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范俊強
好意,貴在用好
文/范俊強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公交車上看到一個讓我頗感困惑的場景。
當時,公交車在一個站牌處停下之后,從前門上來了一位六十多歲的老大爺,一個坐在前排的女孩看到后,就慌忙站起來讓座:“大爺,您坐這兒吧!”老大爺看著給他讓座的女孩一臉虔誠,便笑著和藹地說:“姑娘,我就兩三站就到,不用坐了。你坐吧,謝謝!”說著,他就替換著把手,準備一步一步地往車廂里面挪動。
在眾目睽睽之下被拒絕,女孩的臉“唰”一下紅了,就連忙再次拉著老大爺?shù)囊陆?,笑著說:“大爺您坐吧,站著多不安全,來坐吧,不用客氣的!”老大爺回頭望過去的時候,也察覺到了周圍不少人異樣的目光,不忍心讓女孩難堪,就再次感謝著,笑呵呵地坐了下來。見老人穩(wěn)當落座,那個女孩站在旁邊也如釋重負一般,和眾人一樣,露出會心的微笑。
車過了三站后,老大爺動身下車,走下車門的時候,情不自禁地打了一個噴嚏,還搖著頭,嘆著氣,自言自語地說:“唉,上次坐的就是緊靠前門的座位,上面開著天窗,前面還到一站一開門,倆兒地方都灌風,到家就感冒了。這會兒感覺跟上次一樣,說不準回去還得吃藥??!”
別人主動提供方便,這樣的好心善舉,對老大爺來說,卻五味雜陳:上次就因坐靠著前門的座位感冒了,面對前車之鑒,這一次卻不能吃一塹長一智,因為不能拒絕,也拒絕不了。
的確,好意和善舉,就像心田里開出的鮮花,能夠芳香四溢沁人心扉,予人玫瑰手留余香。但難能可貴的是,多一份細心,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想一想,通過合適的方式表示出來,至于對方是否接受,那就是他的決定,自己已經力所能及,問心無愧。這樣,于不動聲色間,既不失自己的風范,又留給別人選擇的余地,可謂兩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