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鑫
(山西省交通科學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6)
試驗檢測是公路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公路工程的管理工作中,試驗檢測工作是工程質量控制和評判的重要基礎數(shù)據(jù)來源,而試驗操作的規(guī)范性、數(shù)據(jù)處理的準確性對試驗檢測結果有著重大的影響,一定程度決定了整個公路建設的成本控制和質量管理。隨著我國公路建設的高速發(fā)展和檢測人員職業(yè)資格制度的推行,目前檢測人員素質均較高,各項水泥試驗的基本操作能滿足試驗檢測規(guī)范的需求,但仍普遍存在忽視試驗細節(jié),或思想上對部分細節(jié)不夠重視,或未注意到部分器具長時間使用后狀況已經變化等,導致試驗結果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偏差,影響了現(xiàn)場混凝土實體的質量及公路建設的成本。
本文結合工作實踐,對水泥試驗檢測及資料填寫中容易忽視的細節(jié)問題及注意事項進行了整理、總結,可為公路工程建設中水泥的試驗檢測規(guī)范性、精細化管理提供參考。
a)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凝結時間試驗前,應提前將試驗用水放置在養(yǎng)護箱中,或者提前準備好試驗用水,放置到溫度20℃±2℃、相對濕度大于50%的試驗室中一定時間,達到水泥試樣、拌合水、儀器和用具的溫度與試驗室內室溫一致的要求,不得拌合前直接使用自來水進行試驗。
b)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凝結時間試驗前,應檢查維卡儀滑動桿是否有緊澀和曠動現(xiàn)象,并檢查試桿接觸玻璃板時指針是否對準了零點。
c)水泥試樣應充分拌勻,通過0.9 mm方孔篩應記錄篩余物情況,如有異常,需及時匯報;試驗用水必須是潔凈的淡水,如水中有明顯的漂浮物或青苔,應更換蒸餾水。
d)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試驗應使用分度值為0.1 mL的量水器,如使用稱重方法稱水,應根據(jù)不同溫度水的密度不同進行重量修正。
e)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試驗裝模的時候,水泥試驗國標(GB/T 1346)規(guī)定取適量水泥凈漿一次性裝入試模中,漿體超過試模上端,并輕輕拍打5次以排除漿體中的孔隙,在鋸掉多余凈漿和抹平時,不要壓實凈漿。而水泥試驗行標(JTG E30)需要用小刀插搗,輕輕振動數(shù)次,上述操作包括使用維卡儀測定距底板距離的總時間應在1.5 min內完成。試驗時應根據(jù)采用的規(guī)范不同使用不同的操作手法[1]。
f)在進行水泥終凝時間測定時,水泥試驗國標(GB/T 1346)要求達到終凝后再重復測2次,而水泥試驗行標(JTG E30)要求重復測1次即可。試驗時應根據(jù)采用的規(guī)范不同使用不同的測定次數(shù)。
a)安定性試件成型前,應先觀察、測量雷氏夾初始寬度是否正常,針尖間的距離有沒有過大或者過小,雷氏夾切口的寬度是否小于1.0 mm,并使用雷氏膨脹值測量儀對雷氏夾掛砝碼的張開值及恢復值進行測定。
b)沸煮箱應定期檢查是否能在30±5 min加熱至沸騰,并了解沸煮箱水位,在210 min內不應添補試驗用水。
c)安定性試驗后水泥試驗國標(GB/T 1346)規(guī)定當兩個試件的(C-A)值相差大于等于5 mm時,應用同一樣品重做一次實驗。而水泥試驗行標(JTG E30)規(guī)定當兩個試件的(C-A)值相差大于等于4 mm時,應用同一樣品重做一次實驗。試驗時應根據(jù)采用的規(guī)范不同使用不同的操作步驟。
