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廷蘭
摘要:閱讀課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部分,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是高中英語教學的目的和任務。本文主要探討了現(xiàn)行高中英語閱讀課教學的現(xiàn)狀及存在問題,影響學生閱讀能力的原因以及從中得到的教學啟示。
關鍵詞:閱讀技巧;閱讀計劃;閱讀效果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08-0120
高中英語課外閱讀是英語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英語教學的促進作用不可小視。英語界名家黃源深說:“學習英語需要大量閱讀。英語學得好的人,一般說來,都讀過相當數(shù)量的書;反之,也只有讀得比較多的人,才能真正學好英語”。因此,我們英語教師應該落實英語課外閱讀。以下為筆者的教學體驗,愿與各位同仁分享。
一、傳授閱讀技巧
新課程標準對高中閱讀教學的目標做了明確的分級定位:其中“能通過上下文和句子結構猜測詞義”(六級/2000);能通過文章的線索進行推理(七級/3000);能通過分析結構理解長句和難句(八級/4000)。新課程標準對提高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一一做出了相應的要求。因此,閱讀理解的過程,既是對語篇提供的信息促使學生調動所學詞匯進行系統(tǒng)歸納和概括的過程、又是激活學生大腦細胞充分挖掘閱讀材料內涵和正確使用閱讀策略能力的過程,同時更是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和推理能力的過程。閱讀技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閱讀效率,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善于創(chuàng)造條件,不斷點撥閱讀技巧以提高閱讀效率。學生良好的閱讀技巧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猜詞、略讀、掃讀、分清文章的事實和觀點、推理判斷、預測下文、理解大意、了解重點細節(jié)、理解文章結構、理解圖表信息、理解指代關系、理解邏輯關系、理解作者意圖、評價閱讀內容等。另外,教師還要指明不同文體的不同閱讀技巧,讓學生在具體讀書活動中做到有的放矢,“對癥下藥”。
閱讀是積極主動的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的過程,也是一種較為復雜的智力活動。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充分利用有效的教學策略體會和感知文字傳遞的信息、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實踐證明,采用師生平等互動和生生互動的教學方法、更有利于促進學生積極思維、同時也有助于提高其語言分析和推理能力。同時,告訴學生需要注意的是閱讀不同體裁的文章應采用不同的閱讀策略、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借助語法分析文章中句與句之間的關系,才是正確理解所讀語言材料、獲取文章信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反之,脫離句法的分析是膚淺的,由此造成的理解的偏差也往往是不可避免的。在英語閱讀文章中,結構復雜的復合句、并列句、長句和難句不乏其例。例如,“We even have different words for some foods, meat in particular, depending on whether it is still out in the fields or at home ready to cook ,which shows the fact that the Saxon peasants were doing the farming, while the upper class Normans were doing most of the eating. ”其中含有四個復合句、一個非謂語動詞和一個形容詞短語。在平時閱讀訓練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這類長句子進行語法結構分析,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又能增強學生的理解深度。
二、制定閱讀計劃
閱讀計劃有學科總計劃和個人計劃。學科總計劃只反映一個學期本學科總的閱讀目標和任務,不必精細化;相比之下,個人計劃顯得更為重要,它一定要做得精細、具體,并完全符合學生的能力水平??煞秩沼媱潯⒅苡媱?、月計劃和學期計劃。因學生能力差異客觀存在,對部分學生可放寬要求,只求點滴進步。在有計劃的前提下,要給學生布置短作業(yè)(1至7天內完成)和長作業(yè)(7天以上完成)。
課外閱讀計劃表可以由學生個人、教師、科代表保管,也可以在征得學生同意的前提下放在班級公共檔案夾里或張貼在教室的墻上,以公開的方式,讓學生之間相互督促,以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共同提高,達到預期目的。
在學生制定閱讀計劃的過程中,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特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量體裁衣,在閱讀的內容和方式上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選擇權,讓學生制定:“具個性特征的學習計劃”。
三、檢查評估閱讀效果
對閱讀效果的定期或隨機檢查評估是課外閱讀能否長期有效延續(xù)進行的保障。據(jù)了解,很多教師指導學生英語課外閱讀的開局不錯,但由于檢查評估環(huán)節(jié)不力致使課外閱讀流于形式,失去效果。具體評估方法可以是如下形式:
1. 口頭匯報:適于每日進行的短作業(yè)的檢查。教師可在每節(jié)課上抽出1到2分鐘時間對閱讀篇目的大意、文體、結構、人物、細節(jié)、事件等某個方面進行問答,從而檢查和督促學生的課外閱讀。
2. 讀書筆記:適于長作業(yè)和短作業(yè),用于各種閱讀篇目。剛開始時教師對學生就下達做讀書筆記的任務,要求學生標清摘錄的出處,摘錄內容涉及生詞短語、精彩句子和習慣用法等??梢恢芑騼芍苁战粰z查,也可隨堂抽查。
3. 讀書心得及評論:適于長作業(yè),用于小說類書籍。學生每讀完一部小說要求他們寫讀書心得體會或評論,學生需一月上交一次并接受檢查。
4. 學習成果展:適于長作業(yè)和短作業(yè)。每學期可進行一到兩次學習成果展,屆時每位學生要呈現(xiàn)自己課外閱讀的成果,如讀書筆記、讀書心得以及其他形式的成果等。通過展覽,由學生投票選出優(yōu)秀成果并表彰獎勵。這種做法可有效地防止少數(shù)學生的偷懶行為,也可激勵學生積極參與閱讀。
5. 營造閱讀氛圍:良好的讀書氛圍對學生會產生巨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教師可組織籌辦讀書競賽、讀書座談會、英語角、讀書角、英語讀書報告會、讀書心得交流會、美文賞析會、問題討論會等,也可做短劇表演、配樂朗誦、名篇誦讀、專欄展示、我最愛的格言宣講等。這種活動可進一步讓學生對文章進行鑒賞,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總之,英語閱讀不但要訓練學生讀懂文章的主旨大意,而且要依據(jù)語篇情景上下文正確理解句子的意義和詞匯的確切含義。唯有這樣,在閱讀教學中才能做到既傳授語言基礎知識,又能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雙重教學目標。
(作者單位:甘肅省臨夏市臨夏中學 73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