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小茗
?
全面從嚴治黨需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
祝小茗
(武警長白山公安邊防支隊,吉林 延邊 133613)
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需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即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要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思想教育、實踐運用和制度約束同向發(fā)力,真正成為政治上的“明白人”,黨性堅定的“正派人”,引領發(fā)展的“責任人”與嚴守規(guī)矩的“帶頭人”。
黨的建設;四個意識;從嚴治黨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開啟了全面從嚴治黨的新起點、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新階段,是加強黨的領導地位的重大舉措。全會要求全黨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以下簡稱“四個意識”)。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成敗關鍵在黨,決勝全面小康關鍵在人。只有踐行“四個意識”、全面貫徹從嚴治黨,才能營造上下同心、和諧共進的良好氛圍,形成心齊勁足、政通人和的發(fā)展環(huán)境,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注入不竭動力。
深入學習領會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必須堅定不移地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這一重大戰(zhàn)略舉措。改革開放以來,各種思潮與社會觀念交織雜糅,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面臨眾多考驗和挑戰(zhàn)。所以,必須管好黨、治好黨,始終保持黨在思想上的統(tǒng)一、政治上的團結、行動上的一致。
(一)“四個意識”掀開了從嚴治黨的新序章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1]。我黨從誕生之日起就給中國的振興富強帶來了希望。改革開放以來,黨的治國理政水平得到了新提升,國民經濟得到了快速發(fā)展,人民生活收入水平得到顯著提升。然而,隨著西方不良思潮的涌入,對黨的執(zhí)政能力形成了巨大的挑戰(zhàn)和沖擊,一些黨員干部,特別是黨的中高級領導干部經不住糖衣炮彈的誘惑,出現(xiàn)了道德滑坡、權力尋租、貪污腐敗等問題。實踐證明,領導干部位處關鍵崗位,比其他群眾相比,可調動的社會資源與人脈要多很多,其自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單位和部門之間的政治生態(tài)和發(fā)展方向有重要影響。越是在關鍵的歷史節(jié)點,越要緊緊圍繞領導干部這一“關鍵少數”,引導他們牢固樹立“四個意識”,不斷提升黨員干部的道德追求與思想境界。因此,全面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黨員干部是主力與核心,只有不斷強化對“關鍵少數”的黨性教育和監(jiān)督考核,完善黨內法規(guī)的體系性建設,才會使“軟指標”變成“硬杠杠”,繼而確保從嚴治黨在實踐層面落地生根。
(二)“四個意識”凝聚了黨心民心的新共識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明確了習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這是黨心所向、民心所向,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對于維護黨的團結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更好地凝心聚力、團結一致,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yè)興旺發(fā)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維系堅強領導,是與黨中央權威、黨的團結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分不開的。而要維護黨中央權威、維護黨的團結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就必須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2]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自覺在思想上同心同德,政治上同心同向,行動上同心同行,激發(fā)全體人民創(chuàng)造精神和創(chuàng)造活力的火種,把最廣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匯聚到深化改革的偉大事業(yè)上來,在堅定信心、凝聚共識中,打牢思想基礎、增進社會認同、強化民意支撐,匯聚起攻堅克難、奮力前行的前進動力。
(三)“四個意識”體現(xiàn)了黨員隊伍的新要求
從結構學的角度審視,“四個意識”是一個有機融合的整體,體現(xiàn)了新時期新階段對全體黨員的新要求。從思想層面上講,政治意識是提升隊伍凝聚力,維護團結統(tǒng)一、助推改革動力的重要基礎和全面統(tǒng)領。體現(xiàn)在日常生活與實踐中要求全體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堅定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的崇高信仰,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習主席保持高度一致。從理念層面上考察,強化大局意識,就要求我們掌握好馬克思主義這個“看家本領”,辯證處理全局與局部、集體與個人、現(xiàn)實與未來的關系,堅持從整體利益和大局出發(fā),摒棄“一葉障目”的短視思維。從發(fā)展的眼光看來,強化核心意識,需要我們在工作中分清主流與支流,理解現(xiàn)象與本質,切實回應人民群眾的新要求與新期待。從法制的角度理解,強化看齊意識,就是要按照《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jiān)督條例》要求,將規(guī)范黨內政治生活、強化黨內監(jiān)督不折不扣貫徹落實到每一個基層黨組織。堅持把紀律規(guī)矩挺在前面,堅持抓小、抓早、抓預防,嚴格要求自己和身邊工作人員,始終保持蓬勃朝氣、昂揚銳氣、浩然正氣,自覺做到守紀律、講規(guī)矩,成為班子的標桿、干部的標桿、黨員的標桿。
