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鳳
(西南大學教育學部,重慶北碚400715)
美國非正式學習成果認證體系述評及對我國的啟示
陳鳳
(西南大學教育學部,重慶北碚400715)
在推進全民終身學習的進程下,非正式學習成果在國家教育制度中的作用日益凸顯,特別是國家繼續(xù)教育學習成果認證、積累與轉換制度的重要社會地位和價值。通過對美國非正式學習成果認證歷程的梳理,學習成果的認證原則、評估方式、獲取路徑的歸納及主要特征的分析,總結出我國構建非正式學習成果轉換體系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提高社會認可度;規(guī)范與創(chuàng)新認證標準體系;尋求政府政策支持。
美國教育;非正式學習成果;終身學習;認證體系
所謂非正式學習是指在生活、工作、社交等非正式學習時間和地點接受新知識的學習形式,是由學校的學歷教育和參加工作后的繼續(xù)教育組成的正式教育的基礎上提出。非正式學習成果認證則是其學習結果的一種判定,主要是通過經(jīng)驗、技能、經(jīng)歷、作品、資格和資歷等形式表現(xiàn),不提供學歷和資格證明。如今,非正式學習正在從一個被忽視的角色轉變?yōu)闃嫿ńK身學習體系的關鍵環(huán)節(jié)。2007年美國聯(lián)邦教育部發(fā)布《美國學術力咨詢報告》提出“非正式教育是美國教育系統(tǒng)中三個相互整合的部分之一”。[1]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12年發(fā)布的《非正規(guī)和非正式學習成果識別、驗證與認證指南》中提到“非正式學習成果認證體系促進正式學習成果和非正式學習成果的轉換,為弱勢群體在工作、生活及非正式學習體系中獲得的潛在技能轉換為正式學習機構認可的成果提供條件,增加他們在勞動力市場的就業(yè)機會?!盵2]可見,在推進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建設的背景下,非正式學習的地位日益提升,緊隨而來的關鍵是非正式學習的成果認證、積累與轉換制度的建設。
美國是最早實行非正式學習成果認證的國家之一,其悠久歷史可追溯到1906年辛辛那提大學所推動的校外工作經(jīng)驗認證制度。20世紀30年代,美國大學入學考試委員會(C EEB)采用一系列標準化測試。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之后,美國教育理事會(A C E)通過軍事訓練和不同職業(yè)學院的學分轉換,幫助退伍軍人重新進入勞動力市場和進入高等院校學習。1940年,美國開始對非正式學習成果大規(guī)模地、系統(tǒng)性地進行認證。20世紀40年代,美國教育考試服務中心(E T S)第一次監(jiān)管大學入學考試。1970年,大量成人服務組織開啟個性化項目組合評估流程,與此同時,美國教育協(xié)會成立“經(jīng)驗學習合作評價”(C A EL),后來逐漸發(fā)展成為成人體驗學習委員會組織(the C o u nci l on Adu l t a n d E x pe r ienti a l Le ar nin g)。1976年卡內基高等教育委員會成立“大學入學考試方案”,旨在推動大學課程與學習者的生活、工作及服務的結合,對成人在校外習得的學習經(jīng)驗授予學分,從而對其非正式學習成果進行高度權威的認證。進入21世紀,美國對于非正式學習各項工作的推進愈發(fā)關注。據(jù)聯(lián)邦科學、工程與技術協(xié)調委員會的數(shù)據(jù)顯示:在提供非正式學習環(huán)境的學習項目“21世紀社區(qū)學習中心”中,投入的資金從1995年75萬美元上升到2006年的10億美元。2007年美國發(fā)布《美國學術力咨詢報告》指出“非正式學習、k-12教育與高等教育是美國教育體系中三個互相整合的部分,共同保證美國經(jīng)濟的競爭力?!痹俅戊柟塘朔钦綄W習成果認證的重要地位。2008年發(fā)布了《非正式科學教育項目的影響力評價框架》以此對全美范圍內的非正式科學項目建立了進一步的行業(yè)規(guī)范。
