂英語課呢?筆者相信任何一位英語教師都能說出很多不同的方法!本文闡述的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效率的方法之一就是:做好英語課堂的導入!導入在一堂課中只占5-7分鐘,然而,短短的幾分鐘就決定了后面的課堂是否能順利地展開,“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那么,高中英語課堂中又能運用哪些好的導入法呢?它們又有哪些重要意義呢?這就是接下來筆者共同分享的內(nèi)容。
圖片給人的印象很直觀,更令人印象深刻,它既能把學生的視線立刻吸引過去,又能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它既能把復(fù)雜的知識簡單化,又能把抽象的事物具體化。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中有很多課文是描寫災(zāi)難的,其中有一篇文章講的是汶川大地震。同學們通過媒體的傳播都知道地震十分可怕,但大多數(shù)同學并沒有真正了解或經(jīng)歷過地震,如果只是用語言去描述地震的可怕和其破壞性,恐怕同學們只是膚淺地想一下而已,但如果教師用圖片和視頻進行導入,展示汶川大地震中人民的痛苦及震后的情景,這些悲痛的場面就為后面課文的講解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同學們就能更好地理解地震是多么可怕,從而也就升華到了怎樣在地震中更好地保護自己和別人這個主題了。再例如,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二冊第4單元談到了Daisy怎樣去保護瀕臨滅絕的動物。因為這篇文章是一個夢境,里面提到了許多動物以及這些動物的棲息地都是同學們不知道的,所以這樣的課文上起來尤為枯燥無味。但是如果用圖片導入一些可愛的瀕臨滅絕的動物以及它們所面臨的局面,就會激起了同學們的保護欲,從而他們就能理解文章主人公Daisy為什么想保護野生動植物的想法,順著這根情感線索,同學們很快就理解了文章內(nèi)容,從而也就達到了更高效、更活躍地上好這篇文章的目的。
圖片與視頻導入當然不失為英語課堂導入法中的翹楚,但值得一提的還有Brain-Storming的導入法。Brain-Storming即為集思廣益的意思,它是指教師提出問題,學生思考后回答,或者同學們在小組內(nèi)進行解答問題的形式。有一篇課文English around the world,這個話題不是關(guān)于英語地位如何重要或者是如何學好英語的,它所闡述的是英語語言的發(fā)展史。如果教師使用Brain- Storming的導入法,讓同學們先去思考一下,英語文化雖然短暫,但它為什么又會這樣豐富多彩呢?這就把同學們引入去探討英美國家的發(fā)展史中去,為后面課文中多種口音并存的英語文化現(xiàn)象做了鋪墊,同學們就能理解英語的發(fā)展史了。再例如,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必修六里面有一單元是要求同學們鑒賞英語詩歌,同時也融入唐詩與《望夫崖》這首詩進行對比。這個單元的主題比較抽象,恐怕上中文課同學們都不太感興趣。如果我們能夠讓同學們在小組內(nèi)先總結(jié)不同的詩歌特征,然后再讓同學們按照這些詩歌的規(guī)律嘗試進行英文詩歌的編寫,通過Brain-Storming,他們的話匣子打開了,思路清楚了,熱烈討論之后的展示肯定就會為接下來的俳句、十四行詩、打油詩、自由詩等不同的英文詩歌的學習做好引入。
雖然現(xiàn)在提倡在語言的學習中淡化語法,但是并不代表不學語法,只是不要花很多的時間去進行語法專題的學習。那么對于像語法這樣的一些理論知識,教師可以用“以舊換新”、拋磚引玉的方法來引入。例如在講解高中名詞性從句的時候,教師最好先復(fù)習五種基本句型,再在五種基本句型中進行替換。比如先寫一個簡單的主謂賓句子,然后把主語替換成一個句子,直觀而簡單,深入而淺出,以此類推,學生們就可以很輕松地替換掉賓語、表語、同位語,從而引入了賓語從句、表語從句、同位語從句的學習。再例如,被動語態(tài),也是高中重要的語法知識,在初中,同學們都學過簡單的被動語態(tài),他們了解過它的定義以及用在什么情況下。但是高中英語被動語態(tài)的學習是十分復(fù)雜的,它需要學生了解不同時態(tài)的被動語態(tài),那么教師可以先導入過去學過的不同時態(tài)的主動語態(tài),這樣就可以提高同學們的興趣,把復(fù)雜的知識簡單化。
