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然
(一)長路
——人生百年,長路漫漫,我平靜地走過,不爭不擾,留下一路風景。
民國成立的前一年,整個中國沉浸在一片改舊換新的浪潮之中;那年,中國被從萬里海疆之外吹來的新思想籠罩,落后的政權(quán)即將覆滅,新領軍人物正在崛起;那年,北京城陽光正好,車水馬龍;那年,她降臨在這個世界。
也許一出生,便注定不凡。
“人能夠凝練成一顆石子,潛伏見底,讓時光像水一般在身上湍急而過,自己只身在水中,不覺水流?!?/p>
走過清華的校園,欣賞過牛津的金秋;帶領世人更好地認識了《堂吉訶德》,一部部作品被搬上舞臺……
她是最才的女,正如她出生的那個年代,那般不同。
可她仍平靜地、溫和地走在時光的余蔭里。她說:“我和誰都不爭,誰和我爭都不屑,我愛大自然,其次是藝術(shù),我烤著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
縱使有千萬功名與榮譽,她也為之淡然。只是潛心做自己所想,把自己凝練成一顆石子,不懂沉浮,只知一心待在水里,任憑時光掠過,仍不忘初心。
漫漫人生長路,她帶著她的才,她的熱愛,不爭,不負,走出自己的滿足和幸福。
(二)我們仨
我們仨,Mom,Pop,圓O。
初遇古驛站,在古驛站相聚,又在古驛站相失,我做了一個萬里長夢,夢里有你們,我又怎忍獨醒。
1935年在清華的書香里,我們相遇。不需言語,你我便心意相通,注定此生廝守。
然后,我們的小天使出現(xiàn)在我們的世界里,帶來無限歡樂,也帶來真正可以稱為“家”的溫馨。
我愿做你最賢的妻。甘為你付出,甘為你平凡;你是那游魚,我愿是那無色的水;你是紅花,我也愿作那片襯托的綠葉;我可以從此被喚“錢鐘書夫人”,只因于你,我是最平凡的女人,最幸福的女人。
無奈時光匆匆,帶走青春,帶走你們,留我一個人。
對于生命最無奈的事,就是眼睜睜看著至愛的人從身邊漸行漸遠,面目模糊,而我自己卻站在原地,無能為力。
我們仨,相守相助,相聚相失。
然后我又兜兜轉(zhuǎn)轉(zhuǎn),回到那古驛站旁,做那尋尋覓覓的長夢。
那里有你們。
有我最溫暖的世界。
(三)楊絳先生
“你的問題主要在于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p>
“少年貪玩,青年迷戀愛情,壯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人壽幾何,頑鐵能煉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鍛煉,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績;不同程度的縱欲放肆,必積下不同程度的頑劣?!?/p>
對我來說,楊絳先生是站在時光那頭講話的智者。她的文字平平淡淡、樸實無華,但是不蔓不枝的言語里卻有最精煉的文學和生活。
美好的人生,無非就是認真、堅定地走過每一段歲月,用最謙遜的姿態(tài)做一個求學者;然后去愛,用盡全力,品析生活;還要再加一抹平靜,不必爭擾,淡然自得。
楊絳先生便是如此的一生。
“先生”,是對富有學識且品德高尚的人的尊稱。在中國少數(shù)被如此稱呼的女性中,便有楊絳的一席。
她堅守知識分子的良知與情操,她有偉大女性的關懷與慈愛,楊絳的內(nèi)心是堅硬的,又是柔軟的。
她從不曾辜負丈夫的那句“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怕也只有“先生”能表達出我們心中的敬意。
(四)緬懷
1911年的北京城,不知有沒有人料到這個出生在盛夏的女嬰,用她百年的生命,打動了世人。
楊絳先生屬于一個時代,一個正在漸漸遠去的時代,因為遠去,所以新時代的我們更應銘記與緬懷,并且把這個時代的精神加之于我們自己,讓那光芒永不熄滅,明亮于心。
【作者系山西省太原市知達中學學生,指導教師:賈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