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敏 梁劍峰
(1.山西農業(yè)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山西 太谷 030801;2.山西農業(yè)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山西 太谷 030801)
堅定文化自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劉慧敏 梁劍峰
(1.山西農業(yè)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山西 太谷 030801;2.山西農業(yè)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山西 太谷 030801)
西方文化霸權主義通過輸出西方文化,破壞擾亂思想道德建設;鼓吹“普世價值”,推行意識形態(tài)霸權主義;借助媒體手段,進行西方文化傳播擴張。我們必須堅定博大精深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鮮明獨特的革命文化和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深厚底蘊的文化自信,通過堅定鮮明的文化立場、培育全民的文化能力等措施來應對西方文化霸權主義的侵入。
文化自信;西方文化霸權主義;命運共同體
隨著全球日益成為一個密切聯系的整體,文化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fā)達國家憑借其經濟上的雄厚實力和政治上的主導地位,從未停止其“和平演變”,通過各種方式極力推行文化霸權主義。而以文化立世興邦,持久堅定文化自信,以文化軟實力為基石,為中國夢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現提供更基礎更廣泛的力量,是應對西方文化霸權主義重要的時代課題。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將文化建設的地位提升到“自信”的高度,并成為繼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之后的第四個自信。在建黨95周年慶祝大會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1]學者劉芳認為,“所謂文化自信,則是指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對自己的理想、信念、學說以及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有一種發(fā)自內心的尊敬、信任和珍惜,對當代核心價值體系的威望與魅力有一種充滿依賴感的尊奉、堅守和虔誠?!盵2]
讓國人自信的文化有哪些呢?習近平進而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發(fā)展中孕育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三者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源源不斷中華文化的自信之基,為應對一切挑戰(zhàn)做好充足準備。
古人云:“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彪S著時代的發(fā)展,國家文化安全成為國家安全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文化領域的安全關系到民族的生死存亡。文化霸權,最早是由意大利政治學家安東尼奧·葛蘭西提出的。“他認為,文化霸權是一種思想文化統(tǒng)治形式,是一種思想文化價值觀念的強加行為,是一種文化強權和文化殖民?!盵4]在和平與發(fā)展成為時代主題的今天,西方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利用經濟、政治、科技上的優(yōu)勢和文化上的霸權地位向我國進行文化滲透破壞,輸出以意識形態(tài)、價值觀念等為代表的西方文化霸權主義,給我國文化安全帶來巨大挑戰(zhàn)。
2.1 輸出西方文化,破壞擾亂思想道德建設
全球化日益加深的大環(huán)境下,西方的意識形態(tài)、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精神文化方式的輸入,潛移默化的改變了人們的價值觀,迷惑了人們的思想和視線,削弱了文化自信心和凝聚力,無形之中擾亂了中國的主流價值體系。西方資本主義的各種文化思潮、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等價值觀隨著文化的全球化不斷侵入,對我國的思想道德建設產生了強烈沖擊和挑戰(zhàn),進而引起的價值錯位、信仰缺失、精神迷茫等后果更是不可估量。這種西方文化霸權主義無不體現了對文化主導權的確立、對國際話語權的壟斷和對國際事務中心地位的鞏固??梢哉f西方文化霸權主義是當今國際關系中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典型表現形式。
2.2 鼓吹“普世價值”,推行意識形態(tài)霸權主義
自冷戰(zhàn)結束蘇聯解體后,美國一躍成為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憑借雄厚的經濟、政治和軍事實力掌握了國際話語權。其稱霸全球的野心、“和平演變”的思維也愈演愈烈。美國為首的西方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大肆“妖魔化”中國,宣揚“中國威脅論”,嚴重惡化了我國文化安全的外部環(huán)境;在國際舞臺上美國常常以“人權”問題攻擊中國,干涉我國內政問題,利用輿論向我國施壓;而把自己的“自由”、“民主”、“人權”等價值鼓吹為“普世價值”,通過各種方式向我國進行推銷,以達到“西化”、“分化”中國的目的。妄圖推行意識形態(tài)霸權主義??梢哉f“美國文化霸權的主要表現形式就是把美國的價值觀念、政治制度等包裝成“普世價值”向全世界強勢傳播和推銷。”[5]
2.3 借助媒體手段,進行西方文化傳播擴張
西方國家越來越意識到赤裸裸的文化侵略行不通,轉而企圖以更加隱性的文化載體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文化侵略目的。美國強大的傳媒體系也是其進行文化霸權的有力武器。覆蓋全球的廣播、電影、電視、廣告、音樂等媒體手段無時不刻不出現在我們周圍,內容的廣泛性和手段的隱蔽性更增加了西方文化霸權侵入的不可預測性。而隨著互聯網、手機等新興媒體的廣泛應用,為美國推行文化霸權主義又提供了新渠道。有力的資金支持和先進的技術保障讓美國在互聯網行業(yè)也掌握著領導權。而互聯網的應用便捷性、傳播及時性等特征是傳統(tǒng)媒介不可比擬的,同時也給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引導帶來極大挑戰(zhàn)。
3.1 堅定鮮明的文化立場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碰撞,多樣化的價值取向也在所難免。正因如此,主流價值觀的領導權必須牢牢把握。而根植于中國民族傳統(tǒng)和文化歷史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了我們應對西方文化霸權主義中必須堅定的文化立場。必須適時加強理論創(chuàng)新,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不斷前進,實現理論體系的認同感和說服力,才能在根本上抵制西方文化霸權主義對我國意識形態(tài)的滲透。正如習近平所說,“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要努力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觀念,代表了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6]同時圍繞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創(chuàng)新、革命文化的繼承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開拓和崛起構建中國有生命力的文化空間。中國幾千年來深厚的文化底蘊,積淀著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價值。要善于運用這些寶貴財富構建我們獨特的精神世界和文化自信,在與西方文化霸權博弈中,堅持文化命運共同體立場,無不是一種體現人類文明發(fā)展共同進步的戰(zhàn)略新高度。
