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恒盛路橋勘察設計有限公司 四川 攀枝花 617000)
探討道路改擴建的路線設計
張永洪
(四川恒盛路橋勘察設計有限公司 四川 攀枝花 617000)
因為我國的經濟水平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在不斷地提高,隨之對各種基礎設備設施的要求變得越來越高,作為基礎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道路,其直接限制了我國經濟的命脈——交通運輸業(yè)發(fā)展。主要是因為在很多城市中,因為其道路的等級未能達到一定標準,自身的通暢能力遠低于當前交通運輸?shù)囊?,所以嚴重的阻礙了交通運輸業(yè)的發(fā)展,進而限制了我國經濟的再度騰飛。這就涉及到道路改擴建的路線設計,道路路線設計需要在原有的道路基礎上開展,在進行道路改擴建的路線設計的過程中,不可以完全脫離原有的道路,但是也不可以對原來的道路產生完全的依賴,而是需要在原來的道路基礎上,對其進行提高路線等級拓寬路面設計,要確保做到認真的調查、在結合實際情況的基礎上,確保道路改擴建設計方案經濟合理。本文嘗試分析道路改擴建的路線設計方案,并且針對其中可能存在的諸多問題給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促進道路改擴建的路線設計能夠更加科學合理的發(fā)展。
道路路線;改擴建;路線設計;處理措施
對于交通運輸業(yè)而言,合理的道路路線設計非常重要,這就要求道路路線設計要做到科學合理,才能夠在促進該區(qū)域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當前很多道路已經遠不能滿足交通運輸?shù)男枨?,為了確保社會經濟可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確保道路的通暢,需要對道路改擴建工程高度重視。對于道路改擴建工程而言,除了能顯著地提高交通運輸?shù)男?,還可以解決當前普遍存在的交通運輸嚴重擁堵的現(xiàn)象。道路改擴建工作,與道路的重建相比較,明顯降低投資,提高了資金使用的經濟效益。
隨著道路的使用年限和交通量的增加,城市規(guī)劃、經濟的發(fā)展,原有的道路無法滿足交通發(fā)展的要求,需要對舊道路進行改擴建,道路的改擴建是在現(xiàn)有道路的基礎上進行,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方便人們的出行以及貨物的運輸。而且道路改擴建除了要盡量降低投資之外,更需要提高施工的效率;同時還要把道路沿線居民所受到的影響降到最低,設計施工最優(yōu)化。路線設計作為道路改擴建工程的核心環(huán)節(jié),其設計的質量好壞對整個改擴建工程建設的質量產生直接的影響,所以在實際的道路改擴建工程項目中,需要重點對道路改擴建的路線設計進行研究,科學合理的優(yōu)化設計,確保道路改擴建工程順利開展。
(一)大中型橋梁的影響
大中型橋梁作為交通樞紐,在道路改擴建中所占比例甚大。此外很多橋梁因為自身結構、承重等原因,無法滿足當前交通運輸需求,無法借助簡單維護手段達到目的,只能選擇放棄。所以一般而言,橋梁不被道路路線改擴建考慮到其中,如果橋梁自身的結構、承重以及標高都可以滿足改擴建后要求,則需要對其多指標檢測考核,在確保滿足標準后,針對橋梁自身寬度不足的問題,可以選擇對其進行加寬處理,也可以采用分離式路基的方式將其作為路基之一進行改擴建。
(二)城鎮(zhèn)的街道距離較短
因為舊道路路線設計時候,所考慮的是滿足當時的經濟形勢、交通量及車輛技術現(xiàn)狀,因此很多道路都是距離城鎮(zhèn)、村莊的距離較短的,但是當前快速發(fā)展的經濟使得城鎮(zhèn)規(guī)模不斷地擴大,原有的道路就嚴重阻礙制約了城鎮(zhèn)發(fā)展,對此,我們需要在結合鄉(xiāng)鎮(zhèn)的經濟發(fā)展規(guī)劃基礎上進行道路改擴建的路線設計,確保有利于城市鄉(xiāng)鎮(zhèn)的發(fā)展。
