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長期施肥下褐土易氧化有機碳及有機碳庫的變化特征*

    2017-04-08 08:35:54史康婕周懷平楊振興解文艷
    關鍵詞:影響

    史康婕, 周懷平, 楊振興, 解文艷, 程 曼

    ?

    長期施肥下褐土易氧化有機碳及有機碳庫的變化特征*

    史康婕1, 周懷平2**, 楊振興2, 解文艷2, 程 曼2

    (1. 山西大學生物工程學院 太原 030006; 2. 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農業(yè)環(huán)境與資源研究所 太原 030031)

    本研究探討了24年長期施肥對褐土土壤有機碳(TOC)、有機碳儲量(TOCs)、凈固碳效率(NCSE)和碳庫管理指數(CPMI)的影響, 為評價褐土土壤碳庫變化與質量及科學施肥提供理論依據。研究以褐土肥力與肥料長期定位試驗為平臺, 通過9個處理[A組: 不施肥處理(N0P0、CK); B組: 單施無機肥處理(N1P1、N2P2、N3P3和N4P4); C組: 有機肥與無機肥配施處理(N2P1M1、N3P2M3和N4P2M2); D組: 單施高量有機肥處理(M6)]測定土壤TOC與易氧化有機碳(ROOC)含量, 并計算TOCs、NCSE及CPMI等相關指標。結果表明, 在不同土層不同時期施用較高量有機肥配施無機肥及施用高量有機肥(N3P2M3、N4P2M2和M6)均可提高TOC和ROOC含量, 且隨土層深度加深提升作用減弱。TOCs、NCSE與0~20 cm土層TOC含量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變化規(guī)律基本一致。施用高量有機肥(C組、D組)可有效提高TOCs, A組、B組的TOCs均值分別比C組、D組低76.77%與17.36%。長期施肥處理可提高NCSE, 尤其是施用有機肥處理可顯著提高NCSE。NCSE為D組>C組>A組= B組; D組NCSE為1 152.27 kg·hm-2·a-1, 是C組的2.51倍, B組的16.20倍。與試驗前相比, C組和D組的CPMI無顯著變化, 且C組與D組間差異不顯著, 但A組與B組比試驗前降低16.38~40.02。與A組(CK)相比, B組中N1P1處理與C、D組處理顯著影響CPMI, 提高了23.30~45.67。在0~40 cm土層CPMI與ROOC含量呈顯著正相關, CPMI可以很好地指示有機碳的變化。可見, 施用高量有機肥或者較高量有機肥與無機肥配施可極顯著提高褐土土壤TOCs、NCSE和CPMI, 即施用高量有機肥或者較高量有機肥與無機肥配施(N3P2M3和N4P2M2)有利于褐土有機碳的固存, 可減少無機肥的施用量, 使土壤性質向良性方向發(fā)展, 培肥土壤。

    長期施肥; 有機肥; 有機碳儲量; 碳庫管理指數; 凈固碳效率; 土壤有機碳; 易氧化有機碳

    土壤有機碳是土壤的重要組成部分[1], 不僅有助于緩解溫室效應, 還能增加土壤持水量和養(yǎng)分的有效性, 故有機碳的固存尤為重要。有機碳儲量(total organic carbon storage, TOCs)與凈固碳效率(net carbon sequestration efficiency, NCSE)是土壤固碳潛力的關鍵指標, 能較好地反映土壤有機碳對施肥措施的響應; 且土壤有機碳儲量可以指示不同碳組分周轉平衡后的結果, TOCs和NCSE被用來評價土壤質量和土壤管理措施[2]。但是, 土壤有機碳含量是容量指標, 不足以全面反映土壤質量的內在變化[3]。因此, 能被333 mmol?L-1KMnO4氧化[4]的易氧化有機碳(readily oxidizable organic carbon, ROOC)便被引進作為土壤有機質的活性指標[5]。ROOC周轉時間較短, 與土壤養(yǎng)分的供應和作物生長密切相關, 是植物營養(yǎng)素的主要來源[6], 可以用來指示土壤有機質的早期變化[7]。僅憑借ROOC含量這一指標仍不足以全面反映土壤有機碳庫的更新變化狀況; 土壤碳庫管理指數(carbon pool management index, CPMI)結合了人為影響下土壤碳庫指標和土壤碳庫活度兩個方面的內容, 反映了外界條件對土壤有機質數量變化的影響及土壤活性有機質數量的變化, 能夠較全面和動態(tài)地反映外界條件對土壤有機質性質的影響[8]。

    長期施肥是培肥土壤的主要手段, 在一定條件下, 對農田土壤養(yǎng)分的涵養(yǎng)起著主要作用。儀明媛[9]分析了長期施肥下吉林公主嶺黑土土壤有機碳庫含量的變化特征, 認為長期施用氮、氮磷和氮磷鉀化肥對土壤有機碳庫無顯著影響。王飛等[10]基于32年的長期定位試驗, 研究了南方丘陵黃泥田不施肥、單施化肥、化肥+牛糞、化肥+全部稻草還田處理下, 歷年水稻產量、代表性年份耕層土壤有機碳含量及固碳速率的變化, 認為化肥配施有機肥或配合秸稈還田較單施化肥明顯提高了土壤的固碳速率。何翠翠[11]分析了長期不同施肥措施以及不同輪作制度對黑土活性有機質及其有機碳組分的影響, 認為有機肥與化肥配施可以顯著提高土壤有機質, 以撂荒處理為參考土樣, 有機肥和氮磷鉀肥配施處理的碳庫管理指數均大于100。佟小剛[12]測得紅壤、中層黑土、厚層黑土、灰漠土、黑壚土及潮土6種農田土壤的有機碳庫和氧化活性有機碳庫, 分析了長期施肥下土壤有機碳庫在含量、分布、時間序列及區(qū)域上的變化特征, 結論認為不同施肥處理總體上增加了活性有機碳所占的比例, 且以配施有機肥提升幅度最大, 增幅達44.0%~63.4%。由此可見, 國內對長期施肥措施下有機碳庫動態(tài)變化的研究僅局限于TOC與ROOC含量的變化特征, 并未將CPMI、NCSE和TOCs一起進行相關性分析[13-14]。國內研究對多種土壤[11,15-16]在長期施肥措施下土壤有機碳庫變化特征有較深入研究, 但缺乏對褐土土壤有機碳庫的系統研究, 且在不同地形、自然環(huán)境以及人為管理等因素下, 長期施肥對土壤有機碳及其易氧化有機碳轉化的影響存在差異, 如長期試驗中潮土、紅壤、塿土總有機碳含量均增加, 但易氧化有機碳含量變化卻沒有得到一致結論[14-16]。

    針對上述問題, 本研究選擇在半干旱、半濕潤區(qū)的褐土上進行24年的長期定位施肥試驗, 代表了我國34°~40°N, 103°~122°E之間主要土壤類型、耕作制度和氣候差異明顯的典型農田土壤, 揭示化肥有機肥長期配合施用下褐土農田土壤有機碳庫的變化特征, 探討了褐土TOCs與NCSE、CPMI的關系, 以闡明長期施肥對有機碳變化的影響和改善農田土壤質量的原因, 提出最能反映土壤肥力和生產力的有機碳庫指標, 為褐土培肥、糧食增產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等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區(qū)概況

