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憲榮
摘要: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為習作關乎到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等。教師要不斷探索教學方法,通過科學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新課改;習作教學
提升學生快速習作能力,是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如何采用更為積極有效的教學方式,實現(xiàn)學生習作能力的進一步提升,是當前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本文我將借鑒專家一些理論研究,有效結(jié)合自身幾年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踐,對新課改下小學語文習作教學展開探究與思考,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樹立新理念,創(chuàng)新思維方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習作教學亦是如此。習作教學中,教師必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使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轉(zhuǎn)變?yōu)橹鲃咏邮罩R,提高學習效率,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小學生知識有限,遣詞造句能力差,寫作過程中常常出現(xiàn)內(nèi)容空洞、情感匱乏等問題;小學生天性愛玩,活潑好動,注意力無法持久,因此無法做到留心觀察生活,無法積累寫作素材,再加上語言表達能力差,自然會對其產(chǎn)生畏難情緒。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降低學習難度、增強學生自信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準備一個摘抄本,將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好詞好句記錄下來,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積累素材,同時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增強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
此外,模仿是寫作的開端。通過模仿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同時可以降低學生寫作的壓力,減少學生對寫作的負面情緒,提高學生習作的積極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只是單純的摘抄,不動腦思考,這樣是沒有什么意義的。因此,教師應使用科學的方法指導學生習作,這樣學生才能寫出生動形象、由血有肉的習作。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步驟來提高學生的摘抄水平。
1.選擇學生感興趣的題目。摘抄之前,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教師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討論的結(jié)果確定習作題目。
2.策劃習作的范圍。教師確定題目后,習作之前要求學生閱讀一定數(shù)量的類似文章,將這些文章的名稱記錄下來,并從中選擇一篇最優(yōu)秀的進行摘抄。
3.指導學生賞析。學生在摘抄的過程中,要進行賞評,對于好詞好句要進行批注,并且能夠做到不生搬硬套,文章尾批時要談談自己的真實感受,包括:選材、筆風、寫作方法等多個方面,必須做到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不弄虛作假。教師要仔細批閱學生的摘抄,并及時進行反饋。對于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教師要不吝表揚,并將其作品在展會上進行展示,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提高學生的鑒賞意識,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興趣。
教師在傳授學生寫作方法的同時,還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生活的好習慣。內(nèi)容空洞、情感匱乏是小學生習作的突出問題,那么如何才能使學生的習作生動形象、情感豐富呢?小學新課標要求學生在習作的過程中,要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做到說真話、實話,不說空話、假話、套話。以寫父親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寫自己與父親相處的點點滴滴,雖然寫的都是日常小事,但是卻充滿了感情,非常感人。同時,在表達人物性格方面,學生可以通過事來表達人物的性格特征,這要比直接描寫的效果好得多。
二、聯(lián)系實際生活。豐富教學內(nèi)容
教師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要采用多元化的方式進行教學,尤其要注意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藝術(shù)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習作亦是如此,生活為我們的習作提供了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資源。對此,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也有明確的要求:“習作教學應當貼近生活,降低習作難度,減少學生逆反心理,增強學生自信心,激發(fā)學生習作興趣,讓學生感受到習作的魅力,從而積極主動參與習作教學。為此,教師應當引導學生留心觀察生活、熱愛生活、表達真實情感”。這是我們處理學習和生活的關系的指南針。那么,如何才能避免“假大空”呢?教師應當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為學生營造輕松快樂的學習環(huán)境,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去接近自然、留心生活。如:組織學生參觀名勝古跡、進行社會調(diào)查、以及參加生產(chǎn)實踐等。文思泉涌需要生活的支撐,否則早晚溪水枯竭,只有留心觀察生活,才能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寫出情感豐富、感動人心的優(yōu)秀文章。
當然,教師只是起引導作用,還是需要學生在生活中尋找素材,習作的過程中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各個器官、活躍學生的思維、保持注意力集中。小學生習作的過程中應做到六動:動眼,仔細觀察生活;動耳,認真傾聽生活;動腦,激活大腦思維;動口,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動身,引導學生學會用形體語言進行表達;動手,動手實踐,體驗生活樂趣。只有這樣,才能寫出內(nèi)容豐富、情感真摯、形象生動的作文,達到提高學生習作能力、提升學生習作水平的目的。
三、打破觀念束縛,學生自由表達
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由形式指導改為內(nèi)容指導,由課堂指導為主改為課前指導為主,由套路指導改為思路指導。教師應當改變高高在上的主導地位,以朋友的身份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以教學內(nèi)容為主,結(jié)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實際生活進行習作教學,鼓勵學生將其所見所聞以文字形式表達出來。例如,多鼓勵學生參加運動會、社會實踐、教育活動等,有了這些活動中積累的素材,大大降低了學生寫作的難度,學生自然樂于寫作和表達。
四、注意習作評改,提高寫作水平
習作評改是習作教學組成部分,其對習作教學具有重要影響。長期以來,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忽視了與學生互動的重要性,雖然課堂教學中,教師講得非常認真,但是取得的效果總是差強人意。新課標要求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自我修改能力,使學生在相互修改的過程中,學習他人的優(yōu)點,彌補自己的缺陷與不足。在自我修改和相互評價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調(diào)動學生習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習作技巧,提升習作水平。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語言交際能力在個人綜合素質(zhì)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語文是其他學科的基礎,而習作是語文中的重點和難點,習作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還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留心觀察生活的好習慣,實現(xiàn)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