(三)存在大量的不良地質及路基病害問題
因為很多道路的存在時間較久,而且因為當時修建時缺乏專業(yè)的設備,施工技術較低,并且未能考慮到未來的發(fā)展前景,或者是當時自身經濟條件的限制,導致普遍不考慮道路的地質條件,使得出現(xiàn)較多路基病害的情況,不僅阻礙的交通運輸,也使得道路的維護較為困難。所以對于道路改擴建而言,存在著諸多的不良影響。
(四)舊道路的平面線型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小半徑曲線比較多,連續(xù)急彎比較普遍,曲線問直線長度不足或無直線,部分平曲線長度不足,小偏角曲線比較多,基本上未設置緩和曲線;縱坡大,路面窄。設計施工不規(guī)范,不能滿足改擴建的要求。
(五)實際案例
以某市為例,現(xiàn)公路經數(shù)十年使用,沿線城鎮(zhèn)鄉(xiāng)村分布密集。有的路段周邊小城鎮(zhèn)平均2-3公里左右一個,村莊間距平均約1公里。這些鄉(xiāng)村小城鎮(zhèn)的沿線分布情況對公路的路線指標造成嚴重的影響。有的一些道路投運已有多年,由受過去經濟、技術的制約,導致了這些道路多處于不良地質地段,路基病害時有發(fā)生。這些不良地質、路基病害地段嚴重影響了道路的使用效率。
道路改擴建工程影響因素較多,道路設計工作包含方案設計、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等,具體設計工作包含勘察測繪、道路選線、定線、放線、道路設計等工作。其影響因素及要求如下。
(一)借助調查等方式對各種基礎資料進行收集匯總
道路路線設計過程復雜,包含了調查和詳細論證對比等步驟,道路路線設計人員在接到任務后,就需要開始對相關的資料進行搜集和調查,以及相關的各種有用資料也都需要認真收集,諸如老路的車流向、交通量、交通特征等都需要收集,此外關于路基的使用情況、水文、地質以及地形等都需要認真收集。
(二)道路改擴建平面線型設計
運營安全和節(jié)約資金及資源是道路改擴建路線設計的基本要求。所以需要堅持安全第一和以人為本的原則,同時對原有的道路進行最大化的利用,要盡量減少新用地。充分利用舊有路基,特別是舊有的使用良好的、與新建公路荷載等級符合的橋梁和涵洞,對于不合理的路段,必須重新進行平面線型設計,直至調整至最佳結果。
進行道路改擴建的根本目的,是確保汽車能夠行駛的更加平穩(wěn)、舒適、高速和經濟。所以要盡量確保平面線形在結合當?shù)氐牡匦魏偷孛驳幕A上,可以更加連續(xù)、直接、均衡,順應周邊環(huán)境的地貌。在確保道路的路線可以與地形相適應,更加美觀和經濟合理的同時,還很好的保護了當?shù)氐纳鷳B(tài)環(huán)境。
設計時,當舊路曲線半徑小于極限最小半徑時,必須增大曲線半徑,但應考慮現(xiàn)場地形情況,但不能片面追求高指標而使路線偏離舊路過多,一般最小半徑的指標在困難路段可以適當突破。對于連續(xù)的同向曲線,有條件時可做成一個帶緩和曲線的圓曲線或大半徑單圓曲線,或是在地形情況允許時則設計成帶緩和曲線的復曲線的形式,并力求復曲線上不同的圓曲線半徑相差不過大,以使線形指標平穩(wěn)過渡。相鄰的反向曲線,當曲線間直線長度較短時,宜設計戚S型曲線,當設計成S型曲線困難時,則兩曲線之間至少應保留有長度不小于超高漸變段的直線段。
(三)對道路的縱斷面改擴建設計
在道路的改擴建中,其縱斷面設計較為復雜,所以為了能夠在設計過程中提高對于道路資源的利用效率,需要結合汽車動力性能、道路性質、等級、交通、當?shù)貧夂?、水文、地質、地形、土質等諸多因素,實現(xiàn)全面和均衡的考慮,一般道路改擴建路線設計,要秉承“寧填不挖”的原則。公路改擴建時,原有舊路的路基往往是沒有經過嚴格處理的,在車行荷載作用下表層部分被壓實,但表層以下,常存在濕軟地基,若縱斷面設計不考慮這個因素,施工時,可能會出現(xiàn)局部路段開挖后出現(xiàn)濕軟路基很難處理。改擴建公路結構上主要是為在舊有路基上加鋪基層和面層,因而在原有路基上適當?shù)奶钪苊饩植刻罘搅窟^大。其次,對于舊有的橋涵,如果確定要利用時,則在縱斷設計時作為控制縱坡的控制點,拉坡時應使設計線與橋面高程(橋面鋪裝后的高程)重合。另外,在設計時應適當注意平縱結合,平曲線包住豎曲線組合,豎曲線的長度應大于最小豎曲線長度。