    長期定位施肥試驗設在山西省壽陽縣宗艾村國家旱作農業(yè)科技攻關試驗區(qū)的北坪旱塬上。試驗區(qū)海拔1 130 m, 多年平均氣溫7.6 ℃, ≥10 ℃年積溫3 400 ℃, 年無霜期135~140 d, 年均降雨量501.1 mm (年際間變率大), 干燥度1.3, 屬半濕潤偏旱區(qū)。試驗土壤為褐土(褐土性土), 質地輕壤, 土層深厚, 地勢平坦, 地下水埋深50 m以上。1992年播前耕層土壤(0~20 cm)基本性質為: pH 8.3, 有機質23.80 g?kg-1,全氮1.05 g?kg-1, 全磷0.79 g?kg-1, 堿解氮106.4 mg?kg-1, 有效磷4.84 mg?kg-1, 速效鉀100 mg?kg-1。每年秋季結合耕翻將肥料一次性施入。供試氮肥為尿素, 含N 46%; 磷肥為過磷酸鈣, 含P2O512%~14%; 有機肥為腐熟濕牛糞(含水量為49.70%~50.00%), 風干后腐熟牛糞有機質含量90.5~127.3 g?kg-1, 全氮(N)含量3.93~4.97 g?kg-1, 全磷(P2O5)含量1.37~1.46 g?kg-1, 全鉀(K2O)含量14.1~34.3 g?kg-1。種植制度為一年1季玉米, 品種1992—1995年為‘煙單14號’, 1996— 2002年為‘晉單34號’, 2003—2009年為‘強盛31號’, 2010—2015年為‘晉單81號’, 密度均為4.5~7.0萬株?hm-2。播種時間為4月15—28日, 收獲時間為9月20日至10月10日。田間管理按大田豐產要求進行。本文中所選取試驗區(qū)均未涉及秸稈還田處理, 秸稈在秋收后移出試驗區(qū)。

    1.2 試驗設計

    氮、磷有機肥配合施用長期定位試驗從1992年春開始, 到2015年已歷時24年。試驗采用氮、磷、有機肥3因素4水平正交設計, 另設對照和高量有機肥區(qū), 共18個處理, 小區(qū)面積66.7 m2, 隨機排列, 無重復。氮肥、磷肥與有機肥以不同水平施用。本研究選用其中的9個處理, 即: 不施肥對照A組(CK, N0P0), 不同氮、磷化肥配施處理B組(N1P1、N2P2、N3P3、N4P4), 氮、磷化肥與有機肥配施處理C組(N2P1M1、N3P2M3、N4P2M2)以及單施高量有機肥處理D組(M6), 以AB組進行單施化肥的單因素分析, AD組進行單施有機肥的分析, C組為田間管理中經濟效益較高的、土壤理化性質較好的處理。本試驗主要研究了不同施肥措施下田間土壤的綜合指標, 故加入C組進行分析測試。各處理肥料的具體施用量見表1。

    表1 長期定位施肥試驗各處理養(yǎng)分年投入量

    1.3 測定項目與方法

    1.3.1 測定項目

    本研究測定了1992年基礎土樣及1996年、2001年、2006年、2012年和2015年土樣中土壤有機碳及易氧化有機碳含量。

    1.3.2 測定方法

    試驗點每年秋季作物收獲后, 用土鉆采集0~20 cm、20~40 cm和40~60 cm土層土壤樣品, 每個處理隨機取6~10個點, 混合制樣(因本試驗各處理無重復, 故采樣時人為設置3個重復), 所采土樣風干后一部分過0.25 mm篩測TOC, 一部分過0.149 mm篩測ROOC。

    土壤TOC含量采用重鉻酸鉀-外加熱法測定; 土壤容重的測定采用環(huán)刀法; pH測定采用電位法[1]。ROOC含量采用333 mmol·L-1高錳酸鉀氧化法測定[7]。

    1.3.3 有機碳儲量(TOCs)及凈固碳效率(NCSE)計算方法

    TOCs儲量計算公式:

    TOCs=∑(C×p×T)×10-1(1)

    式中: TOCs為某一深度的土壤有機碳儲量(t·hm-2),C為第層土壤的TOC含量(g·kg-1),p為第層土壤容重(g·cm-3),T為第層土壤厚度(cm),為土層數。

    凈固碳效率(NCSE)計算公式:

    CSE=(TOCsm-TOCs0)×1 000/(2)

    式中: CSE為第層的固碳效率, TOCsm為第層的有機碳儲量, TOCs0為第層的初始有機碳儲量,表示施肥處理經歷的年限, 本試驗為24年。

    凈固碳效率NCSE=CSE-CSE0(3)

    式中: CSE為第層的凈固碳效率, CSE0為2015年第層CK處理的固碳效率,為不同處理。

    1.3.4 碳庫管理指數計算方法

    碳庫管理指數(CPMI)是指碳庫指數與活度指數的乘積的100倍, 其中, 碳庫指數(CPI,carbon pool index)為樣品中TOC含量與參考土樣TOC含量的比值(本試驗中分別選取1992年和2015年0~20 cm土層的土壤作為參考土樣進行計算), 活度指數(AI,activity index)為樣本碳庫活度與參考土樣碳庫活度比值, 碳庫活度(A, activity)為ROOC與(TOC-ROOC)的比值。

    CPMI=CPI×AI×100(4)

    CPI=TOC(樣本)/TOC(參考土樣)(5)

    AI=(樣本)/(參考土樣)(6)

    =ROOC/(TOC-ROOC) (7)

    1.4 數據處理與統計分析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進行數據分析與作圖, 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方差分析與相關性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長期不同施肥處理對土壤有機碳(TOC)含量及有機碳儲量(TOCs)的影響

    2.1.1 對耕層TOC含量年際變化特征的影響

    不同施肥處理對耕層(0~20 cm)TOC含量年際變化特征的影響主要表現為施用有機肥的提升作用, 與試驗前相比, 經過24年處理后M6和N3P2M3、N4P2M2, TOC含量明顯高于初始狀態(tài), 為14.67~ 23.15 g?kg-1, 提高11.56%~67.63%, N2P1M1處理在2015年TOC含量比初始值降低了8.83%。N3P2M3、N4P2M2處理TOC含量整體上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 N2P1M1基本保持平穩(wěn)變化趨勢; 而對照組(N0P0)與單施無機肥區(qū)組TOC含量則逐年降低, 比試驗前降低23.82%~29.04%(圖1)。通過C組、D組、B組分別與A組的對比可知, C、D組TOC含量顯著高于A、B組。

    從圖1可看出, C、D組, 除N2P1M1處理在2001年比A組低外, TOC含量都高于A組且有繼續(xù)提升的趨勢; A、B組中, 隨著施肥年限的增加, TOC含量逐漸與A組接近且有低于A組繼續(xù)下降的趨勢。

    2.1.2 對TOC含量剖面變化特征的影響

    經過連續(xù)24年施肥處理后, 褐土耕層(0~20 cm) TOC含量產生了明顯差異(圖2)。不同處理TOC含量大小順序為D組>C組>A、B組。A、B組TOC含量為9.80~10.53 g·kg-1, 平均為10.14 g·kg-1, 各處理間差異不顯著。C組TOC含量為12.59~15.95 g·kg-1, 平均為14.40 g·kg-1, 較A、B組差異極顯著, TOC含量增加42.01%。D組TOC含量為23.15 g·kg-1, 較A、B組和C組差異均極其顯著, TOC含量分別增加128.30%和60.76%, 較A組增加135.74%。

    土壤20~40 cm土層中C、D組對TOC含量影響顯著; A、B組中施用較高量無機肥會使該層TOC含量進一步下降。40~60 cm土層中D組顯著增加TOC含量, 施用無機肥的區(qū)組(B組), 土層中TOC含量明顯減少, 且B組內無顯著性差異。

    2.1.3 對TOCs的影響

    圖3中CK0為1992年基礎土樣的TOCs值。由圖3可知, 僅D組TOCs高于CK0, 其他處理均有所降低, 施用有機肥較多的處理TOCs降低較少。C、D組的TOCs極顯著高于A、B組, C、D組TOCs比A組與B組分別提高76.77%、17.36%; N1P1處理TOCs最低, M6處理TOCs最高, N4P4顯著高于B組其他處理。

    不同小寫字母表示處理間差異達5%顯著水平, 不同大寫字母表示處理間差異達1%顯著水平。Different lowercase letters mean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5% lever, and different capital letters deno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 1% lever among different treatments.

