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麗都
摘要:英語閱讀能力是初中生英語學習的四項基本技能之一,英語閱讀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文剖析了七年級英語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了七年級英語閱讀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意義、并從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反面介紹了采取“合作學習”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策略。
關(guān)鍵詞:英語閱讀;課堂教學;合作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08-0041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是語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是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主要目的和任務(wù)之一,更是培養(yǎng)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七年級是英語閱讀教學的起始階段,學生的英語閱讀訓練就尤顯關(guān)鍵。必須通過有效的閱讀訓練來促進學生英語語言知識的掌握和運用能力的形成。
一、七年級英語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
1. 學生層面——知識儲備不夠
首先,語言知識不夠。七年級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一方面學生詞匯量太少,另一方面學生或?qū)ΜF(xiàn)階段的單詞掌握不好,在做閱讀材料時一旦碰到生詞,學生就不能通過上下文猜測意思。其次,語篇知識不夠。學生對句型結(jié)構(gòu)不理解,一旦碰到長句、難句或復合句時,因為無法把握句子的結(jié)構(gòu),或不能斷出句子意群,就很有可能出現(xiàn)雖能理解文章單詞卻不知文章大意。再次,文化知識不夠。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異,學生平常課外閱讀量較少,對西方文化知識了解不深入,導致語感不強,對文章所隱含的深層次的文化理解不夠,遇到要概括文章中心和題目大意,通常就拿不準。
2. 教師層面——教學模式單一
傳統(tǒng)的閱讀課教學的模式是:教單詞——解釋課文——講解語法——朗讀課文——練習鞏固。這一教學模式很顯然是以教師為中心,而忽略了學生的參與過程。其實,閱讀的過程比閱讀的結(jié)果更重要。閱讀課的最終目的是通過閱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獲取文字信息的能力和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只靠教師的講授,學生是無法真正體會到閱讀技巧的。再加上閱讀題材廣泛、信息量大,傳統(tǒng)的授課模式往往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單調(diào),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對英語閱讀教學課的探索顯得越來越重要。合作學習主張通過學生對學習過程的主動參與,培養(yǎng)其自主意識、自主能力和自主習慣,鼓勵學生主動思考和主動探究。在英語閱讀課中可以嘗試運用合作學習,使教學生動化,讓學生在合作討論中領(lǐng)悟閱讀的過程,掌握閱讀技巧。
二、七年級英語閱讀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意義
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wù),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合作型閱讀教學以4至6人異質(zhì)組成的同質(zhì)小組為單位,開展閱讀教學組織活動。它注重創(chuàng)設(shè)體驗成功的機會,激發(fā)學生參與熱情,鼓勵學生積極實踐,幫助學困生提升學習信心,促使學優(yōu)生提升閱讀能力。它旨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合作互助完成閱讀任務(wù),讓學生體驗閱讀的快樂,促進學生掌握閱讀技能,激發(fā)學生英語閱讀興趣,從而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閱讀能力,從而提高英語閱讀教學質(zhì)量。
三、七年級英語閱讀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應(yīng)用
1. 課前合作,旨在預設(shè)
學生是一個富有個性與特色的學習個體,由于經(jīng)驗積累,思維習慣,方法能力等各個方面的差異呈現(xiàn)出多樣性,通過合作學習,有利于學生之間互通有無、優(yōu)勢互補,把單一線型的教學流程改為多線型共存的教學流程。如,在詞匯、短語和課文相關(guān)的文化知識上,筆者采用了“制作詞匯思維導圖”“拓展相關(guān)話題詞匯”“收集相關(guān)文化知識”“明確文章主線”(作者、主題、觀點)等教學模式,讓合作小組展開活動。
(1)小組成員一起學習詞匯
如在教學七上Module 4 Healthy food 時,筆者設(shè)計了有關(guān)食物和飲料的詞匯墻的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完成。
實踐證明,合作小組成員通過思維導圖的模式學習詞匯,不僅能營造課堂學生合作學習的氣氛,而且還能激發(fā)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提高詞匯教學的效率。
(2)小組成員一起預習課文