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一個根本要求就是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不移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黨中央集中統(tǒng)一領導,從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一)增強“四個意識”與全面從嚴治黨相輔相成
增強“四個意識”是筑牢全面從嚴治黨思想基礎的根本前提。[3]情感上真誠認同,思想上形成共識,意志上高度統(tǒng)一,才會有內心的堅定追隨、行動的果敢自覺、落實的卓有成效。增強“四個意識”是維護黨的團結和集中統(tǒng)一的思想前提,是凝聚力量的思想根基,而全面從嚴治黨是落實黨章黨規(guī)黨紀要求的黨性升華,是增強“四個意識”的制度依據。它要求我們必須把增強“四個意識”作為尊崇黨章、遵守黨規(guī)、嚴守紀律規(guī)矩的重要檢驗,真正牢固樹立,切實自覺踐行。增強“四個意識”是貫徹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的思想引擎。治國理政,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凝聚全黨意志、智慧和力量,合力推動藍圖變成現(xiàn)實。這就要求每個黨員干部落實主體責任,理清責任鏈條,擰緊責任螺絲,提高履責效能,切實做到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擔責、為黨盡責,從而推動依法治國方略與“四個全面”戰(zhàn)略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二)增強“四個意識”應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風清則氣正,氣正則心齊,心齊則事成。歷史使命越光榮,奮斗目標越宏偉,執(zhí)政環(huán)境越復雜,我們就越要增強憂患意識,越要從嚴治黨,使我們黨永遠立于不敗之地?!盵4]為此,我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一要堅定方向,站穩(wěn)立場。要把堅定正確政治方向、牢牢站穩(wěn)政治立場作為黨員必須堅守的黨性,挺起理想信念主心骨,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在黨愛黨、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必須終身學習和遵守黨章黨規(guī)黨紀,不斷校準思想之標、調整行為之舵、繃緊作風之弦,確保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二要服從大局,服務大局。觀大局、明大勢,方可謀大事。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深刻領會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才能提高從大局上觀察分析問題、謀全局抓大事的能力。以服從大局為重點,以服務大局為關鍵,做到大局上講政治、大局中見品格、大局里有擔當。三要維護核心,集中統(tǒng)一。事在四方,要在中央。黨章提出的“四個服從”原則中,最重要的就是全黨服從中央,要求我們必須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堅決維護黨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要把增強凝聚力、向心力作為組織建設的根本,使每一個基層組織都是凝心聚力的強大磁石和攻堅克難的戰(zhàn)斗堡壘。四要精準對標,同心看齊。要樹立高標準,經常、主動向黨中央看齊,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看齊,向黨中央決策部署看齊,做到與黨中央同心同德、同向同行。把政令暢通、令行禁止作為基本要求,思想上看齊,行動上緊跟,工作中擔當,做到齊則有序、齊則有效、齊則有力。
(三)增強“四個意識”應與踐行思想教育、實踐運用和制度約束同向發(fā)力
增強“四個意識”,不是軟指標,而是硬任務;不是一般性的倡導,而是全方位的落實。必須抓思想、抓實踐、抓激勵、抓效果。一是以思想教育夯實“四個意識”根基。十八屆六中全會強調,堅定理想信念是開展黨內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務,是保證全黨步調一致的前提和基礎。[5]這就啟示我們:在澄清模糊認識中糾偏校正,就必須提高思想教育的主動性、針對性和實效性;在提升理論素養(yǎng)中擁有自信,實現(xiàn)堅信仰、強黨性、增定力,就必須提高理論武裝的系統(tǒng)性、層次性和創(chuàng)新性。二是要以實踐運用來檢驗“四個意識”成色,在發(fā)展實踐中自覺踐行黨員宗旨與黨員義務,以改革發(fā)展實效和群眾獲得感作為“向核心看齊”的“試金石”,不斷推動“四個意識”進入實踐、發(fā)揮威力。三是以剛性制度約束推動“四個意識”落實。制度是管根本、管長遠的,必須把“四個意識”內涵具體為硬性要求、制度規(guī)定,進入到黨員日常管理,落實到組織生活,納入到年度績效考核,貫穿到選人用人過程,讓增強“四個意識”真正成為全體黨員干部的知行遵循和行為準則。
“四個意識”是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與無產階級政黨革命理想相結合的理論結晶,更是新時期新階段踐行黨內民主和保持黨員戰(zhàn)斗精神的靈魂。[6]因此,深刻領會“四個意識”的內涵有利于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是我黨在新的歷史化解“四大危機”的思想武器,更是協(xié)調推進“四個全面”建設的不竭動力。
(一)當好政治上的“明白人”
要切實擔負好政治責任,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帶頭人。要堅定理想信念,堅持不懈抓好理論武裝,在學黨章黨規(guī)、學系列講話中自覺把對黨絕對忠誠鑄入思想、融入靈魂、見之于行,增強政治堅定性、敏感性、鑒別力和執(zhí)行力,困難面前不改志,危難面前不忘本,切實做到在黨為黨、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護黨,始終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爭做有鐵一般信仰的好干部。此外,領導干部不僅要本人守紀律、講規(guī)矩,還要做到“盯好身邊人、看好自家門、管好身邊事”,切實做到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那樣,“處理好公和私、情和法、利和法的關系,不能公私不分,用公權謀私利;不能情法無界,用私情廢法度;不能利法顛倒,為私利觸國法?!盵7]
