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永赟,趙登超,梁 燕
(山東省林業(yè)科學研究院,山東 濟南250014)
2015-16年度蘋果購銷價格的大幅跳水,給整個蘋果產業(yè)帶來了不小的挑戰(zhàn),但我們同時也應看到這正是對蘋果產業(yè)結構調整和新技術研發(fā)推廣應用的機遇。
1.1 隨著城市化的發(fā)展和農村勞動力轉移,以及人口日益老齡化,果農基本以中老年人口為主,務果的繁重勞動令很多果農力不從心,果樹管理的雇工費,肥料農藥價格均居高不下,蘋果種植成本大大增加,但是蘋果節(jié)本省工省力化配套栽培技術卻推廣緩慢;
1.2 農村養(yǎng)殖業(yè)的專業(yè)化和規(guī)?;瑢е路N植業(yè)和養(yǎng)殖業(yè)的脫鉤,成品有機肥使用成本較高,果農使用養(yǎng)殖業(yè)糞肥,雖然成本低廉,但肥料腐熟常常不徹底,難以發(fā)揮肥效,甚至增加果園病蟲害和果品安全風險。加上化肥不合理和過量使用,導致土壤環(huán)境日益惡化,土壤酸化,進而造成蘋果品質下降;1.3 果園園藝機械化,設施化程度太低,適合我省山區(qū)丘陵小地塊兒操作使用的國產園藝機械種類少,品質差,進口產品又價格昂貴;
1.4 蘋果種植的品種結構不合理,晚熟品種栽培面積擴張過大,且清一色富士系為主,中早熟品種栽培面積不足,導致蘋果大量集中上市,供過于求嚴重影響了果農的收益,挫傷果農務果積極性;
1.5 蘋果產業(yè)鏈上的流通體制落后,基于互聯網技術的電子商務,倉儲快遞物流在生鮮果品領域的發(fā)展還剛剛起步,遠遠落后于其他產業(yè)在電商領域的快速發(fā)展。
針對當前我省蘋果產業(yè)現狀和問題,我們認為應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2.1 進一步推進蘋果省力化栽培技術-矮砧集約高效栽培及相關省力化栽培配套技術的研究和推廣應用
2.1.1 蘋果矮砧集約高效栽培技術又稱‘蘋果矮化密植栽培技術’,是當今世界發(fā)達國家普遍推廣的現代蘋果栽培技術。以上世紀初英國東茂林試驗站育成的M系列蘋果矮化砧為起點,六十至八十年代在歐美就開始得到推廣普及應用。我國相關科研單位同時期就引進了相關砧木品種,中國農科院,遼寧,山西,陜西果樹研究所等科研單位還通過與國內砧木品種的雜交試驗,選出一系列矮化砧木新品種。[1]我國八十年代也曾試圖推廣矮化栽培,但鑒于當時的認識水平和理念,以及配套技術的不成熟,良砧無良法,矮化蘋果喬化管,因此并沒有得到很好地應用效果。我國長期沿用的是日本精細化管理模式,[2]務果程序復雜,用工量大。
進入新世紀,基于務農人口老齡化,城市化的現實以及農村土地集約高效利用方面的緊迫需求,矮砧集約高效栽培技術研究重新得到政府和相關科研單位的重視,也具備了推廣應用的基礎。山東省盡管是老牌蘋果主產區(qū),但推廣力度較西部黃土高原產區(qū)(山西,陜西,甘肅)稍顯落后,主要是因為老產區(qū)(膠東地區(qū)為主)絕大多數是喬化老果園。近年來隨著老果園更新和栽培面積的擴大,在我省青島,威海,日照,沂泰萊山區(qū)(臨沂,泰安,萊蕪),黃河故道(菏澤,聊城)等蘋果擴大栽培區(qū),新建果園均開始推廣這項技術,出現一批規(guī)?;杓s密植示范園。
這項技術的關鍵是樹體矮化,寬行間,密株間(密植),強化樹形的整形修剪,行間生草,樹盤覆蓋。在矮化方面,目前國內主要采用的是M9,M26,SH系等矮化中間砧苗木,自根砧苗木尚處于試驗起步階段,從國外引進的M9T337表現良好。M9T337是荷蘭木本苗木植物苗圃檢測服務中心從M9選出來的脫毒M9矮化砧木優(yōu)系,比M9矮化程度大20%,易壓條繁殖,果業(yè)發(fā)達國家(如意大利、法國、荷蘭等)廣泛推廣并已獲得巨大成功的高紡錘樹形果園多采用這種矮化砧。[3]
