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旭
(淮南職業(yè)技術學院, 安徽淮南232001)
高職高專教材《新編實用英語》的分析與評估
——采用Hutchinson﹠Waters的對照評估法
李曉旭
(淮南職業(yè)技術學院, 安徽淮南232001)
英語教材是學生學習的主要來源和老師組織教學的核心,在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意義重大,因此,教材評估至關重要;根據教育部的《高職高專教育英語教學課程基本要求》,采用Hutchinson﹠Waters的對照教材評估方法,對高職高專英語教材《新編實用英語》進行評估,分析該教材是否符合《基本要求》提出的要求,是否滿足教師和學生的需求。
高職高專; 《新編實用英語》; 教材評估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高職高專當中的英語教育備受重視。英語教材,作為學生學習的主要來源和老師組織教學的核心,在整個教與學的過程中,都占據著重要位置。Sheldon (1987)甚至把教材比喻為外語學習中看得見的心臟,其重要性可見一斑。教育部在2000年頒布了《高職高專教育英語教學課程基本要求》(以下簡稱《基本要求》),在此之后市場上涌現出一大批高職高專英語教材。面對這么多的教材,學校挑選出的教材是否符合《基本要求》以及教師和學生的需求就很值得我們探討了。因此,有必要對這些教材進行分析評估,從而甄選出最適合的英語教材。
近年來,國外學者對教材評估從不同方面做了大量研究。Breen & Candlin (1987)的評估指南把評估者從教師擴大到了學生,分兩個階段實施;Cunningworth(1988)提出從四個方面進行教材評估,在此基礎上還列出了5~10個具體評估問題,方便操作;Mc Donough &Shaw (1993)則主張從外部和內部這兩個方面對教材進行評估。
在這一領域,國內不少學者也從不同角度對教材評估進行了闡釋。錢媛(1995)對英語教材進行多年研究后,對國外學者提出的教材評估方法進行介紹分析;周雪林(1996) 在大量研究的基礎上自主設計了一份含 30 項具體評價指標的教材評價表,被許峰(2004)稱為是“一份真正意義上的針對中國大學英語教學實際的教材評估清單”;程曉堂(2002)基于一線教學實踐,把教材評估分為兩大類:印象性評價和內部評價。
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礎,本文將采用Hutchinson﹠Waters(1987)所總結的教材評估方法對高職高專英語教材《新編實用英語》進行評估。這種對照教材評估方法,從理論上來看,內容涵蓋全面,條理清晰,較為客觀;從實踐上來說,便于評估者實際操作。在評估時,首先列出所需教授英語課程的教學目的以及對教材的要求;其次列出待評估教材的特點;最后兩相比對,得出結論。具體比對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教學對象的特點、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方法、以及價格等實際問題。結合實際,本文選取前三項分析評估《新編實用英語》,即教學對象的特點、教學目的、教學內容。
(一) 從教學對象的特點進行分析評估
絕大部分高職高專學生的英語教育背景相近,都是經過初中高中共六年的英語學習,然后參加全國統(tǒng)一高考進入本校的。然而,由于地域、城鄉(xiāng)和學校等之間的差異, 學生入學時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大部分學生入學時英語基礎水平比較薄弱, 詞匯量相對較小,各項英語基本技能欠缺,并且普遍對英語學習興趣不大。因此, 一本符合高職高專學生特點,能幫助他們迅速提高英語水平的教材就至關重要了?!缎戮帉嵱糜⒄Z》的每個單元都是圍繞一個主題展開的,具體各單元主題見表1。
表1 《新編實用英語》各單元主題
從表1可以看出,《新編實用英語》從實用性出發(fā),選取日常生活中典型的交際話題作為各單元主題,適用性強,遵循由淺入深的原則,循序漸進,覆蓋范圍相當全面且廣泛。并且考慮到面向學生的實際水平,起點不高,從最簡單也是學生最熟悉的“打招呼”開始,不論是詞匯、篇章還是語法,都照顧到了高職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學生基礎與教材能有效銜接,從而一點點地調動起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強他們學習英語的自信,達到提高英語水平的目的。教師教學導入方便,學生易于接受,調動了雙方的積極性,受到了師生的廣泛好評。