    CK0為1992年基礎土樣的TOCs值。不同大寫字母表示在0~60 cm土層不同處理間差異達1%顯著水平。CK0is the TOCs value of the basic soil samples in 1992. Different capital letters deno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 1% level in 0-60 cm soil layer among different treatments.

    2.2 長期不同施肥處理對土壤凈固碳效率(NCSE)的影響

    表2反映了經過24年不同施肥處理土壤不同土層NCSE的變化。0~20 cm、20~40 cm和0~40 cm土層, 凈固碳效率為D組>C組>A、B組。0~20 cm土層D組NCSE為1 152.27 kg·hm-2·a-1, 是C組的2.51倍, B組的16.20倍, 可見施用高量有機肥可顯著提高土壤凈固碳效率。B組與A組均未施用有機肥, 其NCSE差異不顯著。20~40 cm土層, B組表現為凈碳釋放, 除N4P2M2處理為凈碳釋放外C、D組為凈碳固定。綜合0~40 cm土層, B組平均表現為凈碳釋放, C、D組為凈碳固定, 且C組中N3P2M3固碳效率與D組的M6均較好, 可能是因為這兩個處理施用較高量的有機肥; B組中N1P1與N3P3處理固碳效率相對最差, 為凈碳釋放, 由此可見, 長期施用中低量無機肥, 會使土壤固碳能力降低。

    2.3 長期不同施肥處理對土壤易氧化有機碳(ROOC)含量的影響

    2.3.1 對耕層ROOC含量年際變化特征的影響

    從圖4得出, 1992—2015年ROOC的含量變化為1.82~4.07 g·kg-1。與試驗前相比, C、D組ROOC含量呈先下降后緩慢上升的趨勢; B組ROOC含量呈下降趨勢且降低量較大, 有低于A組的趨勢。

    表2 不同施肥處理下0~60 cm土層土壤凈固碳效率(NCSE)

    不同小寫字母表示處理組間差異達5%顯著水平, 不同大寫字母表示處理間差異達1%顯著水平。Different lowercase letters mean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 5% level among different treatment groups, and different capital letters deno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 1% level among different treatments.

    每一時期, C、D組ROOC含量除N4P2M2處理在1996年時低于CK外, 其他均高于CK, 且2015年M6處理與N3P2M3處理ROOC含量第1次超過試驗前且有一直上升的趨勢; B組在2001年除N3P3低于CK外, 其他處理ROOC含量也有所增加但均低于試驗前。較試驗前, 2015年, 各個處理(N0P0、N1P1、N2P2、N3P3、N4P4、N2P1M1、N3P2M3、N4P2M2、M6)的ROOC含量分別提高-31.34%、-20.16%、-20.16%、-33.51%、-36.78%、-11.17%、0.54%、-9.81%和10.90%, 有機肥施用量高ROOC含量相對高。由此得出, 施用有機肥促進ROOC的轉化積累, 而ROOC的含量直接關系土壤微生物的活性, 對土壤礦物質和質地的影響巨大。

    2.3.2 對ROOC含量剖面變化特征的影響

    經過24年的長期施肥, 不同處理對耕層(0~20 cm)ROOC含量的影響極顯著(圖5)。ROOC含量為M6、N3P2M3>N2P1M1、N4P2M2>N0P0、N1P1、N2P2、N3P3、N4P4,平均值分別為3.88 g·kg-1、3.29 g·kg-1和2.628 g·kg-1, 與對照處理(N0P0)相比分別增長53.97%、30.56%和4.29%。可見, 施肥處理會極顯著影響耕層ROOC的轉化與固定。

    在20~40 cm土層, ROOC對施肥處理的響應為C、D組(施用有機肥區(qū)組)>A、B組(未施用有機肥區(qū)組), 平均值為3.17 g·kg-1和2.28 g·kg-1, 分別比CK(不施肥區(qū)組)增長39.76%和0.53%。可見, 施用有機肥對該層ROOC含量有極顯著影響。

    在40~60 cm土層, 各施肥處理間差異無明顯規(guī)律, 但可以看出農民習慣施用無機肥處理(N2P2) ROOC含量最低, 為1.59 g·kg-1, M6處理含量最高, 為3.17 g·kg-1,兩者差異顯著, 且與N0P0相比, 增長-43.21%和13.21%。故長期施用一定量的化肥會降低40~60 cm土層ROOC含量, 施用高量有機肥會提高其含量。

    不同小寫字母表示處理間差異達5%顯著水平, 不同大寫字母表示處理間差異達1%顯著水平。Different lowercase letters mean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 5% level, and different capital letters deno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 1% level among different treatments.

    表3 不同施肥處理的碳庫指數、碳庫活度、活度指數和碳庫管理指數

    不同小寫字母表示處理間差異達5%顯著水平, 不同大寫字母表示處理間差異達1%顯著水平。Different lowercase letters mean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 5% level, and different capital letters deno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 1% level among different treatments.

    2.4 長期施肥對土壤碳庫管理指數(CPMI)的影響

    以1992年0~20 cm的TOC含量和土壤碳庫活度基礎值為參考值, 并作為顯著性差異計算的基礎值, 計算2015年各處理0~20 cm土層的CPMI, 記為CPMI1; 以2015年0~20 cm CK處理的TOC含量和土壤碳庫活度基礎值為參考值, 計算2015年各處理0~20 cm土層的CPMI, 記為CPMI2, 結果見表3。A、B組與N2P1M1處理CPI顯著降低, 降低值為8.83%~29.03%, N3P2M3、M6處理CPI值顯著提高, 且隨有機肥的增高差異更加顯著, 為15.50%~67.63%, N4P2M2處理與試驗前無差異, 這與TOC含量變化相一致。與CK相比, 施用有機肥明顯提高了CPI值。

    碳庫活度指數除N1P1、N2P2處理與試驗前無顯著差異外, 其他處理均顯著降低, 降低量為42.00%~ 0.03%。與CK相比, 施用低量無機肥顯著提高了碳庫活度而施用高量有機肥顯著降低了碳庫活度。施肥對碳庫活度指數影響與對碳庫活度一致。

    以1992年為參考, 施用有機肥后C、D組CPMI1基本無顯著差異, 維持初始水平, 有機肥施用量越多, 越接近初始狀態(tài); A、B組CPMI1顯著降低, 降低值為16.38~40.02。以CK為參考, 施用低量無機肥的處理(N1P1)與施用有機肥的區(qū)組(C、D組)顯著影響CPMI2, 提高23.30~45.67。施用有機肥的區(qū)組(C、D組)中, CPMI2值的提高量與有機肥施用量有關。施用高量無機肥處理CPMI2值比CK降低11.56。

    表4 不同土層土壤有機碳、易氧化有機碳及碳庫管理指數之間的相關系數

    0.05=0.459*,0.01=0.959**。*和**分別表示5%和1%水平顯著相關。* and ** mean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at 5% and 1% levels, respectively.