果園的密植程度是與樹形相輔相成的,總的趨勢是樹形越來越窄,冠幅越來越小,栽植密度增大。結果枝軸越來越短,結果部位越來越靠近中干。矮化密植園樹形的特點是一定要培養(yǎng)和保持強大的中心干,從紡錘形,垂直主干形,到超細紡錘形,高紡錘形,如今栽植密度甚至達到2500株/公頃。
蘋果矮砧集約高效栽培技術形成了一套標準的現代蘋果栽培規(guī)范,特征是:整齊劃一的樹形,3~4m行距,1~1.5m株距,不超過3.5m的樹高(樹高控制在行距的80%-90%),為果園管理的機械化和設施化,甚至今后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果樹的修剪和噴藥,疏花疏果套袋,施肥澆水,采摘等果園管理要素實現便利化,省力化,可以大大提高果農工作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對果樹而言,寬行密植實現了果園通風透光,行間生草改善了土壤結構,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有利于改善果品品質,生產優(yōu)質果。
2.1.2 省力化相關配套技術
前面已經提到,矮砧密植集約栽培為果園管理省力化打下了基礎,省力化就要逐步實現機械化和設施化。
2.1.2.1 機械化-割草,施肥,打藥,修剪
矮砧密植集約栽培實行行間生草,當前工商資本投資建設的規(guī)模化果園一般采用人工種植商業(yè)化草坪草,但對于一般種植戶,近幾年實踐證明,實行自然生草比較好,節(jié)約投資。期間要注意選留良性草,去除惡性草。良性草包括馬唐、狗尾草、虎尾草、牛筋草等一年生雜草,通過適時刈割控制雜草高度不超30cm,控制灰灰菜(藜),反枝莧這樣的大型深根性惡性草的蔓延打籽。小微果園割草可以使用斜跨式汽油割灌機,割下的草順勢覆蓋樹盤。為節(jié)約勞動力,也可以采用割一行草覆蓋另一行的方式,交替進行。大中型果園可以直接采用拖拉機懸掛秸稈還田機具打草,快速省力高效。發(fā)展種養(yǎng)結合的生態(tài)有機果園還可以牧鵝來幫助清除雜草。果園種草生草的生態(tài)效應研究已經很多,結論是利大于弊,在此不再贅述。
果園施肥和噴霧打藥歷來是傳統(tǒng)喬化密植園管理的一項繁重的體力勞動。矮化密植標準化果園行間寬闊通透,便于小型拖拉機等園藝機械的進出操作,因此發(fā)達國家已普遍采用機械施肥 (開溝施肥機)和機械噴霧打藥代替人工。多年來,由于我國果園種植規(guī)模大小不一,模式各異,各果樹品種種植方法尚未統(tǒng)一規(guī)范,所以規(guī)范化農藝栽培是機械化、專業(yè)化病蟲害防治作業(yè)的首要前提;全面加強農機、農藝有效融合,研究專業(yè)化、系列化施藥機械裝備是現代化密植果園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技術保證,兩者缺一不可。[4]隨著矮砧密植集約栽培技術在國內的推廣,目前已經有科研單位和廠家研制生產履帶自走式果園噴霧打藥機械,果園開溝施肥機也已經開始應用。
矮砧集約密植栽培技術也極大地方便和簡化了蘋果樹的修剪工作。相較于喬化大樹,矮砧果樹樹體不高,樹形緊湊,果樹中心干上直接均勻分布非永久性的結果主枝,只有一級結果枝組。以主栽品種紅富士為例,側生主枝粗度不得超過中心干的1/2,并且自上而下全部拉枝至水平,旺枝甚至要拉至與中心干呈110至120度角,從而平衡樹勢,促花結果。側生主枝一旦超過既定粗度,直接疏除更新。一拉一疏,再少量配合其它常用整形修剪技術(拿枝,刻芽,摘心,扭梢,環(huán)切等),極大簡化了修剪作業(yè)。因此,國外多采用機械化修枝平臺,3-4人同時操作,效率大大提高。
機械化施肥,打藥,修枝等作業(yè),尤其適合規(guī)?;麍@和果業(yè)生產合作社,實現機械的高效利用和作業(yè)的社會化服務。伴隨我國農村即將施行的農村土地承包權和經營權的分置改革,今后果園規(guī)模化經營和生產服務社會化是大趨勢。我省作為蘋果優(yōu)勢主產區(qū),相關技術裝備的研發(fā)應用走在全國前列。目前我省的農大已經有科研立項研發(fā)履帶式果園采摘與修剪綜合作業(yè)車,履帶式多功能田園管理機(通過懸掛不同機具實現旋耕松土,除草,開溝施肥)已經研發(fā)成功,綜合應用效果有待驗證。