(二) 從教學目的進行分析評估
教材是依據教學大綱編寫的,反過來,教學大綱的實現又要依賴于教材,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因此,一套好的教材,其內容應與教學大綱的要求相吻合?!痘疽蟆访鞔_提出“正確處理聽、說 、讀 、寫 、譯之間的關系, 確保各項語言能力的協調發(fā)展。目前要特別注意加強聽說技能的培養(yǎng)”。由此可見,《基本要求》不光強調英語語言基礎知識的培養(yǎng),還注重英語交際技能的培養(yǎng)。
《新編實用英語》嚴格按照上述規(guī)定的教學目的編寫,以《基本要求》提出的要求作為選材的依據和出發(fā)點,同一單元中各項學習材料——對話、聽力、閱讀以及寫作,都是緊緊圍繞同一交際話題展開的,具體對照見表2。
表2 教材話題與《基本要求》的“交際范圍表”中日常交際話題對比表
表2清晰得顯示出該教材基本涵蓋了《基本要求》的“交際范圍表”中提出的“應掌握和運用的交際內容”。我國高職高專教育的重點是培養(yǎng)實用型人才,即針對未來就業(yè)崗位的特點,培養(yǎng)滿足社會和職場需求人員。而培養(yǎng)一定的實用交際技能恰好是本教材的重要任務。該教材克服了其他教材忽視聽說技能訓練的弱點,加大實用交際能力的訓練,能為學生將來一線工作涉外交際夯實基礎。
(一) 待評估教材
《新編實用英語》包含《綜合教程》、《學學·練練·考考》、《教師參考書》,除此之外還配有多媒體學習課件、電子教案和網絡課程。這些配套資料在豐富了教師授課手段的同時,為學生提供了多種學習渠道,有助于不同學習類型的學生培養(yǎng)自己聽、說、讀、寫、譯的語言技能。
《綜合課程》不僅是新編實用英語教材的核心也是本研究的核心。它由八個單元組成。每個單元都有自己的交際主題,共分為五個部分。以下就是對《新編實用英語》核心內容——《綜合課程》的分析評估。
(二)具體對照評估過程
《基本要求》提到“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應該達到下列要求”,具體涵蓋七個方面內容,分別為詞匯、語法、聽力、口語、閱讀、寫作和翻譯。對應上述聽、說、讀、寫、譯五種語言基本技能,《綜合課程》每一單元均按照“ 讀—說—練—聽—練—讀—練—譯—練—寫—練”的模式展開,統(tǒng)籌安排,把五種技能融于每一個單元,在加強英語語言基礎知識的同時兼顧這五種技能的培養(yǎng)。具體分析如下:
1.聽力技能方面的對照評估
根據《基本要求》,通過該課程的學習聽力要達到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的聽力要求。在《綜合教程》中,各單元聽力部分Being All Ears的聽力材料都圍繞著單元主題展開。聽力材料的難度和長度、錄音的速度,都符合高職學生的英語水平;題型設置向應用能力考試題型靠攏。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不同角度測試學生的聽力水平,編者設計了各種練習,例如復述、匹配、選擇、填空。這些練習更多地關注聽力過程,有助于聽力策略的培養(yǎng)。但不足的是聽力材料發(fā)音千篇一律,學生無法透過這個練習接觸到更為豐富的發(fā)音風格,這一點不利于學生聽力技能的提升。
2.口語技能方面的對照評估
《基本要求》要求“掌握一般的課堂用語,并能在日常涉外活動中進行簡單的交流”?!毒C合教程》每單元的第一部分就是說: Talking Face to Face。該部分包含的五個迷你對話和兩個對話范例,為高職院校學生模擬出了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學生學習完相關的對話之后,要合作完成口頭對話練習,最后在全班同學面前做對話表演。全部安排都照顧到了高職學生的實際水平,從學習到練習,從誦讀到對話表演,所有這些都讓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掌握了簡單的英文口語交流技能。
3.閱讀技能方面的對照評估
根據《基本要求》,高職學生要能夠讀懂普通主題的短篇英語閱讀材料。為了達到要求,編者精心選擇閱讀材料,設計閱讀活動。在《綜合教程》中,Passage 1內容緊緊圍繞單元主題,Passage 2通常是有關外國文化的展示。這兩篇閱讀材料的設計和安排在提高閱讀能力的基礎上,還介紹了英美國家的風土人情,不只是純粹為了閱讀而閱讀。在增長知識開闊眼界的同時,慢慢能夠讀懂相應程度的閱讀材料,學生接受度高。