2.1 美國非正式學習成果認證原則
就美國非正式學習成果認證原則看,美國學者懷塔克在1989年出版的《學習測量:標準、原則和程序》一書中,提出非正式學習成果認證的十項標準原則。該十項標準原則迄今為美國成人學習與教育認證中心在內的相應組織廣泛應用;2006年出版該書修訂版,對非正式成果認證的十項標準原則進行優(yōu)化組織。美國非正式學習成果認證十項標準原則主要有以下十項原則:學分的授予是對學習經(jīng)驗的肯定,而非經(jīng)驗本身;評估標準應建立在大眾共識基礎之上;評估與學習應被視為整體,兩者不可分割;學分授予符合大學學分程度;學分授予符合學術規(guī)范,并為學術界接受;充分考慮學科特性,有些科目偏重理論,有些科目偏重實際操作,進行學業(yè)認證時,應平衡學科考評的輕重比例;避免學分重復認證;評估標準、程序及政策公開透明化;使社會大眾了解此項政策的意義,以及如何申請認證;收取的費用用于提供所需服務,其次不應收取過高費用,以阻礙學習成果認證工作的推進;學習者需接受足夠的技能訓練和追求持續(xù)的職業(yè)發(fā)展;評估程序應定期監(jiān)測、審查、評估,并根據(jù)需要修訂,提高實時性。[3]
美國非正式學習成果十項標準原則是科學性與可行性的統(tǒng)一,科學全面地考慮了非正式學習成果認證體系涉及到的各個方面,從評估對象、評估方式及評估目的等方面進行標準制定,提高了原則的可操作性;同時,該原則也是一致性與靈活性的統(tǒng)一,在學習成果的認證過程中,注重以堅持標準化的評估過程與原則為主,增加評估標準與方式的靈活性為輔。由于學科特性的不同,在統(tǒng)一的標準體系下建立起評估內容的不同側重點,實現(xiàn)一致性與靈活性的融合。
2.2 美國非正式學習成果認證的評估方式
由于美國非正式學習類型多種多樣,同時學習者經(jīng)驗內容形式難以標準化,單一的認證模式不能滿足現(xiàn)實評估多樣化的需求。因此,美國非正式學習成果認證采取了靈活多樣的評估方式。概括而言,主要有以下四種:
1標準化考試。美國提供一系列的國家標準化考試服務,不僅考試科目類型多樣,并且注重同一科目考試的區(qū)分度,建立由易到難,由基礎到專業(yè)的考試體系。學習者可通過參加相應考試,以檢驗其知識和能力是否滿足該科目所需的條件和資格。如通過考試則授予相應學分。
2直接展示某項專業(yè)經(jīng)驗或技能。此種評估方式普遍存在于在職業(yè)教育和培訓領域,即為學習者向評價者展示相關科目的專業(yè)經(jīng)驗和技能。針對內容與形式多樣化的非正式學習科目,美國教育理事?lián)碛袑iT組織機構對學習者相應的某項經(jīng)驗和技能進行評估,并且做出對應科目的學分轉換。譬如,美國教育理事會對于退伍軍人的非正式學習成果認證則是采用此種方法。
3檔案袋評價。檔案袋評價指學習者在相關教師的相應指導下,將與學習者有關的一系列學習證明收集起來,用以展示學習者在某一段時間獲得的相應經(jīng)驗與技能。一般而言,檔案袋評價中的學習證明包括個人簡歷、與專業(yè)相關的作品及獎狀、反映學習者相關能力的影像資料和文本資料等。
4投資組合學習。學生通過學分組合進行非正式學習成果的評估是最具個性化的評估模式。其具體操作為學習者進行課程選擇;學校和機構對其知識和技能進行匹配,整理相應文檔來支持其需要獲得的學分轉換;提交文檔進行審核;最終確定學分。近年來,成人和經(jīng)驗學習委員會啟動Le ar nin g-C o ur ts服務項目,學習者通過創(chuàng)建投資組合學分課程或六周培訓課程的自學形式獲取學分。
評估方式的多樣化是非正式學習成果評價的客觀性和綜合性的體現(xiàn),但無論采取何種評估方式都要遵守非正式學習成果認證的十項標準,如此則能提高非正式學習成果評估的公信力和社會認可度,不使評估流于形式。
2.3 美國非正式學習成果認證路徑
美國對非正式學習成果的認證發(fā)展相對成熟,針對本國非正式學習發(fā)展的具體情況,其學分的獲得路徑主要有DANT E S學科標準化測試、學歷檔案評估、大學水平考試、伊克賽爾西學院測試以及軍事培訓項目。
2.3.1 DANT E S學科標準化測試