2.1.2.2 設施化-澆水,肥水一體化
改變以往大水漫灌的澆水模式,推廣節(jié)水灌溉,實行滴灌,滲灌或微噴灌,不但節(jié)水,還可以實行肥水一體化,省工又省力。山東是北方缺水大省,而蘋果主產區(qū)膠東半島丘陵地區(qū)尤甚,魯中魯南山區(qū)丘陵等蘋果擴大栽培區(qū),如日照,萊蕪等地近年降雨量也不樂觀,因此,發(fā)展節(jié)水灌溉刻不容緩,也是蘋果矮砧密植集約高效栽培技術體系中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相關研究表明,采用節(jié)水灌溉技術,比大水漫灌要節(jié)水70%-80%。近年來的實踐證明,微噴灌比滴灌更具優(yōu)勢,也符合我國的國情。這是因為微噴灌雖不如滴灌省水,但避免了滴頭容易堵塞的麻煩,因而微噴灌比滴灌省工,微噴對水質的要求也不像滴灌那樣嚴格。[5]
土壤管理制度的轉變需要理念觀念的更新,必須樹立果樹是生命有機體的理念,是等同于動物養(yǎng)殖中“動物福利”而實行“果樹福利”的全新觀念,與“植物保健 Plant health care(PHC)”的植保策略不謀而合。[6]種樹先養(yǎng)根,養(yǎng)根先沃土,果園通風透光,果樹枝枝見光,為果樹生長提供最佳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激發(fā)果樹自身免疫力,提高果樹抵抗極端天氣環(huán)境和病蟲害的能力。
果園土壤管理理念的更新對于習慣了管理喬化大樹的高齡果農來說,是一個艱巨的挑戰(zhàn),主動求新求變的過程不會一帆風順。果園由清耕制到生草覆蓋是第一大轉變。我省傳統(tǒng)喬化老果園蘋果樹大多是采用三大主枝的無主干叢狀形或有主干疏層形(兩層最多三層),郁閉嚴重,夏季看不到明顯樹行,樹下陰暗,土壤潮濕,不僅管理工作困難,而且易滋生病害,更談不上對土壤進行有效培養(yǎng)呵護。這樣的果園,樹齡老化,病害嚴重的要淘汰,其余的要通過間伐(無主干大樹),或者提干去大主枝(有主干大樹)進行高光效樹形改造,打開行間,讓果園通風透光,行間自然生草,逐步改善土壤環(huán)境,配合增施有機肥培肥土壤,同時也解決了其他果園管理難題。對于實行矮砧集約密植栽培技術的新果園,行間生草,樹盤覆蓋,已經是標配的土壤管理制度。
另外,農村種養(yǎng)業(yè)的分離,導致傳統(tǒng)果園農家肥的缺失,無論是傳統(tǒng)喬化密植園還是新建矮化密植園,有機肥大多靠外來采購供給。普通果農經常使用的是養(yǎng)殖場未經腐熟的糞肥,即便是經過堆積發(fā)酵過程,由于沒有采取科學的手段,通過利用秸稈落葉等農業(yè)廢棄物調節(jié)糞肥的C/N比,腐熟也是不充分的。因此,提倡科學堆肥,大幅度增施腐熟有機肥,是對果園土壤管理進行的又一項重要轉變。
提倡增施農家有機肥,不是對傳統(tǒng)農耕制度的簡單重復,而是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成果,讓有機肥的生產更科學,更方便,腐熟更快更充分。近幾年各種生物有機肥技術得到推廣應用,如酵素菌肥,EM(有效微生物)發(fā)酵有機肥。土著微生物技術,有機物料發(fā)酵劑,PGPR(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植物促長根圈細菌)相關的菌根菌劑等微生物技術和產品,為加快有機肥的腐熟生產,改善果園土壤和果樹根際微生態(tài)環(huán)境,提高果樹營養(yǎng)水平和抗病能力,起到了積極作用。