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嘉
(靖安縣畜牧水產(chǎn)局,江西宜春 330600)
兔球蟲病的流行病學及防治技術
張 嘉
(靖安縣畜牧水產(chǎn)局,江西宜春 330600)
國內(nèi)外文獻報道兔球蟲種類由16種艾美耳屬球蟲和1種等孢屬球蟲所構成。腸道和肝臟膽囊寄生為兔球蟲病主要寄生方式,其中以混合寄生最為常見,兔球蟲病危害巨大,其中以幼兔感染最為嚴重,常導致幼兔死亡。母兔雖臨床上檢測感染強度不高,但幼兔易誤食母兔糞便而感染兔球蟲病,所以母兔作為傳染源嚴重危害兔群的健康。在自然條件下,冬、春季節(jié)感染強度要顯著低于夏、秋季節(jié),其中夏、秋季節(jié)又以梅雨天氣感染最為嚴重。由于兔球蟲卵囊需要在體外完成孢子化,被兔子誤食才具有從新感染宿主的能力,所以飼養(yǎng)管理是有效控制兔球蟲病的關鍵。
兔球蟲?。涣餍胁W;防治技術
兔球蟲卵囊發(fā)育三個階段分別為配子生殖、裂殖生殖體和孢子生殖,其中內(nèi)生發(fā)育為配子生殖和裂殖生殖,需要在兔體內(nèi)完成發(fā)育。孢子生殖是外生發(fā)育,受外界影響較大,潮濕、高溫環(huán)境最易使球蟲卵囊完成孢子化。兔子吞食孢子化卵囊后,經(jīng)胃中消化酶作用,卵囊中子孢子釋放出來,在膽管上皮細胞和腸上皮細胞完成內(nèi)生發(fā)育10~15d,形成的卵囊隨著兔糞大量排出,到達外界環(huán)境中的卵囊在適宜條件下經(jīng)1~2d完成孢子生殖,孢子化卵囊經(jīng)兔子吞食,重新具有感染宿主的能力。
兔球蟲病的主要癥狀為:初期精神萎靡、食欲下降,后期食欲廢絕、匍匐不動,生長完全停止。眼、鼻分泌物較多,被毛雜亂、不潔,常伴隨拉稀癥狀。體溫上升,腹部脹氣、腫大,頻繁下痢,肛門被稀糞所沾污。
目前對于兔球蟲病感染途徑,有學者認為幼兔誤食母兔帶有卵囊的糞便,導致幼兔的感染,幼兔的感染與母兔存在直接關系。有研究表明20日齡幼兔感染強度處于最低,那是因為幼兔還未斷奶,靠母源抗體,對兔球蟲病具有一定的抵抗力,30日齡幼兔感染強度逐漸出現(xiàn)峰值,說明母源抗體在體內(nèi)逐漸降低,感染強度繼續(xù)逐漸增大,于40日齡OPG值達到高峰,10d后感染率隨之達到高峰,說明兔球蟲卵囊排泄量直接影響兔球蟲陽性率。
一是腸型,主要寄生在腸道,電鏡掃描下觀測,各腸段杯狀細胞活力旺盛,能分泌大量粘液,在腸粘膜表面形成大量由分泌物團塊構成的假膜,粘膜表面常有血細胞滲出,隨著病程時間推移,腸黏膜呈灰色,有許多硬而小的結節(jié)。二是肝型,肝臟明顯腫大,在肝臟表面覆蓋白色和黃色小結節(jié),沿著小膽管分布,按壓有明顯疼痛感、后期肝細胞萎縮,肝臟逐漸縮小,肝硬化。膽囊粘膜發(fā)炎充滿濃稠色淡的膽汁,腹腔積液等。三是混合型,混合型感染最為常見,兼具腸型和肝型臨床癥狀,所以要做好鑒別、分析,對癥治療。
兔球蟲卵囊檢測是直接判定兔有無感染兔球蟲病的重要步驟,直接影響兔群的陽性率。目前,對球蟲的檢測主要局限于豬球蟲的研究,但實驗室檢測豬球蟲的方法在兔球蟲檢測上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檢測方法主要包括直檢法、飽和食鹽水漂浮法和Sheather's蔗糖溶液漂浮法。
由于大多數(shù)成年兔為陽性,幼兔由于誤食糞便而感染兔球蟲病。將兔群分開飼養(yǎng),以不同日齡進行劃分管理,同時幼兔斷奶后要立即分群,能較有效控制兔群陽性率。
每日做好兔群衛(wèi)生工作,及時對糞便進行清理、高溫堆肥。同時對飼料槽進行嚴格的清洗消毒,特別是雨水多發(fā)的梅雨季節(jié),要增加欄舍的清洗消毒工作,必要時可采取火焰消毒,能有效殺死兔球蟲卵囊。
將兔糞合理按照嚴格的管理制度進行清理,避免將含有兔球蟲卵囊的糞便用作青飼料的肥料。同時在飼料和飲水中加入抗球蟲藥物,能夠有效的控制兔球蟲病的感染率。
一、影響細胞膜功能抗球蟲藥物,如甲基鹽霉素、莫能菌素拉沙里菌素等。二、影響線粒體功能抗球蟲藥物,如:喹啉類抗球蟲藥、嘧啶類抗球蟲藥等。三、作用于類質(zhì)體的藥物,如妥曲珠利、地克珠利等。四、作用于輔酶抗球蟲藥物,如:磺胺類抗球蟲藥物、氨丙啉抗球蟲藥物等。
由于兔球蟲寄生部位不同,中草藥治療措施主要以健脾祛濕、疏肝利膽、清熱、驅(qū)蟲為主要效果。
方法一:仙鶴草6g、葉下珠6g、車前草6g、馬齒筧6g、白頭翁6g,拌料或水煮內(nèi)服,連用5d。
方法二:大青葉6g、無根藤6g、馬齒筧6g、田基黃6g、蛇床子6g、茵陳草6g、拌料或水煮內(nèi)服,連用5d,每天2次。
兔球蟲病是家兔最常見的一種嚴重的寄生蟲疾病,其感染率和死亡率極高,對養(yǎng)兔業(yè)危害很大。兔球蟲病常引起家兔拉稀、消瘦,影響其生長發(fā)育,甚至造成死亡,尤其是幼兔球蟲的抵抗力較弱,患病后死亡率也很高,有時可達90 %以上。耐過的病兔,生長發(fā)育受到嚴重影響,并作為帶蟲者而成為傳染源,感染其它兔子,對養(yǎng)兔業(yè)危害很大。目前對于兔球蟲的治療無很好特效藥。國內(nèi)外報道在飼料和飲水中添加地克珠利、氯苯胍、鹽霉素均不能起到很好的防制效果。鑒于兔球蟲藥物起不到很好的防控效果,是否是由于單一使用同種抗球蟲藥物,使兔球蟲產(chǎn)生耐藥性,所以應將幾種球蟲藥進行輪換使用或聯(lián)合使用,同時研發(fā)新型抗球蟲藥物與疫苗,做好各地區(qū)調(diào)查與防控工作,同樣也是對兔球蟲病防控的關鍵。
[1]劉鮮霞,菅復春.兔球蟲病流行病學及其防治[J].中國養(yǎng)兔雜志,2012,(2):31-34.
[2]劉清亮.兔球蟲病的防治技術[J].農(nóng)家參謀,2011,(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