(一)平面設計技術指標的選用
直線:國內一般建議直線長度宜小于等于40V-50V ( V—計算行車速度km/h)。因改建的道路通常為混合交通,司機一般不會因線性單調而疲勞,所以對長直線不作限制,但是直線線形也不宜太短,建議同向曲線間直線長度的最小值大于等于行車速度(km/h)的6倍為宜;反向曲線最小值大于等于行車速度2倍為宜。在改建道路時,直線長度應以規(guī)范為準。
圓曲線:圓曲線設置時應與銜接路段的平、縱線形要素相協(xié)調,使之構成連續(xù)、均衡的曲線線形,并避免小半徑圓曲線與陡坡相重合的線形,無法避免時,應與前后線形協(xié)調過渡。
主要包括圓曲線最小半徑和圓曲線最大半徑、圓曲線長度和平曲線長度。對于圓曲線的最小、最大半徑的設計,為最大可能使用原道路,設計半徑一般趨向于稍小,但也不能隨意設計。相鄰圓曲線半徑之差宜控制在1.5 倍左右,不應出現(xiàn)突變。極限最小半徑不得輕易采用,若地形特別困難,工程特別艱巨必須采用時,應進行技術經濟和安全性論證,并應注意與前后線形均衡協(xié)調;同時應采用交通工程設施配合,保證行車安全。
緩和曲線:緩和曲線長度設計受4方面影響。方向盤、離心加速度變化率、超高緩和率以及視覺和線形美學所需的長度。
兩反向曲線徑相銜接或插入的直線長度不足時,可采用回旋線將兩反向曲線連接組合為S 形曲線,
(二)縱斷面設計技術指標的選用
坡度、坡長:依據(jù)有關規(guī)范,路線的縱坡應盡量平緩,各級公路當陡坡的長度達到限制坡長時,應設置一段坡度不大于3%的緩和坡段,一般情況緩和坡段宜采用小于或等于2.5%的坡度,其長度應符合縱坡長度的規(guī)定。緩連續(xù)下坡過程盡量設置較長的緩坡;有條件時最好設置反坡。路線縱坡 i 與彎道超高橫坡或路拱橫坡ih 組合而成的坡度(合成坡度)應控制在適當?shù)姆秶鷥取?/p>
豎曲線半徑、長度:豎曲線的半徑通常由一般最小值、極限最小值以及滿足視距要求所需的最小值構成實際設計時,半徑通常會選擇大于一般最小值,而迫不得已時才會選擇極限值。
(三)橫斷面設計
應充分考慮實際地形、地貌進行。還應將美化、綠化及環(huán)保等要素考慮到。對于山嶺重丘地形地貌區(qū)的橫斷面進行設計時,則應依據(jù)實際地質對路塹路段兩側邊坡進行針對性的護面工作,土質邊坡以綠化防護為主。路基設計上,當?shù)孛嫫露染徲诼坊罘椒牌缕露葧r,可采用填方放坡;陡坡地段應該注意盡量不使用半填半挖的斷面,若遇到必須使用的情況,則可以采用路肩擋土墻或者路堤墻等的設計。在沿河路段若一側為陡壁高邊坡,開挖工程量較大,而且形成高邊坡不利邊坡穩(wěn)定,則可在不壓縮河道影響行洪的前提下修建下?lián)鯄Α;蛘咛钍返蹋龊梅啦?、防沖刷坡面防護設計。
因為經濟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導致人們對于道路要求越來越高,舊的道路路嚴重的制約了經濟和社會發(fā)展,所以急需對舊道路進行改擴建。道路改擴建過程中,路線設計作為道路改擴建工程的核心環(huán)節(jié),其設計的質量好壞對整個改擴建工程建設的質量產生直接的影響,所以在實際的改擴建道路過程中,需要重點對改擴建道路路線設計進行研究,確保所制定出來的設計方案科學合理。道路改擴建路線設計時,要收集全相關數(shù)據(jù)資料,充分的了解實際情況,認識項目的功能和作用,結合道路改擴建項目的特點與規(guī)律,并且嚴格按照相關的規(guī)范與標準對路線進行優(yōu)化,科學合理的設計。隨著相關的科學技術的水平在不斷的提高和技術進步,道路改擴建路線設計也會日臻完美,將來道路改擴建路線設計的方案會更加的科學合理,更好的促進經濟的發(fā)展,方便人們的出行。
[1]白皓.公路改擴建技術標準及指標應用研究[J].長安大學.2016(04)
[2]公路路線設計細則(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yè)推薦性標準 JTG/T D20-200X)
TU7
B
1007-6344(2017)06-009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