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靜
(四川文理學院 化學化工學院,四川 達州 635000)
有機化學實驗教學淺探
陳 靜
(四川文理學院 化學化工學院,四川 達州 635000)
針對有機化學實驗課程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操作情況,分別從教學內容、教學過程以及安全知識教育這三個方面對有機化學實驗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法進行了探討,旨在提高實驗課程的教學效果,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求。
有機化學實驗;教學內容;教學過程
有機化學實驗是化學、化工類專業(yè)大一或大二學生必修的基礎實驗課程,是對有機化學這門理論課程的鞏固和補充。主要內容包括實驗室安全知識,蒸餾和沸點的測定等基本操作實驗以及鹵代反應、脂化反應、生物堿的提取等常用有機化合物的制備實驗[1]。通過反復練習,使學生熟練掌握有機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能,并且能夠靈活運用學習到的技能知識解決有機合成當中的實際問題,根據要求獨立設計有機化合物的合成及分離提純方案,從而加深對有機化學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實踐[2]。為了提高有機化學實驗課程的教學效果,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考、獨立操作實驗的能力,養(yǎng)成科學、嚴謹的良好習慣,本文分別從教學內容、教學過程以及安全知識教育這三個方面進行了探討和總結。
有機化學實驗課程主要通過各種實驗現象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來觀察和了解有機化合物的性質以及相應的變化規(guī)律。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發(fā)現不少學生存在課前預習時間不夠,課堂效果比較差的情況,例如不清楚各種常用實驗儀器的名稱和使用方法、在儀器安裝或拆卸的過程中不小心將玻璃儀器打碎以及藥品取用過程中出現失誤從而導致實驗結果不理想。因此我們嚴格要求學生在課前進行實驗預習,了解實驗的整個流程,查閱各種試劑的物化常數,包括使用原料和產品的熔點、沸點、密度以及毒性和安全性等等。并且根據教材內容初步了解實驗的目的和要求,查閱實驗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項,并在此基礎上獨立完成預習報告[3]。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根據實際情況可以在每次實驗開始前引導學生簡單介紹實驗的基本步驟以及需要的主要儀器,了解實驗的預習情況,鍛煉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對于部分預習不充分的學生要及時進行批評教育,督促他們重新預習,達到要求后方可進行實驗,避免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出現重大失誤。另一方面教師根據教學大綱要求確定每次教學的重難點,在實驗開始前要對需要的藥品和儀器進行充分的準備,了解各種儀器的使用和安裝方法,確定所需試劑的實際用量,對實驗過程中的關鍵問題要做到心中有數,指導學生時才能有的放矢。
正式授課時教師對整個實驗過程要進行詳細的講解,演示如何使用常用有機玻璃儀器進行蒸餾、回流、萃取、洗滌和過濾的操作方法。通過課程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動手、觀察、想象和表達能力,使學生在實驗中逐步得到科學思維的訓練。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要求學生熟悉各種儀器的使用方法,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經過反復的練習能夠獨立的進行成套儀器的安裝和拆卸。同時安裝完成的儀器要嚴密和穩(wěn)妥,符合實驗要求,各接口處緊密相連,常壓裝置要與大氣相通,了解安裝與拆卸的順序相反。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少同學剛剛接觸到實驗室的各種玻璃儀器,動手能力比較弱,操作過程中出現失誤導致實驗結果不理想,進而對實驗課程失去信心。例如蒸餾和沸點的測定實驗中對溫度計的位置有具體要求,而實際操作中少部分學生將實驗裝置的溫度計水銀球插到蒸餾頭支管口上方或者支管口下方較低的位置。對于這一不恰當的地方教師要進行指正,說明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對于準確測定沸點的影響,讓學生及時的修改并且認識到如何準確的測定有機化合物的沸點,理解正確的儀器裝置才能得到理想的實驗結果,養(yǎng)成科學嚴謹的良好習慣。在實驗過程中對觀察到的現象要及時的記錄,特別是在乙烯和乙醚的制備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反應條件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在反應溫度超過170℃后主要產生是什么,在加熱過程中反應液顏色有什么變化。記錄下來的實驗現象與操作順序要相互對應,內容應當具體清楚,能夠根據實驗現象做出簡單合理的說明。實驗結束后,學生應當將使用過的儀器清洗干凈、擺放歸位,課后根據實驗結果按時完成實驗報告,對于實驗現象的描述和實驗數據的處理要真實、合理,不僅要求寫出主要反應方程式,而且能夠依據公式和實驗數據通過具體的計算過程得到實驗結論??傊?,通過實驗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動手、動腦,加強和鞏固理論基礎知識、具有實際的獨立實踐操作技能。另一方面,積極鼓勵學生開動腦筋,勇于創(chuàng)新,大膽嘗試,提出自己的見解。在講解實驗的過程中,可以對本類實驗的進展情況進行介紹,分析不同實驗方法的優(yōu)缺點,讓學生比較并設計合成路線,通過實際操作來觀察和探討其中的不同之處[4],了解現代有機化學學科的發(fā)展進程及其前沿動態(tài),在今后的學習生活當中逐步運用熟悉的理論知識解決合成當中的實際問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習的主動性。