    2.5 長期不同施肥處理土壤有機碳(TOC)、易氧化有機碳(ROOC)與碳庫管理指數(CPMI)的相關性分析

    通過對不同土層TOC、ROOC和CPMI進行相關性分析得出, 0~20 cm和20~40 cm土層, TOC含量僅與下一層TOC含量極顯著正相關、與該層的ROOC含量極顯著正相關, 揭示了TOC隨土層加深而下移, ROOC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該層TOC的含量且TOC含量的增加可引起ROOC含量的增加。在20~40 cm、40~60 cm土層, TOC含量對下一層顯著相關, 對ROOC含量無相關關系, ROOC含量與下一層ROOC含量無顯著影響, 揭示了ROOC也會向下移動。CPMI與0~20 cm ROOC呈極顯著正相關, 與20~40 cm ROOC呈顯著正相關, 揭示了ROOC對CPMI有極大影響而TOC對其影響較小。上述相關性分析進一步揭示了ROOC是指示土壤碳庫的靈敏指標, 可反映短期內土壤有機碳庫的變化特征。由此可知, CPMI指數可以良好地指示土壤質量和有機碳的變化。

    3 討論

    3.1 長期不同施肥處理對土壤有機碳(TOC)含量、有機碳儲量(TOCs)及凈固碳效率(NCSE)的影響

    施肥是一項重要的農田管理措施, 對TOC的提升有重要作用。農田TOC數量決定于農田有機物料的輸入與降解的平衡[15,17]。土壤有機質的輸入主要來自作物的分泌物、殘留在土壤中的根茬、枯枝落葉以及每年施入土壤中的有機肥料[18]。本試驗表明, 24年施肥處理, 與A、B組相比, C、D組顯著提高了TOC含量, 這與前人的研究結果一致[11,19-20]。施用有機肥可補給土壤TOC, 提高農作物生物產量, 進而增加殘茬和根向土壤的輸入, 增加了有機碳的歸還量, 極大程度地維持和提升了土壤有機質含量, TOC含量將大幅度增加[21]。本試驗區(qū)土壤初始有機質含量較高。張璐等[3]、梁堯等[22]針對長期單施化肥對黑土有機碳變化動態(tài)的研究表明, 在有機質含量較高的土壤上, 長期施用化肥會導致土壤TOC含量的降低。這是由于施用化肥, 土壤中有機碳的來源主要是作物根茬等殘留物, 農作物生長較旺盛, 土壤有機碳入不敷出、很難積累。

    在剖面分布上TOC含量的變化原因在于有機肥的施用增加了土壤肥力, 有利于作物根系向下向遠處生長, 產生更多的根系分泌物[22], 根系的膠結作用有助于土壤結構的優(yōu)化, 微生物活性增加, 保肥保水能力提高, 所以施用有機肥的根際土壤中TOC含量較高。

    TOCs、NCSE與TOC含量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變化規(guī)律基本一致, 表明施用高量有機肥對于提高耕層有機碳儲量、固碳效果均最佳, 故農業(yè)生產中應多施用有機肥, 減少化肥的施用量。綜合0~40 cm的NCSE, A、B和C組為碳凈釋放, D組為凈碳固定, 且C組的N3P2M3固碳效果好于除D組外的其他處理, 而N1P1的固碳效果最差; 前人的研究中有機無機肥配施的效果最佳, 與本研究的結論不一致, 可能因為本試驗中選取的有機無機肥配施處理中有機肥施用量偏低[23], 土壤活性提高但有機質入不敷出, 有機質難以積累。在后續(xù)試驗中應添加高量有機肥配施無機肥的處理, 來加以探索研究單施高量有機肥、高量有機肥配施無機肥兩者的效果。

    3.2 施肥對土壤易氧化有機碳的影響

    本研究表明, 24年有機肥的施用促進土壤ROOC的轉化積累, D組ROOC含量顯著增加, C組施用稍高量有機肥處理維持基礎值, 施用低量有機肥處理與C組ROOC均有所下降, 其中施用高量無機肥處理下降最多。張亞杰、王艷、楊金鈺等[24-26]均有相似結論。ROOC含量隨土層深度的增加而減少, 施用有機肥的處理能夠提高0~40 cm土層ROOC含量, 這一結論與前人的研究相一致[27-29]。以上結果都表明施用高量有機肥有顯著提升ROOC的作用。本試驗中中量有機無機肥配施處理雖然也有保持提升ROOC的作用, 但由于未設計高量有機肥配施無機肥方案, 尚不能確定是否高量有機肥配施無機肥更有利于ROOC的積累。由于種植作物為一年1季的玉米, 且耕作措施等對40~60 cm土層的擾動較少, 不同施肥處理對40~60 cm土層ROOC含量無顯著影響; 單施高量有機肥處理中土壤具有質地疏松, 植物根系生長良好, 土壤透氣透水性高, 微生物活動旺盛等特點, 在連續(xù)施肥24年后使D組ROOC含量顯著高于其他處理及初始狀態(tài), 但仍需做后續(xù)試驗來探究驗證該猜想。

    3.3 長期施肥對土壤碳庫管理指數(CPMI)的影響

    無機肥對CPI的降低與有機肥對CPI的提高與對TOC含量的影響一致。由碳庫活度的計算式可知, 雖然施用有機肥顯著提高了ROOC含量, 即活性有機質含量, 但非活性有機質含量提高量遠高于ROOC的提高量, 所以碳庫活度并未大幅提高; 僅在施用高量有機肥時CPI顯著高于初始值67%。施用有機肥提高TOC含量可能是因為有機肥本身含有高量有機碳, 隨施肥而帶入土壤, 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轉化進入土壤; 而土壤、AI并未提高, 主要受該基地自然環(huán)境因素(處于半濕潤偏旱區(qū))影響, 土壤微生物活動受到一定的限制, 土壤中有機質的分解相對較慢。

    隨著人為因素對農田土壤與農田微壞境的擾動, 農田土壤的CPMI降低, 土壤性質向不良方向發(fā)展, 但是通過施用有機肥使得土壤肥力的降低被減緩甚至有所提升。以CK作為參考時, 施用低量無機肥的處理也提高了CPMI, 是因為本試驗的土壤屬于堿性土壤, 施用低量無機肥后土壤pH降低至適合微生物活動的值; 施用有機肥顯著提高了CPMI, C、D組CPMI>1, 即這兩個區(qū)組不僅改善了土壤的基本理化性狀, 使土壤向良性方向發(fā)展, 而且有效提高了土壤對作物有效養(yǎng)分的供給能力, 增加作物產量。

    3.4 土壤有機碳、易氧化有機碳和碳庫管理指數的相關關系

    在0~40 cm土層中, ROOC含量隨土層深度增加而減少, 與TOC呈極顯著正相關, 董揚紅等[30]對易氧化有機碳的研究中也得出相似結論。ROOC含量很大程度依賴于TOC的貯存量, 但也表征土壤碳平衡和土壤生物學肥力的理想指標, 對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動起決定性作用; 同時土壤的性質間接影響其變化, 例如耕層土壤的淋失會導致ROOC的流失。

    碳庫管理指數CPMI與0~20 cm、20~40 cm土層中ROOC含量顯著正相關, 表明ROOC含量對CPMI影響極顯著, 該相關性分析進一步揭示了ROOC是指示土壤碳庫的靈敏指標, 可反映短期內土壤有機碳庫的變化特征, CPMI指數可以良好指示土壤質量和有機碳的變化。

    4 結論

    24年長期施肥對褐土剖面有機碳、易氧化有機碳含量與碳庫管理指數產生了不同影響。24年后, 耕層土壤施用中高量有機肥可極顯著地提高土壤有機碳含量與易氧化有機碳含量, 不施有機肥處理其值顯著降低。剖面中, 兩者隨土層深度增加而減少, 但40~60 cm土層中, 易氧化有機碳含量受各種施肥的影響較小。施用有機肥能顯著提高碳庫管理指數, 改善土壤的基本理化性狀。TOCs、NCSE與TOC含量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變化規(guī)律基本上一致, 說明施用高量有機肥對于提高耕層有機碳儲量、固碳效果均最佳, 是提高土壤肥力的有效措施。

    可見, 施用高量有機肥或者高量有機無機肥配施可極顯著提高土壤有機碳含量與易氧化有機碳含量和碳庫管理指數, 施用高量有機肥有利于有機碳的固存, 減少化肥施用量, 使土壤性質向良性方向發(fā)展, 培肥土壤。

    [1] 鮑士旦. 土壤農化分析[M]. 第3版. 北京: 中國農業(yè)出版社, 2008 Bao S D. Soil and Agricultural Chemistry Analysis[M]. 3rd ed. Beijing: China Agriculture Press, 2008