a)水泥膠砂試件拆模后,為有效區(qū)分3 d和28 d試件交叉編組進行試驗,宜在試件的端頭標明數(shù)字1~6,膠砂試件放入養(yǎng)護盒中后,試件之間的間隙和試件上表面的水深不得小于5 mm,尤其在取出3 d試件進行試驗后,水位會明顯降低,必須添加養(yǎng)護用水,保證28 d試件的養(yǎng)護用水高度滿足規(guī)范要求。
b)每個養(yǎng)護盒中只能養(yǎng)護同類水泥試件,嚴禁不同規(guī)格的水泥試件混放,且不允許養(yǎng)護期間全部換水。
c)水泥3 d、28 d膠砂試件應在試驗前15 min從水中取出,并抹去試件表面沉淀物,并用濕布覆蓋,當天試件較多時,不應一次性從水中取出。
d)水泥膠砂各齡期(試件齡期從水泥加水攪拌開始算起)的試件應在規(guī)定時間內進行強度試驗,齡期3 d,試驗時間3 d±45 min;齡期28 d,試驗時間28 d±8 h,此試驗時間應嚴格按要求執(zhí)行。
e)進行水泥膠砂試件抗折抗壓試驗時,試驗室溫濕度要求同水泥其他試驗,并應在試驗開始前及試驗中對環(huán)境溫濕度記錄2次。
f)水泥膠砂抗折試驗時,應先用直尺量出下圓柱軸的位置并用記號筆標記出來,放置的時候對齊2個圓柱軸位置,并緊靠定位銷,進行抗折試驗后的斷塊宜立即進行抗壓試驗,如需3條試件全部抗折完畢后進行抗壓,應對斷塊進行濕布覆蓋。進行斷塊抗壓試驗時,應保證棱柱體露在壓板外的部分約有10 mm。
g)水泥抗壓夾具應購置中上等品質的,保證夾具上壓板球頭的光滑度高、摩擦系數(shù)小,劣質的抗壓夾具數(shù)據(jù)偏差較大。并應定期對夾具球頭上潤滑油保證球頭的自由活動性。
a)水泥密度試驗使刻度部分浸入水中,通常此處刻度部分指0~1 mL的刻度部分,不應為了將整個瓶體所有刻度浸入水中而自行添加配重。
b)水泥行標(JTG E30)要求水溫控制在李氏比重瓶刻度上標注的溫度,而水泥密度試驗國標(GB/T 208)要求控制在20℃±1℃,通常兩者是一致的,兩次讀數(shù)時,恒溫水槽溫差不大于0.2℃。
c)稱取水泥后,記錄時應精確到0.01 g,計算出的水泥密度精確到10 kg/m3,兩次試驗結果之差不得超過20 kg/m3。
d)水泥比表面積試驗時室內環(huán)境的要求是相對濕度小于50%,對溫度并沒有要求,但進行試料層體積標定應記錄環(huán)境溫度,以用于換算水銀密度;進行水泥比表面積試驗時也應記錄溫度,但自動比表面積儀的溫度修正已經自動完成,僅為資料錄入使用。
e)試料層體積的標定兩次讀數(shù)相差不超過0.005 cm3,平均值精確到10-4cm3,每隔半年應重新校正試料層體積并填寫試料層體積及K值校準記錄表。
f)壓力計液體應采用蒸餾水;標準粉及PI、PII水泥的空隙率采用0.500,PO及其他水泥空隙率采用0.530。
g)在比表面積儀進行測定的時候,黑色定位球應置于U型管右側,若發(fā)現(xiàn)液面不能上升至從下數(shù)第三條刻線之上,或液面上升太快,或液面未下降到第三個刻度線就開始計時等狀況,應調整氣壓閥大小直至合適;水泥比表面積精確至1 m2/kg,如兩次試驗結果相差2%以上時,應重新試驗。
公路工程建設水泥試驗檢測中存在的一些細節(jié)問題往往被忽視,某些細節(jié)對結果的影響偏差較大,導致試驗結果失真,進而影響到混凝土實體的質量,或導致混凝土實體質量出現(xiàn)波動。通過對水泥試驗相關細節(jié)問題的匯總總結,并組織相關試驗檢測人員加強學習,提高意識,可以有效地提高水泥檢測水平,減少儀器設備、環(huán)境和人為因素帶來的誤差,提高檢測質量,為施工現(xiàn)場準確及時地提供真實有效的檢驗數(shù)據(jù),保證工程質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