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一條海鰻魚,剛剛吃過一頓饕餮盛宴,牙齒縫里全塞滿了肉渣渣,你該怎么辦?沒有手,牙簽和牙線都沒有用武之地啊!
不過不用擔心,海鰻魚知道去哪里尋求幫助,它會去找夏威夷著名的牙醫(yī)——瀨魚。很多生活在海洋巾的魚類為了獵取食物、對付敵人,在進化的過程巾長出了尖利的牙齒。而體長四英尺(約122厘米)的瀨魚卻另辟蹊徑,在物競天擇的大自然巾選擇了一種絕妙的生存方式——它開設(shè)了一家“清潔站”,專門給別的魚做各種清潔。
出門巡診啦!
一日之計在于晨——大清早的,瀨魚就已經(jīng)離開了淺海珊瑚的家,出門工作了。它上上下下、前前后后、胡亂地游著,以這種特殊的方式宣告自己準備開張了。這種像踩著滑板車似的怪異游動,再加上瀨魚身上明亮的黑底紫色和黃色條紋,很快引起了一條刺尾魚的注意。
刺尾魚朝著瀨魚游過來,它盡全力打開了兩鰓,魚鰭也極力地舒展看。瀨魚注意到刺尾魚身上有寄生蟲,這種寄生蟲是一種等足類小動物,它們攀附在大魚身上吸食魚血。但它們本身富含高蛋白,營養(yǎng)豐富,是瀨魚的主要食物。
瀨魚用自己鋒利的尖牙齒咬噬這些寄生蟲,一邊消除刺尾魚的煩惱,一邊享用大餐。
生意太好啦
刺尾魚滿意地游弋而去,下一位“顧客”是獨角魚。外表光潔的獨角魚生活在礁石之下,寄生在獨角魚身上的寄生蟲太多了,一片一片的,呈現(xiàn)出一種讓人惡心的橄欖綠。它們斜著叮在獨角魚身上,離開后就在魚身上留下一個傷口。
瀨魚這次的處理手法有所不同。它逐一對傷口進行清理,把傷口中感染的部位全部去除。經(jīng)瀨魚清理過的獨角魚呈現(xiàn)出能發(fā)光的淺藍色——這才是健康的顏色!
等獨角魚全身都散發(fā)出健康的淺藍色,瀨魚的工作也接近尾聲了。它用自己的身體摩擦著獨角魚的身體,仿佛在為獨角龍做全身按摩。這么全面周到而友好的服務(wù),獨角魚應(yīng)該很滿意吧。
接著,一條蝴蝶魚飛速向“清潔站”游來,減速、停止。瀨魚迎上去,馬上開始工作,它把蝴蝶魚身上松動的鱗片一個個去掉,還順帶把蝴蝶魚嘴邊的一些黏液洗干凈。如果說寄生蟲是瀨魚的正餐,那么這些黏液就算是甜點啦。
突然,瀨魚不知道為什么有點兒走神,不小心咬了蝴蝶魚一口,蝴蝶魚勃然大怒,迅速回轉(zhuǎn)身子追了過來,嚇得瀨魚繞著一塊礁石不停地轉(zhuǎn)圈。直到瀨魚嚇得躲起來不敢出來,蝴蝶魚才游走了,沒有等著瀨魚出來為它按摩道歉。瀨魚就這樣丟掉了一位顧客。
忽然,瀨魚發(fā)現(xiàn)有個疑似“客戶”也藏在礁石一帶,原來是一條海鰻魚正半夢半醒地蜷縮在一旁。海鰻魚看見瀨魚,馬上清醒了,它把長長的牙齒露出來,牙縫之間果然有許多章魚肉絲。瀨魚的晚餐有著落了!被伺候得妥帖舒服的海鰻魚又睡看了。
離開礁石后,瀨魚看見一只綠色的海龜、一條魔鬼魚,還有別的一些動物正在等著它,如同汽車在加油站那樣排起了長隊。
霸道的鯊魚
一條灰背鯊魚冷不防地插隊到了最前面,其他動物都驚慌四散。大鯊魚用尾巴支撐著身體,嘴大大地張看,還不停地“彈跳”著。因為鯊魚沒有魚鰾,所以只要不游動就會下沉,它不得不不斷地跳——這就是很多魚都能在水中懸浮著而鯊魚卻不能的原因。
瀨魚圍著鯊魚,一會兒把鯊魚尖利的牙齒打理得清清爽爽。
送走了鯊魚,下一位“顧客”是魔鬼魚。魔鬼魚是鯊魚的鄰居,瀨魚那些住在珊瑚礁里的鄰居們也參與進來,享受這一盛宴。因為魔鬼魚有一對12~14英尺(約366~427厘米)寬的“大翅膀”(那是它的胸鰭),需要清潔的面積實在太大。魔鬼魚一側(cè)的翅膀垂下來,慢慢地繞圈游著,以便瀨魚們好好清理。周圍還有不少魚排著隊呢。
傍晚時分,很多瀨魚會把這一天清理的黏液集中起來,做成一塊“毯子”,像睡袋一樣把自己裹在中間。
科學(xué)家們推斷,黏液會阻隔瀨魚的氣味,就算有心懷不軌的魚前來偷襲,也察覺到瀨魚的存在,保證瀨魚在睡夢中不被吃掉。
第二天一早,瀨魚又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它為海洋動物們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它的活兒干得確實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