4.寫作技能方面的對照評估
《基本要求》也注重書面能力的培養(yǎng),要求“能運用所學詞匯和語法寫出簡單的短文;能用英語填寫表格,套寫便函、簡歷等”?!毒C合教程》中的寫作部分Try Your Hand非常強調實踐性。從表2可以看出,寫作類型多樣,涵蓋了常見的應用文寫作和商務應用寫作,既符合英語教學目標,又合乎未來職業(yè)的需求。
表3 《綜合教程》應用文寫作
值得一提的是,該部分提供了足夠多的寫作樣本供學生學習和模仿。通過這些樣本,學生能了解寫作的格式和要求,并且印象深刻。以此為基礎,最后學生們試著自己動手,嘗試寫篇該類型的應用文。讓學生在搞懂范文的基礎上進行寫作練習,現學現用。先學習模仿再實踐,也符合認知學習的一般規(guī)律。
5.翻譯技能方面的對照評估
《基本要求》當中提到“能借助詞典將中等偏下難度的一般題材的文字材料譯成漢語。理解正確,譯文達意。”《綜合教程》沒有設置單獨的翻譯部分,而是以豐富多樣的形式穿插于閱讀和寫作部分。閱讀材料本身就是很好的練習翻譯的材料,其后還有漢翻英練習,在訓練翻譯技能的同時鞏固了該單元學習的單詞和短語。寫作部分既有把英文作文翻譯成漢語的練習,又有根據中文資料寫英文作文的練習。所有這些,歸根結底,都屬于翻譯練習,都是在有意識得鍛煉培訓學生的翻譯能力,讓他們逐步達到《基本要求》的要求。
(一) 結論
運用Hutchinson﹠Waters提出的教材評估方法對《新編實用英語》進行評估,結果如下:該教材內容實用豐富,結構布局合理,強調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并重,聽、說、讀、寫、譯五項基本技能平衡發(fā)展。教材在滿足教學大綱要求的同時,實用性強,可操作性好。既符合《基本要求》提出的“以應用為目的,實用為主,夠用為度”,又貼近高職學生的實際水平,滿足了當前高職高專院校公共英語教學需求。在實際教學指導上,強調語言學習的應用和實踐,注重聽、說、讀、寫、譯全方位的語言技能發(fā)展,嘗試改變目前“啞巴英語”的現狀,提高學生日常英語交流能力。總的來說,《新編實用英語》是一套較為理想的高職高專英語教材。
(二) 建議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也發(fā)現幾點不足,具體如下:一是《新編實用英語》每一個單元的教學內容題量都很大,要想在有限的課堂時段內全部完成基本是無法達成的,所以有一部分內容只能布置下去靠學生自覺完成,那學生是否完成以及完成質量,尚無特別有效的系統(tǒng)考察方法;二是聽力訓練部分提供的錄音材料,發(fā)音幾乎一樣,沒有體現出語言語音的多樣化,和實際存在出入,學生畢業(yè)進入職場后,會接觸到各種英語口音,教材聽力口音不利于學生與職場現實口音環(huán)境的快速融合。
[1] Cunningworth , A.Evaluation and Selecting EFL Teaching Materials[M].London :Heineman,1989.
[2] Mc Donough,J.& C.Shaw.Materials and Methods in ELT[M].Cambridge and Mass: Blackwell,1993:63-80.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新編實用英語教材編寫組.《新編實用英語》綜合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4]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 程曉堂.英語教材分析與設計[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6] 錢媛.介紹一份教材評估一覽表[J].外語界, 1995(1):17-19.
[7] 許峰.英語教材評估研究: 回顧與前瞻[J].西北工業(yè)大學學報,2004(3):35-38.
[8] 周雪林.淺談外語教材評估標準[J].外語界,1996(2):60-62.
2016-02-18
李曉旭(1982-),女,助教,碩士在讀,研究方向為英語教學和行業(yè)英語,電話:13655615573。
H319
A
1671-4733(2017)01-0098-03
10.3969/j.issn.1671-4733.2017.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