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澤洲
摘要: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初中物理教育已不再局限于傳統(tǒng)的“唯分數(shù)論”式的教學,而是更關(guān)注學生的物理知識和物理思維、質(zhì)疑、探究精神和調(diào)查、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在初中物理課堂中,問題導學模式的應(yīng)用尤為重要。
關(guān)鍵詞:問題導學;初中物理教學;應(yīng)用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08-0087
一、前言
問題導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以“問題”為核心貫穿整個教學流程的教學模式。問題導學強調(diào)學生的主體、教師的主導地位,鼓勵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學習、探究性學習,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得到了各科教師的普遍重視。問題導學運用于初中物理教學,可以改善課堂氛圍,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潛能,主動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提高初中生的綜合素質(zhì)。
二、問題導學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yīng)用
1. 初中物理備課中運用問題導學,能夠確保教學的高效
初中物理教學知識點零散繁雜,為了在短短40分鐘的課堂上獲得高效教學,物理教師通常要做細致的課前準備,將問題導學引入備課過程是較常用的方法:首先,教師充分研讀課本,自己先吃透目標課文到底講了什么?重點是什么?難點是什么?需要向?qū)W生講授哪些?通過哪種方式講授?可借助哪些教具?課堂要獲得什么效果?課后練習要如何安排?從整體教學流程上自己設(shè)問并作出準備。其次,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提問,設(shè)想學生可能感興趣的、必須要掌握的、會覺得枯燥空洞是哪些?并帶著相關(guān)問題進行課前準備和教案書寫。最后,教師利用問題導學的教學模式進行課前準備,可以快速理清課文內(nèi)容,析出重難點,抓住要害,利于將課堂準備的飽滿生動,提高教學效率。
2. 初中物理教學中運用問題導學,有利于提升教學質(zhì)量
(1)課前引入問題導入,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
為了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和分析解決問題,初中物理課堂開始前,物理教師要進行問題導入,激起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課文。例如,在學習九年級物理《比熱容》一課之前,教師先播放一段小短片,短片里陽光燦爛,天氣晴朗,兩個胖乎乎的小男孩光著腳丫在沙灘上玩耍,很快兩人便起了爭執(zhí),一個認為岸上更涼爽,一個認為到海里劃船更涼爽,爭執(zhí)沒有結(jié)果。播放完短片,教師提問:“同學們認為誰說的對呢?”。針對同學們的疑問和七嘴八舌的回答,教師告訴學生,“學習了這節(jié)課就知道了!”“為什么呢?”學生帶著疑問開始了一堂課。
(2)預習時引入問題導學,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問題導學強調(diào)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精神,所以在開始初中物理教學前,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和環(huán)境。自主學習主要體現(xiàn)在課堂預習上,因此,教師可在課前導入了問題后,讓學生帶著教師的問題和自己的疑問進行課文預習和思考,嘗試自己尋找答案。例如,在《比熱容》一課中,教師問“到底是岸上更涼爽還是劃船到海上更涼爽?”,帶著問題,學生開始預習,預習的時候?qū)W生能夠提前知道,原來是和比熱容有關(guān),進而學習比熱容是什么,影響比熱容的因素有哪些。但初中物理教師應(yīng)嚴格把握好預習的時間,將其控制在15min以內(nèi);在預習的過程中,教師應(yīng)起到引導的作用,并留給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時間,并讓學生記錄下不懂的知識點,留在下一環(huán)節(jié)解決。
(3)課中引入問題導學,有利于提升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
合作探究既發(fā)生在學生之間,也指學生和教師之間相互交流、共同合作,一起探討,解決問題。經(jīng)過對初中物理知識的預習后,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引導學生思考得出結(jié)論,讓學生掌握知識;而學生也可以通過向教師提問或遵從教師引導解決自己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再或者可以通過建立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以小組方式相互討論、交換意見,并尋找解決方案。例如,《比熱容》一課中,通過教學,教師已經(jīng)讓學生掌握了比熱容的概念,明白了白天的海水比沙子涼,傍晚的海水比沙子暖和,是因為水和沙子的比熱容不同造成的。那么,生活中因比熱容不同引起的現(xiàn)象還有哪些呢?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并舉手回答,積極獎勵回答正確的學生,糾正回答錯誤的學生。這種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而且也加深了學生對此物理知識的掌握程度。
(4)課后引入問題導學,有利于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
初中物理課堂上運用問題導學模式進行教學,總結(jié)升華是最重要的步驟??偨Y(jié)升華既可以讓出現(xiàn)在課堂上的問題有明確的解決方案或解決思路,又是將學生新吸收的知識進行訓練和內(nèi)化、加深理解、學以致用的重要一步。例如,在《比熱容》一課的學習中,通過課堂的學習和實驗,可以得出結(jié)論:烈日當空,到海里劃船要涼快些!因為和比熱容有關(guān)。比熱容是單位質(zhì)量的某種物質(zhì),溫度升高1℃所吸收的熱量,不同種類的物體的比熱容不同。水的比熱容比沙子大,溫度升高慢,降溫也慢,白天溫度高,沙灘上的沙子升溫快,所以踩起來燙腳,在海里劃船較涼快。這種將案例與概念相結(jié)合、由表象上升到事物本質(zhì)的教學,不僅能使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而且還有利于提升教學質(zhì)量。
三、結(jié)束語
問題導學是高效的教學方法,被普遍運用于初中物理教學中。在開展問題導學教學時,初中物理教師應(yīng)堅定以學生為主體,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課前利用問題導學來備課,課堂上運用問題導學進行教學,最終提升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 汪 斌.淺談問題導學在初中物理課堂中的應(yīng)用[J].時代教育,2015(22).
[2] 王紹榮.問題導學在初中物理自主學習教學中的應(yīng)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15).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qū)第八中學 3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