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運玲
3歲的美美在飄窗上玩耍,她原本是坐在飄窗上看圖畫書,不知何時自己站起來,想透過窗戶看外面的風(fēng)景。后來,她竟然趴到紗窗上往外看,誰料,不小心腳下一滑,跪倒在墊子上,上半身撲倒在紗窗上,紗窗被她往外撐出去一些。幸虧有紗窗護(hù)著,不然美美就有從窗口掉下去的大危險了。
當(dāng)時,美美爸爸正在她身后玩手機,見嚇了一跳趕緊伸手拉住了。隨即爸爸大聲斥責(zé)道:“跟你說過多少遍了,不準(zhǔn)到紗窗這邊玩,只能在里邊玩,這要掉下去就沒命了知道嗎?你知道有多少小朋友從窗子掉下去摔死的嗎?真是不知道危險!我讓你看看有多危險!”聽到爸爸的大聲斥責(zé),加上剛才摔倒受到的驚嚇,美美顯得更害怕了。她瞪大眼睛,無辜地看著惱怒中的爸爸。
爸爸說著,拉開紗窗,硬把美美抱到窗口,讓她探出頭去往窗下看。十幾層的樓層,就算成人一眼望下去也會暈眩,更何況是孩子。爸爸繼續(xù)教訓(xùn)她:“看到有多高了吧?這要一個東西掉下去,啪一下就摔碎了,別說人了,掉下去就沒命了。以后你還敢不敢爬到窗口這了?”美美嚇得哇哇大哭起來。我趕緊跑過去把美美摟過來,安慰孩子。之后我批評爸爸:“你嚇著孩子了你知道嗎?剛才她無意間在窗邊摔了一下,身體趴在紗窗上處于半懸空的狀態(tài),已經(jīng)受驚嚇了,你不僅言語上對她進(jìn)行恐嚇,還抱著她探出窗口往外看,你看看孩子眼里的恐懼,這不等于她受到了雙重驚嚇嗎?”
爸爸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有點過分,忙過來安慰美美:“沒事的美美,別怕,剛才爸爸在保護(hù)著你呢,不過以后可不要來窗口了,很危險,記住了嗎?”美美乖乖點點頭。
對孩子來說,好奇心使然,便什么都想嘗試,什么都想一探究竟,有時難免將自己置身于危險之中還不自知。對于一些家中存在的危險,家長要反復(fù)叮囑孩子別爬窗口、別翻越陽臺護(hù)欄等,并告訴他們哪些地方有危險。如今樓越建越高,幼兒墜落的事件也時有發(fā)生,家長在做好防護(hù)措施,提高看護(hù)意識的同時,也要提前給孩子灌輸這類安全意識。
但在教育過程中,要避免讓孩子受到雙重驚嚇。像美美爸爸那種做法無疑是不妥的,孩子本來就受到了驚嚇,如果第一時間不是安慰孩子,而是用過激的言論繼續(xù)陳述其行為的危險性,這無疑讓孩子的心靈受到第二次驚嚇。當(dāng)然,這并不是說孩子做了危險的事不去教育,而是要等孩子平靜下來后再給孩子講述之前行為的危險性,這樣才不至于讓孩子因為受到二次驚嚇而造成更嚴(yán)重的心理創(chuàng)傷。
因此提醒家長,窗口、陽臺的居家安全一定要防護(hù)到位,一定要將安全意識提前注入孩子的腦中和心中。當(dāng)孩子遇到危險時,先不要急于批評和恐嚇,應(yīng)該先安撫、呵護(hù)孩子受到驚嚇的心靈,切勿讓孩子受到“雙重驚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