教師針對課文設(shè)計一些明確文章主線的問題,讓合作小組通過預習一起探討有關(guān)課文的作者、主題及觀點。如在教學七下Module 4 Life in the future Unite2 時,合作小組一起探究文章主題及作者的觀點,使學生對將要學習的新課就能做到心中有數(shù),使聽課變得更有針對性,能夠抓得住課堂學習的重點和難點。這樣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增強他們的團結(jié)協(xié)作精神,而且能產(chǎn)生學習的成就感。
2. 課中合作,動態(tài)生成
英語課堂是學生發(fā)展的天地,英語學習的過程是學生享受教師服務(wù)的過程,是以動態(tài)生成的方式推進教學活動的過程。下面,筆者以七下Module 11 Body language這一閱讀課文為例,談?wù)勍ㄟ^小組合作,對閱讀教材采用的主要幾種教學方式:
(1)詞匯再現(xiàn)
筆者采用詞匯再現(xiàn)的方式,讓合作小組討論:personal 是由person 加后綴al組成, visitor 是由visit加后綴or組成 ,進一步理解personal 和visitor 的意義。由已學單詞arm 引申出短語arm in arm 中文是手挽手的意思等。
(2)文化理解
本閱讀課學習的是英美等國的見面禮儀,所以學生掌握一定的英美等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很必要。英語學習進入一定的階段,許多學生學習的障礙來自與對英美國家社會文化背景知識的了解程度。掌握一定的英語文化背景知識有助于提高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培養(yǎng)語感,排除漢語的干擾,提高理解的準確性。英語教學中恰當?shù)膶胛幕尘爸R,會幫助學生更好地理清文章上下文的邏輯關(guān)系。因此,在本課文的閱讀教學中,筆者注重導入文化內(nèi)容,介紹一些與閱讀材料有關(guān)的文化背景知識,讓學生充分了解中西文化的差異。因為民族、信仰的不同,往往有不同的習俗。交往中,熟悉并靈活運用習俗禮儀,不僅是對交往對象的理解和尊重,更能使對方對你留下深刻的良好印象,使交往效果事半功倍。
(3)分組問答
在課文教學活動中,筆者讓小組合作探究課文中的俄羅斯人、印度人、中東人、英國人、北美人、希臘人、新西蘭的毛利人、日本人等不同的見面禮儀,并進行分組回答,組與組之間開展競賽,看哪一組捕捉到的信息最多。
(4)信息轉(zhuǎn)換
讓學生根據(jù)提供的詞匯,就中國人、俄羅斯人、美國人、印度人、毛利人等不同的見面禮儀填寫下列表格:開展信息轉(zhuǎn)換活動。
(5)信息拼圖
課堂活動的最后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就書本上的圖片進行信息拼圖活動,就課文段落與圖片匹配,起到進一步鞏固課文的作用。
3. 課后合作,拓展延伸
課堂教學的延伸和拓展,是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能力的重要途徑,它有助于學生增長知識、開闊視野、發(fā)展智力和個性、展現(xiàn)才能。課后合作學習是課內(nèi)合作學習的補充和擴展。七年級的學生在學習方面對教師的依賴還沒能“斷奶”,往往是上完課、做完教師布置的書面作業(yè)后就無所事事了。而語言的學習需要記單詞、需要重復、需要運用,這些單靠課堂40分鐘是遠遠不夠的,這就需要教師很好地指導課后的學生合作學習活動。例如,筆者讓合作小組就下列教學模式:“原音重現(xiàn)”“強調(diào)朗讀”“詞匯拓展”(聚焦詞匯知識)“句型轉(zhuǎn)換”(聚焦語言知識)“短文改寫”(聚焦短文意義)等在午自修或早讀時間開展活動。
(1)利用多媒體在早讀時間讓學生模仿錄音朗讀課文,在午休時間,讓課代表打開多媒體讓學生盡量多聽錄音。
(2)在詞匯鞏固方面,筆者精選一些詞匯知識的練習,來進行詞匯拓展活動。
如:選擇單詞的正確形式填空。
William Shakespeare in 1564 in England. When he
at school he watching plays and he to be an actor. He school when he was 14 years old. When he was 18 he , and they three children. When he was 28 he to London and a theatre company. He a successful actor and writing plays. He at the Globe Theatre. William Shakespeare for 52 years. Finally, when he he was rich and successful.
(3)在語言知識方面,筆者挑選一些句型轉(zhuǎn)換的練習,讓學生開展活動。
(4)在進行理解短文意義方面,筆者設(shè)計一些短文改寫的活動,讓合作小組討論并與書寫成文。如在教學七下 Module 5 Shopping時,筆者提供一下信息,讓學生完成下面作文:根據(jù)你在Unit2中所學,談?wù)勀銓W(wǎng)購的看法。
總之,在七年級英語閱讀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式學習是英語教學的一種有效教學模式,也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措施。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究好奇心,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增強了學生的團隊意識,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精神,提高協(xié)作能力。當然,要使小組合作學習發(fā)揮出最大的功效,仍有賴于我們做更深一層的探討、嘗試和研究。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 陳 琳等.英語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 董新玉.初中英語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探析[J].教學研究,2013(8).
[4] 張建朝.新課程標準下的合作學習[J].數(shù)理化學習,2009(5).
[5] 外研版《(新標準)七年級下英語教師用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2.
(作者單位:浙江省海寧市南苑中學 31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