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一潔
一
早年,某同事結(jié)婚那天,中午全單位的人都去參加她的婚宴,大家都走了,我負(fù)責(zé)鎖門,最后走的還有單位的老會計。
那老會計給人的印象就跟他的工作一樣,刻板嚴(yán)肅,我從來沒見他笑過,他的穿著,也有點(diǎn)上世紀(jì)70年代的影子。我跟他只是點(diǎn)頭之交,中午在食堂吃飯都沒有共過一張桌子,那時候我剛走出校門,正是活蹦亂跳的年紀(jì),是跟他坐不到一張桌子上去的,我們之間就好像隔了大江大河那么遠(yuǎn)。
那天正下雨,見他立在門邊,手里沒拿傘,便提醒他:“下雨了,您沒有傘嗎?”
他說有。
“哦?”我驚訝有傘為什么不拿。
他說:“我們老家有說法,去喝結(jié)婚喜酒不能拿傘,‘傘與‘散同音,不拿傘,是給新人一個好彩頭?!?/p>
那天,我也沒打傘,好在雨不是很大,路也不遠(yuǎn),我們一老一小,一路無話。我想直到現(xiàn)在,那天結(jié)婚的那位同事也不會知道,曾經(jīng)有兩個人,在她結(jié)婚的那天,淋著雨祝福過她。
二
有次坐公交,天熱空氣差,大家都昏昏沉沉的。半路上來一個媽媽帶一個七八歲的男孩,有座,男孩也不好好坐著,吊著扶手隨著車的顛簸蕩來蕩去,看上去很危險,不時還會碰到周圍的乘客。他媽媽呵斥了幾聲,男孩并不買賬,沖他媽媽做鬼臉,十足一副被慣壞了的樣子。
正當(dāng)男孩子玩得起勁,后排一個蒼老的聲音喝道:“這是你家嗎,給我坐下!”
聲音透著怒意和不容抗拒的威嚴(yán),男孩一愣,訕訕地坐下了。
過了幾站,母子倆下車了,老人旁邊的婦女說話了:“爸,您剛才太嚴(yán)厲了,那小孩子估計嚇壞了?!?/p>
老人說,剛才那段路那么多坑,要等他摔出去把牙磕掉才制止他嗎?
三
某次跟同事一起出差,出差的城市正是她的老家。于是便住她家。到她家已經(jīng)很晚了,她的奶奶和媽媽在廚房里忙著給我們準(zhǔn)備吃的。
我去洗手間,發(fā)現(xiàn)洗手臺上放著一盆洗好的衣服,便探身問:“洗好的衣服為什么不晾啊?”
奶奶在廚房里回答:“太晚了,滴滴答答的打在金屬空調(diào)罩上會影響樓下的休息,明天再晾吧?!?/p>
我一直忘不了那天晚上,每當(dāng)遇到世人的種種不堪,我都會提醒自己,這個世界上,還有怕深夜晾衣服的滴水聲打擾了鄰居的人。
選自《故事會文摘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