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盼
(重慶市第三軍醫(yī)大學大坪醫(yī)院,重慶 400042)
肺癌患者知曉病情與否的生存率比較
羅 盼
(重慶市第三軍醫(yī)大學大坪醫(yī)院,重慶 400042)
目的 目前全球肺癌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正逐年增加,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得到廣泛人的關注和重視,那么除了手術及藥物對生存率影響以外,肺癌患者本身知曉自己病情與否的生存率有什么不同呢?以此來分析是否應該告訴患者的真實病情,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方法 現(xiàn)對60位均接受治療的小細胞肺癌晚期無手術指征的患者進行調(diào)查,其中有30位知曉病情,30位不知曉病情,在通過放化療、健康教育、心理護理等治療后他們的生存率會有什么不一樣。結(jié)果 知曉病情的患者比不知曉病情的患者的生存率略低。結(jié)論 肺癌的病死率極高,絕大部分人對此疾病內(nèi)心是恐懼的,難以接受的,通過診斷為肺癌后,家屬一般都是拒絕醫(yī)護人員告知患者的真實病情,以達到安慰患者減輕其心理負擔,提高生存率的目的,作為醫(yī)護人員我們不該告訴患者的真實病情要一味聽從家屬的要求,要根據(jù)患者本身的抗壓能力,文化底蘊、心理素質(zhì),經(jīng)濟能力以及合適的時機等情況綜合考慮,不然或許會適得其反,讓不知曉病情的患者形成逆反心理,加重心理負擔,降低生存率。
肺癌;知情;生存率
肺癌起源于支氣管粘膜上皮細胞,是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主要的致病原因有:吸煙、大氣污染、接觸致癌物質(zhì)、遺傳因素、免疫狀態(tài)、肺部慢性感染等,發(fā)病年齡大多在40歲以上,男性大于女性,并且80%的男性患者肺癌發(fā)病與吸煙有關,我國肺癌的發(fā)病率占全身惡性腫瘤總數(shù)的15%,近50年來肺癌的發(fā)病率明顯增高,死亡率也明顯增高。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2月~8月我院住院的均接受治療的小細胞肺癌晚期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家屬均自愿參與研究,病例資料完整。其中有30位知曉病情,30位不知曉病情,均有抽煙史,兩組患者里面均有10位患者對肺癌有一定程度的認識,其文化知識和心理素質(zhì)相對另外40位患者高,在經(jīng)過半年的治療后,他們的病情變化及生存率比較。
1.2 方 法
通對對兩組患者的全面檢查,個體化治療,健康教育,飲食護理,心理護理及病情觀察等治療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
1.2.1 全面檢查確診病情
60位患者到院后根據(jù)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進行相關的檢查,在被確診為肺癌后,尊重家屬的意愿分為兩組,有30位患者家屬不愿意告訴患者病情,有30位家屬同意告訴患者。我們發(fā)現(xiàn)兩組患者里面均有10位患者對肺癌有一定程度的認識,其文化知識相對另外40位患者高,心理素質(zhì)也較強一些。
1.2.2 制定治療方案
根據(jù)患者年齡大小、腫瘤部位、病灶大小、有無轉(zhuǎn)移、經(jīng)濟能力等各方面因素為患者制定個體的治療方案,60位患者均愿意接受治療。
1.2.3 健康教育
在治療過程中,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及心理狀態(tài),醫(yī)護人員加強溝通,30位知情患者,對他們進行更全面的健康教育,告訴他們肺癌的發(fā)病原因及危險因素、臨床表現(xiàn),以及戒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讓他們正確認識及對待肺癌這個疾病,并告訴他們肺癌的治療手段不只是有手術、化學治療,放射治療,還有靶向治療等。飲食上除特殊疾病外應食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的清淡溫涼飲食,生活中還應注意保暖,避免受涼。另外30位不知情的患者則重點宣教飲食及生活護理。
1.2.4 心理護理及病情觀察