    [2] Venkaiesh M S, Hazra K K, Ghosh P K, et al. Long-term effect of pulses and nutrient management on 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Indo-Gangetic plains of India[J]. Canadi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2012, 93: 127–136

    [3] 張璐, 張文菊, 徐明崗, 等. 長期施肥對中國3種典型農田土壤活性有機碳庫變化的影響[J]. 中國農業(yè)科學, 2009, 42(5): 1646–1655 Zhang L, Zhang W J, Xu M G, et al. Effects of long-term fertilization on change of labile organic carbon in three typical upland soils of China[J].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2009, 42(5): 1646–1655

    [4] Lefroy R D B, Blair G J, Strong W M. Changes in soil organic matter with cropping as measured by organic carbon fractions and13C natural isotope abundance[J]. Plant and Soil, 1993, 155(1): 399–402

    [5] Biederbeck V O, Janzen H H, Campbell C A, et al. Labile soil organic matter as influenced by cropping practices in an arid environment[J].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1994, 26(12): 1647–1656

    [6] 徐明崗, 于榮, 王伯仁. 長期不同施肥下紅壤活性有機質與碳庫管理指數變化[J]. 土壤學報, 2006, 43(3): 723–729 Xu M G, Yu R, Wang B R. Labile organic matter and carbon management index in red soil under long-term fertilization[J]. Acta Pedologica Sinica, 2006, 43(3): 723–729

    [7] Blair G J, Lefroy R D B, Lisle L. Soil carbon fractions based on their degree of oxid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 carbon management index for agricultural systems[J]. Crop and Pasture Science, 1995, 46(7): 1459–1466

    [8] 徐明崗, 于榮, 孫小鳳, 等. 長期施肥對我國典型土壤活性有機質及碳庫管理指數的影響[J]. 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 2006, 12(4): 459–465 Xu M G, Yu R, Sun X F, et al. Effects of long-term fertilization on labile organic matter and carbon management index (CMI) of the typical soils of China[J]. Plant Nutrition and Fertilizer Science, 2006, 12(4): 459–465

    [9] 儀明媛. 長期施肥下黑土碳庫變化及土壤有機碳礦化特征[D]. 南昌: 江西農業(yè)大學, 2011 Yi M Y.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organic carbon pools and carbon mineralization in black soil under long-term fertilization[D]. Nanchang: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11

    [10] 王飛, 李清華, 林誠, 等. 不同施肥模式對南方黃泥田耕層有機碳固存及生產力的影響[J]. 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 2015, 21(6): 1447–1454 Wang F, Li Q H, Lin C, et al. Effect of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modes on topsoil organic carbon sequestration and productivity in yellow paddy field of southern China[J]. Plant Nutrition and Fertilizer Science, 2015, 21(6): 1447–1454

    [11] 何翠翠. 長期不同施肥措施對黑土土壤碳庫及其酶活性的影響研究[D]. 北京: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 2014: 16–24 He C C. Effects of long-term fertilization on soil carbon pools and enzymes activity of black soil in cropland of Northeast China[D]. Beijing: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4: 16–24

    [12] 佟小剛. 長期施肥下我國典型農田土壤有機碳庫變化特征[D]. 北京: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 2008: 33–56 Tong X G.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pools in typical cropland of China under long-term fertilization[D]. Beijing: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08: 33–56

    [13] 王朔林, 王改蘭, 趙旭, 等. 長期施肥對栗褐土有機碳含量及其組分的影響[J]. 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 2015, 21(1): 104–111 Wang S L, Wang G L, Zhao X, et al. Effect of long-term fertilization on organic carbon fractions and contents of Cinnamon soil[J]. Plant Nutrition and Fertilizer Science, 2015, 21(1): 104–111

    [14] 王玲莉, 婁翼來, 石元亮, 等. 長期施肥對土壤活性有機碳指標的影響[J]. 土壤通報, 2008, 39(4): 752–755 Wang L L, Lou Y L, Shi Y L, et al. Long-term fertilization on indicators of soil active organic carbon[J]. Chinese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2008, 39(4): 752–755

    [15] 宇萬太, 趙鑫, 馬強, 等. 長期定位試驗下施肥對潮棕壤活性碳庫及碳庫管理指數的影響[J]. 土壤通報, 2008, 39(3): 539–544 Yu W T, Zhao X, Ma Q, et al. Effect of long-term fertilization on available carbon pool and carbon pool management index in an aquic brown soil[J]. Chinese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2008, 39(3): 539–544

    [16] 馬力, 楊林章, 肖和艾, 等. 施肥和秸稈還田對紅壤水稻土有機碳分布變異及其礦化特性的影響[J]. 土壤, 2011, 43(6): 883–890 Ma L, Yang L Z, Xiao H A, et al. Effects of fertilization and straw returning on distribution and mineralization of organic carbon in paddy soils in subtropical China[J]. Soils, 2011, 43(6): 883–890

    [17] 梁堯, 韓曉增, 宋春, 等. 不同有機物料還田對東北黑土活性有機碳的影響[J]. 中國農業(yè)科學, 2011, 44(17): 3565–3574 Liang Y, Han X Z, Song C, et al. Impacts of returning organic materials on soil labile organic carbon fractions redistribution of mollisol in northeast China[J].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2011, 44(17): 3565–3574

    [18] 梁堯. 有機培肥對黑土有機質消長及其組分與結構的影響[D]. 北京: 中國科學院, 2012 Liang Y. Effect of organic amendments application on dynamics, fractions and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soil organic matter in Black soil[D]. Beijing: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12

    [19] 王琳, 李玲玲, 高立峰, 等. 長期保護性耕作對黃綿土總有機碳和易氧化有機碳動態(tài)的影響[J]. 中國生態(tài)農業(yè)學報, 2013, 21(9): 1057–1063 Wang L, Li L L, Gao L F, et al. Effect of long-term conservation tillage on total organic carbon and readily oxidizable organic carbon in loess soils[J].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2013, 21(9): 1057–1063

    [20] 尹云鋒, 蔡祖聰. 不同施肥措施對潮土有機碳平衡及固碳潛力的影響[J]. 土壤, 2006, 38(6): 745–749 Yin Y F, Cai Z C. Effect of fertilization on equilibrium levels of organic carbon and capacities of soil stabilizing organic carbon for fluvo-aquic soil[J]. Soils, 2006, 38(6): 745–749

    [21] 馬天娥, 魏艷春, 楊憲龍, 等. 長期施肥措施下土壤有機碳礦化特征研究[J]. 中國生態(tài)農業(yè)學報, 2016, 24(1): 8–16 Ma T E, Wei Y C, Yang X L, et al. Mineraliz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under long-term fertilization management[J].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2016, 24(1): 8–16

    [22] 梁堯, 苑亞茹, 韓曉增, 等. 化肥配施不同劑量有機肥對黑土團聚體中有機碳與腐殖酸分布的影響[J]. 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 2016, 22(6): 1586–1594 Liang Y, Yuan Y R, Han X Z, et al. Distribution of organic carbon and humic acids in aggregates of Mollisol as affected by amendments with different rates of organic manure plus mineral fertilizer[J]. Acta Pedologica Sinic, 2016, 22(6): 1586–1594

    [23] 蘭宇, Asshraf M I, 韓曉日, 等. 長期施肥對棕壤有機碳儲量及固碳速率的影響[J]. 環(huán)境科學學報, 2016, 36(1): 264–270 Lan Y, Asshraf M I, Han X R, et al. Effect of long-term fertilization on total organic carbon storage and carbon sequestration rate in a brown soil[J]. 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 2016, 36(1): 264–270