高中英語教材選錄的文章廣泛而經(jīng)典,容納了各種各樣的關(guān)于英美國家的文化背景、生活場景、美景美食等文章。編者除了用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等作為載體,還要求學生掌握戲劇和詩歌的形式。比如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二冊里有一篇文章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這篇文章講的是一名身無分文的伙計得到一張百萬英鎊的鈔票后戲劇性遭遇的故事。文章分成四個場景演繹出一些人唯利是圖、見錢眼開的拜金主義嘴臉。如果在上這篇文章之前,先讓同學們看一小段熱播或者他們都了解的視頻或電視劇中的片段,然后給他們幾分鐘時間去模仿、配音和表演,這就調(diào)動了同學們的表演欲望,在接下來進入課文部分,就可以讓同學們扮演不同角色去詮釋這篇文章的內(nèi)容了。通過表演,同學們會更深刻地了解虛偽的市儈嘴臉。最后再讓大家共同總結(jié)戲劇的特征,也就一氣呵成完成了這個學習目的。再例如當講解時態(tài)時,教師可以讓同學們模仿圖片或視頻進行表演,然后讓其他同學去對這個情景用不同的時態(tài)去表達,通過這樣的情景表演導入,同學們既明白了不同時態(tài)用在什么情況下,又把枯燥無味的語法知識用簡單的形式表演出來,直觀而生動。甚至在單詞的學習中都可以通過情景表演的導入,讓同學們根據(jù)情景動作的表演來進行單詞的拼寫,然后再引入新詞匯的學習。
很多文章都需要學生們?nèi)チ私獗尘爸R,有的背景甚至是課文學習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它的特征往往是內(nèi)容煩瑣復(fù)雜。這時,如果利用多媒體,如照片、錄像、音樂等手段,就可以更直觀地將大容量的內(nèi)容簡化、分解。在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六冊中,有一篇文章A short history of western painting,這篇文章需要了解西方藝術(shù)風格變化之大,人們在不同時期的生活方式和信仰鑄就了他們藝術(shù)文化的不同。所以在學習課文之前,需要了解西方國家中世紀的歷史,他們主要的活動形式都圍繞宗教開展,很多重要活動都在教堂舉行,導致那個時期畫家們大多數(shù)主題都是表達對上帝的愛戴和尊重。而到了15世紀到16世紀,也就是文藝復(fù)興時期,由于資產(chǎn)階級的出現(xiàn),導致很多有錢人把肖像畫和生活實物畫作為愛好和身份的象征,當然,畫家們也就趨之若鶩。當歷史進入了19世紀后期到20世紀初,以農(nóng)業(yè)為主的社會變成了以工業(yè)為主的社會形式,大多數(shù)畫家愛上了室外的真切實物的變化場面,但由于實物變化較快,畫家們就模糊畫一下事物的輪廓,從而產(chǎn)生了印象派。而到了現(xiàn)代,生活模式多樣化,生活情趣不拘一格,當然,畫家們所畫的東西也就是這些生活的縮影了。因此,這篇文章了解其背景十分重要,了解了歐洲文化發(fā)展史,也就了解了課文要求掌握的歐洲繪畫史。
綜上所述,好的導入是英語課堂的點睛之筆,是一堂好課的重要開端,是一堂高效英語課的重要步驟。當然,什么是最好的導入法,筆者認為能為課堂服務(wù)的導入法都是好的導入法!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對象的特征、教學內(nèi)容的要求以及不同的學習目的來選擇不同的導入設(shè)計。因此,只要合理地運用導入法,就能調(diào)動同學們的參與積極性,從而也就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所以,幾分鐘的導入,不是“脫口秀”,而是精心準備的“磚”,目的是引出后面的“玉”,為高效課堂的展開而服務(wù)。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12. 義務(wù)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沈小梅. 2016. 高中英語課堂互動教學的設(shè)計與實踐[J]. 瘋狂英語·教學版(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