治療過程中,關心、呵護、鼓勵患者。對30位知情患者醫(yī)護人員經(jīng)常給他們宣告正能量,舉一些通過治療現(xiàn)有3年及以上存率的患者等成功案例,并邀請這些3年以上尚存活并來住院復診的患者與他們進行溝通,傳遞正能量,拉近他們的距離,增強他們克服疾病的信心,使的他們更加信任醫(yī)護人員,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他們的恐懼心理,為他們樹立信心,消除及減輕他們的消極及恐懼心理,并且鼓勵患者家屬積極參與到治療當中來,成為患者積極的后盾,鼓勵家屬平時多與患者溝通交流,鼓勵患者,發(fā)現(xiàn)患者的異常心理應及時向醫(yī)護人員反應,幫助患者走出心理陰影,但是有20位患者仍然無法面對得了肺癌的事實,他們逃避甚至本能的拒絕相關治療,他們害怕癌癥、害怕死亡、擔心治療費用、更怕成為家里的累贅等等因素,使得他們治療消極,情緒低落,不愿溝通交流,經(jīng)過醫(yī)護人員及家屬甚至病友的再三鼓勵及支持才逐漸平穩(wěn)心態(tài),但內(nèi)心依然比較消極,而其他10位文化知識較高、抗壓能力較強、經(jīng)濟能力較好的患者則比較積極去查看相關書籍,積極詢問醫(yī)護人員關于自己疾病的治療及方案,積極配合治療;另外30位不知情的患者則安排在相鄰的病房,對其進行保護性治療,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并積極與家屬溝通,對患者的疑問可進行回避性回答或者隱瞞,醫(yī)護人員一體化,口風一致,查房必須改變方式,對敏感詞匯用英文表示,對所用藥物及診斷避免讓患者看到,隱瞞藥物的作用的功能,并有技巧的回答患者的問題,多轉(zhuǎn)移患者的注意力,多關注患者的心理動態(tài)變化,我們發(fā)現(xiàn)其中有10位患者他們對病情存在很多疑問,因為隱瞞了病情無法有效的溝通,他們抱怨,甚至和醫(yī)護人員敵對,隨著病情的進展,他們更加懷疑自己是否得了絕癥,隨之而來的恐懼感侵襲著他們,他們開始消極,封閉自己,逐漸開始拒絕接受治療,想逃避,但是家屬仍選擇拒絕告訴患者真實病情,我們只能尊重家屬的意見,更多的去關心、理解、體諒他們,并告知他們疾病是一個過程,除了治療以外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特別重要,積極的去引導患者,克服他們的消極心理。
30位知曉病情的肺癌患者在家人及醫(yī)護人員的關心下雖然通過治療,有18位患者由于病情進展及承受不了對肺癌的恐懼,心里負擔太重,在半年后逐漸離世,有12位患者依然欣然面對自己的病情,積極配合,治療半年后病情能較好的控制。(其中那10位文化知識及抗壓能力較高的患者有4位去世),另外30位不知曉病情的患者則少一定的心里負擔,大部分能積極配合治療,但由于個別患者的個體身體差異及猜疑心里,仍有心里負擔,有8位患者在半年后也逐漸離世,(其中有10位文化知識及抗壓能力較高的患者有5位去世)有22位患者病情能得到控制。
肺癌是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增長最快,對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脅最大的惡性腫瘤之一。近50年來許多國家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均明顯增高,為此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得到廣泛的關注,肺癌患者知曉病情與否的生存率是存在差異的,調(diào)查表明,大部分患者對肺癌存在恐懼感,難以接受及面對現(xiàn)實,家屬不希望患者知道病情,以免為患者增加心理負擔,實行保護性治療,在除治療手段以外加強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但也有少許患者對病情感到疑問,心理更加困惑,與醫(yī)護人員敵對,從而拒接治療;而知曉病情的患者,通過實施相同的治療手段,但仍有大部分患者克服不了心里的恐懼,加之疾病的折磨,逐漸走向死亡,為此知曉病情的患者的生存率比不知曉病情的患者的生存率低!但是此研究還表明在科技發(fā)達的今天,選擇是否告訴肺癌患者真實病情應取決于患者家屬、患者抗壓能力、文化知識背景等共同的因素,不能盲目選擇隱瞞或者告訴患者病情。
[1] 龔智慧.心理護理對婦科腫瘤患者術后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6(中)第26卷(第14期).
[2] 徐鞏琍.全程心理干預對肺癌放療患者心理狀態(tài)和生存質(zhì)量的影響[J].中外醫(yī)療2014,25:162-163.
[3] 曹利芳.肺癌患者心理特征與護理探討[J].醫(yī)學信息,2013,18:329-330.
[4] 冉碧勤.60例肺癌病人告知病情時間及方法探討[J].醫(yī)學信息,2014,2:219-220.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73
B
ISSN.2096-2479.2017.25.17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