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陜西 西安 710062)
淺析《嘉莉妹妹》中自然主義思想
田浩青
(陜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陜西西安710062)
《嘉莉妹妹》(1900)是二十世紀美國杰出作家德萊賽的一部優(yōu)秀自然主義風格的小說。德萊賽用生動的文字描述、鮮明的對比、真實的色彩和平民化的語言塑造了嘉莉妹妹、赫斯特伍德等人物形象。
自然主義;欲望;冷漠;環(huán)境
本文從分析人物命運和環(huán)境之間關系的角度,闡述了德萊賽的自然主義觀點,即人類的悲劇在于自身的生物需求和被無情的社會操縱。本文首先介紹美國自然主義的興起及特點,其次分析了嘉莉對金錢的欲望以及赫斯特伍德對性的欲望,最后本文總結了小說的主題。嘉莉的悲劇在于,她在冷酷的世界里,只好受外界力量的擺布,隨波逐流。人類在生物需求和社會環(huán)境的控制下缺乏理想和思想,像“風中的羽毛”一樣,不能操縱自己的命運。
自然主義發(fā)源于19世紀,是一種特殊的現實主義。它強調客觀、公正、科學自然和人類無法擺脫環(huán)境和本能的控制。其代表作品無不充滿悲觀主義和宿命論的強烈色彩。美國自然主義文學思潮隨著美國工業(yè)化進程以及后工業(yè)社會的形成而發(fā)生與傳承,在美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的特點是:第一,美國的自然主義作家真實地描述事實真相,就像醫(yī)生對病人的診斷。他們的目的是通過分析多個事實來獲得科學規(guī)律性;第二,美國自然主義作家通常選擇社會下級階層的人作為主人公,來揭露下層社會人們的弱小不是受遺傳因素的影響,而是環(huán)境的犧牲者;第三,美國自然主義作家著重角色的生活意識并刻畫角色的某種動物本能,比如恐懼、饑餓和性欲,來減弱倫理道德對生活和社會的作用;第四,美國自然主義作家運用普通階層人物的語言;第五,作品通篇充滿悲觀的色彩。
西奧多·德萊賽(Theodore Dresier1871-1945),美國現代小說的先驅和代表作家?!都卫蛎妹谩肥瞧淞ψ鳎从沉嗣绹湫偷淖匀恢髁x思想。它描寫一個天真純潔的少女從小鎮(zhèn)來到大城市謀生的故事。小說圍繞嘉莉和她的兩個情人之間的瓜葛,再現了19世紀末美國城市生活的廣闊畫面,其生活的廣度和深度可與巴爾扎克筆下的巴黎相媲美。嘉莉是個俊俏的農村姑娘,她羨慕大都市的物質生活來到了芝加哥謀生。嚴酷的現實破碎了她的美夢,迎接她的是失業(yè)和疾病。在走投無路時,她做了推銷員杜洛埃的情婦,后來由于更大的欲望又做了酒店經理赫斯渥的情婦。與赫斯渥私奔后,在紐約由于偶然的機會她成了走紅一時的演員,擠上了上流社會,實現了她的幻想。然而,所謂的“上流社會生活”又給她帶來了什么呢?她感到空虛,找不到真正生活的意義,在寂寞和凄涼中,她坐在搖椅里夢想著那終不可得的幸福。其自然主義思想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人類被各種欲望奴役。20世紀30年代自然主義的復興使得德萊賽作為現代自然主義者的向導和先鋒。受達爾文和斯賓塞觀點的影響,德萊賽只把人類看做受貪婪驅使的動物,在生存的斗爭中只有最適合的人,最殘忍者才能生存下來。對他來說,人類只是受化學沖動影響的“機械”,人類的悲劇來源于自身的生物本能需求和社會無情操縱碰撞的結果。在這部小說中,有多處都指出人類是本能的犧牲品。以嘉莉為例,她是一個受本能控制的人類的典型代表,她受著對金錢的欲望的驅使。當她第一次來到芝加哥時,就開始追逐金錢。“關于金錢的真正意義,還有待人們的解釋和理解。金錢不是代表掠奪來的特權,而只代表一個人應得的報酬,即誠實勞動的回報。至于嘉莉,她對金錢的道德意義的理解和一般人一樣膚淺,并沒有更高明一點的見解。”金錢是某種別人已經有了我也必須有的東西,“這個古老的定義可以充分表達她對這個問題的全部看法?,F在她手里拿著的就是一些金錢——兩張軟乎乎的10元綠色鈔票。這兩張票子讓她感到自己的境遇好多了,這東西本身就是一種權力。有她這種想法的人,只要能得到一大捆鈔票,就是被拋在荒島也會甘心情愿。
那些華廈的門廊精雕細琢,門口的球形水晶燈照著方格鑲板的大門,門上裝有繪圖彩色玻璃。在嘉莉的心里,奢侈的房間,華麗的裝飾和金錢才能決定一個人的地位。擁有這些就意味著擁有力量和魅力,當然也擁有幸福。
第二,人類在冷漠的世界里的無用掙扎。在嘉莉和赫斯特伍德到紐約之后,慢慢花光了赫斯特伍德帶來的積蓄。嘉莉在一個合唱團內找到了一份工作并開始掙錢,最終離開了無所作為的赫斯特伍德。嘉莉的美麗外表和智慧使她很快成為舞臺上的明星。她住進了奢侈的酒店,有著豐厚的收入。表面上,嘉莉已達到了她的生活目標,她擁有華麗的衣服,高檔的家具和銀行帳戶里可觀的存款。她同樣擁有朋友,獲得觀眾的掌聲,但她還是感覺到了孤獨。當無事可做時,她會坐在她的搖椅里,一邊唱歌一邊做夢。
無論是靜悄悄的原野上寂寞的羊鈴聲,還是田園鄉(xiāng)村中美的閃耀,還是過路人眼中的靈光一現,人心都會明白,并且作出反應,追上前去。只有等到走酸了雙腳,仿佛沒有了希望,才會產生心痛和焦慮。那么要知道,你既不會嫌多,也不會知足的。坐在你的搖椅里,靠在你的窗戶邊夢想,你將獨自渴望著。
總結:《嘉莉妹妹》是美國自然主義文學的杰出代表西奧多·德萊賽的一部巨。為了探索這部小說中自然主義主題,本文首先介紹了美國自然主義的特點并分析了人類受各種欲望的奴役和在冷漠的世界里的無用掙扎。文中還指出了嘉莉的搖椅象征著她的空虛,不停擺動卻永遠不能真正獲得任何東西。這部小說的主題旨在說明在生物需求和社會環(huán)境的控制下,人類就像“風中的羽毛”,不能控制自己的命運。此外,通過對19世紀末期美國城市生活方式的描寫,德萊賽抨擊了美國資本主義家的道德觀念,并通過展示上層社會的內部世界打破了上流社會人類的自命不凡。
[1]Theodore Dreiser.Sister Carrie.伊犁:伊犁人民出版社,2001
[2]常耀信.美國文學簡史.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2
[3]蔣道超.德萊賽研究.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
[4]羅堅.美國社會的直透鏡.南寧:廣西師院學報,1988
[5]呂佐.嘉莉妹妹的藝術形象.重慶:西南師范學院學報,1985
田浩青(1993.3-),女,漢族,河南商丘人,陜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