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
摘要: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挖掘歷史故事的教育價值,借助歷史故事的趣味性,豐富歷史教學內容,以此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興趣,提高歷史教學有效性,本文從幾個方面對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進行幾點分析。
關鍵詞:歷史故事;初中;運用
G633.51
在初中階段,很多學生都會覺得歷史課程枯燥乏味,學習積極性也不高。而充分利用歷史故事,展現(xiàn)我國歷史的魅力,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完成歷史教學任務,最終,推動我國初中歷史教學的整體發(fā)展。
一、導入:故事教學,激發(fā)興趣
故事教學顧名思義就是通過講故事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學習,然而,講故事的方式有很多種,可以是老師自己講讓學生聽,聽過之后發(fā)表感想,還可以是通過老師和同學一起閱讀一些東西或者看一些影視作品,然后各自講出這個故事,還有就是老師給學生布置內容,讓同學自己搜集關于這個內容的素材,然后整合起來作為故事講出來,老師講故事的教學方式要有所注意,對于一些歷史故事不要講的太乏味,還可以適當?shù)膶σ恍狳c時事加以整改為學生們講述,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對課本上的東西有所學,還可以了解一些熱點民生話題,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考能力,同時有些眾所周知的故事,應該讓學生來講,這樣一方面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另一方面鍛煉學生對故事情節(jié)的掌控能力。
如:《明清專制集權的加強》故事教學片斷。師:同學們一定看過很多電視劇,那你們知道哪些電視劇是清朝的么?生1:有《甄嬛傳》《鐵齒銅牙紀曉嵐》《宰相劉羅鍋》生2:還有《步步驚心》《康熙王朝》。生3:我曾經看過名人傳,講的是年羹堯,就是《甄嬛傳》里華妃娘娘的哥哥,他是歷史上有名的武將,但是結局不是很好,因為他想要的東西太多。師:下面我給同學們講一個明代的故事,這個人是監(jiān)察御史名叫袁凱,有一次朱元璋派了一個工作給他,把處決人犯的名單交給太子朱標,太子看見處決名單時覺得上面的人太多,主張從寬處理,他就讓袁凱去和朱元璋說,袁凱將朱標的想法轉告給朱元璋,朱元璋問袁凱,我和太子的意見不同,你覺得誰的對呀?袁凱左右為難,最后說皇上也沒錯,太子也沒錯,皇上殺人是為了維持法紀,太子放人是發(fā)善心。朱元璋聽后大怒,斥責袁凱,把他趕了出去,回到家中決定裝病,朱元璋不相信他是真的生病了,就派當時的檢校去查看袁凱的情況,說到這里,大家知道檢校是做什么的嗎?生1:和現(xiàn)在的狗仔隊差不多吧?生2:是不是間諜呀,奸細?師:差不多吧,他們是一個群體,專門窺探人家的隱私,那為什么會有這個群體的存在呢?如果同學們想知道那就請同學們看《明清專制集權的加強》吧。
上課之前的這種小故事會吸引學生的目光,為接下來的課程有所鋪墊,但是這時候講的故事的真實性和可靠性要有,否則將會使學生對真正的歷史理解有偏差。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也有機會正確的看待歷史,了解歷史,正視歷史。
二、課中:故事教學,突破難點
課中歷史教學時,要選擇一些可靠的教科書,從中摘取一些篇幅小但是內容豐富的故事,這樣既可以保證故事對學生的歷史學習有所幫助還可以保證故事的真實性。同時要根據(jù)課程的需要去講解一些有意義的故事。如講“三顧茅廬”,可增加介紹《隆中對》以加深學生對三國鼎立局而形成的認識。這時,就需要老師多多上心,要根據(jù)課程的需要選取不同的故事來為學生們講授,根據(jù)不同年級的需要和學生的理解程度不同,選取不同的文章。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還可以彌補一些在書本課程中缺少的東西。
如《中華民族的抗日戰(zhàn)爭》單元教學片斷。展臺投影:出示圖片(圖片上是一位軍人與一個小女孩的合影)師:同學們知道照片上的都是誰么嗎?生1:軍人是聶榮臻將軍,小女孩是日本的小姑娘,叫什么忘記了生2:這是在小學時學過的一個人物故事。師:能給大家說說這個故事的大概內容么?生:這個故事是發(fā)生在抗日戰(zhàn)爭中,再一次戰(zhàn)斗結束后,戰(zhàn)士們發(fā)現(xiàn)了兩個小女孩,這兩個孩子的父母都不在身邊,據(jù)說是在戰(zhàn)爭中死了,聶榮臻將軍撫養(yǎng)了這兩個孩子,最后將他們送回了自己的國家日本。師:聽了這個故事,你們有什么感受?生1:戰(zhàn)爭真的太可怕了,破壞了多少無辜的家庭啊生2:在戰(zhàn)爭中才能真正看出一個人的品質生3:遠離戰(zhàn)爭是我們大家所希望的。再如,“列強的侵略和中國人民的抗爭”單元中《鴉片戰(zhàn)爭》故事教學片斷。師:在開始鴉片戰(zhàn)爭兩年左右時,道光帝有一次問道:“英吉利是否與俄羅斯接壤”、“英吉利地方周圍幾許”等問題,從這個故事中,你可以看出什么?生1:道光皇帝還真的是地理知識懂得少呀生2:這就是為什么從小平同志開始就要改革開放,這不改革開放也不行呀。
在教學過程中穿插故事,既能活躍課堂氣氛,又能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例如初中歷史教材中提到的鴉片戰(zhàn)爭,這不僅是要讓學生明白鴉片戰(zhàn)爭的起源、發(fā)展和原因,還要明白一些政治、時事上的原因,借助道光帝的這個故事就會吸引學生的更多的興趣,也會使學生更加主動地想去學習歷史,了解歷史。
三、復習:用故事,訓練解題
復習時,可以利用歷史故事命題,提高學生解題技巧,因為復習時間緊,任務重,如果是中考復習壓力更大,也沒有精力編演歷史故事了。教師在這個時候應把學生在課內和課外閱讀過的歷史故事巧妙地運用到試卷命題上,這對啟迪學生思維,提高解題大有好處。如有一位教師把“岳飛抗金”的歷史故事編成試題:“秦檜禍國殃民遺臭萬年眾口譴斥;岳飛精忠報國名揚天下百姓頌揚。”1.參考文獻
根據(jù)所學知識寫出與對聯(lián)相關的歷史事件。2.談談你對聯(lián)中岳飛和秦檜兩個歷史人物的看法。由于題目運用了學生非常熟悉的歷史故事,學生感覺很親切,答題時也有話可說。
四、結束語
本文對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中的應用進行了具體研究和分析,旨在為我國初中歷史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議、參考,為初中歷史教學改革進一份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苗登.初中歷史教學中素質教育之我見[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11(S1)
[2]錢鈞.初中歷史教學語言的設計新探[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