    [24] 張亞杰, 錢慧慧, 劉坤平, 等. 施肥對玉米/大豆套作土壤活性有機碳組分及碳庫管理指數的影響[J]. 華南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6, 37(3): 29–36 Zhang Y J, Qian H H, Liu K P, et al. Effect of fertilization on soil active organic carbon and carbon pool management index under maize/soybean intercropping condition[J]. Journal of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16, 37(3): 29–36

    [25] 王艷, 楊麗娟, 周崇峻, 等. 長期施肥對設施蔬菜栽培土壤易氧化有機碳含量及其剖面分布的影響[J]. 水土保持通報, 2010, 30(4): 32–35 Wang Y, Yang L J, Zhou C J, et al. Effects of long-term fertilization on the EOC content in vegetable soil in greenhouse[J]. Bulleti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10, 30(4): 32–35

    [26] 楊金鈺, 劉驊, 王西和, 等. 長期施肥下灰漠土易氧化有機碳的變化特征研究[J]. 新疆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4, (3): 240–245 Yang J Y, Liu H, Wang X H, et al. A study on changes of readily oxidation carbon in grey desert soil under a long-term fertilization regime[J]. Journal of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14, (3): 240–245

    [27] 徐俠, 王豐, 欒以玲, 等. 武夷山不同海拔植被土壤易氧化碳[J]. 生態(tài)學雜志, 2008, 27(7): 1115–1121 Xu X, Wang F, Luan Y L, et al. Soil readily oxidizable carbon along an elevation gradient of Wuyi Mountains in southeastern China[J].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2008, 27(7): 1115–1121

    [28] 姜培坤. 不同林分下土壤活性有機碳庫研究[J]. 林業(yè)科學, 2005, 41(1): 10–13 Jiang P K. Soil active carbon pool under different types of vegetation[J].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2005, 41(1): 10–13

    [29] 賈松偉. 黃土丘陵區(qū)不同坡度下土壤有機碳流失規(guī)律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 2009, 16(2): 30–33 Jia S W. Soil organic carbon loss under different slope gradients in loess hilly region[J]. 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09, 16(2): 30–33

    [30] 董揚紅, 曾全超, 安韶山, 等. 黃土高原不同林型植被對土壤活性有機碳及腐殖質的影響[J]. 水土保持學報, 2015, 29(1): 143–148 Dong Y H, Zeng Q C, An S S, et al. Effects of different forest types on soil active organic carbon and soil humus composition in the loess plateau[J].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15, 29(1): 143–148

    Characteristics of readily oxidizable organic carbon and soil organic carbon pool under long-term fertilization in cinnamon soils*

    SHI Kangjie1, ZHOU Huaiping2**, YANG Zhenxing2, XIE Wenyan2, CHENG Man2

    (1. College of Biological Engineering, Shanxi University, Taiyuan 030006, China; 2.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 Resources, Shan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Taiyuan 030031, China)

    The effects of 24 years of long-term fertilization on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total organic carbon storage (TOCs), net carbon sequestration efficiency (NCSE) and carbon pool management index (CPMI) of cinnamon soils were analyzed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evaluation of soil carbon pool change and quality, and to guide scientific application mode of fertilizers in cinnamon soils. Using data from long-term experiment on soil fertility and fertilizer use history, TOC and ROOC (readily oxidizable organic carbon) contents were analyzed and the relative indexes for TOCS, NCSE and CPMI were calculated for 9 different treatment conditions. The treatments included Group A [no fertilization treatment (N0P0, CK)], Group B [single application of inorganic fertilizer treatments (N1P1, N2P2, N3P3and N4P4)], Group C [mixed organic and inorganic fertilizers treatments (N2P1M1, N3P2M3and N4P2M2)] and Group D [single application of high amount of organic fertilizer treatment (M6)].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medium and high organic manure (N3P2M3and N4P2M2) increased the contents of TOC and ROOC in different soil layers and in different periods, but the promotion effect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oil depth. TOCS, NCSE and TOC had similar trends in both time and space. TOCS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application of organic fertilizer (Group C, Group D), with 76.77% and 17.36% lower for average of Group A and Group B than that for Group C and Group D, respectively. Long-term fertilization improved net carbon fixation efficiency and the application of organic fertilizer significantly improved NCSE. NCSE decreased in the order of Group D > Group C > Group A > Group B. NCSE for Group D was 1 152.27 kg·hm-2·a-1, which was 2.51 times that of Group C, and 16.20 times that of Group B. Compared with CMPI before the experime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PMIs of Group C and Group D; while CPMIs of Group A and Group B decreased by 16.38-40.02. Also compared with control, the application of low-level inorganic fertilizer treatment (N1P1) and application of organic fertilizer of Group C and Group 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PMI by 23.30-45.67.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CPMI and ROOC in the 0-40 cm soil layer, which implied that CPMI was a good indicator for organic carbon change. As noted, the application of high amount of organic manure or high amounts of organic and inorganic fertilizers (N3P2M3and N4P2M2) significantly improved soil TOCS, NCSE and CPMI. In other words, application of high amounts of organic fertilizer increased organic carbon sequestration, decreased the application of inorganic fertilizer and enhanced better soil development and soil fertility.

    Long-term fertilization; Organic fertilizer; Total organic carbon storage; Carbon pool management index; Net carbon sequestration efficiency; Soil total organic carbon; Oxdizible organic carbon

    10.13930/j.cnki.cjea.160688

    S158

    A

    1671-3990(2017)04-0542-11

    2016-08-07

    2016-12-28

    Aug. 7, 2016; accepted Dec. 28, 2016

    * 農業(yè)部公益性行業(yè)(農業(yè))科研專項(201203030-08-03)和山西省科技攻關項目(20150311016-1)資助

    * The study was supported by the Special Fund for Agro-scientific Research in the Public Interest of China (201203030-08-03) and Shanxi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Project (20150311016-1).

    **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huaipingzhou@126.com

    **通訊作者:周懷平, 主要從事旱作農田土壤資源持續(xù)利用研究。E-mail: huaipingzhou@126.com

    史康婕, 主要研究旱作農田土壤資源可持續(xù)利用。E-mail: ashikangjie@126.com

    史康婕, 周懷平, 楊振興, 解文艷, 程曼. 長期施肥下褐土易氧化有機碳及有機碳庫的變化特征[J]. 中國生態(tài)農業(yè)學報, 2017, 25(4): 542-552

    Shi K J, Zhou H P, Yang Z X, Xie W Y, Cheng M. Characteristics of readily oxidizable organic carbon and soil organic carbon pool under long-term fertilization in cinnamon soils[J].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2017, 25(4): 542-552

