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俺青
(福建省建甌市水源鄉(xiāng)林業(yè)工作站 353124)
?
錐栗品種大尖嘴榛豐產(chǎn)栽培技術
高俺青
(福建省建甌市水源鄉(xiāng)林業(yè)工作站 353124)
從造林地選擇、林地準備、植苗、施肥、修剪、水分管理、病蟲害防治、采收貯藏等方面總結大尖嘴榛豐產(chǎn)栽培技術。
大尖嘴榛;生物學特性;栽培技術
大尖嘴榛是9月下旬成熟的中熟品種,抗病力強,品質好;樹形呈半圓形,樹高可達15.1 m,冠幅可達8.9 m;葉較大且厚、濃綠色、橢圓形,且鋸齒較疏;雄花較密且枝長,果苞大,呈長橢圓形,苞刺硬且密,苞內較厚,成熟時呈2裂狀,果實大,結果部位在下部,果實為圓錐形,公斤果數(shù)70~90粒;果仁色澤漂亮,果體均勻,耐貯藏;適宜于海拔300~600 m低山地段栽培。
2.1 造林地選擇
造林地要選擇土壤呈酸性或微酸性、透氣良好的地塊,陽光充足,土層較深厚、疏松、肥沃、濕潤,排水良好,有機質含量高的紅壤土或黃壤土,坡度小于25°的向陽坡、緩坡、中下坡位,交通方便的開闊地,土壤不能過黏,pH值在5.0~6.5最好。
2.2 林地準備
按果園化進行林地準備,要求坡度在5°以下采用全面深翻整地,5°~25°采用梯田帶狀整地,有利于提高栽植密度,防止水土流失,提高立體光合作用,同時便于耕作、施肥、修剪、病蟲害防治和采收等操作。
2.3 造林季節(jié)及密度
在1月中旬至2月底造林,此時樹液開始流動,氣溫回升,水分充足,雨水多,造林成活率高。栽植密度株行距4 m×5 m或5 m×5 m,每667 m2栽植35~42株。品種布局方式:每種植10株八月香品種,中間各種1株大尖嘴榛、油榛等花期相同品種,呈“回”字形種植,以利于授粉。
采用隨機區(qū)組設計,各單位自行設計排列,3次重復,5行區(qū),每次重復小區(qū)面積20 m2;所有組別試驗四周保護行不少于4行。每次重復實收中間3行風干脫粒,按14%水分折算產(chǎn)量。第一次重復邊行調查生育期并收15穗用于室內考種。同時調查成熟所需活動積溫(≥10℃)、株高、穗位高、空桿率等植株農藝性狀,考種調查和計算禿尖長、穗長、穗行數(shù)、百粒重、出籽率等穗部性狀。
2.4 植苗
采用一年生優(yōu)質嫁接苗木,苗木規(guī)格高1 m左右,地徑1 cm左右。最好選擇在陰天造林最佳,定植坑規(guī)格長、寬、深各50 cm左右。種植前先將干枯的樹枝等回填入坑中或坑中施土雜肥40 kg或稻草5 kg,過磷酸鈣1、2 kg后覆土,將苗木過長的根須剪掉后直接放入定植坑,覆土至高出地面5~10 cm,注意不能高過嫁接口的位置,然后輕輕提苗,讓根部自然舒展,用腳輕輕踩實,地面培土高出地表10 cm以上。
2.5 施肥
2.5.1 施肥原則 合理施肥,科學管理,才能達到高產(chǎn)優(yōu)質的目的。施肥前要先除草,嚴禁使用除草劑。應施用有機肥,有機肥包括人畜禽糞尿、餅肥、植物葉莖漚制的堆肥、綠肥等,有機肥肥效緩慢、肥效期長、營養(yǎng)全面,可以改良土壤結構,增加保水保肥能力。有機肥主要用作基肥,充分腐熟后也可用作追肥。應注意保護栗樹根系,挖溝施肥要避免傷到大根和主根,不少栗農施肥部位距樹干過近,不僅傷害大根,而且造成肥料的浪費。根系已破壞的錐栗樹,要實行生態(tài)修復。要尋找根系的毛細根施肥,避免挖大溝、挖深溝施肥。對黃泥土的山地,由于脫水慢,挖大溝施肥容易爛根,導致樹體傾斜。有條件的地方可推廣測土配方施肥。
2.5.2 施肥次數(shù) 1年施肥4次,分別是芽前肥、花前肥、壯果肥和果后肥。芽前肥施用時間在3月上旬;花前肥施用時間在4月上旬;壯果肥施用時間在6、7月;果后肥施用時間在錐栗采收后的10月中下旬,秋季果實采收后要及時施肥,由于果樹開花、果實生長發(fā)育、新梢生長、花芽分化已消耗大量養(yǎng)分,需盡快恢復樹勢和積累養(yǎng)分,此時,氣溫高、微生物分解活動和根系吸收能力較強,有利于養(yǎng)分的吸收利用。
2.5.3 施肥時機和方法 施肥效果與天氣密切相關,掌握時機能大大提高施肥的效果,一般選擇在小雨來臨之前或大雨過后土壤濕潤時,施肥效果好。施肥方法采用放射狀施肥法,對于坡度5°以下的山地,施肥部位在樹冠垂直投影外緣,深度20~40 cm的根分布區(qū)內;坡度在5°~25°的山地采用撒施的方式進行施肥,既省工、保持水土,施肥效果又好。盛果期錐栗樹每株施有機肥50~80 kg。
2.6 整形修枝
