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美華 陳 華 高 娟
(江蘇省如皋市長江鎮(zhèn)畜牧獸醫(yī)站,江蘇如皋 226500)
乳鴿人工哺育技術要點
沙美華 陳 華 高 娟
(江蘇省如皋市長江鎮(zhèn)畜牧獸醫(yī)站,江蘇如皋 226500)
隨著畜牧業(yè)的轉型升級,筆者認識到肉鴿養(yǎng)殖依靠傳統(tǒng)自然低產的生產方式,嚴重缺乏競爭力和抗市場風險的能力。多年來不斷累積養(yǎng)殖經驗,深挖肉鴿繁殖潛力,在實踐當中不斷探索肉鴿人工孵化哺育技術,對提高乳鴿肉質,增加乳鴿產量,提高養(yǎng)鴿經濟效益?,F(xiàn)總結幾點飼養(yǎng)管理技術,供同仁參考。
乳鴿;人工哺育;技術要點
入苗前應將鴿舍及所有用具沖洗消毒后,再次注意檢查所有設備及用具是否已經完全準備好,在計劃入雛前24h左右、對鴿舍進行預溫,使鴿舍溫度達到28℃左右,保溫傘下或火坑地面上溫度達到32~35℃。夏季炎熱,可不用提前預溫。
剛出殼的雛鴿,眼睛不能睜開,不能行走和自由采食,應選擇外觀無畸形或缺陷、握在手中飽滿掙扎有力雛鴿,并根據體形大小進行分組。
溫度的高低對雛鴿的生長發(fā)育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必須嚴格掌握育雛溫度,育雛溫度要掌握這樣一個基本原則,育雛初期溫度1~4日齡溫度要求37~38℃,5~7日齡溫度要求34~36℃,8~15日齡溫度要求30~33℃,后再逐漸降至常溫,弱雛應放在育雛網上層;育雛室內的濕度應保持在65~70%,如果室內空氣的濕度過低,雛鴿體內的水份會通過呼吸大量散發(fā)出去,同時易引起灰塵飛揚,使雛鴿易患呼吸道疾??;如果室內空氣濕度過大,會使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影響雛鴿的健康。
剛出殼的乳鴿,食量小,配好的乳鴿料,在使用時加入適量的溫開水,攪拌均勻,涼至40℃再飼喂。人工飼喂較困難,最好由兩人操作,一人捉乳鴿,一人提注射器將膠管慢慢插入食道,動作要輕,防止膠管插入氣管的損傷食道,防止喂料太多造成食道膨賬和消化不良。1~3日齡乳鴿的人工飼喂器可用20ml的注射器,去針頭,套上小孔軟膠管即可。每次喂量不要太多,每天喂4次(8時、11時、16時、21時)。4~6日齡的乳鴿可用吊桶或灌喂器飼喂。將配好的乳料倒入吊桶內,吊于乳鴿的上方使乳料流入膠管,膠管插入食道 后打開夾子,乳料就自動流入鴿的嗉囊。用夾子控制出量,防止流的料太多。每天喂4次,時間與1~3日齡乳鴿相同。7日齡以后的乳鴿可選用合適的填喂機飼喂。每天飼喂3次,時間為8時、15時、21時,每次不要喂得太飽,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育雛舍內二氧化碳的含量應控制在0.2%,不應超過0.5%,氨氣含量要求低于10ppm,不應超過20ppm,H2S的含量要求在6.6ppm,不應超過15ppm。在通風換氣時,要嚴防雛鴿感冒,要求做到在通風之前,先提高育雛室溫,通風時間最好選擇在中午前后,通風換氣應緩慢進行。
乳鴿育雛舍輔助光照的亮度(瓦特/m2)、照度(勒)并沒有苛刻的要求,但鴿的生長速度卻與波長有關,而與亮度關系不大。因而一般15~20m2空間的鴿舍,只要一盞15~25W的燈泡就已足夠了。過于強的光照,只會造成鴿活動量過高,長時間過于興奮,并不利于鴿舍的管理和鴿的健康。
在網床上應分隔為15~20cm正方形方格,每格放3~4只雛鴿。
確保鴿乳含水分 75~77%,粗蛋白質11~13%,脂肪5~7%,灰分1.2~1.8%,磷0.14~0.17%,鈣0.12~0.13%,鈉0.11~0.15%,鉀0.13~0.15%。建議使用正規(guī)廠家的鴿乳料。
被糞便污染底板要及時更換,舍內要定期消毒,并保持舍內清潔干燥,以防疫病發(fā)生。
乳鴿長到7~9日齡后常會出現(xiàn)消化不良及嗉囊炎等,平時要多細心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對消化不良的乳鴿,每天可喂半片酵母片,按時投放保健沙,以增加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含量,防止引起乳鴿消化不良。
[1] 許國華.乳鴿人工孵育技術要點[J].上海畜牧獸醫(yī)通訊,2009,(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