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青梅,王新榮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石總場(北泉鎮(zhèn))醫(yī)院,新疆維 石河子 832011)
護理干預對痔瘡患者術后便秘的預防效果分析
趙青梅,王新榮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石總場(北泉鎮(zhèn))醫(yī)院,新疆維 石河子 832011)
目的 探究痔瘡患者術后加強護理干預后在預防便秘方面產生的影響。方法 選取我院收治的痔瘡患者50例,且均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入院,依隨機分組標準分為觀察組(25人)和對照組(25人)。兩組均為痔瘡術后患者,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基礎護理,加強對觀察組的護理干預。從痔瘡發(fā)生率及護理滿意度兩方面入手,針對相關內容進行分析。結果 對照組痔瘡發(fā)生率(20%)比觀察組(8%)高(P<0.05);對照組滿意度(80%)低于觀察組(100%),(P<0.05)。結論 痔瘡患者術后加強護理干預后在預防便秘方面產生的影響十分顯著,在降低痔瘡發(fā)生率的同時,使護理滿意度明顯增高,存在一定推廣價值。
護理干預;痔瘡;便秘
痔瘡是臨床常見的肛腸疾病,是指在排便用力過大、持續(xù)劇烈運動或便秘等因素的作用下,引起肛門靜脈壁受到炎癥侵犯,導致痔下靜脈破裂出血或血栓形成的臨床病癥[1]。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需進行有效治療和護理。本文為探究痔瘡患者術后加強護理干預后在預防便秘方面產生的影響,選取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此時間段內我院收治的痔瘡患者50例,請看以下報告。
1.1 一般資料
將2015年1月~2017年1月此時間段內我院收治的痔瘡患者50例確定為研究資料,隨機分為兩組,即觀察組(25人)和對照組(25人),其中11人和14人分別為觀察組男性和女性患者人數,年齡最小25歲,最大75歲,(50±2.1)歲為平均年齡;13人、12人分別為對照組男性和女性患者人數,年齡最小30歲,最大70歲,(50±1.5)歲為平均年齡。在基本資料,如年齡、性別等方面,兩組患者無任何差異(P>0.05),可以實施相關研究。
1.2 臨床診斷標準
1.2.1 納入標準
(1)兩組均為痔瘡術后患者;(2)征得所有患者同意。
1.2.2 排除標準
(1)惡性腫瘤及嚴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2)肝、腎功能不全者及代謝紊亂、藥物過敏者。
1.3 護理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guī)基礎護理,例如:密切觀察病情變化、遵醫(yī)囑進行基本治療、生活護理、用藥護理等,在此基礎上,加強對觀察組的護理干預,包括以下方面。
1.3.1 心理護理
患者在疾病的長期影響下,各種不良情緒容易產生,此時加強對患者的心理干預尤為重要。由于不同患者其心理狀態(tài)存在差異,因此應依據患者的不同情況給予對癥干預。良好心態(tài)的保持是促進疾病恢復的關鍵因素之一,應不斷鼓勵患者確立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對患者講解關于此類疾病的相關知識,可使患者對該類疾病有一定了解,緩解各種不良情緒。
1.3.2 飲食護理
術后指導患者進食流質或半流質飲食,隨后改為少渣飲食,并逐漸過度到普食,進食普食時指導患者進食清淡易消化飲食,多食新鮮水果蔬菜,少食油膩、寒涼、辛辣刺激性食物;切勿暴飲暴食,應當少食多餐;多飲水,多食富含蛋白質豐富的牛奶、瘦肉等,補充人體所需營養(yǎng),提高自身免疫力。
1.3.3 排便護理
指導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排便習慣,例如:晨起喝水有利于軟化大便,促進大便排出。若患者已出現便秘的征兆時,應指導患者服用含有蜂蜜的溫開水,另外可遵醫(yī)囑給予患者緩瀉劑或石蠟油治療,有利于促進大便松軟,加速大便的排出。指導患者學習如何按摩腹部,按摩中心為臍周,按照橫結腸、降結腸和乙狀結腸的順序進行按摩。
1.4 觀察項目和指標
(1)比較兩組便秘發(fā)生情況。(2)觀察兩組護理滿意度情況,其評定標準根據我院自行制定的標準進行評定,0~100分護理滿意度評分標準,且分為三個等級,即不滿意、滿意和非常滿意,其中不滿意為低于60分,滿意得分在60~85分之間,非常滿意得分大于85分。非常滿意和滿意之和與總例數的比值×100%為滿意度結果。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選擇SPSS 16.0系統(tǒng)軟件作為本文統(tǒng)計分析資料;計數資料以例(n),百分數(%)表示,采用x2進行相關分析;有統(tǒng)計學意義時的表示方法為P<0.05;(±s)是計量資料的表示方法,進行結果檢驗時采用t進行相關分析。
2.1 兩組便秘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25例患者中,便秘發(fā)生例數為2例,發(fā)生率為8%,對照組便秘發(fā)生例數為5例,發(fā)生率為20%,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統(tǒng)計學意義明顯。
2.2 護理滿意度方面兩組進行比較
觀察組25例患者中,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例數分別為21例、4例、0例,護理滿意度為100%,對照組分別為16例、4例、5例,護理滿意度為80%,對照組滿意度(80%)明顯比觀察組滿意度(100%)低,兩組之間存在一定差異(P<0.05)。
痔瘡主要臨床表現為:肛周皮膚疼痛或腫塊、膿腫、便血、活動受限等,嚴重者導致失血過多,出現休克癥狀[2],威脅患者生命健康,因此進行有效治療和護理尤為重要。
術后加強對患者的護理干預,使護理人員能夠做到更加主動的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同時可以根據不同患者的不同病情狀況,給予對癥護理,極大的促進了護理工作的順利進行,有利于患者疾病恢復[3]。
本文通過探究痔瘡患者術后加強護理干預后在預防便秘方面產生的影響,臨床數據結果顯示,觀察組便秘發(fā)生率(8%)低于對照組(20%),與相關文獻報道的結果一致【4】;對照組滿意度(80%)明顯比觀察組滿意度(100%)低。綜上所述,痔瘡患者術后加強護理干預后在預防便秘方面產生的影響十分顯著,同時能夠有效提高護理滿意度,存在顯著推廣價值。
[1] 劉導玲.痔瘡術后及常見并發(fā)癥的對癥護理[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4,33(18):173-174.
[2] 潘國琴,杭春平.對行手術治療的痔瘡患者實施優(yōu)質護理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6,14(23):168-169.
[3] 李 莉.護理干預對痔瘡患者術后癥狀的改善作用[J].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12,26(6):119-120.
[4] 龐家容,侯銀兄.護理干預對痔瘡患者術后便秘的影響[J].吉林醫(yī)學,2013,34(22):4602-4603.
本文編輯:李 豆
R473.6
B
ISSN.2095-8803.2017.10.95.02