DANT E S學科標準化測試是由普爾文公司創(chuàng)立,具體實施由各個測試中心進行,其目地是向學校、企業(yè)和個人提供網(wǎng)絡基礎教育和學習成果評估服務。DANT E S學科標準化測試項目最初為軍隊服役人員提供服務,如今大眾成為其服務對象。考試內容為大學本科的科目,主要包括:社會科學、數(shù)學、應用技術、人文學科等;考試時間由學習者和測試機構自行協(xié)商安排,每場考試時間為90-120分鐘;可采取上機和紙質考試的方式;考試地點為就近分配;考試費用為80美元一科;考試計分政策為兩種,一是標準參照計分方式,分數(shù)范圍是200-500分,及格分數(shù)為400分;二是采用常模參照計分方式,分數(shù)范圍為20-80分,及格分數(shù)為50分;測試學分授予是由D SS T對每個學科的考試內容進行評估,提供一個可能達到高校要求的分數(shù)參考。
2.3.2 學歷檔案評估
Le ar nin g C o ur ts是美國一個全國性的非營利機構,致力于幫助成人將非正式學習的學習成果,通過學歷檔案評估的方式轉化為大學學分。其次Le ar nin g C o ur ts為學生提供免費服務,幫助學生完成學習及評估資源,同時為高校提供服務,主要包括提供免費非正式學習成果評估指導、評估課程;為教師和一線工作人員提供培訓。參加學歷檔案評估的對象必須是全日制學生,通過學歷檔案來申請學分。
2.3.3 大學水平考試項目
大學考試水平項目由大學理事會開發(fā),目標是獲得大學低年級階段的學分,考試科目共33科;考試對象為成人、退役軍人、高中生、家庭教育學生等等;考試形式為機考;考試分數(shù)范圍為20-80分,及格為50分;參加考試的步驟:核實所在院校是否接受此項測試成績;選擇合適的考試科目;創(chuàng)建個人賬戶,參加考試;與測試中心自行協(xié)商考試時間;為考試做準備。具體實施操作由1800個測試機構和2900所高校進行。
2.3.4 伊克賽爾西學院測試
伊克賽爾西學院的考試項目包括60多個科目,多數(shù)測試對全民開放??荚囆问讲捎脵C考形式,通過網(wǎng)絡進行電腦管理;考試題型主要為選擇題、簡答題以及選擇題和自由論述相結合等;學歷評估方面注重避免同一科目的學分重復認證。
2.3.5 軍事培訓項目
軍事評估項目是為國家現(xiàn)役軍人和退役軍人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途徑,考評人員由在校多年,具有豐富教學經(jīng)驗的教師組成,評估的軍事項目主要包括:課程評估、職業(yè)評估和虛擬評估。課程評估需要評估員檢查每門科目的相關資料,與教師和項目管理者進行訪談、觀摩,確定課程內容是否符合標準,最終需要整個評估團隊達成共識。職業(yè)評估分為兩種方式,其一是通過參考評估機構提供的官方證明文件鑒定軍人的專長,其二是學習者與長官進行面試??荚u的標準為反映大學水平的學習和軍人職位最關鍵的技能和職責。虛擬評估指首先對課程資料進行分析,其次對學習成果進行鑒定,并基于學習成果進行相應程度學分的轉換。
美國在對非正式學習成果認證的過程中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究其根本是因為將認證過程建立在完善的認證體系之上,使其相關工作有明確的方向引領和標準參照。通過對其成果認證體系的深入分析,總結出其具有認證價值取向強調個人、認證實施方法多樣化以及認證實施過程參與度高三個主要特征。
3.1 認證價值取向強調個人
美國非正式學習成果認證堅持個人資源和機會均等的原則,公平對待所有學習者。在其評估對象、評估原則和評估方式中充分肯定了學習者個人的價值。認證價值取向強調以個人為中心主要體現(xiàn)在:首先,認證機構需向學習者提供其相關資格認證信息,并給予學習者相應的信息和指導,為學習者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服務;其次,通過認證的學習經(jīng)驗和成果屬于學習者個人,成為其進入勞動力市場的核心競爭力;最后,學習者個人可根據(jù)自身的不同需求選擇不同的學習類型,從而選擇不同類型的認證方式等。譬如,投資組合學習成果認證方式,通過學習者自主創(chuàng)建投資組合學分課程,滿足自身不同的學習需求。
3.2 認證實施方法多樣化
