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一六八中學 把研學旅行課程化文|阮厚廣>> 合肥一六八中學2016研學旅行為了加深學生與自然和文化的親近感,讓學"/>
文|阮厚廣
特色學校9>合肥一六八中學 把研學旅行課程化
文|阮厚廣
>> 合肥一六八中學2016研學旅行
為了加深學生與自然和文化的親近感,讓學生們在真實世界中親身感受所學所知,實現(xiàn)課堂內(nèi)外知識的融會貫通,增加學生對集體生活方式和社會公共道德的體驗,培養(yǎng)學生的自理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根據(jù)安徽省教育廳《關于開展中小學生研學旅行試點工作的通知》的精神以及合肥市教育局《合肥市中小學生研學旅行課程方案(試行)》的要求,我校于2016年3月30日至4月1日,認真組織高一年級1700多名學生,分七條線路開展研學旅行活動。一直以來,合肥一六八中學的研學旅行活動受到廣泛關注,取得良好的效果。學校上下集思廣益,深化對研學旅行工作的認識,積極推進研學旅行課程化管理。
“沒有分數(shù)過不了今天,僅有分數(shù)過不了明天?!币恢币詠恚戏室涣酥袑W秉承先進的辦學理念,積極擯棄唯分數(shù)論,遵循教育教學規(guī)律,始終堅持開放辦學,引領學生全面發(fā)展。學校旗幟鮮明地提出“一切活動皆課程”的課程理念,大力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著力培養(yǎng)具有“國際視野、平民情懷、愛生活、能自治、懂合作、會學習、善思辨、求真理”的時代英才。
針對研學旅行活動,學校首先明確研學旅行不是旅游,而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進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是一門密切聯(lián)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實際、品味自然、體悟社會的必修實踐性課程,學生在整個活動中應研有所悟、學有所思、旅有所聞、行有所得。
開放性。學校從校本實際出發(fā),從學情出發(fā),堅持以學生為主,開放對研學旅行線路的選擇探討,開放對研學活動結果的多元評價,充分利用校內(nèi)外資源體現(xiàn)目標的多元性、內(nèi)容的廣泛性、時間空間的廣域性,最終確定了紹興烏鎮(zhèn)、蘇州揚州、曲阜棗莊、洛陽開封、徽州龍川、武漢咸寧、杭州嘉興七條線路。
整合性。各班級確定研學路線后,在師生共同努力下,以研學旅行資源為基礎,結合學生自身認知能力,整合開發(fā),制作研學方案,形成課程內(nèi)容,確保課程的時效性與教育性。
體驗性。學校堅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切實把每一位學生都放在心上。無論是尋找靈山秀水,還是品味園林文化,無論是領略國學精髓,還是探尋紅色圣地,學校都積極突出實踐,注重體驗,變灌輸性的課堂教學為體驗性的生活教學。
生活性。學校堅持把“愛生活”作為培養(yǎng)學生的目標之一。在研學過程中,學校著眼于生活實際,把學生從最簡單熟悉的生活層面引領到更加廣闊的社會生活舞臺,讓他們貼近社會,感知生活。
統(tǒng)籌部署。學校本著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嚴實精細、全員參與的原則,制定細致周全的實施方案,進行嚴謹完善的過程管控。由政教處牽頭制定詳細的《研學旅行操作手冊》,學校召開專項工作會議,對研學旅行進行部署,印發(fā)《致家長的一封信》,告知家長研學旅行的目的、意義和注意事項等。學生在自愿的基礎上,經(jīng)家長簽字同意后,在班主任處報名申請,班主任審核確認后,將名單匯總至年級部。出發(fā)前,由年級主任召開電視會議,再做統(tǒng)一要求。
成立組織。成立以校黨委書記、校長為組長的研學旅行領導小組。精心安排常務副校長或中層領導作為領隊,承擔學生管理及安全保障,負責計劃、統(tǒng)籌、協(xié)調(diào)、保障等工作。
考察精選旅行社。學校通過招標的方式公開、公正選擇旅行社,成立議標小組,不以最低價中標,而是重信譽、重資質(zhì)。對中標的七家旅行社(每家旅行社負責一條研學線路)提出車輛、食宿、產(chǎn)品(學習資源)等方面的具體要求。
開設研學旅行講座。研學前,學校會安排每條線路一名教師開設專題講座,講解當?shù)氐淖匀伙L光、人文習俗及歷史文化等相關內(nèi)容,指導研究學習方法。學生作為課程主體需做好課程選擇,分組制定研學旅行方案(課程預習),參與課程學習、作業(yè)提交、評優(yōu)和學分認定等。
強化過程管理。研學中,扎實做好各項安全工作。學校領導對旅行社服務承諾進行全程監(jiān)督,老師和導游全程跟團,不缺位,每車至少安排一名班主任老師、一名任課教師和一名導游,確保安全。班主任和任課老師按照操作規(guī)程負責整個課程實施和評價(60個小時的一堂大課)。對學生則進行全程管控,以課程的標準要求學生。
課程化管理的最后環(huán)節(jié)必須完善總結評比表彰工作。合肥一六八中學以課程推進,用學分管理,采用多元式、發(fā)展性評價。研學結束后會進行研學旅行方案設計評比、研學攝影作品評比、研學征文(詩歌)評比、研學旅行先進個人及優(yōu)秀班級評比等,評選出的優(yōu)秀作品會在全校進行展示,對先進個人及優(yōu)秀班級予以表彰,優(yōu)秀作品(方案設計、征文、詩歌)會結集出刊。年級部、政教處、各旅行社寫出研學旅行工作總結,以便第二年進一步完善。
收獲。以游促學,還學生一個體驗和發(fā)現(xiàn)的空間。研學旅行使全體師生體驗到一種別樣的課堂,給全體師生帶來一種創(chuàng)造和發(fā)現(xiàn)真善美的機會,也讓全體師生培育出一種平時難以體會和獲得的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偉大情懷。事實上,學生在研學旅行實踐課程中所獲得的課程價值遠遠大于我們對開設課程時的價值預設。
為了更好地進行德育滲透,研學結束后,學校組織七條線路的老師們開發(fā)了“研學”系列校本微課程。校本微課程是校本課程的有力補充,為學生個性與特長發(fā)展提供推力與平臺,深受學生喜愛,成為學生爭相報名的明星課程。
思考。要切實轉變教育觀念,切實貫徹落實新課程理念,著眼于學生終身可持續(xù)發(fā)展。學校教育不僅要彌補家庭教育的不足,更要尊重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更應著眼于民族和國家的未來。研學旅行能拓寬學生視野,培養(yǎng)學生探究意識和實踐能力,使學生受益終身。
做好安全預案,嚴格執(zhí)行各項操作規(guī)程,防止一切安全隱患,杜絕任何安全事故發(fā)生,這一點是可以做到的??茖W嚴謹?shù)闹\劃,嚴實精細的實施,可以確保研學旅行活動有序、有效、安全開展。
課程資源的開發(fā)需要系統(tǒng)性和科學性的思考。影響研學旅行課程資源的因素很多,歸結起來,主要是時空兩大要素。這些瓶頸的突破,需要操作的智慧和觀念的更新,不因近以熟而無視,也不因遠以生而無助。
合肥一六八中學經(jīng)不斷探索,整體構建了研學旅行活動課程化,逐步形成了校本化實施的課程體系。讀萬卷書,海納百川;悟書中道,明理益智;行萬里路,學以致用。研學啟悟,課程育人。一種凝聚著學校辦學理念的課程文化,正以一種潤物無聲的內(nèi)涵力量,引導全體一六八人向著碧波更深處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