    猜你喜歡
    影響
    美食網紅如何影響我們吃什么
    英語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18
    是什么影響了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哪些顧慮影響擔當?
    當代陜西(2021年2期)2021-03-29 07:41:24
    影響大師
    沒錯,痛經有時也會影響懷孕
    媽媽寶寶(2017年3期)2017-02-21 01:22:28
    擴鏈劑聯用對PETG擴鏈反應與流變性能的影響
    中國塑料(2016年3期)2016-06-15 20:30:00
    基于Simulink的跟蹤干擾對跳頻通信的影響
    如何影響他人
    APRIL siRNA對SW480裸鼠移植瘤的影響
    老熟妇仑乱视频hdxx| 99久久久亚洲精品蜜臀av| 少妇熟女aⅴ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高清在线视频| 丁香六月欧美| 免费在线观看日本一区| 精品久久蜜臀av无|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久久99| 热re99久久国产66热| 麻豆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欧美午夜高清在线| 变态另类丝袜制服| 久久人妻福利社区极品人妻图片| 叶爱在线成人免费视频播放| 日本欧美视频一区| 9热在线视频观看99| 免费无遮挡裸体视频| 老熟妇乱子伦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熟女xx| 91在线观看av| 看片在线看免费视频| 久久青草综合色| 夜夜躁狠狠躁天天躁| 两个人看的免费小视频|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 精品人妻1区二区| 一二三四社区在线视频社区8| 免费人成视频x8x8入口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臀色熟女|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不卡| 欧美乱妇无乱码| 男女床上黄色一级片免费看|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乱码| 国产熟女xx| 妹子高潮喷水视频| 午夜福利影视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日本视频|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人妻aⅴ院| 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国产野战对白在线观看| 日韩 欧美 亚洲 中文字幕| 免费高清视频大片| 国产不卡一卡二| 人人妻人人爽人人添夜夜欢视频| 久久人妻福利社区极品人妻图片| 日韩精品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mp4|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有码在线看 | 日韩免费av在线播放| 97碰自拍视频| 午夜福利,免费看| 亚洲久久久国产精品| 亚洲av电影在线进入| 久久婷婷人人爽人人干人人爱 | 香蕉国产在线看| 99在线视频只有这里精品首页| 国产成人av教育| 日本vs欧美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第一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第一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另类亚洲清纯唯美| 亚洲精品国产色婷婷电影| 亚洲在线自拍视频| 黑人操中国人逼视频| ponron亚洲|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密| 日韩有码中文字幕| 一本综合久久免费| 婷婷六月久久综合丁香| 如日韩欧美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1老司机精品| 18禁观看日本| 51午夜福利影视在线观看| 中出人妻视频一区二区| 又紧又爽又黄一区二区| 黄色视频不卡| 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二区| 欧美乱色亚洲激情| 日本 av在线|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大奶| 怎么达到女性高潮|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蜜桃| 91av网站免费观看| 国产高清videossex|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免费在线观看黄色视频的| 窝窝影院91人妻| 精品电影一区二区在线| 18禁美女被吸乳视频| 人妻久久中文字幕网| 精品福利观看| 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济南到| 国产激情欧美一区二区| 婷婷精品国产亚洲av在线| 中文字幕另类日韩欧美亚洲嫩草|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网站| 精品不卡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村上凉子中文字幕在线| 精品人妻1区二区|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婷婷人人爽人人干人人爱 | 亚洲人成电影免费在线|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精品日产1卡2卡| 99riav亚洲国产免费| 成人手机av| 夜夜夜夜夜久久久久| 国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网站| 韩国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av五月六月丁香网| 老熟妇乱子伦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有码在线看 |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av毛片视频| 男人的好看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 久久午夜综合久久蜜桃|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99国产综合亚洲精品| 精品午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激情视频va一区二区三区| 一二三四社区在线视频社区8| 热99re8久久精品国产| 国产亚洲精品一区二区www| 欧美在线黄色| 真人一进一出gif抽搐免费|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高清视频 | 国产av一区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中文字幕日韩| 成人亚洲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多毛熟女@视频| 夜夜看夜夜爽夜夜摸| 亚洲精品粉嫩美女一区| 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高清牌|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成人久久性| 好看av亚洲va欧美ⅴa在| 嫁个100分男人电影在线观看| 午夜免费激情av| 成人手机av| 如日韩欧美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久久久久久久精品成人欧美视频| 女性被躁到高潮视频| 久久中文字幕人妻熟女| 亚洲五月天丁香| 丝袜人妻中文字幕| 日本 av在线| 成年人黄色毛片网站| 岛国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亚洲五月婷婷丁香| 免费看美女性在线毛片视频| 亚洲片人在线观看| 巨乳人妻的诱惑在线观看| 女人爽到高潮嗷嗷叫在线视频| 国产激情久久老熟女| 母亲3免费完整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日韩av在线免费观看 | 欧美成狂野欧美在线观看| 老鸭窝网址在线观看| 叶爱在线成人免费视频播放| 黄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av美国av| 国产私拍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片人在线观看| 91成人精品电影|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av鲁大| 久久婷婷成人综合色麻豆|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免费中文在| 黄色成人免费大全| 欧美日韩精品网址| 又黄又粗又硬又大视频| 好看av亚洲va欧美ⅴa在| 亚洲国产欧美网| 国产精品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高清视频 | 91字幕亚洲| 久久人人97超碰香蕉20202| ponron亚洲| 999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人妻久久中文字幕网| 欧美中文日本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人成电影免费在线| 99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最新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黄色淫秽网站| 免费不卡黄色视频| 最新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女人被狂操c到高潮| 国产国语露脸激情在线看| 69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 女人精品久久久久毛片|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男人天堂| 亚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欧美日韩精品网址| 黄网站色视频无遮挡免费观看| 妹子高潮喷水视频| 一进一出抽搐gif免费好疼| 国产av在哪里看| 国产主播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美女av久久久久小说| www.999成人在线观看| 嫩草影院精品99|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精品电影| 高清毛片免费观看视频网站| 亚洲成av人片免费观看| av福利片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av一区麻豆| 亚洲男人的天堂狠狠| 欧美久久黑人一区二区| 日韩国内少妇激情av| 12—13女人毛片做爰片一| 国产不卡一卡二| 国产一区二区激情短视频| 亚洲五月天丁香|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2020| 多毛熟女@视频| 黄色毛片三级朝国网站|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mp4| 婷婷精品国产亚洲av在线| 18禁国产床啪视频网站| 极品教师在线免费播放| 日韩大码丰满熟妇| 首页视频小说图片口味搜索|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视频| 97人妻天天添夜夜摸| 国产亚洲精品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九色国产91popny在线| 搡老熟女国产l中国老女人| 日韩国内少妇激情av| 激情视频va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福利18| 欧美黄色片欧美黄色片| 久久人妻福利社区极品人妻图片|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 国产色视频综合| 两人在一起打扑克的视频| 正在播放国产对白刺激| 精品卡一卡二卡四卡免费|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日本电影| 精品人妻1区二区| 国产蜜桃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av高清观看| 叶爱在线成人免费视频播放|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欧美黄色淫秽网站| 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亚洲欧美激情在线| 美女高潮喷水抽搐中文字幕| 嫁个100分男人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人人爽av亚洲精品天堂| 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不卡| 纯流量卡能插随身wifi吗| 免费高清视频大片| 高清黄色对白视频在线免费看| 老司机福利观看| 亚洲欧美激情在线| 欧美激情极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老司机午夜十八禁免费视频| 精品久久久精品久久久| 国产真人三级小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搜索国产男女视频| 级片在线观看| 一级黄色大片毛片| 久久天堂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大奶| 精品日产1卡2卡| 日韩国内少妇激情av| 男人舔女人下体高潮全视频| 最近最新免费中文字幕在线|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av免费在线观看网站|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91无色码中文字幕|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表现在哪些方面| 久久青草综合色| 亚洲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男女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长腿黑丝高跟|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网站| 成年女人毛片免费观看观看9| 看片在线看免费视频| 成人国产综合亚洲| 亚洲少妇的诱惑av| 变态另类丝袜制服| 亚洲天堂国产精品一区在线|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国产色婷小说| 亚洲电影在线观看av|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第35| 