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萍
摘要:留守兒童,顧名思義,是父母其中一方或雙方都外出到外地勞作,而被留在農(nóng)村,甚至于不在父母身邊的城市里的留守兒童。他們一般與父母中的一方、隔代長輩、家族親戚乃至父母朋友一起生活。學校作為一個教育啟蒙的殿堂,對于留守兒童的認識論和世界觀的養(yǎng)成起著重要作用,而身為和留守兒童直接接觸最多的班主任則是其中的關鍵人物。
關鍵字:留守兒童 ;關愛 ;班主任
【中圖分類號】G635.1
引言:由于隔代長輩一般對留守兒童采取溺愛的教育方式,而且爺爺奶奶外婆外公的思想觀念都過于保守,兒童正處于思想成長期,觀念新潮喜歡追逐潮流,所以二者之間存在所謂的“代溝”。正是因為這種“代溝”的存在,留守兒童的心理和思想問題都難以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因此而釀成留守兒童轉(zhuǎn)變成了“問題兒童”。而解決此類問題的存在單靠留守兒童的長輩們是難以完成的,這就需要另外一種力量,也是對留守兒童認知塑造具有決定意義的學校來完成。
那么班主任又該如何做到為留守兒童撐起那片愛的天空呢?
1.解決生活的后顧之憂
外出打工的父母由于薪資較低,且長期打工回家頻率低,每個月的生活費都是仔細計算然后通過郵寄等方式將錢送到家里。
由于留守兒童處于生理和心理共同成長的階段,每天的伙食,不斷變大的衣服尺碼和鞋子尺碼,許多東西疊加在一起很可能會超出父母所給予的生活費。
這時候就需要班主任秉持著留守兒童就是自己的留守兒童的心,無私奉獻,雪中送炭,不求回報,只是為了留守兒童的將來。2013年4月,我所帶的183班有一名叫小勇的學生,學習成績不錯,可是近來發(fā)現(xiàn)他總是悶悶不樂,后來通過交談才知道他是因為交不起中考報名費。知道事情的原委后,作為班主任的我毫不猶豫地幫他交了有關費用并囑咐他要好好學習,全心全意地投入中考復習中,以優(yōu)異的成績回報老師和家長,終于不負眾望,他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了當?shù)匾凰攸c高中。
班主任給留守兒童關愛,留守兒童也會無形中更喜歡班主任,甚至受到班主任的影響,學生更愛學習和更加懂得感恩了。
2.關注留守兒童的學習成績
留守兒童只是他們的一種標簽,但他們更是學生。既然是學生,成績就是他們學習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而且成績也往往是他們心理郁結(jié)的重點。這就要求班主任關注留守兒童的學習成績,退步時給予鼓勵告訴她們,進步時給予獎勵。當然,對于成績的關注不可過度,畢竟學校不僅僅是需要成績的地方,更是要教育學生如何成長如何成人,如果因為成績而對學生造成心理負擔,那就適得其反得不償失了。
3.關注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成長
一個健全的人格,是身體和心理相輔相成互相依賴的。在教育留守兒童的時候,也要注意從心理活動、道德情操、審美情趣的教育。積極與留守兒童進行心理健康溝通教育,防止小的心理問題而鑄成一個問題兒童。不過心理問題大多都是陰性的,又該如何做到防微杜漸呢?
