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項目中基礎工程和主體工程,是建筑結構工程中最重要的兩個部分,也是《建筑法》和《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條例》中明確規(guī)定承接工程項目的施工單位不能分包的兩個重要分部工程項目,對于整個結構的功能施工質量的使用性、耐久性起著決定性作用,對于該部分的施工必須嚴格地遵照設計圖紙要求、施工技術規(guī)范及經監(jiān)理批準同意的施工方案的要求,對工程技術及質量控制要點進行重點控制,從而為保證建筑結構整體施工質量,打下良好的基礎。本文主要對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施工技術要點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施工技術要點
1、高層建筑施工測量的“三線”的質置控制
建筑物的軸線、標高、垂直度是建筑物的經絡,控制不好對高層建筑的質量影響很大,對高層建筑的軸線、標高、垂直度來說尤為重要,由于施工環(huán)境復雜,操作技術要求高,如果現(xiàn)場操作有誤往往會發(fā)生軸線位移、層高不準現(xiàn)象?!叭€”控制是高層建筑施工的一大難點,施工時應做好以下控制:
1.1軸線控制:利用業(yè)主給出的工程原始坐標控制點,引測布置建筑物的水平坐標控制網,通過建筑物基礎平面“四角”軸線控制,引測至一層樓面作為平面控制位置坐標基準。
1.2垂直度控制:首先確定高層建筑邊角柱的位置,當安裝角柱模板沿柱外層上彈出厚度線,采用吊線的方法測定立柱的垂直度;其次,當垂直度完全合格的時候,要對準模板邊線加固支撐,等到四角柱拆模以后,以這四角柱為基線,控制正面的垂直度和平整度;
1.3標高控制:利用控制網的永久水準點標高,引測至建筑物“四角”柱+50mm彈線,利用激光水準儀引測建筑物的臨時水準控制點,利用鋼尺逐層進行傳遞。
2、鋼筋工程
2.1在鋼筋工程施工中鋼筋的規(guī)格、數(shù)量、間距和箍筋的綁扎方向,一定要符合設計及施工規(guī)范的要求。
2.2在框架結構梁的鋼筋綁扎施工中,應注意當次梁與主梁交叉時,次梁上部鋼筋一定要綁扎在主梁上部鋼筋的上面;框架梁端的彎起鋼筋及錨入柱中的鋼筋長度要符合圖紙設計及抗震規(guī)范要求。
2.3在高層結構的樓板鋼筋施工中,要注意板面縱橫負面鋼筋的根數(shù)、間距及錨入梁內的錨入長度要求進入梁截面寬度的1/3處,并注意保持彎鉤的方向向上,架立鋼筋的數(shù)量和間距要符合設計要求;另外,柱、梁、板鋼筋施工中鋼筋的保護層要嚴格按照相關質量驗收標準加以控制;
2.4在板面及剪力墻墻面留置孔洞時,要求注意留置的位置準確且孔洞四周的加固鋼筋的根數(shù)、長度及綁扎的位置,要符合圖紙設計及抗震規(guī)范的要求。
3、腳手架工程
3.1模板支架立桿的構造應符合下列要求
3.1.1每根立桿底部應設置底座,并必須按有關規(guī)定設置縱、橫掃地桿。
3.1.2高支模立桿步距不得大于1.5m,并應設置縱橫水平拉桿。
3.1.3立桿接長必須按有關規(guī)定采用對接扣件連接。
3.1.4支架立桿應豎直設置2m高度的垂直允許偏差為15mm。
3.1.5當梁模板支架立桿采用單根立桿時,立桿應設在梁模板中心線處,其偏心距不應大于25mm。
3.2滿堂模板支架的支撐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3.2.1剪刀撐應縱橫設置,且不少于兩道,其間距不得超過6.5m,支撐主梁的立桿必須設置剪刀撐。
3.2.2滿堂模板支架四邊與中間每隔四排支架立桿應設置一道縱向剪刀撐,由底至頂連續(xù)設置。
3.2.3高于4m的模板支架,其兩端與中間每隔4排立桿從頂層開始向下每隔2步設置一道水平剪刀撐,剪刀撐的構造應符合有關規(guī)定。
3.3對重要結構部分的腳手架要通過相關的荷載計算,(模板、主次龍骨木枋進行內力驗算)其順序如下:梁底模板的抗彎強度、撓度驗算→次龍骨的抗彎強度、撓度驗算→主龍骨的抗彎強度、撓度驗算→支撐立桿的強度、穩(wěn)定性驗算,來具體確定腳手架的跨距和步距。
4、模板工程
模板是對混凝土澆筑進行有效保護和有效支撐作用的部分,其能夠有效的保障混凝的澆筑質量。在對混凝土澆筑部分設置模板時,應注意材質的使用,對于柱體,通常采用鋼質材料;對于構造柱則采用復合木模板;對于梁體和屋面等應采用復合木板。模板工程中的施工技術要點主要體現(xiàn)在模板的支設和拆除上。
5、混凝土工程
5.1混凝土的選材主要是使用商品預制混凝土,采取一次性澆筑的方法進行澆筑,并在澆筑過程一般從短邊向長邊進行混凝土的振搗,對于框架柱較高時要使用串筒,防止倒入混凝土時發(fā)生離析現(xiàn)象。
5.2為了保證混凝土的質量,要對混凝土的配制進行質量控制,過稀或者過硬的混凝土都不能進行澆筑。
5.3在框架梁上預留構造柱的鋼筋以及在剪力墻預設鋼筋接頭,在澆注混凝土時要注意對其進行保護,防止微小變形,為保證下步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礎。
6、嚴格高層建筑養(yǎng)護制度
一般而言,高層建筑多會采用泵送混凝土,這種混凝土不僅能夠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而且,能夠縮短建筑施工周期,但是偶爾也會出現(xiàn)混凝土強度不足現(xiàn)象,所以,對高層結構的定時養(yǎng)護工作必須引起重視,并嚴格按養(yǎng)護的相關標準進行養(yǎng)護,同時還應該注意加強混凝土強度的評定工作。
7、砌體工程管理
磚體的壘砌過程被成為砌體工程,此階段的施工技術要點主要為:以層作為單位,兩層間的磚體要進行規(guī)范化的錯位壘砌,以加強施工整體的強度及穩(wěn)定性。當遇到磚體結構不完整,其中有孔洞存在時,則應將帶有孔洞的位置與砌體的受力面垂直,以防止砌體的整體載荷能力降低。當磚體之間用水泥進行粘合時,要確保磚體之間的縫隙被水泥漿填滿,并要保證八成以上的粘結度。此外,在進行砌體工程時,切記不可采用水源或水管對砌體進行沖刷,以免造成粘結度降低,進而影響建筑主體結構的穩(wěn)定性。
綜上所述,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施工要點,根據(jù)技術的要求,采取質量控制的措施,以便規(guī)范高層建筑主體結構的施工過程,消除施工中存在的質量問題,以保障高層建筑結構主體的耐久性能、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