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小學一年級;情緒調節(jié);耐挫能力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56-0059-02
【作者簡介】王青霄,南京市銀城小學(南京,210000)教師,一級教師。
設計理念:
一年級的學生剛入學,大部分學生身上還保留著幼兒園的生活習慣,心理狀態(tài)還停留在幼兒期,對小學生活不能完全適應。當他們在學習生活中遇到挫折或者失敗時,或多或少會產(chǎn)生焦慮或抑郁的情緒,心理脆弱、耐挫能力差的學生,很可能會出現(xiàn)厭學的情緒,甚至會喪失對學習和生活的信心。
本次輔導活動的目的在于,指導學生學會用客觀、積極的態(tài)度看待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促進學生自我意識的覺醒,增強學生思維獨立性,使他們逐步懂得:挫折是難免的,每個人在學習生活中,都可能遭受不同程度的挫折;挫折對我們來說有壞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關鍵在于我們?nèi)绾握_地面對它;換個角度認識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問題,能幫助我們勇敢地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活動目標:
1.基本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遇到事情積極面對,能夠從不同角度去思考、解決問題。
2.培養(yǎng)耐挫能力,增強自信心。
3.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肯定和悅納自我。
活動準備:白板,課件。
活動年級:小學一年級
活動過程:
一、“睜大你的眼”——看圖激趣導入
教師:同學們看看這幅圖描繪的是什么?
學生1:是一幅美麗的山水畫。
教師:那現(xiàn)在旋轉90度,大家再來看看呢?
學生2:是一個人頭。
學生:如果以黑色為底,看到的是一個漂亮的姑娘;如果以白色為底,看到的是一個吹薩克斯的男人。
教師:同學們,同一幅畫面,我們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看到的是不一樣的。
設計意圖:從圖片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愿意表達與眾不同的想法。
二、“心情晴雨表”——心理小測試
故事導入:今天你的好朋友邀請你去參加他的生日宴會。你精心準備了一份生日禮物,可是因為路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交通堵塞而去晚了。當你來到宴會上時,好朋友的生日宴會已經(jīng)接近了尾聲,有幾個小朋友都準備離開了,這時你會是什么樣的心情呢?下面就請大家來填寫你的“心情晴雨表”。
學生上臺自我選擇。
教師:面對同一問題,為什么大家的想法不一樣?你愿意來談談嗎?
學生1:我很不高興,我精心準備了禮物,卻沒能趕上生日宴,就怪這次的交通堵塞。
學生2:雖然發(fā)生交通堵塞,但還能趕上生日宴,給朋友帶去祝福,已經(jīng)很開心了。
教師:面對同樣一件事情,我們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心情也會變得不一樣哦。
設計意圖:聯(lián)系生活實際,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以貼近生活的實例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在情感的牽引下,學生大膽地表達自己感受。
三、“說來聽聽”——換個角度想想
教師講故事:一個老太太有兩個女兒,大女兒開傘店賣傘,二女兒開洗衣店幫別人洗衣服。老太太晴天怕大女兒家雨傘賣不出去,雨天又擔心二女兒家的衣服曬不干,整天憂心忡忡。
教師:你有什么好辦法來勸勸這位老太太呢?
全班交流。
(課件出示答案)后來,有人對老太太說:“老太太,您真有福氣,晴天二女兒家顧客盈門,雨天大女兒家生意興隆。”老太太一想,“哎,還真是!”從此,整天無憂無慮。
教師:在我們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你有沒有遇到什么不順心的事兒呢?說出來我們一起幫你想想辦法。
小組討論。
學生1:我踢足球時扭傷了腳,真倒霉,幾天不能活動了。
學生2:但你正好可以休息一段時間。
學生3:我考試沒考好,完了,我就是笨,不可能考好。
學生4:這次沒考好,可以從錯題中吸取經(jīng)驗,下次才能有更大的進步空間。
教師:是啊,換個角度想一想,面對困難要想辦法解決,不能退縮,千萬不要被一時的挫折打敗。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挫折,換個角度想想,困難和挫折也可以讓我們成長得更快,變得更聰明、更能干。
設計意圖: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讓學生“動”起來,從不同的角度分析遇到的實際問題,在小組討論、全班交流中進行思維的碰撞。
四、我該怎么辦
多媒體展示《胡蘿卜,雞蛋,咖啡豆》的故事:
胡蘿卜生的時候是硬的,煮完后卻變得那么軟,甚至都快爛了;生雞蛋是那樣的脆弱,蛋殼一碰就碎,可是煮過后連蛋白都變硬了;咖啡豆沒煮之前也是很硬的,雖然煮了一會兒就變軟了,但他的香氣和味道卻溶進水里變成可口的咖啡。父親問女兒:“你像它們中的哪一個?”女兒有些摸不著頭腦了,只是怔怔地看著父親,不知如何回答。父親接著說:“我想問你的是,面對生活的煎熬,你是像胡蘿卜那樣變得軟弱無力,還是像雞蛋那樣變硬變強,抑或像一把咖啡豆,身受損而不墮其志,無論環(huán)境多么的惡劣,都向四周散發(fā)出香氣、用美好的感情感染周圍所有的人?你應該成為生活道路上的強者,讓自己和周圍的一切變得更美好、更有意義?!?/p>
教師: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想說的?(指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來談)
課件顯示:
你改變不了環(huán)境,但可以改變自己;
你改變不了事實,但可以改變態(tài)度;
你改變不了過去,但可以改變現(xiàn)在;
你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掌握自己;
你不能預知明天,但可以把握今天;
你不能樣樣順利,但可以事事盡力;
你不能左右天氣,但可以改變心情;
你不能選擇容貌,但可以展現(xiàn)笑容!
設計意圖:教師的總結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要用積極的態(tài)度處理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做快樂的自己。
教學反思:
一個人無論多么堅強,在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都會引發(fā)負面的情緒體驗和不良的行為。一年級小學生的這類反應則會更強烈。“換個角度想想”就是要幫助他們理清情緒根源,接受現(xiàn)實;面對問題,分析原因;調整情緒,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確定合理化行為。
本次活動課,筆者采用的是板塊式的活動安排。在第一板塊“睜大你的眼”中,從圖片導入,讓學生猜猜圖上畫了什么,這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第二板塊“心情晴雨表”充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角色扮演,以貼近生活的實例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在情感的牽引下,學生大膽地表達著自己感受,課堂氣氛一下就活躍起來了。進入第三板塊“說來聽聽”,讓學生“動”起來,幫主人公想辦法。在具體操作中,學生內(nèi)心的情感必會被激發(fā)、被感染,師生、生生必然產(chǎn)生情感的共振,學生在共振中激發(fā)情感。最后還原生活,讓學生自己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