整形修枝是錐栗豐產(chǎn)栽培最重要的技術措施之一。在定植當年修剪2次;第2年和第3年,每年修剪3次;第4年修剪2次;第5年修剪1次;盛果期的錐栗樹每年或2年修剪1次,一般只進行冬季修剪。錐栗苗木定植后的修剪方法:修剪也叫整形定骨干枝,是錐栗修剪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以便控制株高生長,樹形大多采用自然開心形,樹冠無中心干,定植后,在距地面30~40 cm處剪干。錐栗栽植翌年要進行拉枝,用竹或木棍打樁,用塑料繩將枝條向四周均勻拉開,捆綁在樁上。目的是控制主干生長,使其矮化,枝條向外圍生長,提高產(chǎn)量。
2.6.1 夏季修剪 夏季修剪從春季萌芽后開始,到冬季落葉前結束,進行多次修剪。對幼年樹一般以輕度修剪為主,修剪的原則是滿足通風和透光。主要是對主枝進行短截,剪去枝條的1/3,促進多發(fā)新枝。修剪主要是修剪密枝、徒長枝和枝梢,通過摘心、抹芽、去雄,一方面可控制冠幅,減少消耗,增加養(yǎng)分積累;另一方面可以刺激剪口部位芽的萌發(fā),發(fā)揮局部刺激生長作用。
2.6.2 冬季修剪 冬季修剪在12月至第2年的2月(錐栗落葉后)進行。錐栗采果后,要對錐栗樹進行整形修剪,此時栗樹處于休眠期,其同化養(yǎng)分已向枝干根運轉并貯存起來,修剪可減少養(yǎng)分的消耗。此期樹液尚未流動,修剪遺留的傷口易愈合,不易感染病菌,對樹勢的影響小??蓪渖系耐介L枝、交叉枝、多余營養(yǎng)枝、病害枝、蟲害枝、枯枝剪掉,使樹冠內部通風透光,以培養(yǎng)更多的結果枝。
2.7 水分管理
錐栗在整個生長期間都需要水分,但以新梢加速生長期和果實迅速膨大期需水量多,此時若缺水,會影響新梢生長和果實迅速增大,不僅使果實變小,而且使糖和淀粉的含量降低,影響產(chǎn)量和品質。錐栗園水分管理一般為每次施肥后配合灌水,既滿足栗樹生長需要,又能促使肥料溶解滲透,有利于栗樹吸收。
2.8 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防治是錐栗栽培管理中必須高度重視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當?shù)劐F栗常見害蟲主要有栗象鼻蟲、桃蛀螟、栗大蚜、金龜子等,病害主要有栗樹炭疽病、栗胴枯病和栗白粉病。防治上要采取綜合措施,如:實行檢疫,培育無病良種壯苗,選育抗病品種,加強栽培管理,加強撫育管理,增施肥水,培養(yǎng)和保持健壯樹勢,適時用藥防治,冬季清園,才能有效防治病蟲害。
2.8.1 栗象鼻蟲(栗象) 栗象鼻蟲是危害果實的害蟲,以幼蟲為害栗果,發(fā)生嚴重時,果實被害率可達80%,是為害錐栗的一種主要害蟲。幼蟲在栗果實中取食,栗果實被害引起落果,成熟栗果被害失去食用價值和發(fā)芽能力,并易引起霉爛。栗象鼻蟲主要于9月上旬在錐栗幼果上刺孔產(chǎn)卵,9月下旬幼蟲在果內孵化并蛀食,蟲糞不排出果外,10、11月老熟幼蟲咬破栗果爬出,入土越冬。因此,在8月底栗象鼻蟲上樹前要注意捕捉成蟲,并在樹上噴灑敵敵畏,或于10、11月間結合翻土、除草噴施殺蟲劑防治。
2.8.2 桃蛀螟 桃蛀螟是危害錐栗果實最嚴重的害蟲,不僅影響產(chǎn)量,而且會降低果實品質。桃蛀螟成蟲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開始在栗苞的針刺間產(chǎn)卵,從栗苞形成到采收都會受到不同時期幼蟲的為害??蛇x擇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蟲產(chǎn)卵期,利用桃蛀螟成蟲對糖醋液有一定的趨性,在錐栗樹上掛瓶糖醋液,糖醋液由敵敵畏、酒、醋和糖按0.1∶1∶10∶1的比例混合而成,每667 m2栗園可掛5、6瓶,每瓶300 g左右,2、3 d更換1次,以誘殺成蟲。
2.8.3 栗大蚜 栗大蚜又稱大黑蚜蟲,1年發(fā)生數(shù)代,主要為害枝梢和葉片,群居枝梢葉片背面和樹干的向陽部分,刺吸危害,對錐栗樹勢有不良影響。11月群集于枝干裂縫處越冬,并集中產(chǎn)卵于枝干的向陽部分,冬季是消滅栗大蚜害蟲的有利時機。防治方法是減少越冬蟲源,冬季刮除樹干翹裂樹皮上的越冬蟲卵,集中燒毀,并用白涂劑或石硫合劑殘渣進行樹干涂刷。
2.8.4 金龜子 金龜子屬雜食性害蟲,為害錐栗樹的芽、葉。幼蟲為害根部,成蟲為害葉片、花和嫩枝。防治方法:①成蟲可采用燈火誘殺,在林地之間燒堆火,金龜子就會自投羅網(wǎng);還可利用金龜子的假死性進行人工捕殺,在晚上或天剛亮時,在樹下周圍鋪上塑料膜,突然搖動樹枝將其振落。②幼蟲防治前先進行蟲口調查,若1 m2有1頭蠐螬即要采取防治措施,如在苗木定植時用呋喃丹防治根部害蟲,藥效可達2、3個月。
