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瑾 崔 巍 王 靜
(西安科技大學高新學院 710109)
混凝土質量及水泥品質探討
王 瑾 崔 巍 王 靜
(西安科技大學高新學院 710109)
隨著我國的建筑行業(yè)迅速發(fā)展,以及在建筑領域的改革如火如荼的進行,對建筑施工材料的質量控制就提高了要求。充分重視混凝土的質量,保障施工應用的質量,這些都是在具體工程中必須要做的工作。通過對混凝土的質量以及水泥品質的相關理論進行研究分析,就能進一步的深入到建筑應用材料的保障工作中去,提高整體應用材料質量。希望能通過此次理論研究,對保障混凝土的質量起到一定理論支持。
混凝土;質量;水泥品質
混凝土是由多種物質構成的,其中的水泥以及骨料和水等都是重要構成內容,只有充分重視水泥的品質,才能有效保障混凝土的質量。水泥和混凝土的質量控制就有著緊密關系,通過從理論層面加強混凝土和水泥的關系研究,就能更加深入的了解兩者間的關系。
1.1混凝土的構成
混凝土是混沌體系,也就是非線性體系?;炷敛牧系膽檬巧a建設的需要,從而推動了材料以及技術的發(fā)展,加上科學技術為其發(fā)展提供了有利條件?;炷恋念愋驮诋斍耙脖容^多,其中的預拌混凝土就是現代化的混凝土,減小了強度對水泥的依賴性,在流變性能上更加的突出,保證結構耐久性的要求日益加強[1]?,F代的混凝土是通過高效減水劑的大量使用,以及添加相應的礦物摻合料等進行綜合使用的,對于實用混凝土的強度范圍也比較寬,從C20到C80等?;炷梁退嗟膹姸戎g不再有線性的關系,如32.5的水泥就能配置C60的混凝土,但是配不出C20的混凝土。從混凝土的原材料方面來看,就有高強度的水泥,細度細,水熱化比較大,含堿量也比較大。還有高活性的摻合料,在自收縮和水化熱方面比較大,另外還有多樣化的外加劑。
1.2混凝土和水泥的基本關系
從傳統上來看,混凝土是按照強度來進行設計的,并對混凝土的質量最終標準就是按照強度。所以混凝土的生產者在對水泥的品質要求方面,也是按照著強度。強度比較高的水泥就被認為是質量也越高。我國在對水泥的標準制定過程中,前后經過了幾次修改。從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期開始,到九十年代初期開始實施,然后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進行了修改實施。在每次的修改方面都是和國際相接軌,從而對我國的水泥生產工藝水平進行提高,從整體上的品質進行提高。在進行標準制定以及修改過程中,沒有和水泥服務對象,也就是沒有和混凝土結構工程緊密聯系,沒有重視水泥品質對提高混凝土質量產生的影響[2]?;炷梁退嘀g的緊密關系是不言自明的,混凝土的主要組成材料就是水泥,所以水泥的品質就必然會直接影響混凝土的質量。
2.1混凝土質量判定誤區(qū)分析
混凝土是由多種元素構成的,這些元素當中的水泥就是最為基礎的,在將其和水以及骨料、外加劑等按照相應的比例進行攪拌均勻后,就能在工程中加以應用。在對混凝土的應用時在質量的有效控制方面就要加強重視。根據傳統對混凝土質量的控制標準,主要是結合混凝土的強度[3]。在混凝土混合料中水泥是比較基礎的應用材料,在對混凝土的生產使用方面,對水泥的品質就有著高要求,因為水泥的品質會直接影響混凝土的質量。如果對水泥的生產中,提高鋁酸三鈣以及水泥的細度和水泥早期強度,這樣也會提高水泥水熱化程度,這對早期混凝土的強度能得到有效加強,但是也比較容易造成開裂的質量問題存在。我國在對水泥的標準也實施了修改,但是沒有注重水泥品質對提高混凝土質量的影響,在對兩者之間的關系判斷上還存在著片面性,這些就不利于混凝土質量的準確判斷。
2.2水泥品質對混凝土質量的主要影響
