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聲
在壯族人民聚居的廣西省百色市德??h,富有濃郁鄉(xiāng)土生活氣息的南路山歌以其多聲部、高亢嘹亮、氣勢磅礴的藝術特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形象生動的語言風格,成為廣西歌海中最為獨特的民歌藝術之一。
壯族的祖先
相傳,壯族的始祖布洛陀出生在田陽縣,他是駱越神主的傳人,長大后智慧超群、力氣過人,成為壯族德高望眾的創(chuàng)世始祖。布洛陀與附近一位美若天仙的女子姆六甲結為夫妻,姆六甲后來成為壯族的母娘。
壯族在宋代史籍中被稱為“撞族”,解放后稱“僮族”。1965年,周總理提議并經國務院批準改“僮族”為“壯族”,并沿用至今。壯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分南北兩大方言,1955年創(chuàng)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壯文。
田陽右江盆地中間地帶的敢壯山海拔三百多米,相對高度近兩百米?!吧讲辉诟?,有仙則名?!备覊焉诫m說不算高,卻因為那里的動人傳說而聞名于世。
據說明朝時期,江西有一位地理先生名叫郭子儒,一生研究陰陽八卦,愛探風水寶地,在晚年時曾帶著幾個弟子從江西順著“龍脈”到云南探風水,后來進入廣西境內。當郭子儒和他的弟子登上敢壯山時,經過反復察看,最后認定他們所要找的“龍頭”就在敢壯山。郭子儒興奮不已,他拿出筆墨,在敢壯山的巖壁上書寫“春曉巖”三個大字,還題了一副對聯(lián):“春日初升風景朗開催燕語,曉風微動露花輕舞伴鶯啼。”那天,郭子儒在敢壯山上對弟子們說:“從地理上看,敢壯山為月亮,周圍的土坡為星星,形成眾星捧月的好風水。自古以來,名山大川都有神仙,敢壯山肯定居住著很不一般的神仙?!惫尤逋nD了一下,繼續(xù)說,“敢壯山貴為駱越風水寶地,誰能葬骨于此,其子孫男的能成為帝王將相,女的能婚嫁皇家,貴不可言?。 惫尤宓巧细覊焉讲痪煤缶腿ナ懒?,據說他在臨終前對弟子們說:“我這一生終于找到了駱越的‘龍頭,死也瞑目了!”郭子儒的斷言和當?shù)貍髡f有著驚人的相似。
據當?shù)厝苏f,很久以前的一個夜晚,一道亮光從敢壯山閃現(xiàn),一瞬間照亮了天空,照亮了右江盆地,照亮了壯鄉(xiāng),此時一個男嬰降生,他就是布洛陀。不少專家和學者認為,布洛陀誕生在新石器時代和人類開始進入父系氏族的時期,有關他的傳說很多都和新石器有關,如布洛陀創(chuàng)造精致的石鋤、石犁、石斧、石鏟、石刀等。而新石器的發(fā)明標志著人類從穴居轉為屋居,從靠打獵、摘野果維持生活向稻作文化發(fā)展。在眾多傳說中,還有布洛陀造屋、造橋、造稻種等故事。另外,布洛陀是男子,他在壯族先民中享有崇高的地位,這足以說明布洛陀所處的時代是父系氏族時代。
敢壯山布洛陀文化遺址的發(fā)現(xiàn)由來已久,它對田陽乃至廣西有著深遠的影響。有文字記載,早在唐朝時,敢壯山歌圩就已經形成,它的形成與紀念布洛陀的活動密不可分。布洛陀的子孫從各地回到敢壯山祭拜祖先,大家通過唱歌的方式表達對布洛陀和姆六甲的懷念之情,歌圩由此產生。
從1983年至1989年的民間音樂、舞蹈、文學和全國文物普查中發(fā)現(xiàn),在田陽遺存著大量與布洛陀有關的古樂、古舞、民間故事傳說、布洛陀山歌、布洛陀田州敘事排歌、布洛陀經詩手抄本等。1986年3月,田陽縣第一本《布洛陀經詩》在玉風鎮(zhèn)華彰村巴令屯被發(fā)現(xiàn),這是一本收藏了三百多年的古抄本,收藏者為羅占賢老人,后來又相繼收集到二十一本,因此這一帶被作為一個系統(tǒng)的古跡遺群加以保護,田陽縣人民政府將其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德保壯族歌圩