非正式學習成果認證的方法大體上分為兩種,即總結性方法和形成性方法。總結性方法主要指對學習結果的陳述,強調學習形式和學習結果之間的關系及知識和技能的獲得,在評估過程中注重客觀地收集數(shù)據(jù),以此進行衡量。因此,通常以證書的形式予以認證,稍帶功利主義。形成性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在滿足學習者學習需求的同時,更加注重個人能力的培養(yǎng)和進步,強調學習過程和知識及技能建構的重要性。前者是注重結果的評估方式,后者是以人為本,強調認定過程中的自我認識、自我肯定。實際上,美國的認證實施方法同時包括了這兩項內容。例如,標準化考試則主要以學習者的最終考試成績作為評估結果,是總結性方法的典型。而檔案袋評價則以收集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作品、文本以及音像資料,作為評估其相應及經(jīng)驗和能力。形成性方法與總結性方法并行,一方面注重對學習結果和學習過程的認證,充分顯示了其認證實施方法的科學性與全面性;另一方面,針對不同學科的特性,制定不同側重內容的認證實施方法,充分顯示了其認證實施方法的標準化與靈活性。
3.3 認證實施過程參與度高
隨著非正式學習成果學習者對認證的接受和認可程度的不斷提高,因此學習者在認證實施過程中參與認證的程度也相應提高,從而更好地保證了認證的實施。譬如,2012年M ITx網(wǎng)站開設第一門在線網(wǎng)絡課程,自開設以來,在短短14周的時間之中,總共有154763名學習者注冊進行學習;[4]根據(jù)巴布森研究小組于2014年1月發(fā)布的《成績的變化:追蹤2013年美國在線教育》年度報告數(shù)據(jù)顯示:2012年大約有710萬學習者至少接受了一種在線教育,比2011年增長了6.1%。[5]各類網(wǎng)站在線學習人數(shù)的官方數(shù)據(jù)和官方報告都表明學習者對非正式學習的認可度提高,隨之促進其參與度的提高。其次,由于服務群體范圍的擴大,其非正式學習成果認證目標由幫助退役軍人或服役軍人進入勞動力市場的職業(yè)導向目標,從而發(fā)展到職業(yè)導向與學習導向兩者兼?zhèn)涞恼J證目標,服務對象變?yōu)樯鐣蟊?,在實現(xiàn)認證目標群體擴展的同時,無疑增加了參與認證實施過程的人數(shù)。最后,從推動力量的相關利益部門來看。與法國、澳大利亞、加拿大、英格蘭由國家政府部門和地方政府部門負責其本國非正式學習認證不同,美國非正式學習成果認證的主要推動力量是勞工部與美國教育協(xié)會,如此,國家層面與社會層面的結合將有利于充分考慮各個層級的觀點、需求和期望,進一步促進了相關利益者的廣泛參與。
與美國相比,我國非正式學習學習成果認證發(fā)展是相對滯后的。具體表現(xiàn)一下幾個方面:首先,教育觀念上,缺乏對非正式學習的社會認可度與對弱勢群體繼續(xù)教育的關注度;其次,在教育制度上,由于學習成果價值的量化難以實現(xiàn),因而學歷與非學歷教育之間缺乏連接,非正式學習成果認證的認證體系不夠完善;最后,在教育政策上,缺乏對非正式學習的官方定義,沒有其成果認證的相關標準規(guī)定及官方認證機構和人員。這一系列的問題需要理清發(fā)展思路,推動相關政策制定,銜接溝通各層級教育系統(tǒng),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成果認證與轉換。根據(jù)我國非正式學習成果認證體系還不夠完善的實際情況,我國可以從一下三個方面進行改革:
4.1 提高社會認可度
在非正式學習成果認證的過程中,社會承擔教學職責,大學承擔考核評估職責。在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的進程中,應認識到非正式學習不是反對傳統(tǒng)正式學習,而是對傳統(tǒng)教育體系的有力補充,高校與社會都必須承認非正式學習成果的存在。除此之外,為確保認證的權威性,高校應該注意考評機構、人員的權威性和具有社會認可度的考評標準的建立。首先,考評機構和人員應具備非正式學習成果認證工作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與技能,同時兼具良好的職業(yè)道德,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對學習者的學習成果進行考評;其次,評估標準、程序及政策要建立在大眾共識基礎之上,同時做到公開透明;再次,評估程序應定期監(jiān)測、審查、評估,并根據(jù)需要修訂,以反映變化的需要、目的及狀態(tài)評估,便于提高評估的適時性。這樣,從樹立正確觀念和確保其權威性兩方面提高社會認可和公眾參與度。