各種生防菌劑,植物免疫誘抗劑在果樹病蟲害防治,解決老果園更新中的果樹連作再生障礙等方面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當今時代是一個高度信息化和消費多元化的時代,社會不同階層對于果品消費的觀念和理念已經差異化。面對我國日益嚴重的農業(yè)面源污染,富裕階層基于食品安全和口感的考量,已經把水果消費的目光投向進口優(yōu)質水果。普通百姓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對國產水果的安全性與口感提出了質疑。以蘋果為例,最直觀的感覺就是國產蘋果酸度有余,糖分不足。當然,這也與消費者口味的轉變有一定關系,但總體來說,品質是有下降的。
造成蘋果品質和風味下降的因素有很多,果園郁閉,土壤環(huán)境惡化,養(yǎng)分失衡,有機質含量低;果實套袋;過早采摘是主因。土壤環(huán)境的改善有賴于土壤管理理念和制度的更新,要實行果園種草,自然生草,樹盤覆蓋,增施腐熟有機肥,測土配方精準施肥,減施化肥,大幅提升果園土壤有機質含量和土壤健康水平。在此基礎上,通過實施病蟲害綠色綜合防控技術,大幅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逐步實現蘋果生產的生態(tài)化,有機化。
果實套袋造成的負面影響主要是套袋果可溶性固形物和總糖含量下降較多,風味變淡。魏建梅等對嘎拉蘋果進行套袋研究發(fā)現,套袋后嘎拉蘋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1%~7.7%;[7]Arakova等人研究發(fā)現,蘋果套雙層紙袋后果實總糖含量顯著降低,其中蔗糖含量下降較明顯。[8]蘋果無袋栽培技術研究的初衷是減少果園用工,降低生產成本,客觀上也提升了果品的風味品質。在當今日本,無袋栽培的蘋果被稱為“陽光果”,售價更高。盡管在我國,蘋果套袋在今后很長時期依然是主流,但節(jié)本省工的無袋栽培卻是大趨勢,加強配套栽培技術研發(fā),在無袋情況下生產安全優(yōu)質果是科研人員努力的方向。
蘋果過早采摘主要是受經濟利益驅使,提早上市搶占先機的影響,但隨著消費者對品質口感要求的提升,采摘的時機也應作出相應調整,研究的重點是通過對果品內在品質因素的檢測,確定不同品種蘋果的最佳采收期,實現果品接近完熟或完熟采摘,在品質和經濟利益方面尋找最佳契合點。
消費小眾化,個性化是消費理念差異化的外在表現,互聯網自媒體時代信息的大量匯集、傳播與交流,使消費者開闊了眼界,提升了消費層次和體驗,是這種變化的原因。以蘋果為例,很多消費者已經開始更加關心自己購買蘋果的產地,品種和生產過程,關注食品安全性和風味品質。
我省膠東地區(qū)的果園依然是以家庭為單位的小微果園為主,規(guī)模小,經營分散。面對蘋果消費環(huán)境的變化,一方面可以一村一鎮(zhèn)為單位,推廣非富士系新品種,新品種除了栽培性狀優(yōu)良,還要在果實大小,風味,采收期,色澤等方面與富士系有差異化,形成某個生產區(qū)域的特色品種和規(guī)模優(yōu)勢,例如近年來,威海市大力推廣維納斯黃金蘋果的種植;二是在城市近郊果園,大力發(fā)展生態(tài)觀光采摘園,對喬化密植園進行高光效樹形改造,提質增效,老果樹高接換優(yōu)換新,實現品種多樣化,果園面積小而品種全,打造精品小微果園;三是對有互聯網經驗的年輕果農,鼓勵網絡營銷,推出自家果園的特色品種,滿足消費者個性化消費需求。例如淘寶網已經推出了電商直播,果農可以在自家果園利用手機直播果園管理,果樹和果實生長的環(huán)境現狀等,為自己代言,更好的介紹和推廣自家的果品。