在實驗課程當中,會出現個別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現象與教材描述的內容不相符或者僅得到少量的實驗產物。發(fā)現這種情況后,要及時引導學生檢查整個實驗裝置的安裝是否得當,實驗步驟是否準確無誤,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讓他們在課后查閱有機化學相關的書籍和資料找出實驗成敗的關鍵[5],并在實驗報告當中進行具體的說明。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少學生在剛開始時操作方面存在問題,例如重結晶實驗當中加入過量的活性炭,過濾后的濾液中還有少量的活性炭,沒有進行再次的過濾就直接抽濾,導致最終產物不純。實驗當中取用濃硫酸時不小心將微量的酸濺到自己的皮膚上,后來經過及時的清洗未出現其他問題。另外生物堿實驗操作過程當中由于酒精燈使用不當,引發(fā)附近其他小物品著火,其他同學發(fā)現后立即撲滅。因此在實驗教學開始之前必須對學生進行實驗室安全教育,讓學生了解各種危險情況的處理辦法[6],讓他們在實驗過程中遵守實驗室的各種安全守則,認真操作,必要時使用防護鏡等相關保護設備。另一方面,教師對于實驗當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注意事項要及時強調,讓學生清楚實驗的每個步驟,化學試劑的使用和注意方法等等。也會出現個別學生沒有帶實驗服,操作不認真的現象,教師要及時的進行批評教育,了解學生的想法,讓他們認識到學習有機化學實驗的重要性并能夠端正學習態(tài)度,養(yǎng)成細心、嚴謹的良好習慣。
結合上述情況,通過系統(tǒng)的有機化學實驗技能鍛煉,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動手和設計創(chuàng)新的能力,增強有機化學實驗課程的學習效果、開拓思維,為今后的畢業(yè)設計以及從事化學類相關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以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求。
[1] 曾和平,王 輝,李興奇,等.有機化學實驗[M].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社,2014.
[2] 王云俠,張世平,白銀娟,等. 淺探有機化學專業(yè)課程之間的關系[C]//北京大學.第十屆全國大學化學教學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出版社不詳],2009:308.
[3] 趙穎俊.有機化學實驗指導淺探[J].新課程研究:高等教育,2011(4):98,133.
[4] 周 艷,陳 英. 有機化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30(8):145-147.
[5] 盛 野,張 雷,王海晶,等. 有機化學實驗教學方法探討[J].廣州化工,2012,40(8):202-203.
[6] 張富青. 有機化學實驗中自我安全意識的教育[J].實驗室科學,2014,17(1):184-186.
(本文文獻格式:陳 靜.有機化學實驗教學淺探[J].山東化工,2017,46(5):130-131.)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Teaching
ChenJing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Dazhou 635000,China)
According to the course features of 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and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of students learning the course,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problems in teaching of this course from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process and safety education and explores the solutions thereof, for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nd cultivating students who will be equipped with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organic chemistry and can also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process
2017-01-23
陳 靜(1978 —),女,湖北荊門人,博士,研究方向:金屬有機化學,化學教學。
G642.423
B
1008-021X(2017)05-01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