3.2 構建宏偉的文化戰(zhàn)略
文化是民族的之脈,重視文化建設是國家所需、是世界所需、更是時代所需。因此要把國家文化安全提高到戰(zhàn)略高度,只有首先樹立明確的文化自信意識,才能時刻對西方文化霸權主義保持警惕。形成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戰(zhàn)略體系乃是題中之義。首先要推進文化“走出去”和“引進來”兩駕馬車并行戰(zhàn)略。堅定文化自信,讓中國文化走向世界,使其成為與不同國家溝通交流的媒介。如孔子學院在世界各地的開辦就是最好的實踐,在進行文化傳播和文化交流的同時,中國和平崛起、和諧發(fā)展的理念也很好的呈現。同時也要加強中外文化交流,積極參與多邊文化對話,為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全球性文化問題和推進世界文化安全的進步做出貢獻。對西方文化秉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吸收、借鑒原則,進而融合中國式文化觀激活文化創(chuàng)新基因。其次要重視文化安全戰(zhàn)略。文化是國家軟實力的核心,積極建立文化自信意識,大力弘揚中華文化,樹立文化安全戰(zhàn)略,是在全球政治格局動蕩、意識形態(tài)沖突的復雜局面中的必然選擇。國家的富強、人民的團結、文化的優(yōu)秀是我們文化自信之基。國家、人民、文化三者的有機結合可以激發(fā)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精神層面形成無形的屏障,進而促進國家文化的安全程度。文化安全戰(zhàn)略還應該站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制高點思考文化走向,堅定奉行互利共贏的戰(zhàn)略,使世界文明達到一個新高度。
3.3 培育全民的文化能力
“為誰發(fā)展、靠誰發(fā)展、如何發(fā)展”在應對西方文化霸權主義的入侵過程中也是一個時代考題。以共享發(fā)展理念為支撐,積極培育全民的文化能力,堅持發(fā)展為了人民,發(fā)展依靠人民、發(fā)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共建共享文化發(fā)展理念,著力提高應對西方文化霸權主義入侵的能力。遠離了群眾基礎,中華文化的繁榮就會失去賴以生存的精神供給。因此,需要大力提高全民參與文化建設的積極性,夯實全民文化基礎,從而推動文化的大發(fā)展、大繁榮。要讓每個人參與到文化強國的建設中,使人民群眾成為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傳承者和創(chuàng)新者,使國家的文化繁榮轉為文化自信。全民在參與文化建設、齊享文化大餐、促進文化發(fā)展的同時,也就能形成“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的文化愿景。
3.4 開創(chuàng)嶄新的文化模式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將自己的文化模式視為中心文化和普世性文化,依靠強大的經濟、政治和科技實力,運用先進的傳播技術、生產大量“美國化”的文化產品,美國推行的西方文化霸權主義式的文化模式成為彰顯其國力的有利武器。今天的人類社會已經成為相互依存的命運共同體,面對西方文化霸權主義的挑戰(zhàn),我們應該堅持一種和諧的文化模式——自我文化影響力提高和與各文化融合并蓄的新型文化發(fā)展模式。對多元文化認識和理解基礎之上的自我文化認知,并在此過程中培養(yǎng)與他者文化和諧發(fā)展的能力。構建一種文化與文化之間彼此傾聽、理解和融合的文化發(fā)展關系,在不同的文化價值相互碰撞影響下,經由對話這種交流互動形式而獲得文化的新突破、思想的新提升,進而實現人類文化共同發(fā)展的新模式。
正如習近平主席在世界經濟論壇2017達沃斯年會開幕式上的演講指出“中國發(fā)展得益于國際社會,中國也為全球發(fā)展作出了貢獻。中國將繼續(xù)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zhàn)略,將自身發(fā)展機遇同世界各國分享,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fā)展的順風車。”[7]歡迎世界搭車,經濟如此,文化亦如此。我們要繼續(xù)堅定博大精深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鮮明獨特的革命文化和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深厚底蘊的文化自信,在社會主義實踐中實現自身文化建設發(fā)展的同時,分享中國智慧,歡迎更多的文化搭乘“順風車”,以文化平等為基礎、以文化共享為目標,讓文化全球化變得更加包容和可持續(xù);讓其積極效應更多的釋放,實現文化平等交流,讓不同民族的文化共享人類文明發(fā)展進步之利。
西方文化霸權主義入侵的應對問題是刻不容緩的,這關系到“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實現。文化是民族之魂,只有鑄好文化之魂,社會主義各項事業(yè)的建設才能深深扎根于先進文化的深厚土壤中;只有樹立以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積淀的文化自信意識,一方面強調國內文化創(chuàng)新發(fā)展,另一方面要將文化傳播出去,講好中國故事,才能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社會文化氛圍,迎接西方文化霸權主義的各項挑戰(zhàn)。
[1][3]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7-02.
[2]劉芳.對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戰(zhàn)略考量[J].思想理論教育,2012,01:8-13.
[4][5]沈賀.美國文化霸權與“普世價值”在我國的傳播[J].思想教育研究,2017,01:37-42.
[6]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著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N].人民日報,2014-01-01
[7]記者杜尚澤 吳剛 .習近平出席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并發(fā)表主旨演講 [N].人民日報,2017-01-18
1004-7026(2017)03-0110-02
D616
A
劉慧敏(1990—),女,山西農業(yè)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研究方向: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教育研究梁劍峰(1966—),女,山西農業(yè)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中國化馬克思教育研究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03.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