4.2 規(guī)范與創(chuàng)新認證標準體系
規(guī)范認證標準體系是非正式學習成果認證的核心,其權威性和科學性直接影響到認證結果的公信力及社會認可度。針對非正式學習成果涵蓋范圍之廣,跨越不同的行業(yè)和領域的特性,要求實踐形式豐富多樣,滿足不同的考評需要。由于非正式學習成果的認證必須依賴于特定的指導標準,因而評估標準體系則要相對統(tǒng)一,如此才能指導非正式學習成果認證工作的有效推進。目前可行的方法首先是建立不同層次的標準體系,如國家建立資歷框架標準;行業(yè)建立行業(yè)標準;教育行政部門制定通用標準等。[6]加大對于非正式學習成果的研究力度,在取得大眾共識的基礎之上,建立起為各行業(yè)、領域提供統(tǒng)一參考標準的認證標準體系,主要包括認證實施程序、認證標準與原則、認證方式等,指引和監(jiān)控認證工作的各個實施環(huán)節(jié)。其次,創(chuàng)新認證標準體系。在評估方式上,特別要明確和靈活看待對非正式學習成果的考評實施,為學習者的個性化學習提供有力支持。因此可借鑒美國“檔案袋評價法”的形式,通過收集學習者的經(jīng)驗證明材料和作品等實行認證;在評估路徑上,擴充學習成果認證的路徑,建立從地方到國家不同層次的考評路徑。從而真正發(fā)揮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的橋梁作用。
4.3 尋求政府政策支持
目前,我國正致力于構建完備的終身教育體系?!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提出終身教育體制機制建設試點;建立區(qū)域內普通教育、職業(yè)教育、繼續(xù)教育之間的溝通機制;建立終身學習網(wǎng)絡和服務平臺;統(tǒng)籌開發(fā)社會教育資源,積極發(fā)展社區(qū)教育;建立學習成果認證體系,建立“學分銀行”制度等。[7]可見,政府政策已經(jīng)確立,相關的制度勢必處于構建之中。同時,認證機構由官方所把持,依照統(tǒng)一的認證標準對學習成果進行認證,同時對參與認證的人員進行短期、中期及長期的培訓,使其具備更科學的理論知識與技能。美國在其非正式學習成果發(fā)展之始,就通過《退伍軍人權利法》及成人體驗學習委員會組織等形式確立共同原則,隨后《非正式科學教育項目的影響力評價框架》對全美范圍內的非正式科學項目建立了進一步的行業(yè)規(guī)范。同時,大多數(shù)國家建立非正式學習成果認證體系依附于終身教育政策。譬如,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12年發(fā)布的《非正規(guī)和非正式學習成果識別、驗證與認證指南》中提到“非正式學習成果認證體系促進正式學習成果和非正式學習成果的轉換,為弱勢群體在工作、生活及非正式學習體系中獲得的潛在技能轉換為正式學習機構認可的成果提供條件,增加他們在勞動力市場的就業(yè)機會?!盵2]因此,我國在發(fā)展非正式學習成果認證體系的進程中需要政府政策的引領,使認證相關工作有方向、有秩序地進行。
[1]馬健生,孫珂.美國教育公平的當代追求及其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2011(10):16-21.
[2]UN E SC O Gu i d el ines f o r the R eco g nition V a l i da tion a n d A cc r e d it a tion o f the O u tcomes o f N on-f o r m a l a n d I nf o r m a l Le ar nin g[EB/OL].ht tp://www.u nesco.o rg/.