電商或網絡營銷進入蘋果銷售領域正處于起步階段,它具有交易中間環(huán)節(jié)少,信息量大,覆蓋面廣等特點,企業(yè)個人均可參與其中而受益。蘋果是一種大眾消費水果,是作為生鮮電商平臺的一個單品上線的?,F實當中很多全品類生鮮電商平臺運營并不理想,因為消費者只關注京東,淘寶這樣的全品類渠道品牌,但對于蘋果這樣的細分單品來說,消費者更注重產品品牌,或者說,更關注蘋果的產地和品質好壞。因此,蘋果電商的發(fā)展方向依然是走中高端路線,注重原產地品牌保護與推廣,提高蘋果品質,走優(yōu)質優(yōu)價的道路,以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收購客商走批發(fā)市場的老路。水果不同于其他工業(yè)化標準品,它的品質常因栽培和氣候原因,良莠不齊,而水果品質的好壞和價格是決定消費者線上消費意愿高低的主導因素。地方政府一方面應扶持一批本地化的龍頭蘋果生產、收貯企業(yè)或蘋果標準化生產專業(yè)合作社,試水電子商務,對用于電商平臺銷售的蘋果從生產到分揀入庫,嚴格品質把關;依托京東,淘寶這樣的全品類渠道品牌平臺,利用其流量優(yōu)勢,建設旗艦專賣店,主打產品品牌戰(zhàn)略;與順豐速運等快遞物流合作,實現原產地發(fā)貨,冷鏈物流,快速送達。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應加強融媒體時代蘋果原產地品牌(如煙臺蘋果,棲霞蘋果)的宣傳推介活動,尤其在每年蘋果進入采收期,加強互聯網搜索平臺,各大電商平臺,社交媒體(如百度,微導管腔內的氣體植物是無法自行消除的,對植物會造成永久性的傷害。因此,空穴的產生與消除是很容易隨木質部中的壓力變化周而復始地交替進行的。在頂部導管中首先出現空穴時,此處的壓力要低于下面相鄰的部位,下面的水分就會在壓力差的推動下向上移動進入到已發(fā)生空穴的部位,隨著水分的依次向上移動,負壓逐步傳遞到根部。相鄰的導管之間,如果有壓力梯度存在,水分也會通過紋孔移動到已發(fā)生空穴或壓力相對低的導管中,這種徑向移動雖然比軸向運輸阻力要大,但是在水分運輸中也起到必不可少的作用。由此看出,空穴發(fā)生后,并不會因水柱斷裂而使水分運輸停止。
水分脅迫的根源是根系吸水不能滿足蒸騰失水造成的,而不是因為空穴的產生破壞了水柱的連續(xù)性造成的,假如把蒸騰降低下來或改善根系的供水吸水狀況,水分脅迫很快就會緩解。所以水分脅迫是供需矛盾而不是運輸阻力造成的。
木質部中的水分只要不是以連續(xù)水柱的方式運輸,那么也就不存在巨大的張力之說。因為水分的階梯式移動,并不需要有巨大的負壓,經實際測定,離體或連體狀態(tài)下,木質部內的負壓值最大也不超過-0.08Mpa,這與大氣壓理論是完全相符的。
根據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木質部內的水柱不連續(xù)已是無可否認的事實,但多年來人們一直認為斷裂的水柱必須恢復成連續(xù)水柱才會不影響水分的正常運輸,其實大量的水分運輸都是在水柱不連續(xù)的狀態(tài)下進行的,所以木質部內不需要而且也不存在連續(xù)水柱,不僅有蒸騰的白天不連續(xù),就是夜晚也很難恢復到連續(xù)的狀態(tài)。如果把研究的重點一直放到如何恢復連續(xù)水柱上,那么就很難走出這個誤區(qū),只有把研究目標轉向水柱不連續(xù)狀態(tài)下的移動機理,才是從根本上解決水分長距離運輸機制的正確方向。
[1]趙平,饒興權,馬玲,等.馬占相思樹干液流密度和整樹蒸騰的個體差異[J].生態(tài)學報,2006,26(12):4050-4058.
[2]Phillips N,Nag chaud huri A,Oren R,et al.Time constant for water transport in loblo lly pine trees estimated fromtime series of evaporativ edemand and stem sap flow[J].Trees,1997,(11):412-419.
[3]趙文飛,王華田,亓立云,等.春季麻櫟樹干邊材木質部液流垂直變化及其滯后效應[J].植物生態(tài)學報,2007,31(2):32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