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紅艷
【摘要】教學,教學,就是教學生如何學。課堂教學中要突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地位,教師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通向成功的捷徑。
【關鍵詞】自主學習 興趣 習慣 課堂教學
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苯處煹穆氊煵粌H是教會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知識的獲得,必須通過學生積極思考和實踐活動,激發(f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隨著教學改革的逐步深入,英語課堂教學的改革如何體現(xiàn)出來呢?我認為首先教師的教學觀念要改變,要真正確立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因此,把課堂交給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創(chuàng)設自學的機會。英語作為一門外語,由于缺乏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教與學相比其它學科有更大的難度,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顯得尤其重要。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是新課程改革過程中我們要思考的關鍵問題。
一、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興趣,激發(fā)求知欲望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感興趣的東西,學生才能自覺主動地配合教師的課堂教學,投身到教學活動中去聽、去說、去思考。人的興趣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逐步培養(yǎng)起來的。學生在剛開始學英語時,就應充分利用他們對英語的新鮮感、好奇心的特點,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情趣盎然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勵從而主動學習??梢圆捎贸⒄Z歌、做游戲、表演等靈活多樣的教法去營造愉悅的學習氣氛。在表演的過程中,讓每個學生都說、唱,還用肢體語言盡情的展示自我,讓他們真正感受到探索知識的樂趣。教師應及時表揚表現(xiàn)好的學生,幫助和鼓勵差一點的學生,多使用激勵語言,給他們希望和力量。讓學生體會到自主學習的成功與喜悅,從而激勵學生主動參與,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寓教于樂。
二、教學生“學”的方法并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學會求知
在英語教學中,不但要求學生掌握英語基礎知識和實際使用英語的能力,更要努力使學生掌握自主獲取知識的本領。為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需要教師精心設計教學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首先,英語教師要清楚地明白:學生獲得知識不是教師講和教,而是學生自己想和練。所以,課堂上教師要想方設法讓全體學生積極參與,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親身參與其中,使他們了解學習一個單元要從哪里入手,重、難點是哪些內(nèi)容,要記住哪些生詞、短語和句子。教學要突出 “聽說領先”,運用生動活潑的會話表演,鼓勵學生動腦思考、大膽開口、敢于犯錯。課前主動預習、課后主動復習、獨立完成作業(yè),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指導學生“學”的方法,猶如交給他們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雖然英語教師們都很想讓學生學會自己學習,但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很快地掌握自學的方法,這就需要教師們的指導。我們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個性差異,探索以小組為單位的合作學習方式。讓學生承擔相應角色,做到課堂上“人人有事干”。小組內(nèi)相互幫助、合作學習,實現(xiàn)合作共贏,形成人人樂學、愛學、能學并達到會學的“熱鬧”課堂氣氛。只有學生掌握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才能真正把握學習的主動權,才能真正處于學習的主體地位。教和學就成為一件快樂的事,教師愿教、學生愿學。
三、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融洽的師生關系、和諧的教學氣氛是學生自主學習基本保障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絕不能在短時間內(nèi)完成的,那么盡可能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主動參與、主動獲取知識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具有主人翁意識。有時學生自主探索的過程并非一帆風順,教師就要為學生提供寬松的時間和空間,為他們創(chuàng)造自主學習的氛圍。在英語教學中,我們提倡給學生減壓,但是教學質(zhì)量不能減。第一,要求學生合理分配每天的學習任務。并堅持當天的任務,當天完成。無論如何不能給自己以任何借口推遲完成原定計劃。第二,要合理規(guī)劃每天時間,把必須完成的任務盡可能安排在一定時間內(nèi)完成。第三,按照既定的時間表行事。學習時間表可以幫助學生克服惰性,使他們能夠循序漸進地完成學習任務,而不會有太大的壓力。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我們倡導教學民主,真心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共同學習。讓學生在沒有精神壓力、沒有心理負擔、心情舒暢、情緒飽滿的情境下,思維才活躍、學習能力才強。這也是提高英語教學的最佳方法。而且教師應放下架子走下講臺,成為班級的一員,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參與者、指導者和合作者,教學中可以使用民主性的教學用語,采用商量的口吻,去“介入”學生的學習活動。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想法,鼓勵學生質(zhì)疑問難并參與評價。那么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少講,多采用啟發(fā)誘導的方法,誘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其次,在教學中老師要精心設計“疑”的情境,不但要善于提問,還要引導學生提問,鼓勵學生大膽質(zhì)疑,有所疑,才有所思,才有所得。再次,一定要留足時間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勞動成果,激發(fā)學生的表現(xiàn)欲望和個性潛能,同時教師要進行指導和點撥,這樣他們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自信力都能得到提高,自主學習的熱情也會高漲。有了這樣的課堂氛圍;有了這樣的民主、和諧、平等、愉快的人文情境,每個學生在自主學習探索活動中,都能掌握方法,獲得發(fā)展。
總之,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一項漫長而艱巨的任務,英語教師在實踐中要不斷探索、總結(jié)、完善和實施。學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學習才會變得輕松有效。
參考文獻:
[1]杜勇明.語言自主學習中心環(huán)境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策略[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