[3]Na n L.Trav e r s.Pr io r Le ar nin g A ssessment Ha n db oo k [M].N o r the a st R esil ienc y C onso r ti u m.
[4]B A B S O N S urv e y R ese ar ch Gr o u p[EB/OL].http://www. onl inele ar nin g s urv e y.com.
[5]F u l l C o ur se S t a tistics[OL]ht tp://6002x.w o rdp r ess.com.
[6]李欣茹.先前經(jīng)驗學習認證(AP EL)的國際經(jīng)驗——思想理念、國際實踐及對我國的啟示[J].繼續(xù)教育研究, 2014(11):135-141.
[7]中國網(wǎng).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EB/OL].ht tp://www.chin a.com.cn/polic y/t x t/2010-03/ 01/content_19492625_3.html.
ReviewofAmerican InformalLearning AchievementCerti f ication Systemand Its Enlightenment toChina
C H E N F en g
(S o u th w est U ni v e r sit y,Bei b ei C hon gq in g400715)
I n the p r ocess o f p r omotin g l i f elon g le ar nin g,the r ole o f in f o r m a l le ar nin g in the n ation a l e du c a tion s y stemh a s b ecome inc r e a sin g l y p r ominent,especi a l l y the impo r t a nt soci a l st a t u s a n d va l u eo f the n a tion a l contin u in g e du c a tion le ar nin g a chie v ement ce r ti f ic a tion,a cc u m u l a tion a n d t ra ns f o r m a tion s y stem.B y com b in g the co ur se o f in f o r m a l le ar nin g a chie v ement in the U nite d S t a tes, a n a l yz in g the p r inciple o f a cc r e d it a tion,the way o f a ssessment,the in du ction o f the p a th,the enl i g htenment to C hin a h a s b een f o u n d,n a mel y,imp r o v e soci a l r eco g nition;st a n dard i z e a n d inno va te the ce r ti f ic a tion st a n dard s y stem;a n d see k g o v e r nment pol ic y s u ppo r t.
A me r ic a n E du c a tion;I n f o r m a l Le ar nin g A chie v ement;Li f elon g Le ar nin g;C e r ti f ic a tion S y stem
G729
A
1672-2094(2017)03-0104-05
責任編輯:張隆輝
2017-03-19
陳鳳(1994-),女,重慶九龍坡人,西南大學教育學部比較教育學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國別職業(y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