德保的名稱是從“敬德”和“天?!眱蓚€詞中各取一字合成而來,鐘靈毓秀而物寶天華,厚德載物且人杰地靈,這地名實在是耐人尋味,包含著天人合一的理念和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豐厚意蘊。
土歌賦新韻,天籟邀遠客,德保之美,美在山歌。德保山歌素有“天籟之音”的美譽,頗有《詩經》中的溱洧之風。其曲調豐富,旋律優(yōu)美,音域高亢,有南路歌調、北路歌調等多種調式,一般以合唱為主。合唱時,四至六人為一歌組,分高低音兩個聲部,選一音色清脆甜潤的歌者唱高音,其余皆以低音襯托。所唱山歌大多都是即興而作,隨編隨唱,內容十分豐富。人們有感而發(fā),動情而歌,歌聲醇厚如美酒,清冽似甘泉,讓人如癡如醉。
“只有到了這座山,喝了這方水,見了這邊人,聽了這山歌,才能真正明白究竟是什么樣的山、什么樣的人造就了如此豪放、大氣、質樸的山歌?!币晃煌鈬慰驮谟斡浿忻枋隽藦V西德保山歌的神韻和人們對這片熱土的眷戀之情。
德保人愛唱山歌由來已久,清代著名詩人、史學家趙翼在鎮(zhèn)安(今德保)任知府時,就寫下了當時人們對唱山歌時的盛大場面:“春三二月歌場好,蠻女紅妝趁圩嫐。長裙闊袖結束新,不睹弓鞋三寸小。誰家少年來唱歌,不必與儂是中表。但看郎面似桃花,郎唱儂酬歌不了。一聲聲帶柔情流,輕如游絲向空裊……”這足以證明德保山歌文化底蘊的濃厚。
據《德??h志》記載,自古以來,德保境內共有三十多種歌圩。每到歌圩日,人們自發(fā)地從四面八方匯聚在一起對歌、唱歌、聽歌,擺攤設點做買賣,人們賞美食、看大戲、會友敘舊,人山人海,盛況空前。2012年6月,德保壯族歌圩被列入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壯族本土文化中一朵瑰麗的藝術奇葩。
如今,歌圩已成為當?shù)厝罕娊涣魉枷?、傳播文化、?lián)絡感情、增進友誼的橋梁和紐帶。在德保縣城,每逢每個月的三、六、九敢圩日,中午過后就會有很多人自發(fā)地到廣場上對山歌,一直唱到晚上十二點。在鄉(xiāng)下,人們不管是放牛還是砍柴,或者是插秧摘菜,都要哼上幾曲。每月以逢九最為熱鬧,趕圩的人們常常在城東九曲橋邊的草坪上唱山歌,成為一道奇特亮麗的風景線。
“幸福山歌唱不完,這場唱罷下場連;首首贊頌好光景,幸福美滿長萬年?!钡卤H怂赜杏鍪卤馗?、逢場必唱的習俗,一代又一代德保壯族兒女傳承了這種樸素的情感表達方式,他們見面對歌,開口成韻,自由自在地表情達意,使得德保這片古老的熱土處處洋溢著動聽的歌聲,這里無疑成了山歌的海洋、山歌的故鄉(xiāng)。
過去德保壯族人從出生后聽三朝歌、滿月歌、背帶歌,到成年唱歲時農事歌、生產勞動歌、戀情婚儀歌,再到步入老年聽祝壽歌,幾乎是在歌聲中度過一生的。在這里,歌圩成為男女老少都樂于接受和參與的審美活動,形成了較為統(tǒng)一的民族審美意識,山歌也深深地扎根于德保壯族人民的生活土壤和心靈中。
德保還保留著許多古老的壯族風土人情,比如北路民歌中的中秋咒囊孩,“囊”即娘,“孩”即月亮,“咒囊孩”即咒請月宮娘娘下凡。農歷八月十五的晚上,人們在空地上立起月桂樹,樹下擺桌,桌上點香火,供奉月餅、茶水等,桌前鋪一張席子,席邊圍著一群婦女,她們唱著咒歌,恭請月宮娘娘下凡。
看紅楓搖曳,聽山歌飛揚