久久天堂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videosex国产| a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色综合欧美亚洲国产小说| 黄色a级毛片大全视频|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看吧| 亚洲成人精品中文字幕电影| 淫秽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免费激情av| 美女扒开内裤让男人捅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人妻蜜臀av | 国产不卡一卡二| 亚洲九九香蕉| 美女 人体艺术 gogo| 国产成人av激情在线播放| 变态另类成人亚洲欧美熟女 | 一级作爱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av激情在线播放| 欧美激情久久久久久爽电影 | bbb黄色大片| 窝窝影院91人妻| 精品国产超薄肉色丝袜足j| 一a级毛片在线观看| 国产伦人伦偷精品视频| bbb黄色大片| 中文字幕av电影在线播放| 动漫黄色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私拍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视频播放| 成熟少妇高潮喷水视频| 亚洲va日本ⅴa欧美va伊人久久| 最好的美女福利视频网| 视频区欧美日本亚洲| 99精品久久久久人妻精品| 黄片播放在线免费| 中文亚洲av片在线观看爽| 1024香蕉在线观看| 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可以免费在线观看a视频的电影网站| 在线国产一区二区在线| 大型黄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久久久国产精品| 嫁个100分男人电影在线观看| 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三级| 久热爱精品视频在线9| 久久精品aⅴ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cao死你这个sao货| 中文字幕色久视频| 精品高清国产在线一区| 自线自在国产av| 色综合站精品国产| 国产麻豆69| 又黄又粗又硬又大视频| 久久中文看片网| 老司机午夜十八禁免费视频| 欧美最黄视频在线播放免费|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内射| 国产又色又爽无遮挡免费看| 日本免费a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av一区麻豆| 女人爽到高潮嗷嗷叫在线视频| 亚洲伊人色综图| 亚洲人成77777在线视频| 日本一区二区免费在线视频| 黄色毛片三级朝国网站| 老熟妇仑乱视频hdxx| 长腿黑丝高跟| av福利片在线| 99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 999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激情短视频| 国产极品粉嫩免费观看在线| 91老司机精品| 欧美日韩黄片免| 99在线人妻在线中文字幕| 真人一进一出gif抽搐免费|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在线视频| 在线观看www视频免费| 91麻豆精品激情在线观看国产| 男人的好看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 日本 av在线|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免费高清观看 | 50天的宝宝边吃奶边哭怎么回事| 精品国产亚洲在线|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蜜臀| 真人一进一出gif抽搐免费| 天堂影院成人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欧美日韩|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99久播| 精品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 精品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91成人精品电影| 国产色视频综合| 不卡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人免费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天堂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三级毛片av免费| 激情视频va一区二区三区| a级毛片在线看网站| 日日爽夜夜爽网站| 亚洲视频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2020| 老熟妇仑乱视频hdxx| 久久天躁狠狠躁夜夜2o2o| 国产精品久久电影中文字幕| 纯流量卡能插随身wifi吗| 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在线播放| 91麻豆精品激情在线观看国产| 午夜福利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美女大奶头视频| 麻豆国产av国片精品| 亚洲三区欧美一区|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91| 国产伦一二天堂av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蜜臀| 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精华液| 99国产极品粉嫩在线观看| 久久中文字幕人妻熟女| 精品日产1卡2卡| 999精品在线视频| 免费女性裸体啪啪无遮挡网站| 日韩大尺度精品在线看网址 | 日本a在线网址| 亚洲精品av麻豆狂野| 18禁国产床啪视频网站| 老司机福利观看| 成人国产一区最新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吧| 老汉色∧v一级毛片| 免费av毛片视频| 校园春色视频在线观看| 无遮挡黄片免费观看|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毛片777| 亚洲 欧美 日韩 在线 免费| 中亚洲国语对白在线视频| 757午夜福利合集在线观看| 黄频高清免费视频| 欧美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一个人免费在线观看的高清视频| 99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 99在线人妻在线中文字幕| 日韩大尺度精品在线看网址 | 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三级| 欧美在线黄色|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19| 激情视频va一区二区三区| 啪啪无遮挡十八禁网站| 老司机深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长腿黑丝高跟| 最新美女视频免费是黄的| av欧美777| 欧美色欧美亚洲另类二区 | 可以在线观看的亚洲视频| 久久久久久免费高清国产稀缺| 男女下面插进去视频免费观看| 女人爽到高潮嗷嗷叫在线视频| 长腿黑丝高跟| 久久国产精品人妻蜜桃| 黄色女人牲交| 国产激情久久老熟女| 美女免费视频网站| 桃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秒播| 一级作爱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熟女毛片儿|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大奶| 又黄又爽又免费观看的视频|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_| 看黄色毛片网站| 琪琪午夜伦伦电影理论片6080| 亚洲在线自拍视频| 91麻豆精品激情在线观看国产| www.熟女人妻精品国产| www.自偷自拍.com| 国产亚洲av嫩草精品影院| 在线观看66精品国产| 欧美成人性av电影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精品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日韩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av麻豆狂野| 亚洲成av片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久久午夜综合久久蜜桃| 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一卡2卡三卡四卡精品乱码亚洲| 国产成人系列免费观看|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涩受|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噜噜| 亚洲五月婷婷丁香| 黄色成人免费大全| 中亚洲国语对白在线视频| 成年版毛片免费区| 午夜亚洲福利在线播放| 成人欧美大片| 在线免费观看的www视频| 熟女少妇亚洲综合色aaa.| 国产三级在线视频| 欧美日韩一级在线毛片| 中文亚洲av片在线观看爽|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综合| 欧美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激情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99久久久精品蜜桃| 19禁男女啪啪无遮挡网站| 欧洲精品卡2卡3卡4卡5卡区| 国产三级在线视频| 99精品久久久久人妻精品|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电影网站| 叶爱在线成人免费视频播放| 精品国内亚洲2022精品成人|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成人国语在线视频| 91字幕亚洲| 亚洲成av人片免费观看| 精品福利观看| 中文字幕另类日韩欧美亚洲嫩草| 日日爽夜夜爽网站| 18禁国产床啪视频网站| 成人三级做爰电影|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秒播| 给我免费播放毛片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三区的特点 | 91大片在线观看| 日本欧美视频一区| 国产麻豆69| 久久婷婷成人综合色麻豆| a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9热在线视频观看99| 亚洲av电影在线进入| 精品国内亚洲2022精品成人| 宅男免费午夜| 国产成人啪精品午夜网站| 亚洲成人精品中文字幕电影| 热99re8久久精品国产| 亚洲电影在线观看av| 1024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最大成人中文| 国内毛片毛片毛片毛片毛片| 国产99久久九九免费精品| 久久中文看片网|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网站| 无遮挡黄片免费观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国产成人欧美| 嫁个100分男人电影在线观看| 久热爱精品视频在线9| 啪啪无遮挡十八禁网站| 天天一区二区日本电影三级 | 亚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91麻豆精品激情在线观看国产| 欧美另类亚洲清纯唯美|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另类| 一进一出抽搐动态| 老司机靠b影院| 精品熟女少妇八av免费久了| 少妇粗大呻吟视频|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济南到| 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一区| 女警被强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二区| 两人在一起打扑克的视频| 午夜福利18| 99久久综合精品五月天人人| 免费少妇av软件| 日韩欧美在线二视频| 精品人妻在线不人妻| 国产激情久久老熟女| 亚洲精品久久成人aⅴ小说| 欧美中文综合在线视频| 国产主播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禁漫天堂资源中文www| av视频免费观看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色婷婷电影| 婷婷六月久久综合丁香| 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三级| 精品国产美女av久久久久小说| 级片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三级三区| 亚洲在线自拍视频| 老熟妇仑乱视频hdxx| 精品熟女少妇八av免费久了| 亚洲精品国产区一区二| 99在线视频只有这里精品首页| 丝袜在线中文字幕| av福利片在线| 此物有八面人人有两片| 国产精品美女特级片免费视频播放器 |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 精品不卡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高清综合在线| 99久久久亚洲精品蜜臀av| 女警被强在线播放| 亚洲成人精品中文字幕电影| 少妇的丰满在线观看| 美女免费视频网站| 亚洲av电影不卡..在线观看| 啦啦啦免费观看视频1| 成人三级做爰电影| 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清高在天天线| 久久人妻av系列|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蜜臀| 国产99久久九九免费精品| 久久久久久国产a免费观看| 在线国产一区二区在线| 99国产综合亚洲精品| 亚洲自偷自拍图片 自拍| 日本免费a在线|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人妻aⅴ院| 国产成人精品无人区|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免费中文在| 中亚洲国语对白在线视频| 中文亚洲av片在线观看爽| 国产av又大| 午夜福利高清视频| 国产成人av教育|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另类| 婷婷丁香在线五月| 日本 av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