(二)做黨性堅定的“正派人”
黨性堅定需要牢記宗旨,公道用權。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并非讓黨員干部有出人頭地的榮耀感、謀取私利的便利感,它更多的是一份責任,一面明鏡,一把利器。要堅持“好干部”標準和正確用人導向,嚴格執(zhí)行《干部選拔任用條例》,不斷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尤其是在組織內部,堅決杜絕把團結變成“結團”,決不允許黨員領導干部在黨內拉關系搞團伙、“架天線”搞幫派、“立門戶”搞圈子。特別是在選人用人問題上,堅持任人唯賢,堅持德才兼?zhèn)?、以德為先,團結一切忠實于黨的同志,切實按照組織運行程序,劃清自身權限。在遇到重大問題、疑難問題、矛盾問題時,加強請示匯報,善于運用集體智慧和組織優(yōu)勢來化解矛盾,絕不允許超越權限辦事、我行我素用權。
(三)當好引領發(fā)展的“責任人”
廣大領導干部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與實現(xiàn)經濟社會穩(wěn)步發(fā)展的組織者、推動者、參與者。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就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思想的新戰(zhàn)略,積極按照“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的總目標和總要求,堅持五大發(fā)展理念,深入實施“工業(yè)強省、三產興城、創(chuàng)新驅動、城鄉(xiāng)統(tǒng)籌”戰(zhàn)略,切實明確“學什么、怎么學”“干什么、怎么干”。[8]尤其是要主動適應經濟發(fā)展新常態(tài),加強理論學習,深入調研思考,強化底線思維,不斷豐富領導經濟社會發(fā)展的觀念、體制、方式方法,完善決策機制,提高推動經濟社會發(fā)展的能力水平,讓決策與客觀規(guī)律之間無縫連接。
(四)做嚴守規(guī)矩的“帶頭人”
古人云:“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中國共產黨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無產階級政黨,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既是行之有效的領導方法,更是長期形成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守紀律、講規(guī)矩是我黨區(qū)分于其他政黨的根本標志。歷史證明,黨的中高級領導干部,職位越高、權力越大,就越要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周永康、令計劃、郭伯雄、徐才厚等人的落馬,充分表明不講紀律、不守規(guī)矩,搞團團伙伙、拉幫結派、目無組織不但會葬送掉自己的政治生命和政治前途,更給黨的形象和事業(yè)造成了無法彌補的巨大損失。因此,深入學習貫徹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就是要把作風建設、思想建設和形象建設擺在首要位置,真正在學做互進、知行合一中實現(xiàn)組織需要與個人成長的和諧統(tǒng)一,提升引領經濟發(fā)展新常態(tài)的能力和水平。
新的歷史際遇需要我們深刻認識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常態(tài)”。對于執(zhí)政黨發(fā)展與建設來說,就是要從堅持“四個全面”戰(zhàn)略的“新高度”明確自身職能使命與服務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新定位”,從系統(tǒng)掌握“看家本領”的“新要求”上拓展治國理政的“新路徑”,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新目標”上激發(fā)廣大黨員干部服務民生的“新動力”,以高度的理論自覺和文化自信,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充分展示講政治、有信念,講規(guī)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的合格黨員的形象,凝心聚力,萬眾一心,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1]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91.
[2]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文件學習輔導百問[M].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2016:136.
[3] 李鴻忠.強化“四個意識”推進全面從嚴治黨[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16-11-23(05).
[4] 中宣部理論局.統(tǒng)一思想和推進工作的科學指南: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文章選[M].北京:學習出版社,2015:99.
[5] 人民日報.論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3.
[6] 胡建華.增強"四個意識"六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87.
[7]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308.
[8] 祝小茗.引領經濟社會發(fā)展新常態(tài)——學習領會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J].環(huán)渤海經濟瞭望,2015(2).
責任編輯:倪 芬
2016-12-20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改革紅利——十八大后轉型與改革的五大趨勢”(13WJL003)的階段性成果。
祝小茗(1987-),男,吉林長春人,博士,武警長白山公安邊防支隊高級講師,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與理論法學研究。
D262.6
A
1674-1072(2017)01-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