水泥的品質對混凝土的質量產生的影響比較深遠,在多方面都會影響混凝土的質量。例如水泥礦物組成方面就會混凝土的影響比較大。不同類型的水泥在對混凝土的影響方面也是有著不同的。硅酸鹽水泥的礦物質組成主要有4種,在水化性質方面也有著不同,水泥中的占比也有著不同,這些對水泥的整體性質就會產生很大影響。如C3A元素就會對混凝土早期強度有著加強作用,而產生的水化熱的量就要比其他類型的水泥產生的水化熱高很多倍。并且比較容易造成混凝土表面產生裂縫問題,受到溫度影響會產生收縮裂縫[4]。我國的中上強度混凝土的實際使用中,采用的高效減水劑以及外加劑的應用使得C3A水化的速度有著加快,減水劑的吸附量也比較大,早強水泥C3A的含量就相對比較高,使得水泥和一般外加劑的適應性相對比較差,從而才會出現裂縫質量問題。
混合材料對混凝土的質量也有著諸多影響。水泥的生產中,摻入混合料就要結合混合料的品種科學選擇,這樣才能有助于改善水泥的性質,對混凝土和易性和外加劑適應性能產生不同效果。對于流動度損失比較大的混合料,和保水性關系等度有著緊密關系,通過搭配使用流動度損失小的混合料,這樣就能起到相互的彌補,能有效防止泌水離析的問題出現,對混凝土和易性就能有效提高,以及有助于外加劑的適應性[5]。對于其他材料的搭配使用也有著良好效果,在對粉煤灰,煤矸石等材料的應用方面,也能有效保障質量。在礦渣以及超級粉煤灰磨細熟料的時候加入,對水泥的品質就能得到有效改善,對混凝土的整體質量也能有效提高。
水泥的堿含量對混凝土的質量也會產生相應的影響,混凝土當中的堿含量通常是來自水泥以及外加劑,混凝土的堿骨料反應也要能及時性滿足足夠數量的活性骨料,和足夠多水分的供應。含堿量相對比較低就會對水泥以及外加劑的相容性加強,含堿量高就會使得水泥凝結時間縮短,對混凝土的流動性就會有效降低。同時水泥的含堿量也比較容易造成水泥的收縮開裂,以及混凝土出現結構性的劣化等。這些都會影響整體的混凝土質量。對此,美國的克羅里達也進行了相關實驗來加以證明,Blame用環(huán)形收縮測定儀測定水泥中含堿量對水泥開裂情況的的影響以及1996年相應水泥混凝土狀況,試驗中發(fā)現當當量在0. 6以下時對混凝土狀況有所改善,同時注意到了水泥的細度和可經受住550次凍融循環(huán),用粉磨的高堿水泥則經收不到已被次的凍融循環(huán)。從這些實驗就能夠發(fā)現,水泥的含堿量大小對混凝土質量產生的影響。
水泥的細度對混凝土的質量也有著影響。我國的多數水泥粉磨條件下,水泥磨的越細細顆粒就會就會越多,這對水泥的表面積就能有效提高,從而就提高了水泥的水化速度,在早期的強度能有效加強。對于粒徑是一微米下的顆粒不到一天就會完全水化,在后期的強度方面就很難得以保障。水化快的顆粒水化熱釋放的相對比較早,水化消耗混凝土的內部水分也比較快,這樣就比較容易引起自干燥收縮早的問題。在粗顆粒的減少下,對穩(wěn)定體積的未水化顆粒也能有效減少,從而就必然會影響混凝土的長期性能。在水泥比的面積方面有著增加的時候,在和相同高效減水劑適應度就會減弱,這對混凝土的耐久度也會造成影響。水泥的細度對混凝土的抗凍性以及抗裂性方面也會產生影響。
綜上所述,對于水泥的品質和混凝土的質量保障的研究分析能夠發(fā)現,水泥的品質對混凝土的質量影響是多方面的,只有充分重視這些層面的影響,才能真正在應用混凝土的時候保障其使用的質量。通過從理論層面對其進行的研究分析,希望能有助于對水泥品質和混凝土質量的更深認識。
[1]張大康.出廠水泥質量穩(wěn)定性要求[J]. 水泥. 2014(04)
[2]王杰.分別粉磨工藝的水泥性能[J]. 水泥. 2015(08)
[3]李志.水泥性能與粒度分布關系的數值分析與應用[J]. 水泥工程. 2014(02)
[4]王能.水泥堆積密度理論計算方法介紹[J]. 水泥. 2015(07)
[5]喬齡山.細粉材料顆粒特性、堆積密度和混凝土泌水性的新檢驗方法[J]. 水泥. 2016(05)
G322
B
1007-6344(2017)05-0349-01
鈦酸鉍鈉系無鉛壓電陶瓷固溶改性研究(編號KJ201704)基金項目:軸承轉子非線性動力學(編號KJ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