1.性格孤僻內(nèi)向.由于長期遠離父母關愛,和長輩親屬或者父母朋友多有親疏感,因此留守兒童在遇到問的時候通常會選擇沉默不語,久而久之抑郁成性,因此而出現(xiàn)性格孤僻內(nèi)向的現(xiàn)象。
2.存在過度自卑感.兒童時期也是存在攀比心理的,留守兒童父母不在身邊而感到失去依靠和無助,相對于其他有父母照顧的兒童,更容易產(chǎn)生自卑心理,更有甚者直接喪失上進,自暴自棄,自甘墮落。
3.產(chǎn)生對長輩的逆反心理.由于爺爺奶奶錯誤的教育方式,以過度溺愛來以期培養(yǎng)一個德智體美的留守兒童,是完全不可能的。而再加上二者在世界觀和方法論上的不同,更容易產(chǎn)生分歧,而爺爺奶奶難以及時糾正,因此留守兒童容易產(chǎn)生對爺爺奶奶的逆反心理,進而擴大到所有長輩的逆反心理。
4.對其他人產(chǎn)生仇視心態(tài).因為父母長期外出勞作,而且掙取的只是微薄的收入,因此留守兒童會產(chǎn)生自己的父母不如別人,這種心理一旦產(chǎn)生就很難根除,而且長期積郁的話,甚至會導致對比自己家境優(yōu)越的同齡人產(chǎn)生仇視心態(tài),久而久之甚至會做出危害社會安全的事件。
所以這就需要班主任加強對留守兒童的心理開導和教育工作,總得來說共有以下幾點做法:①利用周末或者課業(yè)之余組織留守兒童觀看正能量的青春電影,教導他們?nèi)绾握_處理青春期乃至兒童期的心理健康問題。②注意觀察留守兒童行為習慣,一旦發(fā)現(xiàn)留守兒童出現(xiàn)異常行為,要及時制止,并加以勸導。③鼓勵留守兒童多多參與學校的公共活動,積極培養(yǎng)自己的興趣愛好。④不定期進行家訪,做到家校聯(lián)動,時時把握留守兒童的心理動向,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以防心理問題的惡化⑤定期與留守兒童父母進行溝通,適當給予留守兒童以必要的幫助。
讓學校和家庭共同協(xié)作,為留守兒童搭建一座風雨無阻、溫馨適宜的美麗家園。
4.正確的教導留守兒童
一件事情不僅需要早發(fā)現(xiàn),更需要早解決,將釀成苦果的種子消滅在萌芽期。但是由于留守兒童們的心智發(fā)育情況不同,家庭環(huán)境也不一樣,所以要求我們對癥下藥,針對不同的情況因人而異,切勿使用暴力和體罰,那樣只會適得其反。
①如果留守兒童說謊,欺瞞家長和班主任怎么辦?切勿采取辱罵和毆打的方式,而更需要輕聲細語詢問留守兒童撒謊的原因,及時告訴他撒謊的后果,并勸導以后不要撒謊。
②留守兒童之間爆發(fā)沖突,并造成一定的損傷怎么辦?注意不要區(qū)分誰對誰錯,這樣只會加深雙方的隔閡,更不利于留守兒童之間的團結(jié)。而是要同時開導雙方,分析打架的壞處,讓二人冰釋前嫌快樂相處。
③留守兒童心情低落想念父母,這種時候就需要班主任付出自己的父愛(母愛),讓他(她)感受到這個世界上處處充滿愛,條件允許可以讓留守兒童和父母進行視頻通話,或者撥打電話,調(diào)解留守兒童低落的心情。
④留守兒童進步的時候要加以大力鼓勵,比如獎勵一句話“很好,祝賀你取得如此大的進步,期待你下次更進一步!”短短的一句話就可能清除留守兒童內(nèi)心的心理陰影,并讓他更有動力再進一步。
5.建立家校聯(lián)系機制
教育留守兒童從來不是學校單方面的事情,需要家校聯(lián)系,共同用力,才能搭建起留守兒童成長的堅強后盾。
作為一名當代學校的班主任,就應該牢固樹立留守兒童就是自己的親兒女,不管他們遇到什么問題,自己力所能及之內(nèi)的都可以幫助解決,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留守兒童撐起一片愛的天空。
【參考文獻】
《農(nóng)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基本缺失的問題及對策》-蔣平 - 《理論觀察》 - 2005
《不同留守類型兒童心理健康狀況比較》
黃艷蘋,李玲 -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 2007
《農(nóng)村留守兒童心理發(fā)展問題及策略思考》曹加平 - 《教育科學論壇》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