2.8.5 錐栗炭疽病 栗炭疽病為錐栗果實病害,是危害錐栗的重要病害,該病引起栗苞早期脫落和貯藏期種仁腐爛,導致不能食用。錐栗產(chǎn)區(qū)均有發(fā)生,但因栽培品種、年份、樹齡不同,受害程度也有明顯差別。受害嚴重時,栗果實發(fā)病率常在50%以上。主要為害樹葉、葉柄、嫩枝、幼果、果苞、種皮,引起葉片枯死,早期落果或栗果不成熟。錐栗炭疽病一般在8月高溫期暴發(fā),造成幼果干枯,葉片脫落,產(chǎn)量下降。因此,要加強測報和觀察,在高溫期做好預防工作,可噴石硫合劑或甲基托布津等農藥加以防治。
2.8.6 栗胴(干)枯病 栗胴枯病為錐栗枝干病害。栗胴枯病病菌主要通過雨水、昆蟲、鳥類傳播。受害部位主要為苗木和成年樹的主干、骨干枝,球苞和根系也可受害。發(fā)病初期,病斑水潰狀,呈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黃褐色或紫褐色。病部腫皺隆起,皮層組織腐爛,逐漸蔓延擴大,最終環(huán)繞主干或骨干枝1周,并上下左右擴展,后樹皮干縮,重則主干皮層大面積潰爛,造成全枝或全株枯死。病樹春季萌芽較晚,葉片小而黃;嚴重時,葉緣焦枯,樹勢衰弱,枯死的葉片不易脫落。此病為毀滅性病害。發(fā)現(xiàn)栗胴枯病后,要結合冬季清園,及時徹底干凈地刮除病斑及腐爛組織,刮至木質部,減少病原,再涂抹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刮下的病組織必須帶出果園集中燒毀,刮后傷口用利刀修平至健康組織,并略呈梭形。
2.8.7 栗白粉病 栗白粉病為錐栗病害,是芽、葉病害。栗白粉病在錐栗產(chǎn)區(qū)均有發(fā)生,是栗樹苗木和幼樹的重要病害。對苗木、幼樹危害較重,被害嫩梢和葉片發(fā)黃或枯焦,引起樹葉早期脫落,影響生長,嚴重時可引起幼苗死亡。
防治方法:①冬季清除有病葉的樹枝,連同落葉一起集中燒毀,以消滅或減少越冬病原,減少初次侵染來源。②加強撫育管理,合理施肥、灌溉,氮磷鉀合理配合,多施鉀肥及硼、硅、銅、錳等微量元素,以提高樹木抗病性。③4-6月發(fā)病期間噴灑硫磺粉或0.2~0.3波美度石硫合劑或0.5%~1.0%波爾多液,也可噴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均可抑制病害發(fā)展。
大尖嘴榛在9月下旬成熟,應根據(jù)成熟期適時采收。堅果成熟會自然落地或從果苞開裂后自然脫出,此時采收最佳。由于每株樹錐栗成熟的時間不統(tǒng)一,總的采收原則是隨熟隨采。成熟的果實要及時采收,否則果實長時間在地面裸露,會失水風干,且容易遭受害蟲為害,有的還會霉爛。貯藏一般采用冷藏貯藏保鮮的方法,通常貯藏在溫度-1~0℃、相對濕度85%~95%的冷庫中。
(責任編輯:林玲娜)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Castaneahenryicv. ‘Dajianzuizhen’
GAO An-qing
(ShuiyuanTownForestryStationofJian’ou City, Fujian Province 353124)
This paper summarized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Castaneahenryicv. ‘Dajianzuizhen’ including selection of afforestation land, land preparation, seedling-plant growing, fertilization, pruning, water management, control of diseases and pests, harvest and storage.
Dajianzuizhen;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cultivation techniques
2016-12-08
高俺青,男,1970年生,林業(yè)工程師。
10.13651/j.cnki.fjnykj.2017.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