如果說歌圩日是欣賞德保山歌的最佳時間,那么紅楓旅游節(jié)山歌大賽則是一場既養(yǎng)耳目又養(yǎng)身心的視聽盛宴。來自右江區(qū)、田陽、田東、天等、靖西等縣區(qū)三十多個民間山歌隊相繼登臺亮相,前來聽歌的觀眾達三萬人次,場面之壯觀、規(guī)模之宏大、盛況之空前在廣西境內絕無僅有。期間,各地的山歌歌王一展歌喉,以歌會友,以歌傳情,用動人的山歌帶領人們走進音樂的美妙殿堂,領略詩情和才情的巧妙碰撞,并從歌聲中感受新生活、新氣象,令人回味無窮,大飽耳福。
每年10月至次年2月,德保境內約有十多萬畝楓葉林萬山紅遍,連綿百里,它們熱烈而野性地舒展著,極致地炫耀著它們的燦爛與嫵媚,淡淡的品紅、濃郁的火紅、凝重的紫紅,或半樹紅半樹黃,即便獨樹單枝,也如畫卷般鋪展在人們的眼前。
冬日楓紅醉游人,天籟山歌迎賓客。人們在欣賞德保如詩如畫的“楓景”時,聆聽著廣西各地動聽的山歌,享受著視覺美與旋律美的藝術大餐,感受著廣西獨特的民族文化魅力以及當?shù)孛褡逦幕拿垒喢缞J與博大精深。
除此之外,這里還有風景如畫的鑒河國家水利風景區(qū),有堪稱“亞洲第一洞”的吉星巖國家級景區(qū),有“中國最大的恒溫酒窯”老虎洞景區(qū),有被譽為“馬中熊貓”名揚天下的德保矮馬,有享譽全球被譽為“植物界大熊貓”的德保蘇鐵,還有保存完好的那雷壯族傳統(tǒng)干欄民居建筑群博物館,以及代表百粵民族繁衍生息的百粵坡茶馬古道遺跡……
小貼士
鎮(zhèn)安府城池:宋朝為土官官舍,筑有土城墻,西從今物資局附近沿鑒河北岸筑,至南橋橋頭附近,再順南隆大街往東北轉至寅橋(今稱“中橋”)西頭,又沿北來的小溪西岸直至今餅干廠后的云山山腳。
岑天保墓:位于馬隘鄉(xiāng)賢恩村賢里屯與個利屯之間的山腳下,離縣城十公里。相傳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寇亂,5月27日天保率兵征剿,跌山死于此。該山本名“響泉山”,百姓感念天保的恩惠,遂改名為“天保山”,思其德遂于墓所建祠祀,名“岑公祠”,屬縣一級文物保護單位。
觀音閣:位于獨秀峰慈云洞內,建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清代和民國年間供奉祭祀觀音菩薩,一年四季香煙繚繞,磐聲裊裊。觀音閣右側有一天然洞通天賜巖,清代時有一黑猿出沒于巖口,邑民奉為神物,洞中天然乳石如獅似龍,形象萬千。
吉星巖:清代為郡民供奉文昌、關帝之所,屬縣一級文物保護單位。
云山:縣城主峰,矗立于縣城北面,山體為石灰?guī)r山質,山峰秀拔,肩交獨秀峰,肘腋蓮城。山上奇石嶙峋,如云髫玉筍,山中古榕盤桓,老柏蒼松,彩禽啁啾。山的左面有響泉環(huán)抱,右有靈泉緊裹,并有宛若翠屏飄玉帶的鑒水瀠洄于東南面。
西湖迥瀾:俗稱“小西湖”,位于德??h城西西山腳下,離縣城兩公里,鑒水河流經那里,被西山一臂擋住,繞了一個大彎,形成一泓平靜的小湖,為國家AAAA級景區(qū)。湖西岸是一個一百多戶的大沐屯村莊,東面盡是翠綠的良田。
吉星奇洞:吉星奇洞占地面積八千多平方米,游程四公里,由序洞、龍王宮、九天通道、驚天大宮、摩天洞等組成,還有一公里長的地下河,為國家AAAA級景區(qū)。
德??h物產資源豐富,主要的名優(yōu)土特產有八角、茴油、矮馬、田七、五爪蛤蚧、保健酒等。其中,德保蛤蚧酒多次被評為“中國文化名酒”;八角、茴油的生產具有悠久的歷史,享有“沒有天保茴油,巴黎香水不香”的美譽;德保矮馬是世界上稀有的珍貴馬種,其體型短矮粗壯,結構勻稱緊湊,性情溫馴,抗病力強,適應性強,具有很高的觀賞、游樂、消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