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天長中學(239300)
武基林●
高效課堂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設計探析
安徽省天長中學(239300)
武基林●
在我國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高效課堂已經(jīng)成為我國教育事業(yè)的重要發(fā)展方向,而將高效課堂與我國高中化學教學設計相融合,正是本文研究的方向.在我國傳統(tǒng)的高中化學教學中,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輔以應試考試制度,往往使得高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性有限,而在本文就高效課堂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師設計的研究中,筆者希望能夠結合高效課堂提高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這樣就能夠較好的提高高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性.
高效課堂;高中;化學教學
對于我國當下的高中生來說,傳統(tǒng)的化學授課方式不僅不能較好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有可能造成一些高中生對化學的學習產(chǎn)生恐懼、厭惡心理,這自然不利于高中化學教學有效性的提高,而如果能夠將高效課堂與高中化學教學較好的結合,高中生的化學學習興趣不僅能夠得到較好提高,教師也能夠采用更恰當?shù)慕虒W策略完成教學,這自然就使得高中化學教學得以更好的展開,而這也是本文就高效課堂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設計展開研究的原因所在.
為了能夠較好的完成本文就高效課堂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設計展開的研究,首先就需要較為深入的了解高效課堂概念.作為伴隨著課程改革出現(xiàn)的新詞匯,很多教師簡單的將高效課堂視作高質(zhì)量的課堂教學,并通過增加教學內(nèi)容擴展學生知識面實現(xiàn)這一高效課堂的創(chuàng)建,但事實上高效課堂的核心在于充分利用教學時間突出教學重點,并以此實現(xiàn)學生的自主學習,由此就能夠發(fā)現(xiàn),很多教師在對高效課堂的理解中,陷入了單純理解字面含義的誤區(qū).
作為高中教學中實驗性較強的一門學科,為了能夠較好的保證化學教學的有效性,化學教師就必須通過教材內(nèi)容的講解與具體實驗相結合的方式完成自身教學,這樣才能夠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由此能夠看出,高中化學本身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與主觀能動性有著較高的要求,這就使得高效課堂理念如果能夠與高中化學實現(xiàn)較好的結合,就能夠大大提高這一教學的有效性.
1.設計優(yōu)秀教案
為了能夠較好的完成高效課堂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的設計,高中化學教師必須完成優(yōu)秀教案的設計.對于我國當下高中化學教學來說,想要真正與高效課堂實現(xiàn)較好的結合,就必須保證45分鐘的課堂教學能夠真正實現(xiàn)充分利用,而這一目標的實現(xiàn)自身就需要優(yōu)秀教案的幫助.例如在進行《探索生活材料》一章的教學時,教師在教案的設計過程中,就需要收集玻璃、金屬、陶瓷等學生生活常見的生活材料,并在教學過程中將材料發(fā)放給學生,這樣就能夠較好的實現(xiàn)這一教學有效性的提高,為高效課堂的實現(xiàn)打下較好的基礎.
2.延伸教訓內(nèi)容
在高效課堂背景下的高中化學教學設計中,教師可以結合自身學生的實際水平,適當進行學生化學相關知識面的拓展,這樣就能夠更好的實現(xiàn)高效課堂與化學教學設計的結合.例如,在開展“氯水成分探究”的實驗時,教師就可以在學生完成實驗后,向學生提出“加入這些物質(zhì)會產(chǎn)生什么反應?”,這時學生的思考必將圍繞課本中所學的知識進行,而在學生經(jīng)過充分思考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相應的材料供其自行進行實驗驗證,這樣實驗過程中教師需要深入每一個實驗中與學生開展探討,這樣學生就能夠實現(xiàn)高效課堂所追求的自主學習,高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性自然就能夠實現(xiàn)較好的提高.
3.注意隨機應變
除了上述策略外,高中化學教師在實現(xiàn)自身教學與高效課堂結合的過程中,還需要時刻關注課堂教學進程與效果,并通過自身的隨機應變,保證這一教學能夠較好的展開.具體來說,化學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時刻觀察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與理解程度,并可以靈活采用分組教學、情境教學、互動游戲式教學等多種教學形式.例如,在《應用廣泛的高分子材料》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結合分組式教學法,要求學生通過小組進行“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高分子材料有哪些,被運用在哪些地方?”這一問題的討論,這樣學生就能夠在合作互助中實現(xiàn)共同進步,教學的有效性自然也將得到較好的提高.
1.教學設計內(nèi)容
(1)內(nèi)容.Fe2+、Fe3+的檢驗,F(xiàn)e2+、Fe3+的相互轉化.
(2)教學方式.學生實驗.
(3)教學設計.學生結合自身已學知識檢驗某口服液中鐵元素的存在價態(tài)(Fe2+或Fe3+).
(4)學生操作.學生需取1 mL~2 mL口服液樣品置于試管之中,其后加入幾滴KSCN溶液,在加入少量氨水,分別觀察兩種溶液加入后口服液的顏色變化.
2.設計意圖
結合這一實驗教學設計,學生就能夠較好的理解并掌握Fe2+、Fe3+的檢驗,F(xiàn)e2+、Fe3+的相互轉化等化學知識,而由于這一實驗可以檢測高中生生活中常見的口服液中是否含有鐵元,這就使得學生的實際生活與化學學習實現(xiàn)了連接,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其自身就能夠主動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與探尋,而這也就能夠較好實現(xiàn)高中化學教學與高效課堂的結合.
本文就高效課堂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設計展開的研究中,筆者詳細論述了高效課堂的概念、實現(xiàn)高效課堂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設計的策略,并論述了具體的設計案例,希望這一內(nèi)容能夠為我國高中化學教學的更好展開帶來一定幫助.
[1]段棟苗.新課程背景下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探索與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4.
[2]劉紅梅.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高效課堂構建方法探討[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1,11:51-52.
[3]王麗莎.高效課堂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設計與研究[J].考試周刊,2016,20:141.
[4]張莉.高效課堂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設計策略研究[J].中華少年,2016,15:66.
G632
B
1008-0333(2017)09-007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